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東北經濟為何不爭氣?

2016-11-04 时史洞见




一组冰冷的数字在透露,东北经济陷入寒冬了。在各省 GDP 增速排名中,东北三省再次垫底。被誉为东北之星的大2015年GDP增长只有3.8%,大名鼎鼎的大庆油田在2016年也没能稳住,两三个月的时间亏损了50亿。


从当年傲娇的“共和国长子”到如今东三省经济沦陷,东北经济为什么不行了?


▋ 原因一,国企遍布,经济转型路漫漫



纵观东北经济,一度占有中国 90%以上的重工业,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目前还是以重工业,车床,军工武器,轮船,飞机,钢铁,能源等传统产业为主体。当年轰轰烈烈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的东北不得不服老,能源出现枯竭,大庆和辽河的石油,鞍山和本溪的铁矿,阜新,鸡西和鹤岗的煤矿,还有大量金属矿等等,疯狂产出,亏损频出。




面对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危机,东北也摊上大事了。钢铁过剩了,水泥也过剩,平板玻璃过剩,不锈钢过剩,风力发电设备过剩,造船工业过剩,石化工业过剩……东北凡是支柱产业,无不是处在过剩的区间。一旦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东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与此同时,东北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企业缺乏创新。

 

翻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东北那么大底盘,超过1亿人口,却没有几家入榜。东北,曾是共和国的长子,如今却深陷经济衰退泥潭。


▋ 原因二,东北老了,留不住“南飞”的年轻人


有人说,走在大街上,很难寻觅年轻人蓬勃的朝气。这么说虽然有点夸张,但揭示了东北人口外流严重的真相。伴随着东北国企困局加剧,这一趋势越发严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除了人口外流的问题,东北还面临着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困境。截至2015年末。东北老龄人口占比都在10%以上。



 

有网友写道,作为辽宁人,考大学时,我选择了一个武汉的211高校,高中同学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还有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出国。考上外地大学后不愿意回东北,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没考上大学的东北年轻人也不愿留下来,而是选择出外打工。据说,三亚的东北人很多,开餐馆、开出租、房产中介等等,数量达到几十万。还有大批东北退休老人在海南生活买房子养老。此外,在一线城市,各行各业也存在着数量庞大的东北人。

 

东北经济拉响了警报,这个曾经辉煌的地区为什么就留不住人了?很多年轻人感慨,在东北找工作,不是靠实力,而是靠关系,这是一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体制内的工作最受青睐。例如,很多油田子弟为了留在大庆油田工作,不仅读的是石油类的学校和专业,而且宁愿花大量的时间考进油田。即使面临石油行业利润下滑,也愿意谋求一份安稳的工作。

 

于是,无法接受这种方式的年轻人出走了,去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寻找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随着年轻人的流失,东北的经济环境也越发不乐观了。


▋原因三,东北寒冷,民营经济也冰冷入骨


有分析称,东北似乎不相信民营的力量,不相信中小微企业的力量,地政府青睐大项目,大投资,大央企,而民营企业入不了法眼。

 

举个例子吧,在沈阳和温州同样创办一家企业,过程如此不同。

 

在沈阳,投资设厂从申请、尽调到上会、批复,整个审批周期太长了,一般要花费四到六个月,而且门槛很高。对于创业者而言,市场机会稍纵即逝,时间成本太长,手续流程太繁琐,等到审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而在温州创业,却可以在没有任何营业执照的前题下,试生产办厂,政策却极为灵活。若经营成功,可补办相关执照,这就是差距。

 

明明东北比北上广深更需要资本和民营企业家,然而他们却带着资本出走,也许是被老旧的思想、繁琐的流程吓跑了。此外,东北社会关系风气浓厚,酒桌文化和拉关系的现象产生的不公平现象,也令人诟病。


原因四,思想上稳压一切,创业是遥不可及的梦


同样是发展小商品市场经济,为什么自然条件优越的东北,还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造不出一个“东北义乌市场”呢?

