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节,让我们看看这位导演如何缅怀青春

2017-05-04 尼古拉斯_涛 奇爱博士讲电影

天了噜,据说五四青年节可以放假半天!!!这可是全国法定节假日及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

 


不过,转念一想,我怎么记得之前联合国发布过一个消息---90后已经不是青年,且已经步入中年了!!!


我了个去,涛哥对你们这些年龄归属定义者可是恨透了,怎么一下说我是青年,一下又进入中年人的行列了?什么都是你们说的,凑不要脸!

 

呃…不过说起来青年节这个节日,我们还是很激动、很喜欢的,有木有?!不仅仅因为这个节日曾经与我们国家极其重要的五四运动有关,诞生了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每每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以此为契机,缅怀那些逝去的青春,岂不妙哉?

 

王朔  冯小刚  叶京


说起缅怀青春,有一位导演不得不提,他不仅是冯小刚、王朔等人的把兄弟,还曾当过军人、知青,你小的时候,肯定多多少少看过他的作品。没错,他就是那位自编自导制作过《梦开始的地方》、《贻笑大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再过把瘾》的叶京。

 

北京“大院文化”及其延伸

 

要讨论叶京的影视作品,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被无数人探寻、憧憬、怀念、诟病的北京“大院文化”,前人有关于此的记忆最初根植于王朔的诸多小说如《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等。


王朔小说是“大院文化”的最重要滥觞


而更具象的则投射于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崔健的摇滚歌曲《一块红布》《红旗下的蛋》《盒子》,叶京的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滕文骥的电视剧《血色浪漫》,甚至在管虎的《老炮儿》里都有一定的延伸。

 

《阳光灿烂的日子》延续了王朔的“大院文化”


这里所说的大院,特指部队大院。主要指北京地面上那些国家机关、部队或文化部门割据的办公及宿舍区,以区别于胡同地带小巧封闭、平民化的独门独院。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地标词汇中有了“新北京”这个词,它是指从公主坟以西到石景山的地界,及长安街两侧都是所谓的“军队大院”。叶京就是从那个“大院”里疯长起来的一代人中的一个。军号、军装、围墙,以及挥手的毛主席雕像,构建了那个“独立王国”。

 

《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地今昔对比


部队大院出现于5、60年代,在6、70年代形成一定规模,其衰败也是随着90年代高速发展的商品房交易市场的出现而没落,它作为一种群居社区在北京的历史也只不过30年而已。有意思的是,与部队大院相对应的所谓“大院文化”这个意识的产生,恰恰出现在它本身已然消失殆尽的时候。


“大院文化”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皇权思想


也就是直到王朔的一批小说面世之后,再加上姜文电影的推波助澜,很多有过这种院落生活经历的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所谓“大院文化”的存在。文字与影像的建立,将当时这一批人的直接生活经验化为了一种可感的思想意识,“大院文化”的建立者以及他们的铁杆认同者终于堂而皇之的把一种不算是特别“文明”、“现代”的思想意识放在了桌面上,并时刻为之捍卫、强化这种概念。

   

由于叶京和王朔发小的关系,他们无疑拥有相似乃至共同的生活经历以及生命体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激情四溢的年代,处于青春期的叶京和大院里那些孩子们,赢得了空前的解放。父母忙于工作,对于孩子根本没时间管,于是闲逛、打架、拍婆子,成了当时他们这些“子弟兵”们的“时髦”。因此,他们的青春期与高音喇叭里的雄壮乐曲、满大街清一色的蓝灰服装、副食品店的空空如也形成了那个年代的交错景象。


《梦开始的地方》中拍婆子


大院里的孩子有着天生的优越感,自认为只有围墙里的他们才是毛主席的真正接班人,才能在未来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高干子弟”,真正的“高干子弟”那时候都不用正眼瞅他们,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高低之间的一个夹层。

 

在叶京的《梦开始的地方》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主角们是不折不扣的大院子弟,从小一块儿长大,因为父母忙于政务、军务疏于管理而终日厮混,崇尚哥们儿义气和个人英雄主义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点,时刻幻想中苏开战、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是他们共同的愿景,茬架、偷东西、拍婆子、茬琴是他们共同的“年少轻狂”的记忆,什刹海滑冰、莫斯科餐厅聚餐则是他们独有的娱乐活动项目。


冰场茬架


然而,伴随着这一批人“美好”记忆的肯定更少不了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中苏关系恶化、文革、知青上山下乡,领袖个人崇拜,当兵,转业,以及紧随其后的改革开放,下海,出国,搞文艺……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一批人独有的记忆。

 

可以说,叶京的前两部电视剧以及他现在这部电影处女作,其根植的文化基因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还是其骨子里对于他们这一代人青春生活的集体回忆。《梦开始的地方》中男女主人公宋京生、罗冬娜相识于什刹海滑冰场,相知相爱于部队这所大熔炉,宋京生是偷偷跑回北京的知青,罗冬娜则是热爱文艺的女兵,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他们经历了诸多悲欢离合,但最终他们又在冰场一续前缘。


