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40万学生高考背后的焦虑与疯狂

2017-06-08 时史洞见



作者:H博士  来源:中外学术情报


此时此刻,在高考的考场上,孩子们正咬着唇;在百米之外的候考区,父母们正崩着脸。世界一片宁静,唯有笔尖沙沙作响。

 

此时此刻,毛坦厂中学校外的神坛上,香火正在缭绕。高考状元的神符尚未确定花落谁家。一切,都充满紧张。


 

这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之战,今日再次打响。940万士兵正在前线厮杀。

 

94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瑞典国家的总人口。这些年轻人命运交织,如同一巢之卵,他们是命运共同体,却又相互搏杀,他们相信只有把同伴挤落在地,自己才能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其实,他们尚且年幼,尚且不知人生之路多艰、漫长,好戏还在后头。但他们对于这场考试有多么关乎命运,却是确信不疑。这是因为,家长们的长期诱导,使他们产生了这种确信。

 

因为在他们尚未出生时,家长就开始对他们施以胎教,出生后,又开始给他人喂灌全世界最好的牛奶,准备最贵的学区房,读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然后上天价的补习班。

 

而且,在这几天的高考来临之际,他们又能明显地感觉到,面对高考,最紧张的,居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家长。他们比自己更加终日惶恐、如临大敌。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考试重要,那么家长们为何会这样?

 

因此这不得不让他们相信,高考是一场关乎命运的竞赛。他们绝对不能怠慢,必须要通过这场考试赢得未来。

 

所以,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高考,如一幅至高无上的图腾,神话一般被万众膜拜,让无数的国人为之疯狂。

 

人们不断地为子女的教育押下赌注,尽其所能,只为高考一搏。每一次高考结束,你必然能看到如此轰烈的场景:摆庆功宴、挂状元榜、拉横条幅、登报见刊,热闹得不亦乐乎。甚至曾有报道称,在湖北全州,还有过为高考状元树立雕像的惊世之举。


这不是神话,什么是神话!过年过节也没这么热闹!

 

我相信再过几天,此情此景必会在很多地区重演。古人那种状元揭榜举仕,锣鼓喧天终日不绝的场景尤在眼前,只教人不知今昔何昔。


 

或许有人将这种狂热的全民追逐,归结为如下的理由:在过去的几十年,大家亲眼目睹过一场场高考过后的巨大回报。在恢复高考40年的前20年左右时间里,因为“知识变现”产生了最大的红利,这让多少人梦寐以求,哪怕是真的能够梦到一次,或许都会幸福得笑醒。

 

那时的大学,还有个优雅的名字叫“象牙塔”,那时的大学生,还被美名为“天之骄子”、“高材生”,虽然这些称谓现在听起来都傻,但那可是上一代人真真切切的过去。

 

难怪现在很多家长对于高考的信仰,是如此地坚定了。那曾是他们年轻代的梦、年轻时代的情,也或许是年轻时代的伤。

 

所以,即便是在恢复高考的第二个20年里,天下大变,高校扩招、文凭贬值、就业市场上的面试官开始变得不尽人情,即便是“毕业即失业”开始从一种说法成为一种现象,但他们对高考所寄予的厚望依然不减。

 

虽然世界变了,但他们对高考的狂热并未褪去,只是,他们将这种狂热,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中国人通常不信很多事情,但显然高考除外。至今为止,我很少看到有家长对孩子的高考轻松无感的。

 

有人什么都不信,甚至连对“知识改变命运”都不信,但他们信高考。所以,你经常看到这样的一批人,他们一边嘲笑别人读书,一边还是要勒紧裤腰带,给自己的孩子买天价学区房,上高价补习班——你是不是看不懂?