 

在1980年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义乌,当时没什么资源,三面环山,狭窄的街巷,低矮的木屋,全县28万劳动力,剩余劳力达15万人,人均年收入88元。上帝没有给义乌一手好牌,当时的义乌县政府却穷则思变,大胆提出四条原则,“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一时间成了个大新闻。

 

为了搞好小商品市场,义乌政府投资建起了全国最专业的市场。“货多价廉款式新”,再加上开放的经营模式,义乌迅速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商贩。当义乌轰轰烈烈掀起个人创业浪潮时,东北大地却一片沉寂。




东北人民勤劳踏实,为什么做生意输给了义乌?

 

在东北,计划经济留下的烙印比较深。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国企遍布。很多东北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东北人还停留在“进大国企、端铁饭碗”的思维,大多求个安稳生活,干到退休领取养老金就知足了。相反,创业的激情和气氛都很差。

 

打个比方,相比较义乌小商品城,沈阳也有个五爱商品城。东北三省,甚至北京,天津等地的小商贩,多从沈阳进货。但是二十年后,它却走向了衰败了。

 

在义乌家家户户都在网上开店的时候,五爱商品城的商户们还坐等生意上门,靠着最普通的批发零售模式,一坐一整天,好不容易有人来卖货,砍砍价几乎赚不到什么钱了。


▋ 原因五,东北依赖房产经济,这也是许多城市的通病

 

东北经济依赖房地产,这本来不是什么突出问题,中国很多城市或多或少存在房地产经济。但是由于东北重工业亏损,实体经济萎缩,居民收入低,房地产过热的问题更突出。

 

沈阳为了去库存,还推出学生买房“零首付”的政策(最后还是取消了),沈阳铁西区曾是世界闻名的工业区,短短几年就被改造成了楼盘林立的居民区,还是可见对楼市的依赖。在哈尔滨,有的北漂一族几年前在家乡购置的房产,在这一轮全国暴涨的浪潮中,几乎没有什么涨幅。如今东北人口减少,劳动力外流,购买力下降,楼市的需求也降下来了。

据报道称,房地产低迷是东北经济失速的一个直接表现,这与东北经济下滑导致房地产投资拉动减弱有关,很多中小城市已经出现空城。至2016年7月末,沈阳商品房库存面积2080万平方米,住宅存销比高达20个月。年轻人都走了,这些库存高企的房子谁来买呢?


▋ 重拾往日辉煌,东北改如何振兴?


东北经济面临的困境,其他地方也曾遇到过。当年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发展成为与香港比肩的大都市了,开放、自由、宽容的深圳吸引了苹果来设立研发中心,让华为在此落户。为什么资源丰富的东北不能旧貌换新颜呢?靠补贴、靠扶持?关键还是要靠改革。




当改革开放之风吹起时,沿海地区从国有经济一步步走向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虽然东北的国企负担更重,铁饭碗思维更强,改革难度也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东北经济无法振兴。

 

东北国有企业的骨干们,如果能够敢为天下先,抛弃老旧的束缚经济发展的思维,烧起一把创新进取、包容开放的星星之火,让计划经济包裹的企业走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主动向资本市场抛出橄榄枝,吸引各方资源和人才共谋东北振兴,彻底改善东北的经济环境将指日可待。

 

这个曾经辉煌的“中国工业摇篮”,若肯打破束缚,灿烂绽放,必定资本自来,人才聚集。一场剑指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持久战”,正在打响。


 延伸阅读 


下文作者:古尔齐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古尔齐亚故事集(ID:kwanstory)


东北的失败,就是移民社会的失败,只移民了人,只填饱了肚子,没有在这个移民社会中孕育出新的、完善的理念体系、信仰精神、共同目标。


这几天,财经女侠叶檀的一篇《10个最没有前途的城市》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疯转,她有理有据,根据人口净流出、消费、GDP和社会环境等衡量指标和具体故事,列举出了10个没有发展前景、买房要亏的城市。


而最令人、尤其是令东北人震惊的是,在这10个城市中,东北占据了4个,东北地区最大的四个城市——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全部上榜,而且长春,在十大最没前途城市中,排名第一。