如果说《梦开始的地方》只是叶京小试牛刀对自己青春生活的一次彩排,那么《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对王朔、叶京等人的青春生活来了个总的回顾。


相传《与青春》里的人物都有影射现实原型


首先在人物设置上这部剧直接影射或以叶京周遭的玩伴为原型,方言原型为王朔,冯裤子原型为冯小刚,高晋兄弟被观众解读为影射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后被叶京否定),汪若海被解读为影射海岩(后被叶京否定),而在青春故事的编排上则对叶京本人曾经南下广州经商这一段回忆进行了一次浓墨重彩的刻画,南下倒汽车,倒彩电,搞批文,伴随着做生意,曾经的玩伴发小经历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痛苦遭遇,这些故事在当时的大院子弟来说是很多人的回忆。

 

《记得少年那首歌》剧照


 而在最近叶京拍的电影处女作《记得少年那首歌》中,则是对叶京本人1969年随父母下放四川宜宾生活的再一次回忆。传抄禁书手抄本,偷学被禁止演唱的地下歌曲,看露天电影,暗恋文工团女孩等经历再一次被叶京以影像的方式进行还原。

 

 从叶京所拍的电视剧及其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必须建立在他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套“语境”之中,也即对北京大院文化及其大院子弟青春生活经历的一种回溯,对自身青少年时期独一无二的记忆是构成叶京作品最原始的编码。

 

戏谑与消解,致敬与恶搞

 

 只要是仔细看过叶京影视剧并具备一定观影量的人,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发现叶京也是一个资深影迷,或者说是一个迷恋特定导演、特定影片的影迷。这一点分别从不同的两个侧面展示在观众面前。

 

在他的前两部电视剧《梦》《与青春》以及现在的电影处女作《记得少年那首歌》这几个作品里,我们总会时不时的发现叶京常用一些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语言、口头禅、歌曲、电影台词等等来实现对自己所生长的那个特殊环境的缅怀,甚至是戏谑。

 

张涵予模仿《列宁在1918》片段


 如在那两部时代剧里,总是反复使用的几句“口头禅”特别引人注意:“我向毛主席保证!”“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瓦西里,快去救列宁!布哈林是叛徒!”“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台词经常被人拿来恶搞


《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奇袭白虎团》、《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南征北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革命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被拿来“激励”剧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将拘留所想象成渣滓洞,伙伴生病、受伤被说成是“列宁同志发烧了”,与流氓打架时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与走私商人见面也借用电影中的接头暗号,在牢房里百无聊赖之时,就背诵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里的台词。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茬琴段落


对于领袖的一些台词更是被时常模仿使用,本 43 34861 43 15288 0 0 3147 0 0:00:11 0:00:04 0:00:07 3147是一本正经的时代语录式经典格言,到了剧中人物的嘴里则全然变成了滑稽可笑、富含嘲弄性的黑色话语。除了语言上的“登堂入室”,叶京的时代剧还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中国的红色革命歌曲有着广泛的表现。如在《梦》中,当宋京生准备去参军的时候,大伙在冰场为其送行,集体吟唱的是1967年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里的主题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而在宋京生与罗冬娜准备分手时,罗冬娜为其吟唱的是苏联经典红歌《小路》,在《与青春》里,除了大面积出现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外,有一段经典的“茬琴”戏,几首歌分别是《啊!朋友再见!》《草帽歌》《红梅花儿开》《游击队之歌》《红河谷》等等。

 

这些剧中或滑稽或虚伪的台词,或浪漫或激情的歌曲,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对于创作者所处时代表征的一种点缀,更多的是完成了一种对高级政治话语的颠覆和揶揄,对崇高理想的戏谑和消解。

 


如果说前两部电视剧只是开启了叶京戏谑、消解政治与理想的前奏,那么在他第三部电视剧《贻笑大方》里,则对整个娱乐圈以及影视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致敬或恶搞。

 

这部电视剧的最初目的大概是想说一个讽刺娱乐圈的故事,但其中很多桥则段直接挪用了大量影视剧。剧中富婆王淑贤的两个宝贝闺女看冯氏贺岁片入了迷,自己策划了一道绑架案,剧情安排完全参照《没完没了》。


对《我的父亲母亲》与《甲方乙方》连环恶搞


于是那些熟悉的台词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观众眼前:“OK,OK,OK”,“见了面我亲死你”;剧中蒋力、费小弟等四人去乡镇企业家大舅处扎钱,乡下姑娘小凤恋上了蒋力,其音乐、造型、小凤奔跑和扭动的身资,全部参见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恶搞《教父》,台词笑喷


剧中费小弟拍的电视剧,暗室密谋,厕所藏枪,咖啡馆杀人,避难乡下,直接克隆自经典黑帮片《教父》,张涵予甚至在脸颊上粘了颗痣,向罗伯特·德尼罗全方位靠拢;


