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机、家电、白酒、食品齐涨价,新一轮大洗牌来袭!

2017-02-10 时史洞见



作者:Baker

来源:包装地带(ID:s8p_cn)


摘要:从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逢七之年往往是经济的重大转折之年,2017又将会是怎样呢?


在人民币外升内贬淘汰掉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之后,2017年的中国又迎来了”消费品涨价潮水“和”加息式放水“。在经济情况未见好转的情况下,涨价导致的消费萎缩和加息后增加的融资成本,注定要给那些利润微薄和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微企业造成致命杀伤。


涨价造成市场萎缩和加息会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而企业倒闭造成的大失业又会进一步加剧消费市场的萎缩。看来,新一轮的大洗牌大幕正徐徐开启,2017注定是一个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年份。



涨价潮席卷终端消费市场


近期,乐视电视宣布再次涨价,将对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机型每台价格再度上调100元;去年12月26日,美的空调发布涨价通知,一台价格将上涨50至200元不等;格力空调在“双十二”优惠结束后宣布自去年12月19日起空调价格每台上涨50至100元不等。小牛电动车更是价格上涨近千元。


2月4日,小米沉痛宣布:由于元器件采购成本上涨及汇率波动影响,红米4/4A手机的售价上调100元!而据了解,魅族魅蓝Note5已先行上涨100元,相信很快其它品牌的千元机也会跟进。


今年春节,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茅台的批发价比去年春节涨了200元,零售价涨了约300元。随着年底消费热潮的到来,五粮液在三个月内涨价200多元。而在2016年12月底,包括泸州老窖、青青稞酒、金沙酒业等国内部分酒企已宣布涨价。


2月6日,燕塘牛奶宣布对其旗下产品进行调价,调价幅度为2%~3%,涨价产品数约占总体的30%。2月7日,知名品牌香满楼向市场透露,今年上半年有调价的计划,预计涨价幅度在5%~10%之间。


此外,味精、醋、酱油、大蒜、面粉也在涨价。



主因是国内原料材价格普遍上涨


应该说,终商消费品的上涨,完全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因为2016年开始,煤炭、钢铁、纸张、化工、化纤、电子元件等原材料的上涨和公路货运成本的上涨,一举终结了长达五年之久的PPI负增长,这些成本传导到终端消费领域,只是时间问题。

2016年,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PVC涨价60%,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铁涨价30%,纸箱涨30%。就连2015年价格低迷的钢材,也时来运转价格节节攀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后是,一方面国内的能源、化工、运输、人工等价格都在上涨;另一方面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进口零部件成本上升。



前者中,能源、化工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国内环保要求提高影响,导致价格上涨。以能源为例,证件不全或不按规程生产的黑煤,被严查整治,导致煤炭产能被大幅压缩,有人估计实际产能减少36%以上。

交通方面,则是受《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颁布施行影响,超载被严厉打击,导致运输价格上涨。以六轴汽车为例,运输单价上涨幅度超过三分之一

而人工成本,受人口红利消失和物价上涨影响,近年来更是水涨船高。


至于后者,则是因为国内电子产品一些重要的元器件,都是依赖进口。如,电视的液晶面板和手机屏幕多来自韩国三星;手机芯片多来自美国高通;手机摄像头则多来自日本索尼。而这些零件都是用美元结算的。受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影响,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呈小幅贬值趋势,进而导致进口元器件涨价


所有这些上游的成本压力,传导到产品端,势必带来电子产品价格的上涨。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说,这次家电价格上涨与有色金属原材料大幅度提升有关,对于家电产品定价来说,原材料成本占到70%左右。目前企业对于原材料上涨还是消化了一部分,并没有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在现阶段来说,适当的涨价是合理的。创维市场部相关负责人杨祖安表示,上游集体涨价是电视涨价最主要的原因。广东可口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友海说,本轮涨价最大的原因还是原材料引发的,特别是今年以来铜的疯涨,特别是纸箱、泡沫等缓冲包材的价格疯涨,导致了电器价格的持续上涨。


而在2016年12月底发生的泸州老窖、青青稞酒、金沙酒业等中端品牌的涨价这些企业声称是为了应对原材料和包装成本上涨,特别是酒包装盒的上涨。


对于食品的涨价,香满楼归因于今年原料、包装材料、燃料、人工的较大幅度的涨价。一名奶企人士透露,包材价格同比涨幅已超过两位数,而包材占该企业单个产品成本的20%~30%左右。


这种成本压力,其实已经对国内的制造业带来了挑战。如果产品更好了,即使价格上涨也不怕失去客户。但如果产品止步不前,价格上涨则将导致目标客户的流失。



2017年:新一轮洗牌潮来临


一个需要严正关切的事实是,上中游工业品的涨价传导到下游的消费品,那么通胀就从预期变为现实。在消费者被楼市绑架和收入水平并没有普遍提升的情况下,意味着中国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商品会变少,中国正迎来“物以贵为稀”的时代。如此一来,终端品牌很可能迎来惨烈的大洗牌,洗牌将随着大量失业人口的增加而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新年刚过,央行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实施了两次加息式放水,从政策层面上来说是为了在释放资金的同时通过价格调整来改善货币供应和优化信贷结构,但对广大小微企业来说,意味着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加大,而且贷款成本更加高昂。从过去多年的放水情况和近年来国进民退来看,放水基本不可能流到产能过剩的小微企业。毫无疑问,新的货币政策对很多命悬一线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很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一些实力雄厚的大电企业试图采取“战略性不涨价”的方式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洗牌。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的暴力减税(企业所得税从35%降到15%)和强拉制造业的行为已经事实上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面对这场空前的危机,中国政府其实早已经有所行动。过去两年一直致力于减轻企业税负,可惜很多企业的感受并不太明显。

不得不承认,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我们为之付出了环境、健康甚至生命等惨痛代价。当人口红利消失,环保和法规得以严格贯彻,中国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要摆脱粗放、低端的经营方式,实现转型升级。这不仅意味着要生产更高科技含量、更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还要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或许,这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


从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逢七之年往往是经济的重大转折之年,2017又将会是怎样呢?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时史洞见】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