叶檀真是下手太黑了,比黑龙江还黑,一出手就是灭门惨案,把黑吉辽三省一网打尽,一个活口都没留。可是她说得却有理有据,几乎无法反驳。


简单说,东北的问题就是: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人口净流出,消费低迷,经济停滞,投资环境差,前途黯淡无光。


而这几个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正是因为生育率低,年轻人少,老龄化才严重;越是老龄化严重,消费越低迷,经济越不景气,人口越是流出,前途越是黯淡。


叶檀是从经济数据来分析的,根据对东北乃至东北亚历史与现状的阅读,其实东北的问题可以简化成四个字:信仰缺失。


正是信仰真空所导致的对地区社会前途的绝望,使得东北人不再有生育下一代的渴望与冲动,这种深深的绝望,成了弥漫在东北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一种无法驱散的迷雾。


那么,为什么东北如此特殊,会出现这种信仰真空与绝望心理呢?认真梳理百年来东北人的一次次信仰更迭,即可见一斑。



东北遭遇人口危机


01.

第一次人口爆炸——闯关东,他们只信仰两个字——活着


东北,是大清王朝的发源地:辽宁新宾的永陵,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沈阳的福陵和昭陵,埋着清太祖和清太宗。为了保护龙兴之地,清朝实行“柳条边”的政策,用柳树栅栏一样的矮围墙,模仿长城,在东北与河北之间修了一条“柏林墙”。


这个柳条做的柏林墙上,有城门,门口有卫兵,不管你是山东的,河北的,河南的,你要去东北,你要有介绍信,不然就打你一顿,不许出关。顶多有几个倒霉蛋,触怒了皇帝,被罚个“流放宁古塔,永不得入关”,去大森林里寻找野人姑娘了。


正因为清朝如此严厉的边防,清朝前期和中期,东北的人口,相比关内都很少,都是一些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等东北土著原住民,还有些流放宁古塔的人和野人姑娘生的混血儿,就好像《权力的游戏》里厉鬼和野人生混血一样,刚好那里也有一条长城。


这些土著的信仰是什么呢?蒙古族信喇嘛教,满族和索伦这些通古斯民族信萨满教,萨满教信万物有灵,是众神信仰,你刷牙,牙膏也有神,你养猪,猪也有神。所以这种情况下,神属于量化宽松,供应量充足,比较贬值。什么都信,也基本等于不信,说白了,就是有病不看大夫不吃药,去找跳大神的。


但是到了清朝晚期,全乱了,一会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了,一会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了,皇上和慈禧老佛爷都怀揣着烧饼跑去西安了,谁还有心思管东北有没有人把守柳条边?山东、河北一带又闹义和团,说是刀枪不入,结果被洋人大炮一轰倒下一片,老百姓一看,这义和团就是传销,不能信。就这样,大量山东、河北的农民,为了躲避战乱,躲避灾祸,越过了已经无人把守的柳条边,到了东北。因为东北地广人稀,资源没有开发过,所以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随便找找都有东西吃,一传十,十传百,就不断有人过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闯关东。



闯关东



来了多少人呢?


粗略计算,从1800年到1911年,10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闯关东人口膨胀,东北人口从不到100万,增加到2900万,增加30多倍。其中绝大多数是山东、河北的闯关东的农民。


也就是说,山东、河北(主要是山东)的农民,就是今天大多数东北人的主体。


这也是为什么,从语言学上,大连人说话是山东的胶东口音,吉林通化与山东隔山隔海那么远,居然也是山东口音。当时语言学课上老师的解释就是,通化是山区,闯关东的山东移民进了山,与世隔绝,就很少出来,所以山东口音就被大山封闭保护,并传承了下来。


而这些由闯关东的山东移民组成的第一代东北人,他们的信仰是什么?


很简单,活着。


这正是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东北的原因,为了活着。


但严格地说,活着是本能,并不是信仰,也就是说,那个时期的东北人,没有信仰,因为逃难而来,家族离散,山东大地上千百年来的儒教理念和宗族思想,并不能马上在东北落地生根,这就是东北的第一次信仰真空。



闯关东前的灾民



02.

