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他,华人世界的精彩将逊色很多——你以为他是一介武夫,其实你根本不了解他

2017-06-18 时史洞见


本期编辑:董倩



        李小龙的死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结论是:“对止痛药物产生高度敏感速致脑水肿”,而该种药物对一般人而言不会产生高度敏感。虽然李小龙生前有服食大麻的习惯,验尸解剖时亦发现胃部有少量大麻,但大麻并不会致命。


李小龙生前的好友查克·诺里斯在1975年确认李的真正死因是从1968年起,他因为举重意外而脊椎脱位,需要长期服用肌肉松弛剂,再加上家中助手给他服用的头痛药物从而产生了化学作用。2006年2月,美国芝加哥验尸官James Filkins认为,是缺乏睡眠,以及压力太大诱发的“癫痫猝死症”,相信这才是李小龙的死因。但不论如何,三十出头的年纪就离开了人世,实在令人感到伤感和惋惜。




谈及李小龙,你最先会想到什么?“武术高手”、“功夫巨星”——这或许是李小龙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标签,但是,许多人对他的了解仅仅止步于此。


李小龙远比人们想象中的精彩——武术、电影、健身、音乐、游戏、漫画……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父亲、儿子、丈夫、朋友、导师,哲学家、武术家、演员、制片、导演、摄影师、插画师、诗人、作家、舞者、健身运动员……他的人生角色如此丰富,而他在这个世界,只停留了短短33年。


李小龙的人生历程


是街战少年,也是银幕童星  


1940年11月27日,上午7点12分,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东华医院里,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护士为了方便填写档案,于是随意给他取了个英文名——Bruce Lee。


没人能想到,这个普通的名字,日后将会威震八方。长大后,他也有了一个更为中国人熟悉的名字——李小龙。



1941年,尚在襁褓中的李小龙


1941年3月底,李海泉携妻儿举家返港。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小龙的童年篇章便在战火中拉开了序幕。


李小龙小时候很顽皮,他的精力旺盛,喜欢恶作剧,打架逃课是家常便饭。因此,仅在小学阶段,就已几经转学。


少年李小龙


热衷于街头打斗的李小龙,在13岁那年,第一次尝到了“战败”的滋味。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小龙情绪低落,他急于找到能够强化自己的方法。


同龄玩伴张卓庆,彼时正好在咏春拳宗师叶问门下修习,他武艺的长进让李小龙很惊讶。经引荐,李小龙拜叶问为师,由此正式开始习武。

 

李小龙与师父叶问


李小龙不仅擅长武术,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舞者。他尤其擅长恰恰舞,热烈奔放的舞蹈节奏与他的个性十分吻合。1958年,李小龙更是获得了“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


恰恰舞高手李小龙


除了“武”与“舞”,少年李小龙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那便是演戏。纵然街头打斗时戾气满满,跳起恰恰来热情奔放,但在镜头前,李小龙却能为了角色需要收起锋芒,恰如其分地表演。

 

因为李海泉的缘故,家中的几个孩子都常有机会在电影中跑跑龙套、露露脸。而几个孩子中,数李小龙最有表演天赋,他也对演戏充满了热情。


1950年,10岁的李小龙参演电影《细路祥》


1957年,17岁的李小龙参演电影《雷雨》


1941~1959年,李小龙的成长期


只身赴美,锋芒初露  


1959年4月29日,19岁的李小龙告别家人,登上“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只身赴美。5月17日,时隔19年,李小龙再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来到美国后,李小龙寄居在父亲友人家中;他边补习英文,边打工,随后又开始教授武术和舞蹈以赚取生活费,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初到美国的李小龙,仍略显青涩


1961年3月,李小龙顺利升学,考入华盛顿大学。关于李小龙的专业,一向众说纷纭;李小龙在各种场合,曾多次谈到自己「主修」哲学,但根据华盛顿大学校友册里关于李小龙的记录,他主修的科目实际上是戏剧。


从这个侧面可见,李小龙对于哲学的重视与偏爱。求学期间,李小龙研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对于哲学和功夫的结合,更是有着独到见解。他还曾在大学二年级时,受邀前往西雅图的加菲尔德高中讲授中国哲学。


