查看原文
其他

吴晓波翻车后:你失实,我道歉,赖选品,不退钱

兴兴 流量公园 2021-04-03

作者丨兴兴   编辑丨关小北

来源丨流量公园

(llpark001)

 

很多年后,回想起无比尴尬和羞愧的今天,我会对自己说,“我可是那个开过直播、翻过车的吴晓波”。

 

昨晚(9日),吴晓波频道在微博发布《严正声明》,称21Tech报道不实,对公司名誉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要求删除相关文章,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原话是:“文中有失实部分,属不实报道”。


流量公园拨打吴晓波的电话,两次接通后都被挂掉。

 


今天(10日),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十五罐》,吴晓波说:业绩惨淡,辜负信托,本文是复盘反思,学费不能白交。

 

这篇文章中,吴晓波强调了自己在直播前的努力和付出,比如向其他主播学习。

 

如自己的选品原则,“它们全是细分行业的前三名,我之前去过其中一半的公司实地调研”。

 

他把翻车的原因归结于一是自身表现,二是选品逻辑。

 

文中吴晓波表示,直播不应该只有“全网最低价”,不应该只有一种或两种呈现模式。在目前的直播间里,销量好的商品,平均单价在百元以内,属于冲动性购买。而这篇文章的评论区则把这种观点表述得更加直白。

 


吴晓波还提到了一个细节,在直播中,他把网友叫做“同学”,把自己当作了老师,时不时都要演讲输出一些理论知识。而实际上,网友进来就是为了低价买东西的,而不是来学习的。

 

很明显,这位靠写书、经商、知识付费起家的前媒体人,把直播带货和 “跨年演讲带货”搞混了。

 

文章还捎带夸了一波没卖出去的“新国货首发”是心血结晶,同时cue到了一波被他请来的首发创业者,看上去似乎也是做一波补偿性的露出。

 

这大概是很长时间以来,吴晓波频道推送的由吴晓波亲自撰写的一篇“爆文”了。

 

不过,对于本次争议中最受关注的高额坑位费用,文章并没有提及,而且对于自己带货直播销量未及预期的情况,吴晓波没有给出证据反驳,而是作出解释。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流量公园公号,吴晓波把直播翻车的原因归咎于他自己的表现和选品逻辑这两点,还是有点太片面了,罗永浩在抖音第一场的表现也并不好,“他说调研了一个月,不知道研究了啥,基本的用户偏好研究可能都没做,身段还是没降下来,有点自嗨”。

 

流量公园注意到,即使《吴晓波:十五罐》承认了翻车,但在很多表述上仍然是避重就轻。有评论指出,吴晓波的直播后公布了销量战报,粉丝平均观看时长3990秒,引导销售业绩5216万元。

 


评论指出:不讲平均观看时长,只讲更忠诚的“粉丝”的观看时长,有美化的嫌疑;不讲“直接带货业绩”,而讲“引导销售业绩”,这意味着吴晓波直播前后卖出的都算其“带货绩效”。这哪是数据注水,这是往水里注数据。

 

对于这一点,吴晓波文章援引了第三方平台统计。观看人次830万、最高同时在线4万,客单价695元,交易金额2200多万元(后来发的战报,把定金换算成商品售价,“引导交易额”成了5000多万元)。

 

有人直接犀利地质问:吴晓波道歉半天,也没提要退钱啊?

 

头一天刚义正辞严地指责21Tech报道失实,敦促删帖,还要保留追究权力。第二天立马趁热自己写了一篇承认翻车的文章,还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这操作,挺迷的。

 

7月8日,21Tech一篇题为《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万人观看成交不到10单,谁在“裸泳”?》的深度报道,文中揭露明星直播现状,并举了小沈阳、叶一茜、吴晓波几个人的例子。

 

文中说,在线观看人数近90万,客单价是200多,叶一茜卖出去的总金额不到2000元;小沈阳方面承诺ROI能到10,结果2都没有。

 

吴晓波5小时的直播吸引了830万人次观看,带货销量2.72万件,客单价高达826.31元,预估GMV2200万元。一位商家说:付了60万元坑位费,但是实际成交5万元都不到。

 

7月9日晚,叶一茜也在微博发布了回应。文中说,自己没有销售经验,出现争议后积极沟通协商,并且直播公司退还了全额合作费用,未来在选品上要更加严格。

 


有关直播带货数据的争议,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路人都开始明白,直播带货“没有不刷的”,退单50%是正常水平。

 

此前就有坊间传言,董明珠直播带货3小时带货成交额破3.1亿,相当于格力电器网店一年的销售额,疑似有代理公司参与下单推高销量。

 

今年618电商节之后,央视财经曾对直播带货的“效果产业”进行调查,刷量前只有不到200人次观看的直播间,在优化后迅速数据破万。调查中刷量人员告诉记者,增加2万观看量外加15个真人互动,总共只需53元,生意很好。

 


每场直播销售的成交额,有时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靠。部分主播或负责运营的MCN机构,套路繁多。商家前期备货和坑位费投入较大,效果远不及预期,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

  

 

即使是头部主播的数据也不一定完全可信,前述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头部主播的手下团队都会在直播中大量下单,先造成哄抢的局面,之后再退单。商家也都心知肚明,坑位费实际上就是个露出和背书的钱,谁吃亏谁知道。”

 

有意思的是,直播效果不好,吴晓波和叶一茜都不约而同把锅甩给了“选品策略”,似乎数据不好都是怪东西选错了,而不是自己的带货能力不足。如《十五罐》的评论区所说,吴晓波是个好老师,但短期内无法成为好主播。

 

要真是选品问题,吴晓波就不会这么纠结“15罐”了。


阅读更多


你点的每一个“赞和在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