 

但不管你懂不懂,现实就在那里。教育竞争一步步地恶质化,是我们眼前最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这样的恶质竞争下,各类教育机构的地位开始不断上升,近乎爆棚。家长们被这种教育资源胁迫,进一步展开竞争。因此,读书学习已经似乎不再是孩子们的事,而成了家长们的事。

 

在上海,有一次坐地铁,我看到一位女性念念有词。扭头一看,发现原来是在背诵“家长会上的发言”。当时我就震惊了,因为这或许是我在地铁上所看到最为勤奋的一幕。

 

在前段时间,上海还曝出新闻,有学校在孩子幼升小的考试中,甚至要求家长一并参加智力测评,结果把一位金融博士家长给挂了。

 

然而,在这一片紧张的气息背后,在这毕业即失业的时代态势下,好像并没有人去认真思考计算花费巨额的教育投入,到底能不能换回孩子就读名校的机会,到底能不能让给孩子带来人生的成功。

 

他们只顾得花钱,并崩紧每一根神经。或许他们在潜意识里还在坚信,即便是现在高考的回报大不如以前,但它依然是改变一个孩子终身命运的最大机会。作为父母,为孩子的未来助上一臂之力,他们责无旁贷。

 

这种教育心态,或许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迷思。重学、万般皆下品、读书取仕的传统,是深入到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的。这种状态,就连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西方的价值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成熟的香港,也依然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骨子里。

 

据香港的一家1对1补习机构的要价显示,他们的一节课,收费可以高达2500港币(约2200人民币)。在TVB的纪录片里,一位妈妈对着镜头爆出惊人之语:孩子的未来,要“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

 

可是,在对子女教育如此狂热背后的事实却是,在香港,即便是出身名校,也已经很再难谋得不错的工作。

 

这些年,许多毕业于香港大学这样亚洲顶级名校的年轻人,也将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如果对比内地,港大毕业的香港人,机会甚至远不如毕业于北大清华的内地人。

 

但是这毫不阻碍他们一样对子女教育的疯狂。只要是中国人,他们内心里那种对于子女就读名校的企望,就是一只怎么都打不断气的小强。


 

 

针对当下的教育回报及学历价值问题,也有人曾经发出醒世之问:复旦的博士学位和上海三环以内的房子,哪个更值钱?

 

一语惊醒梦中人。很多人因此恍然大悟,于是一条微信瞬间刷爆朋友圈。但是,在转发这条信息后的第三秒钟,他们又开始为怎么能凑够孩子学区房首付的事情操心了。

 

家长们真的是太焦虑了。


不管他们的知识水平怎样,不管他们的人生经验如何,他们都是一样地被裹挟在弥天蔽日的焦虑中。这或许是“从众效应”最好的注解。

 

如果,高考结果真的会与未来的命运相互关联,如果,读书真的必然能够换回优势的竞争力,那么,买学区房可能还是值得的。

 

但现实中的情况,有时候却实在令人不安。那便是,我们总是到,有很多高考成功的人,最后事业上却并没有成功,相反,很多高考不成功的人,事业上却大大地成功了。或者,高考好的,没有高考不如自己的成功。

 

笔者有一个朋友,出身农村,早年中学没毕业,所以根本就谈不上有过高考,跑到上海闯荡,因为勤奋努力,十余年时间在某家金融机构做到副总,然后赴长江商学院读了个MBA,光学费就花了上百万。现在年纪轻轻,算是事业学问双双有成,都已经有高校请了去做兼职教授。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用高考一事来调侃自己与马云的对比。他说自己高考三次上了北大,而马云高考三次,只读了个杭师大。但后来事实证明,马云这个杭师大,比自己这个北大强多了。

 

 

可是,这眼前让人心生忐忑的一切,能够说明什么?

 

其实结论其实很简单:高考只是一场初始的竞技,人生才是无休止的进击。

 

没错。高考也是一场竞技,它也能为人创造某种机会。但是,如果你用命运去捆绑、去拔高它的价值时,那就有点超乎现实了。如果你硬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做,那你极可能是在为他们铺设陷阱。

 

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只是一个起点,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连起点都算不上。你不能总是暗示孩子,高考是一个终点,否则,后果有多危险,你或许都能自己想象。

 

人生的路,是那么漫长。你必须看到其中必然存在的时刻翻牌与不确定性,高考的价值,只是漫长赛道上的一次热身,不管这场竞技好不好,后面都还有更多的进击在等着你。

 

或许,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富有诗意地去理解高考,把它看作是一场仪式,一场向青春期告别的成人礼。

 

因为无论是从年龄上来说,还是从人生履历上来说,不管结果如何,高考之后,孩子们都将开始一场告别少年时代的远行,后面的人生,将是走向成人的世界。

 

因此,请不要赋予高考过于宏大的意义,也不要赋予孩子过于沉重的压力。如果你真的信仰成败英雄论,那么在如此宽阔的人生竞技场上,你肯定也相信成功不会只属于一场初始赛。

 

