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规模资金外流,这次居然不再是富人的游戏!

2016-11-07 时史洞见


来源: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


近日来,出现两个经济波动信号:房价猛涨,人民币贬值。


国内楼市泡沫再次撑大,股市进入漫漫熊市,高收益的优质资产难觅踪迹,处在夹层之中的中产阶级,成了这一波冲击中感受最深的群体。


目前,所有合法、灰色的资金外流渠道,都变得火热起来。香港保险、境外股票、海外置业等互联网平台,都在这一波浪潮中迅速崛起。


有意思的是,资金外流本是权贵阶层的游戏,然而这次却沉淀到了中产阶层。 


不安而焦灼的他们,正在苦苦寻觅资金的安身保值之处…


中产阶级的不安


最近的房价大涨浪潮,让赵小平原本在北京购房的计划化为泡影。


“我原来准备花400万在望京买一套房子,结果房价一下奔着500万去了,”被迫无奈,赵小平不得不推迟买房计划。


他甚至开始考虑放弃购房。


“将自己毕生积蓄去购一套房,我开始觉得不值”,而高得离谱的房价,让他觉得崩盘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大。


赵小平是某公司的产品总监,每月的工资税后3万,不吃不喝,也只够在北京买半平方米的房。


10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低,一度跌破6.7关口。


面对经济波动的双信号,赵小平觉得愈发不安,最近他和朋友们聊天,发现大家的情绪极为相似。


中国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银行结售汇逆差284亿美元,较8月份逆差95亿美元规模扩大近三倍。


可以看出,已出现一大波资金外流趋势。


有意思的是,这次流动的中坚力量,却是一直“安分守己”的中产阶级。




《经济学人》曾刊文指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从1980年的几乎为零,已经增长至今天的2.25亿。有人预计,未来10年至20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到5亿


这个群体大致的肖像是,受过大学以上高等教育,大多从事脑力劳动,追求生活质量,家庭年收入约在20万到80万。


中产阶级的兴起,成了互联网创业的福音:他们热衷国外品牌,催生了“代购”;他们喜欢自助旅游,催生了“旅游攻略APP”;他们喜爱看美剧,促进了职业字幕组的发展。


而如今,中产阶级开始没落,节节败退。


他们曾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带来成功,而如今横行的,却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厚黑学”。


他们认可市场经济,强调个人价值,强调生活质量,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导致他们物质上的窘迫,逐渐失去了追逐梦想的自由。


赵小平说,前段时间,在南海问题上,他对“过度爱国”发表了一点看法,被好几个“草根”朋友痛骂“汉奸”,他再想解释一下,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在赵薇事件中,中国形成明显的“倒赵”与“保赵”两大阵营——其实也是草根和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交锋。


面对草根的谩骂,并衍生出来“反精英主义”,中产阶层已无法再抢占话语制高点,成为中国最为孤立的群体。


从物质到思想,从社会地位到话语权,他们变得力不从心,因而变得极其“焦虑”。


而经济的不稳,更加剧了他们急于“出逃”的决心。


“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让我感到十分不安,我已将可支配资产的60%换成了美金,对于很多的海外资产配置渠道我都在了解,并准备尽快出手。”37岁,在北京从事IT类工作的祝凯也在积极谋划。


资金都会往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的环境流动。当资金察觉到危机信号时,就会开始寻找出口。


资金的逃逸出口


从2014年开始,资金外流趋势就较为明显,对此,政策严防死堵,维持外汇稳定。


人民币购买外汇,每人每年限5万美元或等值其他外汇。超过5万美元的,需向外管局申请。


服务富人阶层的地下资金外流渠道众多,而能疏导中产阶层资产的渠道有限,他们不得不依附在现有的渠道上,闪转腾挪。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了一篇“卖掉北京一套房,去大理买别墅”的典型故事,而更秘而不宣的渠道,是海外置业。




