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晴 2018-05-31

你肯定去过博物馆,那些眼花缭乱的展品以及讲解员滔滔不绝的讲解几乎构成了博物馆之行的全部。等等,有一个个头最大的似乎被大家都遗忘了——对,那就是博物馆建筑。

作为建筑的博物馆也有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吗?

当然有。必须有。肯定有。

这年头儿你背后没有点什么故事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所以今天小编要隆重推出主题建筑系列——”原来你是这样的博物馆“。精选出5个有故事的博物馆,在一些不为人所熟悉的故事中,去品读博物馆本来的样子,为作为建筑的博物馆怒刷一波存在感。

好,大家快快搬好小板凳,我要开始讲故事了。


第一个故事

“沉默生灵的秘密会议”


前面那个说像“幽灵住所”的,你站住,这明明是一个严肃的建筑……其实小编也觉得像幽灵住的地方……  

咳咳,严肃一点,先听我讲个故事。在古老的欧洲,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房子,房子的造型就像是几个小幽灵——它们仿佛总是在午夜醒来,到处乱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偶尔探头探脑,像是在开什么秘密会议。别怕,它们心地善良,从来不伤人。

哎呀,”3·15“刚过,我可能讲了个假故事。

其实这座长得像几个幽灵的房子是为了纪念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而以”沉默生灵的秘密会议“为主题设计的一个博物馆竞赛作品。建筑采用怪异的形体组合来延续原有建筑的关系:从一个空间进入,仿佛走入山丘深处——扑朔迷离,飘忽不定。

屋顶结构采用阿尔托大师钟爱的“光筒”形式,并加以不规则排列,维持了各个单元之间的连续性。

天窗采光使每个单元成了一个个“光的容器”,与室内空间覆盖的胶合板相结合,给人以柔和亲密的感觉,更加凸显阿尔托崇尚人性和自然的设计思想。


这座纪念阿尔托大师的建筑仿佛来自北欧丛林的精灵,构思奇巧而又自然朴实。若你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又怎么能明白这些沉默生灵的无声诉说呢?




第二个故事

“幸福与速度”


你知道奔驰博物馆为什么做成三叶草的形状吗?让我来告诉你,其实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嗯,没毛病……

从前,有两个有为青年,一个名叫“戴姆勒“,一个名叫“本茨”。两人各自经营一家车厂,互相暗自较着劲。然而由于一战后通货膨胀、生意萧条,昔日的竞争对手不得不放下恩怨,握手言和成立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他们将生产的汽车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在西班牙语中是“幸福”的意思——意为“戴姆勒生产的汽车将为车主们带来幸福”。该博物馆的兴建就是为了纪录其长达130年的关于汽车的光荣与梦想,特意选址在斯图加特也是出于对“梅赛德斯-奔驰“品牌诞生地的纪念。

奔驰汽车的“三叉星徽”标志与三叶草的形状不谋而合,而三叶草的花语就是“幸福“,因此建筑采用三叶草的造型来隐喻该公司追求幸福的愿望。

室内中部上空形成三叶草状的通高空间——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隐喻了对追求“幸福”的强烈欲望。

外部粗野的混凝土结构在两个方向上发生扭转形成的螺旋体是奔驰汽车“速度”的象征。

若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你是不是也认为这三叶草般的扭转不过是建筑师的炫技?




第三个故事

驶向克伦堡”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推开波浪,驶向克伦堡宫~~(原谅小编脑洞就是介么大~~)

你可能只知道丹麦是一个童话王国,但你知道丹麦曾经还是一个海盗帝国吗?是的,你没听错!!人畜无害的童话王国其实是北欧海盗的成员之一,并且还是古代维京海盗的后裔。有点晕是不是?而有个博物馆可以帮你一次性把丹麦跟大海的那些事儿全搞清楚。这是一个由旧码头改造的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筑主体位于有着60年历史的老船坞墙壁之间,下沉式的船坞形体就是建筑的核心区域。(或许这个旧船坞曾经造过海盗船呢,,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船坞形体是对丹麦作为世界领先海洋国家这一角色的隐喻,借此展示丹麦昔日最重要的海事力量。

建筑低于地面约7米,采用三个双层桥梁把巨大的“船坞”结构贯穿,为各个不同的功能提供捷径。同时,这些跨桥相当于海洋中的“海港大道”,成为了连接博物馆与毗邻克伦堡宫的桥梁。整个建筑就像海洋中一艘巨大的船只,直指克伦堡宫。

正是了解了丹麦与大海的那些事儿,我们才能体会到船坞般的建筑形体并不是空穴来风,“驶向克伦堡”也不是一句口号——是出海的英雄凯旋祖国丹麦。而我们,就一起乘着船返回美丽的童话王国吧。




第四个故事

没有展品的博物馆”


这是一个没有展品的博物馆,是的,没听错,没有展品……

这里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展品——除了空气、自然、水滴——其他什么都没有。设计师在地面上设置了一些冒出水滴的小孔,水滴随着起伏不平的地面,彼此碰撞:有的合成大水滴,有的散落成几颗小水滴。每一颗冒出来的水滴仿佛有了生命,透明的灵魂走向千变万化的世界。风声、鸟声、水滴声,融合在一起,给这片安静的空间创造出自然的背景音乐。

建筑顶部的圆形洞口将外界的自然景色引入室内,简单的空间创造出无数的可能。进入馆内的参观者变成画面的一部分,仿佛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展品。用充满诗意的设计做到了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这就是由西泽立卫设计的”水滴“形状的丰岛美术馆。从内及外,水滴逐渐扩大成为大海,建筑逐渐缩小变为“水滴”。建筑不再是天外来物,而是与自然融合的共生体,“一半土木,一半景观”把禅意空间发挥到极致。

若你不知道这地面上水滴的来源,又怎能体会到该建筑是如何以“无中生有”来创造“润物细无声“的冥想空间呢?




第五个故事”

寻找遗失的文化”


还在幻想折颜的十里桃花林吗?别纠结了,来阿富汗吧!!

这是阿富汗的国家博物馆。为了寻回遗失的伊斯兰传统文化,设计师采用了阿富汗特有的花式拱门作为载体,让人们在观展中寻找遗失的文化,重塑记忆中的过往。情感空间的设计使人们驻足停留,就好像这些遗产一直陪伴着这个国家。

历经战火的阿富汗,其大部分文化已遭毁坏或已被遗弃。因此该博物馆以“文化活着,国家才活着”为设计理念,在设计手法上强调自然环境和本地特色,比如在建筑立面采用穿透的花式图案,以此制造出明亮的光线来隐喻寻回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阿富汗文化从曾经的灿若星河到今日的残破不堪,阿富汗人民希望用独属自己的建筑视角去寻回曾经的文化财富,重塑自己国家文化的灿烂辉煌。




 

好了,故事讲完了,不知各位看官感觉如何?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或许不是每个建筑都有故事,但有故事的建筑都值得慢慢品读。希望大家下次再去博物馆,都能够静下心来聆听博物馆讲述属于它们的背后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