其实,所有人也都明白,只有不停努力、永远博击的人,才能一直获胜。这是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它并不需要去读了名校才能体会。

 

所以,聪明的家长,如果想让你的孩子进步,必须摒弃内心里的机会主义,不要单纯地迷信倾全家之力以待的那场高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优势起点,也没有那么多一劳永逸的机会。

 

与其对高考寄予赌注般的厚望,倒不如认认真真地教会孩子们,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迷信人生可以毕功一役。

 


所以,请善待孩子们的高考,不要紧张、放轻松。一切都不早不慢,出现在你应有的生命时区里。孩子就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后面的人生怎么走,合适就行。


更值得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成长,受制于整个家庭、社会的外部环境。试想,如果作为连家长自己都在追求一劳永逸,不能做到以身示范、持续进击,你又如何能够让孩子最终达到如你所愿的结果呢?


因此,真的,在很多时候,最值得教育的其实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救救家长!



延伸阅读


世界10大国家不同的高考



6月7日,与中国无数家庭密切相关的、一年一度的高考也来临了。


高考,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历,曾经并将继续改变无数寒门子弟的命运。即使是当高考已经成为我们的记忆时,我们依然会关注高考。



不过,在不同的国家,由于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大学的录取机制也不尽相同。既有类似中国的「一考定乾坤」,也有只是把高考作为参考的国家,更有什者,不用高考一样上大学。


在这个特别的季节,跟窗君来了解一下国外五花八门的高考制度吧。


美国:一年高考定乾坤


美国其实并不施行统一的全国大学入学考试,但是对中学生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



SAT考试每年要举行7次,考试内容有数学和语文各三个部分,时间为三个小时。虽然听上去也是「高考」的一种,但其实SAT考试的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试题类似于智力题,考试题目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由于考试内容天马行空,因此在美国一些初中生也常常进入SAT考场,用这些智力题「小试牛刀」。


ACT考试更像一种学科考试,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中国的「高考」有相似的地方。


澳大利亚:看重平时成绩


澳大利亚是以学生两年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标准。



这种录取制度不以一考定终身,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次考试和作业,打消临时抱佛脚和碰运气的侥幸心理。这样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在澳大利亚,很多学生并不看重上大学,因为上不上大学生活水平相差不大。


两个中学同班同学,一个上了大学,一个早早地工作了,到上大学的参加工作时,那没上大学的工资不比他少多少。读了本科的,研究生的,工资起点是要高些,提薪幅度也大些,但工资越高,所得税越高,去掉所得税,比那没有上大学的好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还有那些专业不好,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呢。


而且,念了大学的也好,没念大学的也好,只要失业,就可以坐享失业救济,按目前的标准,一个月的救济金大约相当于三四千元人民币,还有其他各种照顾,生活过得去,他费心劳神、拼死拼活考什么大学呢?


巴西:入学考试,高校自己说了算


现行的巴西教育体系构建于1968年,高等院校分为联邦、州立、市立和私立四类,前三类是公立学校。


巴西高等院校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由参加招生的各大学自行决定。报考高等院校的学生,必须有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毕业证书。



在考试的具体内容上,各高校和各专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于联邦和州立等公立大学实行免费教育,所以吸引众多考生。巴西高校一般采取走读方式,每年有效学习时间为180天。


加拿大:没有高考


对加拿大来说,根本就没有「高考」这一概念。加拿大中学生想要上大学,不用参加专门的入学考试。每年6月份中国高中毕业生为高考而紧张忙碌时,加拿大高中毕业生可能早已经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有些学生还会面对几所最好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为到底选哪一所而左右为难呢!



加拿大各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生选拔制度。由于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的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


英国:从高二开始,科目与中国相似


在英国,高中二年级学生需要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即A-LEVEL考试。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经济等课程,与中国的高考十分相似。


除了刚才说到的这些必修科目之外,学生选修的课目也要考试。考试评分分为八挡,即A、B、C、D、E、F、G,最后一档零分用U表示。考生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在中国,学校往往是越临近考试对考生抓得越紧,但是在A-LEVEL考试的前两周,英国的学校都会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老师也不搞什么猜题或补课等活动,可谓是「鲤鱼跳龙门,全都在个人」。


法国:实行高中会考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获得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