为了避免游资化整为零,流出国内,监管层多次发文,对个人购汇、分拆交易进行明令禁止,即不允许多人在短时间内将换购的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海外置业带来冲击。


但这依然抵挡不住海外置业的火热,嗅到一丝危险气息,担心房价泡沫破裂的中产阶级,开始抛售现有房产,转而购置海外房产。


一家在日本置办房产的网站,最近业务量在大幅度上涨。


负责人透露,在日本大阪购买一套房产,200万就能买到独栋的带院子小楼。


然而在北京,200万大概只能买到一个40平米的小开间。


一位海外置业顾问表示,海外置业行业从2014年下半年起,逐渐被催热,今年上半年一度繁荣。在他们的客户群体当中,中产阶级的比例已占到30%。


海外置业,曾经只是富人游戏,如今正缓慢向中产阶级迁移、渗透。


类似于居外网、房天下等海外购房互联网平台,最近的交易量都持续增加。


其业务人员透露,很多程度与人民币贬值有关。


围追堵截的游戏


赵小平发现,最近群里开始有一些保险代理,推送香港保险的广告,“平时里,大家就把他踢出群了,现在还真得有不少人咨询”。


购买香港保险,是少有的算合法资金外流的渠道,但是有个严格的规定:18岁以上者,必须本人亲自赴港投保。


实际上,香港保险吸引国内人蜂拥而至的最核心原因,是一些理财型保险,投资收益相当可观。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资产保值的上乘之选。


香港保险监理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内地客户赴香港投保保费迅猛增长,达到创纪录的301亿港元。而2015年全年,这一数字还不过316亿港元。


一度,这里也成为互联网保险的吸金之地。


保监会明令禁止跨境销售保险,但因为需求太旺盛,让一些激进的互联网玩家铤而走险。


曾有两个较为著名的互联网保险平台销售过香港保险,很快被保监会叫停。


然而,一些小的APP,依然在偷偷销售香港保险,一些假装提供香港保险的资讯新闻的APP,实际上也有销售页面。




除了香港保险,境外股票,也成了一个重要资金外流渠道。


美股券商老虎证券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其产品上线之后,老虎证券业务获得快速发展,月交易额已经突破50亿元人民币。


老虎证券CEO巫天华曾介绍,他们的用户,大多是金融和TMT行业的从业人员。


经历了去年“比黑天鹅还黑”的大股灾和今年年初黑色幽默般的4次熔断,内地股民对国内证券市场的信心,降至冰点。


目前较为稳定的美股、港股市场,成为了股民们暂时的避风港。


随着交易量的增大,政府担心,互联网境外证券交易会带来外汇储备波动。


7月,证监会发布了风险提示,点名老虎证券、富途网络、积木股票等互联网平台属于“未批准任何境内外机构开展为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交易提供服务的业务”,希望投资者勿参与此类投资,以免遭受损失。


警告之后,各家都开始整改。这块业务是否还能再展开,现在依然未知。


民众与监管层的“寻”与“堵”,就如一场猫捉耗子的角逐,然而,无孔不入的资金,正在钻营各种渠道出口。


而一些更为隐秘的资产外流通道也在萌芽、破土。


10月份开始,稳健良久的比特币,开始猛涨。


从4600元一路飙升,直到11月1日下午,突破5000元。


火币网COO朱嘉伟分析称,近期比特币连续上涨,跟人民币贬值有一定关系。



大量资金的外流,必然会引发不利的经济波动。


面对这一次的流动大潮,政策唯一方式是“堵”,收效甚微。


败退至此的中产阶级,试图用最后的一点“智力”远见,挽回现实窘困。对经济信心全失,让他们变得消极而倦怠。


“经济环境安全时,资金自然就会停留”,赵小平说,这才是核心逻辑。


然而,即便留住了他们的钱,又如何留住他们的心?


相关阅读:


中国富豪资金大规模外流,去了哪里,新加坡?