阅读哲学书籍中的李小龙


与此同时,李小龙没有停止授武的脚步。1962年4月,他在西雅图唐人街旧楼地下室成立了第一间“振藩国术馆”,开始在固定地点授课。李小龙曾在信中提到,自己的目标是在美国各地成立“功夫学院”。


“振藩国术馆”馆长李小龙


1964年7月,李小龙决定休学,他离开西雅图前往奥克兰,并在那里开办了第二家“振藩国术馆”。


一个月后,在加州长滩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成为李小龙的又一个人生转折点。李小龙获得大赛组织者埃德 · 帕克的邀请,作为表演嘉宾出席;在开幕式上,他的功夫表演一鸣惊人。


李小龙示范“极速出拳”与“寸拳”


埃德 · 帕克用摄影机拍下了当时的影像,并将这段录像寄给了好莱坞发型设计师杰 · 赛百灵。赛百灵主动拜师,并向他熟识的制片人和导演推荐李小龙。


1965年2月,李小龙受邀前往洛杉矶试镜。面试过程中,25岁的李小龙面对摄像机谈吐自如,将他的功夫哲学,不卑不亢地展示给了福克斯公司的面试官。


接受面试中的李小龙


在不久之后的1966年,李小龙获得了电视剧《青蜂侠》的参演机会,他在《青蜂侠》里饰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一角。


李小龙在剧中的打斗场面备受好评,使他收获了在美国的第一批影迷,《青蜂侠》也成为他在美国早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李小龙在《青蜂侠》中的角色造型


1959~1970年,李小龙的奋斗期


重返香港,猛龙过江  


1971年6月28日,在众多香港电影公司的追捧下,李小龙最终选择回港发展,加盟嘉禾,并很快投入到《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两部电影的拍摄中。


《唐山大兄》是李小龙“新式功夫电影”的开山之作,有别于以往香港武打演员老套的拳脚,李小龙更加追求真实性。


电影里,他敏捷的身手、干净利落的招式,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山大兄》大获成功,一举奠定了李小龙在香港功夫电影界的地位。


电影《唐山大兄》剧照


1972年3月,《精武门》在香港上映,电影中李小龙一脚踢碎“狗与华人不得入内”匾牌的一幕成为经典。他也凭借这部影片,在第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夺得“最佳技艺特别奖”。


电影《精武门》剧照


《精武门》上映后两个月,李小龙便带领剧组团队远赴意大利罗马,开始拍摄一部由他全权执掌,自编、自导、自演并且担当武术指导的电影——《猛龙过江》。此片是香港有史以来,首部票房突破500万大关的影片,同时也几乎打破了所有东南亚地区的票房纪录。


电影《猛龙过江》剧照


李小龙的几部电影在票房上都大获成功,这让好莱坞的华纳公司注意到他的商业价值,最终,在1972年的11月,李小龙与华纳签约,合作拍摄电影——《龙争虎斗》。


电影《龙争虎斗》剧照


为了《龙争虎斗》,李小龙暂停了正在拍摄的另外一部电影——《死亡的游戏》。

 

电影《死亡的游戏》剧照


然而,《龙争虎斗》拍摄结束后,李小龙未能等到电影上映,就于1973年7月猝然离世。


同年8月,影片在美国上映,票房杰出,在美国上映前七周便获得300万票房。这部成本不到100万的电影,全球总票房最终高达2亿美元。李小龙的这部突破之作,也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电影之一。


《龙争虎斗》的成功,同时也造就了一股文化风潮。1973年,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一股“功夫热”。当时在美国,几乎每个街角都有一间武馆,从东岸到西岸,乃至全世界,所有人都想成为“李小龙”。


1970~1973,一举成名,英年早逝


以武入哲:李小龙的另一面


李小龙的哲学之道  


李小龙在大学时,曾选择攻读哲学,因此,他广泛涉猎了东西方的哲学理论。纵观李小龙的一生,哲学时刻改变着他的言行举止,并在他身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记。因为哲学,他最终成为了李小龙。


“人类的终极目标是提升自我,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先认识自我。”


1971年,在泰德 · 托马斯的采访中,李小龙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学习如何使用我的身体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加理解自己。”他曾经教诲学生:“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探索自己,别无其他。”