西西里岛上的《教父》戏中戏


剧中费小弟拍贺岁片,蒋力去一豪宅借地儿拍戏,一进门:“我叫霍华德,欢迎你到美国来,你们中国的菜很好吃!”活脱脱《不见不散》里的葛优;剧中大明星潘文莉恋爱无业游民许宁,幽会时被追踪而至的记者拍个正着,剧情参见电影《诺丁山》。

 


除了这些大段的挪用,小的戏法更不胜枚举,比如小凤趴在窑洞上苦等蒋力,采自《甲方乙方》:在乡下吃尽苦头的游老板,在村口苦盼城里来人(此角色正是叶京本人扮演)。


恶搞《美国往事》经典台词


比如小凤摔倒之后,其台词直接模仿自赛尔乔·莱昂内的《美国往事》。比如许宁为勾搭女孩布置的温馨环境:在《人鬼情未了》的煽情音乐中,男女一起做陶罐,和着泥吻在一起。冯小刚本人也被叶京继续拿来逗乐子,在《贻笑大方》里,他那句“我不拍贺岁片,老百姓看什么呀”的经典语录被照搬进剧中,“好莱坞华纳环球20世纪华谊兄妹制片公司中国部”准备拍摄贺岁片《见好不收》等等都是对冯小刚形象的一种嘲弄。

 

在《贻笑大方》中这一形象

以此嘲弄在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中的尤老板形象


在对影视剧中的经典桥段进行“无情”模仿恶搞的同时,叶京更是时常在自己的电视剧中硬生生配上自己喜欢的一些配乐,如马斯卡尼的《乡间骑士》,莫利康内的《荒野大镖客》、《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配乐,尼诺·罗塔的《教父》配乐等等。

 

 当然要想对这种电视剧(其实已经算是cult题材)心领神会、会心一笑,不仅需要一定的看片积累,还需要一定的观影敏感度。但这些无数桥段的制作,不管是引用,致敬,模仿,恶搞,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叶京作为一个影迷的迷影心理。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

 

在叶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有一句台词很好地概括了叶京本人对待时间与影像的关系----“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留在我们心中。”从叶京所有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怀旧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对自身的记忆本身有极度自恋情结的创作者。

 

《与青春》中的经典旁白


这一点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自编自导,不允许别人指手画脚;虽然某些作品在剧作上存在胡乱拼凑或起承转合不严谨的问题,但他对影像载体的“专制”说明他是一个十分在意自我表达的人;当他得知制片方、电视台与发行商联手将《与青春》这部原定52集的电视剧删改为32集并以《血色浪漫2》作为噱头时,他像保护孩子一样与相关人员据理力争;


叶京本人


他称呼现今的娱乐圈为“小烂圈子”,并拒绝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明星,只要是参与制作自己作品的演员,必须以上个世纪演员的作风为准绳----没收手机,不许与外界接触,下乡体验生活,他认为演员的演技直接来源于具体的生活经验;他沉浸在怀旧的自我世界中,很多人讽刺他只会靠过去的记忆吃饭,他不以为意,并批评那些人是忘本的人;他在拍摄现场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随意改戏,也会因为对记忆中情境的还原而嚎啕大哭……

    


这些非常自我、甚至自恋的表现几乎伴随着他全部的创作。就在前不久,他还拉着冯小刚做监制拍了一部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这个片子目前还未上映,不过想要完完整整的被观众看到,估计也悬,原因是它太长了,足足有264分钟…

 

叶京与演员们


叶京的每一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几乎都可以看成是他的私人回忆录,是北京军队大院里孩子们的共同成长史,也是对那个特殊年代理想主义的缅怀与沉思。他是个愿意活在过去的人,他对那个年代的一切事物有着惊人的记忆,那些雄壮的歌曲,过去的老军装,甚至是一个老式汽车的蓝色牌照都被他“复刻”在自己的影像作品中。

 

当然,对影像过度的自我要求以及自恋式的高度还原,必然会从另一方面遭到市场、发行方的无情摧残。首先264分钟的电影很难在院线大面积上映,其次无明星无炒作的作品不会得到一般观众的关注,这些“后遗症”已经显现出来,档期改了又改就是最好的明证。

 

叶京的“往事三部曲”


据说此次叶京“触电”不是浅尝辄止,他计划以赛尔乔·莱昂内的路子弄个“往事三部曲”,除了这部《记得少年那首歌》,还有另外两部《找朋友》、《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电影版。监制、艺术指导分别为冯小刚与王朔,曾经因岁月变迁各自为政的老炮们又聚在了一起,真心希望叶京剩下的两部作品不要像这部一样命运多舛。

 

往期阅读

我说《八月》不配拿金马奖

独家重磅!当宝莱坞一哥遇上东欧大导会发生什么?

一部血浆情色电影,居然讲了这么深刻的道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