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晴 2018-05-31

自从上上周推出主题建筑系列——

“原来你是这样的博物馆”后,

小编竟然后悔了!!!

 为什么呢?

同学好友看到我的帖子纷纷打电话来——

别激动,不是夸奖,而是质问!!!

“王晴啊,我认识的你是个安静的妹纸,

怎么一眨眼变嘻哈逗比风了?”

小编被问急了也很无奈,

于是痛定思痛

为了重塑往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美好形象

这周认真思考了人生,

决定聊点文艺的事儿。

小编深受《我不是潘金莲》的构图启发


决定也对建筑案例进行圆形遮罩一番。

一刹那,

感觉这些常见的建筑有了别样的韵味,

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

果然也有种“管中窥豹”的神秘感

“画中画”的戏谑感。


但其实建筑师也经常玩圆形,

圆形建筑就像圆形构图一般,

由于画幅小,传递的信息高度精简。

圆形建筑并不仅仅是展现一种和谐、圆润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超越物质层面,

塑造精神需求的“神性”空间。

下面,

文艺的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下

关于圆的“神性”的那些事儿。



神性1


格陵兰国家美术馆


格陵兰岛的大多居民信奉基督教,

因此该美术馆采用“圆环”的造型,

体现的“圆”的第一个神性原理

平等原理

即:所有围绕在中心弧线上的点,

因为各自跟中心的距离完全相等,

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

因此派生出——

在上帝面前众生平等的基督教义。

我们随着镜头向左推,

人与建筑平等出现在画面中。

人物逐渐消失,建筑逐渐清晰。

在不断移动的镜头下,

圆形构图与圆形建筑相结合。

动与静相对比,

让人有种冲动

想把圆圈撕开看到格陵兰岛神秘的全貌,

却又始终得不到的憋屈心理。

在设计中将人的主要视线引到环境的主要视角,

这个类似融化的圆环,

既遵循着自然地势,

又暗含了冰川和飘雪的比喻。

从空中俯瞰,

在高山、冰川与海洋的掩映中,

美术馆的天井

是唯一可以从外部窥见屋内的路径。

光从中间的孔洞倾斜而下,

人们在此驻足停留,

仿佛自己就是展品的一部分,

形成“互看”。

角色的反转使为该馆增添了神奇的力量


神性2


瑞士爱彼制表商螺旋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

瑞士爱彼制表公司总部大楼的拓展项目,

爱彼的定位:

复杂功能表,

孜孜不倦地追求永恒与精湛的艺术。

因此,该博物馆采用“螺旋”的造型。

体现的“圆”的第二个神性原理

循环原理

即:圆是自我闭合的,

沿着弧线的任何方向走,

最终都会返回原点,

符合时间的特性。

因此派生出——

宇宙的循环思想、佛教的轮回学说,

以及各种关于事物圆满的幸福信念。

螺旋式形象是该公司的品牌象征。

赋予建筑更多的能量和动感,

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生不息,

使得建筑与其内在精神联系在一起:

建筑就像制表一样,

将其性能、外观、功能与情感体验

融入在一个共生的体系中。

空间与结构、内里和外在的统一

使得空间具有不确定性,

人们可以跟随自己的感受随意参展。

仿佛跟随着指针走在时光的隧道中

孜孜不倦,循环往复

时光的流动在如此动感的空间中具体而微。


神性3


北京红砖美术馆


路易斯·康:你想要什么,砖?

砖:我喜欢一个拱券。

因此,该美术馆本身并不是“圆”的造型,

但是在其内部采用大量“圆”的元素

体现的“圆”的第三个神性原理

单一中心原理

即:在圆的范围内只有一个绝对的中心。

因此派生出——

圆的连续运用

在形象上会形成一种强烈的与动感;

而各个方向上均匀发射的力相互抵消

又形成了圆的静止。

建筑中部设置下沉式的圆形发布厅,

柔和了希腊剧场的意向。

这种做法起源于

欧洲消除等级制的“圆桌会议”。

据传在17世纪,

法国官员将写在丝带上的陈情书结成圆形

呈递给国王,

以此来隐藏签名顺序,

这样国王就无法追求联署的发起人。

圆形的自我循环消解了带头者、领袖和主宰,

令弧线上所有的意志都彼此等同,

这就是平等和民主制度的符号学起源。

当采用这种高度形式感的圆形构图时,

观察者与观察对象被强行分离,

所有的人、物都被局限在这圆形的镜头中,

构成了“窥探空间”的戏谑感。


神性4


岩田健母与子博物馆


该博物馆以“母与子”为主题。

用一个圆环象征生命的循环往复。

中间的草地上,

散落着大大小小的

岩田健创作的“母与子”系列雕塑,

安静又温情。

建筑采用“圆环”的造型,

体现了圆的第四个神性原理

自足原理

即:圆形本身的自我完整满足了

对太阳、月亮、

天空和宇宙、

母性生殖器等的神性事物的联想,

并成为它们的天然能指。

因圆的自足,

巫师们获得了最高的宗教灵感,

圆成了神学话语的根基。

圆是最高的自足与圆满,

拥有绝对的中心和弧线上彼此平等的点,

无言的礼赞呈现在圆心周围,

神与平等众生化生其间,

造物主身处中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没有内墙的圆环混凝土建筑

在剖面上形成一个正交的C形,

它向内部的绿色草坪开放——

草地上点缀着“母与子”雕塑。

建筑因此完成了母亲神性的象征,

每一位母亲都是造物主的化身,

身处在圆的中心,

终身守护自己的孩子。

 

神性5


韩国丽水世博会主题馆“海之幻”


该设计基于“活着的海洋”主题系列活动,

以“海洋想象”为设计理念,

将大自然与无穷的想象力合二为一,

强调自然性和宜居性,

充分探索自然的无限可能。

建筑将圆形从中心去除一部分,

体现了圆的第五个神性原理,

独观原理

即圆是宇和宙无限循环的自我闭合,

从中心的视点(神或独裁者的视点),

可以完成对整个弧圈式的观察。

因独观原理,

基督教义相信上帝的无所不知。

一扇 “海洋之门”展示着各种海岸文化,

并上下移动。

这种移动创造了一种动态视觉体验,

人们仿佛上帝之眼般审视

整个海岸文化的历史变迁。

该建筑仿佛是海洋轮回的衍生与载体,

圆的神性似乎定格在时间巡回里,

上帝视角为人们带来精神的宁静,

守望着乌托邦式的未来。




小编最后想说的是,

建筑的最高意义就是“神性的哲学”。

而设计不过是建筑的一个分解过程,

圆只是一个是元素、一个符号,

“构图”也只不过是一种手法。

如何在圆的外形上生长出神性的灵魂,

还需要以虔诚之心,

认真揣摩仔细挖掘。

就像,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每一个图形都有灵魂,

这是造物主的仁慈。

也是设计师的忠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