截拳道是成为自己的方式,他说:“截拳道之艺术就是使动作简单直接。它让人成为他自己。它是现实中的‘本来面目’。因此,本来面目的意思是——有主要意义上的自由,不被依附、局限、偏见及复杂性所限制。”


李小龙的武道  


李小龙一生都在探索哲学,并努力将其融入武术。他曾说:“事实上,武术和哲学看来是两个极端,但我以为中国武术的理论部分很晦涩难懂,而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着它的道理。我想,国术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希望能把哲学融入进武术里去,所以,我坚持读哲学。”


李小龙亲自构思和设计了截拳道三个修炼阶段的标识牌匾,他通过这三个标识,解释了截拳道系统的三个阶段,并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武学思想。


综合完整标识


其一:“习武者尚未修习截拳道,自我的武术背景或偏阴柔,或偏刚烈,并不完整。”


在这个标识上,李小龙题字“不完整——走极端”(PARTIALITY:The running to extreme)


其二:“习武者学习截拳道,阴阳鱼中的圆点代表柔中有刚、刚中带柔,两旁箭嘴表示二者不断流动。”

普通的阴阳符号周围添加了箭头标识,

以表现二者的相互转换,并题字“流动”(FLUIDITY)


其三:“习武者掌握一切技巧后,能够开放束缚,随心运用所学,达到以无形为有形的境界。”

最后这一阶段的标识是没有标识,

只有底部的注解“无为——无形的形式”

(EMPTINESS:The formless form)


李小龙的诗与信  


除了哲学,李小龙还是个文学爱好者,在空暇时间,他不但尝试翻译过一些中国古代诗词,自己也创作了大量诗歌。


李小龙的亲笔诗稿——《漫步华盛顿湖畔》


关于为什么喜欢写诗,李小龙曾说:“人的灵魂可以通过诗歌表达情感,诗歌能够让人的灵魂在生命的画布上表达自己。”


《我是谁?》(Who Am I ?)被誉为李小龙生平最重要、最富启迪性的诗作之一,它出自李小龙致友人李俊九的一封信。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俯视苍生的豪杰, 
还是封闭自感的庸碌之辈? 
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实足的绅士, 
一呼百应的天生领袖, 
还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动辄心惊的弱者? 
在强装的笑颜后面, 
是一颗瑟瑟发抖的心, 
如同在漆黑森林里迷路的小小少年。 



李小龙的创新与影响力


他,被誉为综合格斗之父  


MMA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但世界最大的综合格斗赛事——终极格斗锦标赛的主席达纳 · 怀特却称李小龙为“综合格斗之父”。


让李小龙赢得这一地位的是他“无”的哲学——“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范,如水之态”,是他讲求实战、追求效率的习武理念,是他对摒弃门派、套路的格斗方式的不懈推广。


李小龙所绘中国各武术门派招式手稿。


不朽的腹肌:李小龙的健身体系  


李小龙漂亮的肌肉线条,至今仍被众多健身者视为终极奋斗目标,他的照片被制成一张张海报,高挂在健身房中,激励着人们不断挥洒汗水。在全身的肌肉群中,李小龙如岩石般坚硬的腹肌尤为突出,它们的线条、纹理是如此清晰,无一丝赘肉。


李小龙引以为傲的格斗腹肌,实用又颇具美感


李小龙格外重视腹部肌肉的锻造。在那个健身科学理论并不完善的年代,他依靠自己的理解与尝试,最终将身体塑造得趋于完美。他的腹肌有别于“健美腹肌”,可单独称作“格斗腹肌”,此间的差异使众多如UFC中量级冠军康李(Cung Le)一样的实战派,也对他的健身法大为推崇。


龙之后,战斗不息,精神不灭  


尽管李小龙离开我们很久了,但生活中却总能捕捉到他的踪影:李小龙的痕迹一直都未消失。他不拘泥于传统、不断挑战自我、勇往直前、探索极限的精神,激励着许多人为了目标奋斗不懈。


李小龙不仅是银幕上的战士,也是生活中的勇者,他的精神意志影响了无数人,也因这些人,而得以不断传承。


帕奎奥、科比、詹姆斯、吴宇森……“龙”的精神由他们来传递


李小龙对中国功夫演员们的巨大影响  


成龙、洪金宝、周星驰、甄子丹……他们因李小龙而改变。


独家专访


约翰 · 里特访谈录  



受访人 | 约翰 · 里特(John Little)


加拿大籍职业作家,前《李小龙杂志》副主编,「振藩截拳道核心」的官方杂志Knowing is Not Enough总编辑,权威的「李小龙研究者」,也是唯一一个被授权允许查阅李小龙所有相关记录和手稿的人。


知中:如果用一个词和一句话概括你对李小龙的印象,你会怎么描述?


