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八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改变并创造了一个时代,今天,我们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2017-02-19 时史洞见



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时代》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在京逝世,享年93岁。邓小平年少游学,半生戎马,三落三起,平乱求治,改变并创造了一个时代。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我们永远缅怀敬爱的——小平同志!

 

他的改革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他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覆盖面遍布全世界。


自1923年3月3日创刊以来,《时代》就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它的主要创办者、老板亨利·卢斯是美国在华传教士的后代,在山东出生并长大。在执掌《时代》的数十年间,他与中国的这一历史渊源和其传教士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刊物对中国的关注,这一特点也延续至今。截至2002年,《时代》封面上与中国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大约有60次。


从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为止,邓小平共有8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分别是:1976年1月19日、1978年12月25日、1979年1月1日、1979年2月5日、1983年9月26日、1985年9月23日、1986年1月6日和1997年3月3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两次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即1978年和1985年。其中1986年1月6日的《时代》周刊用了25页的篇幅介绍他。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该年3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在《告读者信》中称,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艾森豪威尔等少数几位世界领导人。


初次上《时代》

美国人对邓小平心里没底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全世界也对中国的前途问题强烈关注。1月19日,邓小平的大头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但色调极为暗淡、阴郁。封面左下角注明:“周恩来的继承人:邓小平”,右上角的醒目标题则是:《中国:朋友还是敌人?》这种暗淡、阴郁、疑虑的格调,不仅反映了观察者当时眼中的中国,而且也揭示了美国以及美国人的集体心理状态。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开始和解。在美国人看来,周恩来代表着中国内部务实的温和力量,愿意同美国发展关系。周恩来去世,中美的战略和解是否会由此断送?美国人感到焦虑。


据说,基辛格早期访华时见过邓小平,称之为一个“令人讨厌的小个子”。这话他到1976年就不认账了。1997年邓小平去世,记者再追问他此话,他干脆说:“这不是真的,他是我所遇到的一个伟大的世界领袖。”基辛格态度的转变,说明了美国人对邓小平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在美国人看来,周恩来温文尔雅、充满了儒者的魅力,这也是美国人心目中社会主义国家务实、灵活、理性的温和派领导人的理想形象。邓小平则完全不同。他从来是直来直去,甚至咄咄逼人。所以,初次与邓见面,对于习惯于和周恩来打交道的基辛格等人,心里感到不舒服和看错人是不难理解的。


不过,美国人很快发现,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讲话一针见血、斩钉截铁、从来不兜圈子的邓小平其实更好打交道。美国人对邓小平不仅尊重,而且喜欢,甚至着迷,因为邓小平更能够清楚地展示中美合作的潜力。在美国人看来,他干练、执着、厉害,能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他想要什么,并准备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虽然1976年初对于谁将主持中国未来还不清楚,但《时代》周刊却看好邓小平,将他作为了封面人物。果然,1978年,复出后的邓小平明确地告诉美国人,他准备和美国打交道,于是中美迅速实现了关系正常化。1978年12月25日,邓小平的头像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同时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写着: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显然,这时美国已开始信任并欣赏这个新领导者了。


“红色魔鬼头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邓小平被《时代》周刊评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


1978年7月5日,中美建交谈判开始。由于双方立场尚有相当距离,谈判进行得非常艰苦。为促使美国尽快下最后决心,邓小平抓住时机,于11月29日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发出信号:“访日是我多年的愿望,不过,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到华盛顿去……完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件事,我就可以去见马克思了。”


12月初,鉴于美方在提出的中美建交公报草案中,立场有较大调整,邓小平决定接见美方谈判代表伍德科克。这一消息传到美国,卡特总统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重要的接见,“已经到了对与中国建交作出最终决策的时候了”。大喜之余,卡特郑重地邀请邓小平于1979年1月访美。1978年12月16日(美国时间15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不过,这次显然更具有冲击力,因为他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不仅因为他一手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启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中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随后,刚过了一个月,1979年2月5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题目是《邓来了》。邓小平访美,掀起了美国全国性的“中国热”,200多名新闻记者乐此不疲,跟踪采访和报道了邓小平的活动。陪同邓小平参观的美国参议员亨利·杰克逊指着那本封面有邓小平像的《时代》周刊,笑着说:“那个时候,认为你是红色魔鬼头子之一,不可能想象可以将你评为《时代》周刊的新闻人物啊。”


1979年2月5日的《时代》封面,标题:邓来了。


《时代》告诉世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经济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继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划定一定的区域范围,实行特殊的政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1983和1985年,《时代》周刊又在封面刊出了邓小平的头像,尤其是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告诉世界,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经济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1983年9月26日的《时代》封面,标题: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


