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见过BIG这样的方案,
▼洛杉矶艺术区多功能混凝土上层建筑(BIG)
还有这样和这样的。
▼纽约螺旋塔楼(BIG)
▼斯德哥尔摩综合住宅项目(BIG)
这么高大上的方案,难道是都建筑师随意堆出来的么?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下面结合案例来分析下堆方块的好处。
1.多伦多“像素”山(BIG)——用小方块来熬造型
斜向正交的立体格网控制建筑生成,每一个“像素”体量都是一个房间,房间与街道呈45度夹角,以获得更好的采光和通风。建筑架空的底部保证中庭完全向城市开放,起伏的屋顶创造了无数小小的屋顶花园,阳光透过顶部的“山谷”照射到中庭和毗邻建筑的街道上。波浪状的外墙既增强了街区内部的空气流通,也让街区拥有了郊区才有的高质量的大面积绿地。
建筑师用无数方块居住单元堆叠生成大体量建筑,并根据城市关系、场地限制、日照条件和功能内容等因素来推挤体量,形成像山一样的造型。由此可见堆方块其实是一种很理性的处理手法,既还有利于凹造型,又有利于建筑回应城市。
2.洛杉矶艺术区多功能混凝土上层建筑(BIG)——大方块里套小方块
建筑师设想了一个兼有两种独特当地形式语言的集合体。项目以灵活的框架实现了两种尺度:建筑的大仓库的骨架和适应个人居住的亲人尺度空间。在这里,仓库阁楼的自由遇到了住宅的私人订制。
建筑师在大的混凝土框架内植入尺度各异的居住单元,形成丰富的介于室内外之间的嵌套空间。显然体块嵌套是比简单堆砌更高级的手法,因为嵌套可以丰富空间层次,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保证整体有序的同时又让内部空间富于变化。
3.鹿特丹Timmerhuis商住综合体(OMA)——多变的方块回应城市
Bjarke曾经在OMA工作过,BIG堆方块的手法可能来自于库哈斯的影响。如鹿特丹Timmerhuis商住综合体,在一块旧建筑包围的场地中,用正交立体格网生成很多立方体模块。立方体体量沿街道立面向内生长,逐渐堆垒出两个不规则的“顶峰”。这座由小块体量组合而成的建筑层次丰富,给来往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建筑的底部空间,网格单元以同样的模数向内切割,留出大量面向街道的开敞空间,使城市空间向建筑内部渗透。
方块还延伸到了建筑的内部,一些体块被抽空,形成上下贯穿的中庭。漫步在其中,建筑的钢架结构清晰可见。
更有趣的是建筑虽然整体没有架空,但是其结构体系却别出心裁的设计成悬空的,所有的荷载都集中在两个核心筒上。究其原因可能是新建筑被旧建筑包裹,悬挑的设计可以给两个建筑的基础留出足够的距离,防止相互影响。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实现垂直城市的理念,大量的公共空间被置入建筑底部,而且在中间还留出了城市走廊。
4.哥本哈根多边形公寓楼(OMA)——体块不一定是方的
又是库哈斯的方案,建筑由六边形的单元不断生长而成,最终形成四个形态不同的体块。它们分别占据场地四角,并层层后退共同围合出一个既内向又与外部联通的城市空间。库哈斯用群造型的方法化解了原本相对单一建筑过于空旷,而相对建筑群又过于拥挤的尴尬空间尺度,让这个位于哥本哈根港口的基地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
六边形的柱网其实也是很好用的,以往正交网格那种成排的柱子被消解,代之以更灵活的空间分隔方式。
以上案例有共同的特征:
1. 先用堆砌体块的方法生成建筑体量,再利用体块群造型的利灵活性来任意变形,以回应周边场地诉求,化解与旧城市的矛盾。
、2. 利用单个体块的变化不会波及整个群体形态的特点,有意识的抽离一部分个体以插入一些体量较大的城市功能,实现垂直城市的设想。
堆方块的手法屡试不爽,但是在介绍方案的文本中只是宣扬堆砌带来的好处,很少提到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好像天才数学家每次都只摆出完美漂亮的公式,却隐藏掉所有的推导痕迹一样。用了这么高大上的手法,还故意不解释是怎么想到的,实在让人捉急。
其实对此大可不必苦恼,因为手法本身并没有目的性。以上案例的设计亮点究其根源,都是体现在对城市的关怀和对空间功能的巧妙重组,堆体块的方法只是为以上两点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框架。透过现象看本质,手法不是目的,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这两位建筑师更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