近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接连好几个交易日贬值,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铁底关口(6.7)在10月10日一打开,就有些“收”不住,顺着美元走强之势,10月 27日就贬到了6.7736,而且当天离岸人民币早盘短暂跌破6.79关口,创下新低。其速度之快让市场人士感到吃惊,其气势可谓惊心动魄。在持续下跌之中,人民币已来到六年来的低点,而且不断创出新纪录。在人民币很快突破6.7的关口后,6.8已指日可待。



2016年10月31日最新汇率


美银美林已大胆预测,人民币在明年底前可能跌破7.25的水平


人民币贬值的原因

自人民币10月1日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以来,中国央行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没有拿出什么干预的举措,显然这次中国央行铁了心要让人民币随波逐流,让市场决定人民币的币值。(祖国生日好礼物!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


对于人民币这一轮贬值原因的看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指美国加息的预期使人民币贬值,而事实上,连日来美元指数也持续上升。(以此来推测,人民币此次贬值完全是外部因素引起,对人民币进行干预无异于饮鸩止渴。

第二种看法认为资本外流才是造成人民币贬值的真实原因。例如美银美林25日发表的报告就认为,资本外流特别是官方数据没有覆盖的隐形外流,才是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隐患。(以此来推测,则中国当局必须在阻止资本外流上下功夫,但目前还未见当局在这方面采取什么动作。)

第三种看法指二者兼而有之,既有美元加息预期的作用,也有资本外流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此来推算,当局可不干预人民币,但却需要在阻止资本外流上做文章。)


海外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海外藏富超过1.2兆美金,将近是2014年的9倍。有外界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外流。如何阻止资本外流,稳定人民币汇率等都是目前中国央行面临的难题。央行目前似乎难以找到应对的方式,而政府可能会采取新的控制措施防止资金的进一步流出。


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这项为期18个月的项目研究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亨利(James S Henry)进行,截至2014年底,由中国流向海外的资金,高达1.2兆美元,俄国藏在避税天堂的资产高达1.3兆美元,除中、俄两国,还有许多开发中国家也流出不少资金,总计超过1.2兆美元。



亨利表示,这些把钱藏到海外的各国金主,他们宁愿竭尽所能得避免被国内查税,也不愿把钱用到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



据彭博社此前报道,在2015年12月份,就有1,600亿美元的资金离开了中国,这个数据超过2014年一年的总和路透社指出,资本流出的原因包括直接投资净流入的放缓、短期投资的逆转以及出口商结汇意愿的下降等。


中国私人每年可向海外转移5万美元,但人们找到了绕开限制的方式投资者和储户纷纷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



在资金流通至避税天堂的过程中,新加坡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事实上新加坡和香港作为世界闻名的金融中心,而其对金融业的较宽松监管及不愿和外国税务局合作的态度,导致它们的财务透明度是全球最差的城市之一。2015年公布的全球“金融保密指数”(financial secrecy index)显示,香港和新加坡排进前五名。



有专家指出,已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从香港和新加坡等这样的亚洲金融中心流向避税天堂;波士顿咨询公司甚至预测,亚洲金融中心未来五年甚至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离岸中心。


新加坡的保密能力

近些年来,伴随着不断加大打击离岸避税行为的力度,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将矛头主要指向了瑞士。包括瑞银和瑞信在内的80多家瑞士银行,同意支付50亿美元左右的罚款。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在保护储户利益方面功不可没,瑞士银行业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离岸中心。随着战争的硝烟散去,和平降临欧洲大地,瑞士银行又成了全球富人逃避个人所得税的“避税天堂”,成为各国政要、社会名流以及黑帮藏匿离岸资金和不义之财的避风港。因为金融信息不透明,税率极低,为部分企业和个人避税,甚至为洗钱提供了便利,瑞士在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金融离岸中心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不过,随着打击离岸避税力度的加大,近些年来,瑞士银行已向有关国家退还约接近20亿美元黑钱。




版权声明:本公号除发布对于时政资讯、社会热点、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原创评述以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与本公号编辑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李彤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