原则上说,所有通过高中会考的考生,均可申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及技术学院等除外。由于名额有限,这些院校和专业一般采取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



为了让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况,法国高校招生实行预注册,即提前登记志愿。预注册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间进行,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法国绝大多数学校均采用电话计算机的登记方式。


印度:竞争从幼儿园开始


在印度,为了高考的竞争实际上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印度基本上实行十二年一贯制的教育体系,即只要学生不主动转学、不辍学,可以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一直在一个学校就读,中间无需经过小升初、中考等「折磨」。



这样一来,为了将来能上个好大学,许多家长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盘算着如何能够挤进那些升学成绩优异的学校。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升学的压力逐渐增大,各种各样的「减压」、「增效」的方法也应运而生。有人的「秘诀」是喝浓咖啡提神,每天最多能喝到6杯,来度过复习功课时打磕睡的艰难时光,有的求助于「脑黄金」、「智力大补丸」之类的药物以「增强记忆」。



对于文科、经济学科的学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就作为大学录取的基础,不需要再参加别的考试了,但理工专业的学生却没有那么幸运,想当工程师、建筑师、医生的学生除需参加高中毕业考以外,五月初还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工程师、建筑师及医师考试,合格后可能还需要再参加具体大学的入学考试。



对他们来说,毕业考试结束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些家长甚至想尽办法帮助学生作弊。


这样的机制下,许多理科、医科补习班也应运而生。据了解,在新德里好的理科补习班,学费可达20万卢比(4000美元),医科补习班的费用在17万卢比左右。这几天高考成绩刚刚公布,此间报纸上每天都可见到一些补习班做的整版广告,宣传「某理科状元来自本校」,以吸引更多学生报名。


韩国:高考不算总分


韩国高考被称为“比死刑还要残酷”,甚至比中国高考还让学生喘不过气。


考试每年11月7日举行,一天内考完,共4门,上午下午各两门。从早上8点报到,8点40分开始考试。因为考试时间比较早,所以那一天为了避免交通堵塞,政府机构和企业都把上班时间推迟两个小时,一律为高考让道。有专门的车接送考生,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很多交警,骑着摩托搭载那些担心高考迟到的学生。



考试科目为4门,数理、语言、外语、社会探究或科学探究。语言90分钟、数理100分钟、社会或科学各120分钟、外语70分钟,外语专业加第二外语40分钟考试。韩国的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所以学生们都拼命学习来应付考试。


因为很多韩国人信奉基督教,所以考试那一天,在考场可以看见,有的学生在考试之前默默祷告,期盼考试成功。



韩国教育部于2002年初实施新的高考制度,最大变化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等级分为9等,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


肯尼亚:考试持续1个月入学率不高


与中国不同,非洲国家肯尼亚高考是安排在10月底举行,考试会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考生需要参加约22门课程的考试,当然,不是每门都要考,除了必修科目,只需要参加自己选修科目的考试即可。



肯亚大学录取率非常低,2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最终可能只有约1万人能进入公立大学就读。


日本:高考诚可贵、复读价更高


在儒家传统盛行的东亚国家,「高考」的概念虽然有差别,但「唯有读书高」的文化都是一样的。日本也是个「唯学历是上」的社会,个人的社会地位、升职机会、受尊重程度,都是由学历以及所读大学知名度决定的。


所以,日本的高考就是日本青年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真可谓是「一考定终身」。日本的名牌大学相当难考,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能考上东京大学的学生,甚至不屑于到英美著名大学留学。



如果一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无疑是鲤鱼跳龙门,家长高兴,在社会上也让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二类是往届落榜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一次高考失利称「一浪」,二次失利称「二浪」,三次以上统称「多浪」;第三类是已经升入大学,但由于所在的大学不理想,想再考一个好大学的学生,这类学生被称为「假面浪人」。



这些人为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想方设法进行补习。日本最有名的代代木教室、河合塾、骏台预备校等,就以擅长收集各种私立、公立大学的考试资料和信息而著名。


这些补习班收费很贵,如单科补习就要15万日元,如进入一所好的学校进行全面实习,约需100万日元,其中学费60日万,杂费40日万,这相当于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如果再将生活费计算在内,做个「浪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中国:经历过的都不再想回去



对于中国高考,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能够充分理解,经历过的都不再想回去⋯⋯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时史洞见】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