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谈“国才”:服务国家,沟通世界

2017-04-17 国才

415-16日,“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的1800多名高校外语教育专家、学者、高校教学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汇聚一堂,围绕“外语战略、国际人才、智慧教学”这一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的交流探讨,凝聚智慧,共谋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展大计。


借此机会,“国才”采访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倾听他们对国际人才的真知灼见,聆听他们对外语教学的远见卓识。

 

今天推出第一篇,采访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陈向京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严志军教授


陈向京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英语视听说”负责人,中国外语演讲与辩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通是国际人才的基本素养 

我觉得国际化人才最主要一个素养应该是沟通能力,但在沟通能力的背后,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一定要有视野,有情商。想要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不可能只从书本上学到,要随时随地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主动去了解,批判性地去看待,去思考,逐渐培养这种国际视野,以后在职场中可能就会有很好的前景。


我们有很多学生在世界五百强或者国内比较大的企业任职,根据他们的反馈,在企业里,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最为主要。尤其是沟通能力,就是指能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跟领导、跟同事、跟下属有效沟通,有逻辑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国际人才要有“身份”认知 

国际人才首先要有自己的身份,要有对自己民族或者文化身份的认同,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具备比较丰富的文化素养。

学外语的学生学习了西方文化,他不能变成“香蕉人”,而是要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西方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到底有什么样的异同,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怎么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或者怎么使自己的文化发展得更好。我觉得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的意识,培养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文化交流和沟通。


“国才考试”顺应职场需求 

西方的大学把修辞演讲作为各学科学生要学的基础公共课程,学生应该进行公共演讲的训练。其实中国的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内敛,我们的学生可能不太擅长在公共场合演讲,在公共场合表达和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这点在未来的职场中,特别是在跨国公司中很重要。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提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是很重要的。


“国才考试”去年首考在西安交通大学设考点,我们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硕士学生都有报名参加,成绩也还不错。通过观察考得好的学生在各种活动和课堂的表现,我发现他们不管是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还是摄取知识的积极性,都优于其他学生。“国才考试”考查的沟通能力是职场上特别需要的,选拔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


“国才考试”引发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目前的大部分英语考试主要是考察语言能力,“国才考试”是把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考察,这是很好的方式。考试通过一个一个的题目设置让学生去完成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看学生的能力到底怎么样,我觉得这种思路很好。“国才考试”对教学会产生一种正面的引导,在教学中贯穿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考虑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严志军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江苏省翻译协会副会长。


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人才?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举办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国际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认为,国际人才首先要具有为祖国服务的意识。作为在国际舞台中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群体,需要极强的民族自信。第二,国际人才要有优秀的外语能力来处理国际事务,真正掌握语言实际应用的技巧。第三,国际人才应具备出色的多领域工作能力,以应对政府部门和企业组织在经贸、外交以及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工作需要。同时,国际人才还应起到文化使者的作用,向世界传递积极的中国形象。

国际人才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国际视野与协商合作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很多问题都不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比如,全球变暖、恐怖主义、贫困等问题都不是任何国家能凭一己之力就能解决,需要国际间的协同合作来共同应对。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国际人才特别具备国际视野,以及出色的协调沟通能力来协调国家和组织间的不同诉求。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对于诸多的全球化问题,我们不应简单的认为找到一个原因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都会有一个复杂的、多因对多果的关系,需要我们用更加深层的分析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来解决。“国才考试”中,有的考题是让考生提出建议,撰写一个意见书,这都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跨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这一理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已经基本得到了贯彻。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现在很多问题的解决,比如在一个国家能够实施的方案,换到另外一种文化背景中就需要重新考量。

“国才考试”对高校外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是第一批参加“国才考试”的高校,我们去年组织了六十多名同学参加了高端、高翻的考试。从考试的过程,包括后期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我们觉得“国才考试”对外语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我们通过对“国才考试”试题和考试目标的分析,在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以输出为导向的教学安排。我注意到“国才考试”特别强调口语和书面的输出,而这两点在我们之前的教学中可能被弱化了。通过“国才考试”的引进,我们在教学当中更加强调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及演讲能力的发挥。第二点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国才考试”等级的设定和欧洲语言共同框架是非常紧密相关的,能够找到一种对应关系。这也使我们高校得到一个启发,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这些国际通用的语言考试量表或考试参数来指导我们平时语言评价体系的建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