1985年9月23日的《时代》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时代》编辑部的争论


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再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上,成为《时代》周刊评出的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这是《时代》周刊第二次把他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当然,作出这种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的遴选于11月间就开始了。最先被提出来的人物有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南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黑人主教图图,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以及美国总统里根。但在《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会议的讨论中,这些人物都没有得到普遍支持。这时,邓小平的名字被提了出来。


正巧,《时代》周刊首席驻外记者邓肯刚从北京回来,编辑会议于是请他发表意见。邓肯谈了四个方面的看法,大力举荐邓小平:1、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世界1/4人口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善。2、世界1/4人口生活的改善,有助于保持世界局势的平稳。3、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转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种选择。4、这个转变,无论在正面还是反面,都将影响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


邓肯所举的事实和在事实基础上的推理,一下子就说服了犹豫不决的高级编辑们。他们通过投票,选择邓小平为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高级编辑们投票的结果只是提名,最后一关还要得到《时代》周刊的总编辑亨利·格伦沃德的首肯。格伦沃德又问了高级编辑们几个问题。他问:邓小平的政策会不会失败?得到的回答是:中国人民支持他,高低潮也许会出现,但是回到“文革”时代却不可能。他又问:人民的支持有什么征象?回答是:中国农村新房屋的建造是人民生活改善的明证之一。格伦沃德本人曾率《时代》周刊代表团在1985年10月访问北京,见过邓小平。邓小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就用邓小平吧。”格伦沃德最后下了决心。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再度当选《时代》周刊1985年度“年度风云人物”时,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绩。农村改革已经获得一定成功,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开始,现代化的工厂、建筑拔地而起,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语录,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


他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1997年3月3日的《时代》周刊刊登了邓小平逝世的特别报道。


1997年3月3日,邓小平头像第八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这位东方巨人的历史在《时代》周刊的记录里经历了“怀疑—认同—敬佩—期盼”的过程。美国人在缅怀这位巨人的离去时,也对未来的中国投注了另一份期盼,一如当年邓小平刚刚上台时的期盼一样。《时代》写下这样一个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大国?》


 1997年3月3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邓小平去世时,冷战早已结束,中美之间战略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利益冲突加剧。但是,这一切没有改变美国人对邓小平的敬意,因为人们意识到,这位故去的老人,已经把中国带进了世界。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邓小平是“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中国今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邓先生决定使他的国家对外部世界开放。他推动实行了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改革计划,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并使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实现了现代化。”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  ◆  ◆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了!”


这声噩耗

在一个孩子心中留下的是最懵懂的失落

而在这个世界上却像是丢下了一颗惊雷



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二天,纽约联合国总部降半旗致哀。


当年的2月2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前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他在吊唁册上写道:邓小平逝世“不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是巨大的损失。人们将永远怀念他。”


2月27日,安理会举行正式会议,全体人员起立为悼念邓小平默哀一分钟。



在逝世半个月后,1997年3月3日,《时代》创刊74周年之际,邓小平再次登上了它的封面。自1976年1月19日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之后的这20多年里,邓小平共有8次成为了封面人物,2度荣膺“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逝世后出版的这期《时代》周刊在其《告读者信》中说:“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艾森豪威尔等少数几位世界领导人,小平就位列其中。”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在国内,邓小平的离去远远超越了一个人的逝世本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1997年是一个没有元宵节的年份。正月十五,在很多地方,没有人挂红灯笼,也没有人放焰火。


当一辆饰有黄黑两色绸带的白色灵车开上长安街时,尽管从位于五棵松的301医院到八宝山只有2500米,但却挤满了首都各界人士和从各地赶来的10多万人民群众。


有几个年轻人竖起了一面旗帜,上面写着:“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看者,无不感动泪目......


国庆35周年时的“小平您好”


这让人不禁想起13年前的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


这个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



“小平您好!”

这是中国年轻人对邓小平最热情的呼唤

也是中国年轻人对他爱戴之情的证明


这样的证明还有很多很多。在小平故里四川广安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里,展出着这样一些物件,其中有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些高校教师和大学生1984年12月下旬先后寄给邓小平的贺卡。


其中有署名“广西中医学院男生102室全体同学”寄的贺卡;署名“您的学生陈华坤”寄来的贺卡上面写着“邓爷爷:祝您新年愉快,身体健康”;署名“青海师范大学中文八三团支部”寄来的贺卡上写着:“小平同志,新年快乐!祝您长寿!”......


邓小平为什么如此受青年爱戴?


