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生活的困境、人生的逆境,你是轻易被打败,还是越挫越勇,把曾经的苦难化作成长的沃土?今天团团和大家分享总书记的青春时代的故事,共勉。
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青年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面对逆境,他没有消沉,反而形成了更为稳重顽强的性格,比同龄人更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习近平是如何做到的?
习近平在艰苦知青岁月中的诸多细节,堪称青年《逆境修炼指南》。
面对生活艰苦
1、乐观
习近平曾在一次访谈中回忆起当时出发去延安插队的情景。他说:“在去延安的专列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9年的1月份,全部都哭啊,那整个专列上没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当时车底下我的亲属都说,你怎么还在笑啊?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我走这不是好事吗?我哭什么呢?他们听后就破涕为笑了。”
2、融入
习近平回忆称: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当时那个跳蚤,我这个皮肤很过敏,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最后红包就变成水泡了,水泡就烂掉,哎呀,痛不欲生啊。但是三年以后过去了,那也真是叫“牛肉马皮”了,不怕咬了。
对于饮食,习近平回忆称:五谷杂粮,那哪是五谷杂粮?是糠菜半斤粮,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什么都吃了,没有吃的还不吃嘛?最后最爱吃老百姓送来的东西。这家送一个玉米糕,那家送来一个高粱米的团子,吃得都很好。酸菜成为我最好的美味佳肴,以至于到后来,我到现在还想念那个酸菜。
3、独立
习近平回忆称:(当时)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后来就慢慢什么都学。我们都学着捻毛线,但是织袜子我还是织不好,羊毛袜子,但是缝衣服、缝被子这些活都是自己做,所有的这一套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所以这个是受益无穷啊。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打下的基础。
面对劳作辛苦
1、不“撒尖儿”
梁家河村民王宪平回忆道:近平干活很卖力气,肯吃苦。他虽然在劳动技巧上和我们农民有差距,但他一点儿都不惜力,甚至比我们干活还拼命。比如打坝,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挖掘机、打夯机全都没有,都靠人力把一层层的土铺好,再用很沉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紧密起来,这是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那时候基本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延川方言,本意是“耍奸儿”,即偷奸耍滑,偷懒)。
2、千锤百炼
如何适应高强度劳动,习近平回忆称:我刚去上了山就气喘吁吁,后来给我们评的分是六分,当时六分是什么呢?刚刚参加劳动的小女孩,十五六岁,我们当时也十五六岁,拿跟我们一样的工分,我们觉得简直是一种歧视,实际上是自己没本事。但是这一年下来我就干得没黑没白,风里雨里我们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当然这些,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十分,十分还是里边最壮的劳动力。像我们到夏天担麦子,那也就是最多二百斤,十里山路一口气就下来了。
3、不服输
王宪平回忆道:坐在地边休息的时候,我们几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就捉对儿摔跤,坐着休息的人就给我们鼓劲儿。有一次,我和近平摔跤,因为他比我小三岁,力气上不如我,又没有什么摔跤经验,一下就被我摔倒在地上。近平虽然输了,但他这个人很倔强,就是不服我,还要和我比试。以后我们又较量过多次,他也没能赢我,但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一有机会就要跟我“切磋切磋”。那段时间虽然特别辛苦,但是我们这些年轻娃娃过得很快乐。
4、苦中作乐
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戴明回忆道:有一次,我们去到了依洛河村。这个村的知青有十几个,一个队全都是女生,都是学校合唱队的;另一个队都是男生,都不会唱歌。每天晚上,依洛河的女生就唱歌,唱得很好听,住在对面的男生就不服,就和她们对唱。可是这些男生什么歌都不会唱,就会唱《两只老虎》。那些女生平时遇到他们,就开玩笑损他们说:“你们这些土包子!不会唱歌,就会唱《两只老虎》。以后不要跟我们对歌了!”那天,我们六个全体出动,就去支援这些男知青了。近平平时不怎么唱歌,但是那天也和我们一起唱,他嗓门也挺大。我们上来就唱了一首《山楂树》,把对面的女生给震住了。就这样,我们那天晚上连续唱了《灯光》《红河谷》《小路》《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们甩开大粗嗓子“吼歌”,但是基本上也不跑调。就这样,一直唱到对面的女生没动静了,也不知她们是惊呆了还是睡着了。
面对环境困苦
1、坚持读书
王宪平回忆道:每天下地干活回来,近平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近平就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
2、求知若渴
习近平回忆称: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3、积极创新
有一天,已是梁家河村支书的习近平翻着《人民日报》,一条消息吸引了他:四川不少地方实现了沼气化。想想村里人冬天要拉煤的辛苦,他动了心思。几天后,他请了假,自费跑去四川绵阳考察沼气池建造。那时延安没通火车,习近平坐了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又坐火车辗转到四川。回村后,习近平给乡亲们讲沼气的好处,然而乡亲们听得云山雾绕。他决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让事实来说服村民。几个月后,村民们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烧饭照明时,都夸这个后生“有知识、点子多”。梁家河的这口沼气池成了陕西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沼气池。到1975年,习近平领着村民建起了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村民烧饭、照明的问题。
4、乐于分享
王宪平回忆道:近平非常注重让村里人学习文化知识。近平在村党支部开会的时候就说:“年轻人如果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我办一个扫盲班,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吧!”近平自己抄写了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简单的汉字,比如:一、二、三、四、五、六……先从认识这些基础的汉字数字开始,再逐渐教一些比较常用的文字,比如:大、小、多、少;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男、女、老、少,等等。他先让村民们了解这些经常用得到的文字,把这些学扎实了,再慢慢地教他们更多的文字。近平一般是利用劳动回来吃完晚饭的时间,再就是利用下雨不出工的时间,把大家召集过来开扫盲班,教大家识字。
除了识字以外,近平也经常跟大家谈天说地,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形式,梁家河村的人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大山以外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增长了见识。所以,在当时,与周围的其他村相比,梁家河的村民文化素质要高一些,识字的人也要多很多。
在送习近平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
面对心理压力
1、不诉苦不抱怨
戴明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受迫害、受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母亲当时也过着受审查的生活;而近平本人,成分是“黑帮子弟”,这样一来,我们知青的两大出路——征兵、招工,对他来说都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他要承受着比我们几个都大得多的心理压力,也面临着比我们几个大得多的困难。我们家里给我们寄东西、寄钱,而近平家里因为这种情况,明显对他的“支援”就比较少。但是,近平这个人不愿意对我们说他自己的一些困难,也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而是把这些事情都藏在心里不说,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近平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他从不向困难低头。
2、不放弃
王宪平回忆道:当年,习近平反反复复写入党申请书,交到组织上超过了十次,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主要原因就是他父亲习仲勋的所谓“问题”。但是近平没有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党申请书。而且,他这个人工作努力,在我们当地是有口皆碑的。文安驿当时的党委书记看到这种情况,也拿不了意见,就亲自到延川县找当时的县委书记申昜请示。申昜调查了近平本人的表现,了解到他工作非常突出,群众反映一致很好,完全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申昜也是陕甘边区的革命后代,对习仲勋的政治品质非常了解,对当时迫害老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做法非常不满。因此,在申昜同志的全力支持下,近平终于入了党。
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优越了,但部分青年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盛行,骄娇二气较为普遍,怕吃苦、不能吃苦的不在少数。
当代青年需要向总书记学习,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把苦与累看作人生最好的历练,把这份物质上的、身体上的磨砺积蓄转化为精神上的、心灵上的升华,将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
来源:人民论坛网、学而时习(ID:XEshi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