奉系军阀政府——夹缝中生存,信仰——左右逢源


就在闯关东的农民中,诞生了第一个东北的统治者——张作霖。


他的祖辈从河北大城,逃难到了辽宁海城安家落户。张作霖草莽出身,被清朝招安,到了民国,又从陆军师长到辽宁督军,再到东三省巡阅使。直到后来,他指挥奉军入关,最远打到了上海,就任安国军政府大元帅,他就是实质上的中华民国首脑(注意,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才是国际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蒋介石就是渣渣)。


那么,张作霖统治东北时,他的信仰——他强加给东北人的信仰是什么呢?


很乱。


一会是儒教,张作霖任大元帅时,还在北京天坛祭祀过孔子,结果祭酒杯掉地上了,在场的人都觉得是不祥之兆,果真不久,他就被炸死了。


但是张作霖有时候还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



张作霖



总之,什么对他有利,他就信什么。不过也可想而知,一个农民和草莽出身,他也不可能发展出什么高明的信仰理论体系来。


孙中山临死前,张学良去看他,孙中山说,东北人很危险,东北处在苏联和日本,两大帝国的夹缝中求生,所以,东北的年轻人更好奋斗。


这也是张作霖左右逢源的地缘政治背景。


那时的东北社会主体,都信仰三个字——老张家。


所以,当张作霖的部下郭松龄倒戈反奉的时候,他领兵打到了辽中巨流河,就是齐邦媛写《巨流河》的出处。郭松龄的口号是,推翻独裁军阀,建立现代化民主的东北政府,可是他却失败了,因为士兵们高喊:老张家的兵不打老张家!


你看,张作霖已经在东北人心中,成为了神。



溥仪在日本导演下称帝,伪年号“康德”,“满洲国”改称“大满洲帝国”



03.

伪满洲国期间,信仰——官方与民间各路大神齐出动


但张作霖毕竟不是神,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不久后,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到了伪满洲国时期,信仰更是千奇百怪。


首先是官方,日军从日本搬来了天照大神,在伪满皇宫里修建了建国神社,东北的各个城市,也纷纷竖起了鸟居,建立了日本神社。


民间呢,佛教、道教、天主教、回民的绿教、白俄人信东正教、蒙古人信喇嘛教,还有各种皮包公司的教派,什么一贯道、白羊教,牛鬼蛇神,什么都信。


在翻阅满洲国史料时,我不止一次看到“神树”,在奉天(沈阳),抚顺等多个地方都有神树,人们在树上绑红色布条,跪在树下磕头,乞求保佑。


伪满洲国时期,东北人的信仰,就是创业板,隔两天就有新股上市,一出来就连续涨停,但是最后发现,都是忽悠。可即便知道是忽悠,大家还是买,为什么,因为没有其他投资渠道。


那时的东北人,正是需要这些从官方到民间五花八门的教派信仰,来填充内心,来麻痹自己,驱除由于内心的对伪满洲国风雨飘摇前途的恐惧和担忧。



庆祝全东北解放



04.

1949-1978,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唯一的、最高的信仰


日本战败,然后打败国民党,东北成为中国最早解放的地区,也由于奉系和日伪的工业基础,东北迅速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辽宁的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今天的广东,最高时也不过才全国的十分之一。


很快,工业基地东北,这一段计划经济时期,成了东北最荣耀的一段经历,共和国的长子,沈阳铁西区被比作德国的鲁尔区,东方鲁尔。


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左右逢源、夹缝求生、信神信鬼之后,东北人瞬间明白,以前那些都靠不住,只有计划经济工业基地的信仰,才可以给我们今天的荣耀。


一时间,工业、工厂、工人,成了三件法宝。



1956年7月13日,我国第一辆卡车——解放CA10型4吨载货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



工,成了最伟大、最荣耀的信仰。


沈阳有保工街、卫工街、惠工街、肇工街、启工街、重工街,住的地方叫工人村,看电影的叫工人俱乐部。


那是东北人信仰最为统一的时期。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的衰落,计划经济——这个东北人最统一、最崇高、带给他们最多荣耀的信仰,瞬间崩塌。


市场经济大潮涌来,东北猝不及防。


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在东北——沈阳防爆器械厂,中国第二家破产企业还在东北——沈阳救护车厂。沈阳,这个昔日的东方鲁尔,成为了计划经济破产大潮重灾区。


宣布破产前一天的沈阳防爆器械厂



05.

