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总有穷人?

2016-10-11 时史洞见


责任编辑:李彤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总有穷人?这个问题实际上几千年以来一直很多人在问,在研究,在试图解答;释迦牟尼也就是看到穷人、生老病死,从而创立佛教!


实际上,佛教解决不了为何有穷人的现实,而我们从小接受的理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富人和穷人,作为从小就被当作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不禁要问共产主义什么时候到来了?



  共产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全体人民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这样劳动不再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需求!


  也就是按需分配的时代!自然不会有穷人的概念!


     但是我们仔细想了一下,就是在我们现在的发展情况下,地球都已经满负荷的支撑着人类无休止的过度开采和需求!人类在开采地球的同时,也对地球环境有着生态的破坏,从而也加速了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异常。


   如果真的到了社会按需分配,那么地球上的资源能够支撑起人类的需求吗?


   应该是不行,应该说是绝对的不行!别说是地球,即便是火星,太阳系,银河系资源加起来,估计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按需分配的资源!


   也就是说,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估计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共产主义永远都不会到来(除非人类能够发明只需要喝西北风就能够生存的技术,但是西北风也得要时时刻刻都存在才行啊!)


   或者换一个表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1宗教眼中的穷人富人之分



佛教讲究因果善缘,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为何有穷人,一切皆有因果,这个世界上为何有穷人。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 念念相续,循环往复。 


佛教没有任何相对的看法。只是告诉人们贫是怎么来的,富是怎么来的。教育人们种什么因,一定结什么果。现在的果报,一定有其前因。


所以说,宗教观点来看,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穷人,是因为穷人前辈子的因果!


“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禄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种理论在封建社会几千年很受欢迎,这样的存在即是合理,或者说,存在即是因果的解说,让普通老百姓放弃了追究贫穷的根本原因,转而逆来顺受,寄希望于下辈子不再当穷人而能够成为富人!


  这种理论当然很适合统治者,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他们巴不得每个老百姓都甘当穷人,当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理论,于是乎:


2不听话的穷人,历代打着“均贫富”农民起义

   在中国历史上,每次爆发农民起义时,他们大多都是打着“杀富济贫”、“等贵贱均贫富”等口号的。而且每次只要打出这样的口号,就会引来大批的追随者,前赴后继的奔向所谓的“理想国家”。那么,既然理想国这么深得人心,为何建成后又长久不了呢?



根本原因没有保障,所谓建立“理想国”,全凭一句口号,或者带头大哥“做尧舜状”。而事实证明,带头大哥是靠不住的。不管是钟相还是杨么、或者其他农民起义领袖,带领农民冲向“理想国”手段,大都是“杀富济贫”。由此导致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杀富”可行,“济贫”未必。到最后,大哥富了,还是当皇帝,穷人却还是穷人,还是要缴税纳粮。


3有可能消灭穷人吗?


 网上有一篇流传的文章《丹麦,共产主义伊甸园》, 这是一个没有穷人,近乎完美的国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文章指出丹麦的几个特点:

  丹麦的人人富足,来自于它的国家分配原则。丹麦是典型的“三高国家”——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

  丹麦的腐败指数全球最低,这个就保证了他们在高税收和高福利方面的公平性!


    理论上,经济发展的规律,每个人在劳动上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按劳分配是一个合理的分配方式,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不会特别巨大,所以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社会的贫困差距不会特别大!


    但是经济规律除了按劳分配,还有一种按资分配,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对资本批判的一无是处,认为私有制导致了分配悬殊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但是实际上,消灭私有制的方式,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实行过,包括柬埔寨,以及现在的朝鲜,最终的结果不是消灭了穷人,而是所有人都变成了穷人(当然朝鲜的金三胖不是穷人)


    除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就还有形形色色的分配,那么谁掌握了分配的权利,谁就有可能成为富人。



4让蛋糕做大,还是让蛋糕分配均匀?


   对于这个,薄熙来和汪洋曾经有不同的见解,薄熙来在“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渝)上及地方理政中多次谈到“一边分好蛋糕,一边做大蛋糕”的观点。在薄提出的“蛋糕论”之后不久,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分组汕尾组讨论会上,谈到“分蛋糕不是重点工作,做蛋糕是重点”的观点,形成另一套“蛋糕论”。这里,薄汪两套“蛋糕论”恰似形成鲜明对比。



薄熙来在主政重庆后已不止一次表达“不能先做蛋糕才分蛋糕”的观点。 他曾反驳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主流观点称:“有人认为,你总要先把经济搞上去,挣了钱才能改善民生吧!‘蛋糕’做大了才能分‘蛋糕’,这看似有理,其实行不通。因为‘蛋糕’分得不公平,做‘蛋糕’的人就没有积极性,这‘蛋糕’就总也做不大。”



这个是有道理的,不过他想做的是将分蛋糕的权利抓在手里!


西方,则把分蛋糕的理论发扬得很完善,有这么一个分饼的故事:


    几个人分吃一个饼。大家发现,无论谁给大家分,分配的人分给自己的总是多一些,总是不能保证公平。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有轮流分的,有选举有公信力的人分的,有让“队长”监督分的,时间一长,照样不能保证公平。


   这个故事用上面的几个观点来解释,那么就是,信奉佛教的穷人,就希望下辈子由他来分饼,风水轮流转,这辈子分的饼少,下辈子轮到自己分饼的时候狠狠的赚回来!


   而历代农民起义,则是寄希望一个有公信力的大哥来分配,可惜的是,打天下的时候,带头大哥会照顾大家,将饼分配的均匀均匀的,甚至于自己分少点,但是坐天下的时候,人性依然,还是只顾自己的饼!


     怎么办,西方国家采用的是将分饼的分配权和选饼的选择权分离,分饼的人分好后,大家先拿,分饼的人最后拿。


    分饼的分配权在分饼人手中,但选择权却取决于其他人。按照利己主义原则,大家都会拣大的拿,那么留给自己的只能是最小的。分饼人为避免自己得到小的饼,唯一的选择就是把饼分得十分公平。这就实现了制度的目的。


这个就是制度的力量,将权利分离,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这种无法改变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制度的设计要顺从人的本性,而不是力图改变这种本性。


现在很多贪官,他们被抓后很多痛哭流涕,他们也曾经穷过,也是穷人,可惜当了大官之后,就变为了富人,因为他们掌握了分配的权利!


追根揭底一句话,为什么世界上总有穷人,因为人的本性是总有人想当富人!


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制约的权利,那么人总是贪婪的。。。。。


版权声明:本公号除发布对于时政资讯、社会热点、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原创评述以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与本公号编辑联系删除。


你|

的|值

分|连

享|城


   点击关注,可以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觉得不错,踊跃  点赞 哦!


欢迎分享  到  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