约翰:一个在人性的任何方面都实现了自我的人!他是一个自我塑造的灵魂,一个朋友、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独立而有批判性的思想者、一个哲学家、一个武术家、一个天才的插画师、一个诗人、一个编导、一个制片人、一个导演、一个摄影师、一个历史系学生、一个健身运动员、一个艺人、一个作家。瞧瞧吧!对于一个只活了33岁的人,这样的「简历」如何能不让人钦佩?!他成就了一个人终生几乎所能成就的全部事业。


知中:李小龙用“无形,无范,如水一样”(Beshapeless, formless, like water)来形容他的武术。但生活中,他似乎非常敏锐、坚决、忙碌、笃定,甚至有些顽固,而不是像水一样的随和,这不是一种矛盾吗?李小龙的生活哲学到底是什么?


约翰:完全不矛盾。要想像水一样适应各种环境,李小龙就必须要有所有这些性格,而所有这些也是组成完整人性的必不可少的情感。人生中,做有些决定时需要坚决,处理瞬息万变的事态需要敏锐,寻找真理需要笃定,而在面对大是大非时或是在追求目标时,有时又不得不顽固一些。这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主动处理生活事务时的必需。


武人的使命感  



大抵懂武之人都这般,见了自己,随后便是见天地、见众生。武人有武德,文人不要了的传统文化,他们自己背负了起来,有一种延续文化的使命感。


而对于李小龙的使命,徐浩峰说,“历史让这位武学天才完成的,实际是他人生中最次要的一部分。”


受访人 | 徐浩峰

中国知名电影导演、编剧、武道小说家。2014年,担任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及武术顾问,并凭借该片荣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知中:可否从武术专业角度,评价一下李小龙在其电影中的武打表现?


徐浩峰:空手道界和拳击界对李小龙的速度、力量、身体的灵敏性和击法的合理性都是非常认可的。一个武打者,除了有像野兽一般的爆发力以外,技术也应该是高明合理的,不能是死缠烂打。武打,就像舞蹈、围棋一样,需要存在转换动作,需要有真假变化,而这些李小龙都做到了。


知中:您曾经提及“武德”这个概念,能否详细说说?武德是不是中国特有的呢?


徐浩峰:武德这个概念一开始是非常粗糙的。以前,所有习武的人不是在军队,就是在镖局,要么就是在地下组织。他们所谓的武德,其实是一种组织原则,就是上下级之间遵循的行业守则、管理条例。到了民国以后,文人群体就集体放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西化,所以武术团体就把文人放弃的东西归了自己。现代竞技中所谓的武德实则是儒家的道德和生活方式。武德实际上就是文德,但是文人不要了,文人要欧美,所以武人就拿过来了。


知中:李小龙电影是否可以说是表达了武德?


徐浩峰:在《猛龙过江》的结尾,李小龙饰演的角色把衣服给空手道最强者盖上的这个情节,就涉及到了荣誉、最强者、尊重对手等等武德相关的准则。他拍这节就是很典型地把暴力体育竞赛化。电影中两个人实际上是在进行生死搏杀,但并不是一上来就暗算。他们和奥林匹克运动员一样,开始前先各自做准备活动,随后有一个明确的、双方认可的开始比赛的时刻。中间分出胜负以后,李小龙一直劝那个人不要和自己打。但是他的对手视荣誉感大于生命,虽然知道自己打不过,但仍然追求荣誉。而李小龙知道自己把他杀死了的时候,非常难过,所以想让他死得体面,就拿衣服给他盖上了。这就是东西方共通的贵族文化的特征——古代的武道文化。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时史洞见】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