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到半个世纪前的海报,才知道现在的教育有多失败

2016-10-01 时史洞见





1952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了“儿童心理教育图”系列育儿知识宣传画。


这组半个多世纪前的儿童心理教育海报,针对孩子品格的发展、好奇心的保护、想象力的培育、性的启蒙、生与死概念的传递、父母的教育原则等问题给出了教育指导。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没有长篇大幅的讲解,没有寓意深长的故事,却微言大义、震撼心灵。


半个世纪以后想想,这些年,我们是不是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情的发育:父母之爱


“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适度的爱护,儿童身心健康,像花草得了雨水阳光一样,欣欣向荣。”


对子女要爱,但切不可溺爱。溺爱是一种没有分寸的、不理智的爱,高尔基称它为“像母鸡的爱”。古人亦云:“娇出匪类”、“纵子育歹徒”。正确去爱孩子,不要把爱变成了害。



好奇心并非破坏


“小孩并非有意破坏,只是想看看东西撕破后,是个什么样?给他一种代替五,让他去满足好奇心。”


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画画可以表达他的想象力,积木可以建设性的利用他的幻想。现代家庭和学校在保护孩子好奇心这块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喜欢音乐,可以常常放给他听,和他一起玩乐器;如果对昆虫感兴趣,就陪他一起养昆虫。孩子的问题要简单清楚地回答,在回答前还可以先问孩子是怎么想的,这同样是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的好契机。  



嫉妒与公平


“妈妈抱弟弟,哥哥哭闹着,要独占要求偏爱。爸爸同样地喜欢弟妹,从来不偏心。你切瓜要片均,切了后我来分,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同时要清楚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消极的情感表现。孩子内心敏感而脆弱,家长在教育时要特别注意细节和表达方式。可以讲一些故事,和孩子共同评价各角色的优缺点,让孩子的认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勇敢与惧怕


“破皮出血不喊痛,从小要有勇气。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不要让他怕黑暗。”


对于勇敢教育,家长首先必须解放孩子。家长要放弃过度保护,让孩子脱离成年人的羽翼,自己去面对。除此之外,让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慢慢学会保护自己,也是让他们学会勇敢的一个方面。



发展想象力


“儿童富有想象力,有时会虚构一个故事。一个三四岁的儿童说,我家里有架大飞机,他是在说谎吗?并不是说谎!!”


宝宝经常会有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法,尤其在宝宝三岁的时候。家长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引导实践,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开拓丰富的想象力。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不要随意给孩子扣上“说谎”的帽子,更不要用开发智能之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同情爱护


“婴儿在母亲的怀抱里,可获得最宝贵的安全感。鼓励小朋友喜爱动物,发挥同情心,滋养正常情绪。”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听着妈妈的心跳声慢慢孕育成长的,当他们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时,能够更近距离的听到妈妈的心跳声,这种声音会让宝宝感到特别的安全。宝宝得到足够的爱,才有余力同情其他生命。从小要注重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因为拥有同情心是确保孩子不会偏离正确成长轨道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生的问题


女儿问妈妈:“弟弟是怎么来的?我又是怎么来的?”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好时机,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解释生育问题的事实。


如今儿童的性早熟和青少年性犯罪的增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家长科学引导、比喻性的讲解,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关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课题,家长一定不要回避。



关于死的问题


“对于死,小孩会害怕,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实告诉他,并可作比喻说,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死是生命的停止。 ”


对于死亡的教育,应该让孩子知道生、老、病、死,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生活状态。海报中家长给孩子解释生死问题时,真的非常睿智。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很多家长往往回避。现在的信息化程度更高,孩子们获取资讯的途径更多更早,会给大家早熟的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注意正确引导。



版权声明:本公号除发布对于时政资讯、社会热点、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原创评述以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与本公号编辑联系删除。


你|

的|值

分|连

享|城


   点击关注,可以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期编辑:李彤



觉得不错,踊跃  点赞 哦!


欢迎分享  到  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