计划经济破产后的信仰填充——二人转和×××


负责地说,二人转以前在东北的地位并不高。东北的主要城市,在文艺欣赏品味上,始终是与京津相连的,所以京剧老生派别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上海的麒麟童周信芳,北京的马连良,奉天的唐韵笙。相声、大鼓、评剧等等的戏曲曲艺,都有东北流派,东北也都是这些艺术门派的主要阵地。


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沈阳相声,因为首先敢于说新段子、说新社会,成为一度超越北京相声,成为新相声的代表。而当今三大评书名家,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全部来自辽宁。


从来就没有二人转的份儿。


可是,计划经济垮塌之后,新相声、京剧,这些旧时代的产物,都随着计划经济一起垮塌了,东北人不再相信他们了,工厂倒闭,工人下岗,你还在相声里说咱们工人有力量,谁听?


这时候,需要发泄,需要丑态百出,需要人不人鬼不鬼,需要没脸没皮。



图为电影《钢的琴》剧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中,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代表了那个年代众多下岗工人的一个缩影



二人转,上位了。


这种充满了黄色段子,以对弱势群体进行调侃和嘲笑的剧种(当然二人转本身也不是这样,流行起来的新版本如此而已),迅速在东北火热。


这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精神胜利法,我就是丑,我就是土,我就是穷,尽情来羞辱和嘲笑我吧,我反而更开心,你们伤害不到我。


二人转,是东北人在痛失了计划经济共和国长子的荣耀地位之后的酒后撒疯,我就这样了,爱咋咋地,你们尽情笑我吧。


与二人转一起来填充东北人信仰真空的,还有后来成为敏感词的那个气功,道理也很简单,他们急需精神的救治,谁来都行。


由于闯关东时期单打独斗的生存竞争,东北人始终无法承袭中国南方那种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也无法借宗族观念这个桥梁,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相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三个主体:乡土、宗族、家庭,在东北,这三者是彼此割裂的,甚至是毫无联系的。也没有像广东和浙江福建沿海那样,孕育发展出经商贸易的传统与文化基因。资源枯竭与重工业衰落之后,再也无路可走。


由此,东北人的精神世界,注定成了漂浮在神树、神石、神婆这些邪门歪道之上的孤魂野鬼,漂浮在中国的边缘。



东北街头粗俗二人转表演



06.

结语


正是经历了100年的信仰真空与迷茫之后,东北人彻底绝望了,他们信过很多东西,有真的信,也有假装的,可是最终都没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们曾经深深信奉计划经济,并感受无上的荣耀,之后却直接跌停,摔得体无完肤,他们不知道,还要不要去相信,还是就这么绝望下去,对未来没有希望,没有渴求,这种悲观情绪造成了叶檀文中提到的,东北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


也有许多东北人,开始像他们的祖辈从山东来到东北闯关东一样,在一起收拾起行囊,去了海南,去了广东,开始了东北人新一轮的“闯关东”,造成了叶檀文章中所指的,人口净流出。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样,一个对故乡和脚下土地没有感情和乡愁的地域族群,也不可能把这片土地建设好。


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祖辈本来就是逃难从山东来到了东北,也完全可以再从东北逃去别处,东北是个过渡,并不是永远的故乡,没必要珍惜。


这么想想,就算东北最没前途,也与己无关了。




东北的失败,就是移民社会的失败,只移民了人,只填饱了肚子,没有在这个移民社会中孕育出新的完善的理念体系、信仰精神、共同目标。


所以,就一盘散沙了。


不由得想起,反映老香港人奋斗精神的电影《岁月神偷》中,吴君如饰演的妈妈,即便是穷困生活的逆境中,仍旧用广东话坚定地说:做人,总要信!



版权声明:本公号除发布对于时政资讯、社会热点、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原创评述以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与本公号编辑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李彤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