因为这位老人一直以来对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

因为这位老人一直关注着青年的成长

因为这位老人一贯是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的

因为这位老人曾经说过: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 



这份期望这么真、这么切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



三十多年前,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几个少年正在电脑前为观众进行演示,13岁的李劲也是其中之一。一位老人走到他身后停住脚步,微笑看着李劲熟练地操作——这位老人就是正在上海视察的邓小平。


其间,这位邓爷爷和蔼而坚定地说道:“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光阴荏苒,倏忽而过。当年为邓小平做计算机表演的娃娃们早就长大成人,而李劲如今早已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站在世界的高度,研究最顶尖的技术了。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为中国三十年来计算机产业发展铺垫了道路。


类似的话语和改变还有很多。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些,都是邓小平对中国青少年寄予的期望。


 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在南浦大桥留影



这份决心,改变千万年轻人的命运


邓小平说过:“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代。”


1977年7月17日,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上任20天,邓小平就果断决策恢复高考。


高考恢复,震动全国。从已经拖儿带女的“老三届”,到十六七岁的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高中生,纷纷交5角钱报名费、两张照片,涌向考场。


重新工作不到一个月,邓小平的一系列举措赢得全国亿万人民包括广大青年的心。大、中、小学校的教学秩序得以迅速恢复,并恢复研究生招生,大批留学生派出国门。“知识英雄”取代“白卷英雄”,陈景润、华罗庚等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的偶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过邓小平的强力推动,成为社会主流价值。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一起


1984年,在国庆35周年的游行队伍里,大学生自发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标语。青年们的情感发自内心,如果没有邓小平,他们中间很少有人能进大学读书。



这份亲切,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邓小平始终是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的。


1992年伊始,邓小平在南巡途中到珠海的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公司视察。他看到坐在计算机旁边的都是年轻的业务骨干,便热情地同一位女青年科技人员握手,意味深长地说:“我要握握年轻人的手,科学的希望在年轻人。”


邓小平和青年在一起


等邓小平走出大门,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外面还有20多位年青人整整齐齐站在那里,于是便过去轻轻地对邓小平说:“有一群年轻人想见见您呢!”邓小平一听立刻说:“好啊!我去和年轻人拉拉手!”只见他又返回去和那群年轻人一个个握手。顿时,欢呼声雀起,很多姑娘小伙子都高兴得热泪直流。



这份支持,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消失


谁也没有想到,邓小平这位开创了改革开放事业、极大地改变中国面貌的老人,在去世7年之后,又为中国的年轻人办了一件实事——把出版《邓选》所得到的14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出来,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支持科技创新,这是邓小平一直以来的心声。


37年前,老人家就说:“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这项基金,正是为“激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建。这一基金的受益者,恰好是在邓小平当年发起的改革中受益的第一代青少年的子女。



1992年春节期间,邓小平乘船游览外滩



这份关心,是共青团事业永远进步的动力


邓小平曾长期主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老人曾有过多次非常具体的指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1957年5月15日,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祝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助手,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还必须学会怎样把最广大青年群众团结起来一道前进。我们不只是要善于团结先进的青年,而且还要善于把一切爱国的青年、包括还不赞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爱国青年,都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1990年起,共青团组织发起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一开始,在个别地方,工程的实施遇到很大阻力。有的基层干部根本不承认自己所在地区存在失学儿童。中国青基会带着几位台湾企业家到一著名的贫困老区去建设希望小学,当地党委领导竟然吓了一大跳:“台湾老板要在这儿建‘希望小学’,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搞和平演变?”坚持要让学校改名,否则就拒绝接受资助。


这时,一辈子关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邓小平为希望工程亲笔题词,后来又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消息传出,社会上很快形成支持希望工程、支持教育事业的热潮,希望工程的事业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上海一个展览馆中,一位小朋友静静地站在邓小平爷爷的画像前



这些心声,值得一代代中国青年永远铭记



即便是在退休前夕,邓小平仍然在说:“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

  

一直以来,他把对青年人的期望,概括为四个“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980年“六一”前夕,他为团中央主办的《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在当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他又完整地重述以上这段话。

  

1983年“五四”青年节,邓小平为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邓小平对于青年问题和青年工作还做过许多表述:


他说:“青年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你们应当善于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在任何工作中,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挥大胆创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他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倡谦虚,反对骄傲自大,就要要求每一个青年团员努力去帮助别人,而不要怕自己吃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就是我们的口号。”


这些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  ◆ 

一晃,20年过去了

但这个名字在我们的心中没有丝毫褪色


小平,始终在青年中间,也始终在青年心间



如今,当我们回望许多年前

青年们打出的那幅标语:“小平您好”

心中依然激情澎湃

愿我们能沿着他所开创的道路

继续笃定昂扬地走下去


这是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时史洞见】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