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己的故事:寻根

尚蔚 三家村 2024-04-09

  点击“三家村" 关注我们




自己的故事 02 寻 根 


尚 蔚



“你是哪儿人? ”——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除开“吃了没有? ”顶爱问的第二个问题了。

我是哪儿人呢?

我生在重庆。小的时候,所在的子弟小学随着四野从哈尔滨一直打到广州。我在武昌的东湖畔上第一次拿到一张文凭,那上面贴着一帧可笑的扎着两个大蝴蝶结的小姑娘的照片。然后北上到北京去读中学,我们在一所漂亮的教堂下造过小高炉,还参加修建人民大会堂的义务劳动。后来,怀着只有傻女孩子才有的对现代戎旅生活的向往,赶到一年要穿八个月棉裤哈尔滨。在那里,我第一次横渡在地图上标着名字的大江,还第一次感受到走上生活、走上社会的喜悦。我被分回北京,先是在设计院作实验、画图,继而被卷进狂热的革命风暴当中,当红卫兵、造反、迷惑、逍遥,最后极认真地怀着非把自己改造好的心情,在湛江边的海边挑过泥,又到洞庭湖区喂猪。我说着一口谁也品不出掺的是什么杂味的普通话,还学得上几口广东调和山东腔……我是哪儿人呢?

我不愿意当北京人,虽然我的粮食份额定在那儿,别人也都认为我从习惯到作派通体都是一个标准的首都女子。我觉得当一个谁都知道、谁都熟悉的地方的人实在扫兴。我曾经好玩地把藉贯定在重庆——我是在歌乐山上出生的——以为这样就相当脱俗了,不料偶然间,妈妈看到我填的表: 

“你的藉贯应当是江西。你父亲是临川人。”

她语气淡淡的,然而,直到今天,我还隐隐感到母亲作为未亡之人,对从未踏上过的故夫的家乡那种深深的眷恋,还有也许一生都无缘晤面的凄惶。

临川? 我翻开地图,找到长江下游,又循着鄱阳湖,逆水进到一条标着我读不出音的“盱”字的江,在这条江下游南岸,有一个双套的小圆圈,旁边赫然标着那谜一样的“临川”二字。啊,这就是那个出了著名的宰相、诗人和伟大的戏剧家的钟灵毓秀之地(注),这就是父亲和父亲的父亲从出生、读书、辛勤的劳作、最后终于远离或老死的故乡么? 

我寻到了自己的根。我知道,无论我漂泊到何处,身上始终流着家乡的血;无论在我的名字前边冠上什么别的地名,我的心底永远珍藏着抚河边泥土的气质。

然而,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先祖聚居的故土? 

六月上旬,《百花洲》邀请我参加一个在庐山举行的笔会。我抑制着从心底涌上的激动,把尺子按到地图上——南昌到临川,一百公里。这么说,我终于有一天离家乡这么近了么?

然而,就在我怀着各种各样的向往,准备收拾行装的前夕,从报上读到抚洲一带特大洪水的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抽紧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不错,我曾作为一个公民,怀着正常的忧虑注视着这片广阔的国土上今天这儿明天那儿的灾害,但没有一次像这样感受到切肤之痛。难道飘泊无定的游子与家乡确有一种冥冥中的联系?

七月中旬,结束了笔会活动,我终于踏上了返回父亲故园的旅程。我们从南昌出发,乘吉普车南行。一路上,在一片成熟的金色中,我不停地问同行的诗人:

“到了吧?到临川了吧!”

终于,在茫茫的暮色中,踏上了那块滚烫的土地。噢,就像旋转着的镜头突然聚上焦一样,在我思念的梦里萦回千百次的仙境啊,就在这一瞬间,突然化作泥浆中扎扎作响的木制打谷机,化作一步步移着的闪着油汗的脊背,化作在一片灰色的疲乏中闪现出来的女人与孩子明媚的笑靥,化作一片绿洲中的戈壁……是的,绿洲中的戈壁——那是残暴的洪峰在践踏我的乡亲们的希望与信仰时留下的可耻的足迹。我突然想起到南昌的第一天,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顶礼的情景: 在那充满了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庄严的大厅中,在那一册册郑重地陈列在玻璃橱子里的、精装的烈士名册的封面上,想铁锤敲在砧上一样,一下下地打出的是一行行惊心动魄的数字: 兴国县19005名,宁都县13673名……曾有多少人为的与天然的灾害降临到我的同胞的头上! 然而,灾害有几分凶猛,人民就有几分顽强。看啊,这里已经没有了金黄——本应流进农民的谷仓的财富,被洪水卷走了。但是,由我的同乡粗黑的手不屈不挠的涂抹在这满含委曲的土地上的,又已是一片翠绿; 晚稻微微摇摆着,象是携了晶莹的泪珠在频频抚慰自己的失去了长子的母亲。春天在七月中又来到临川——她是唤回来的,被我的乡亲的顽强和对故土的忠贞。我明白,我寻到了,那在童年的梦里曾使我震惊的精神力量。

我回到了父辈的老屋,听到了曾萦绕在父亲唇边的乡音。在一位族叔荫凉的木屋里,我感受到了纯粹中国味的、混杂了伦理、情操与传统等等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到的情亲之恋。当我没有吃饭就要告辞的时候,从我的婶母那双饱含了辛酸的眼睛里读出的,竟是真正的恐惧……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充实——这里是我的土地和亲人,我被厚爱着,被期望着。

1982年 江西临川

注:江西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政治家王安石、戏曲家汤显祖的故里。在现代,又涌现出文史学家游国恩、小提琴家盛中国、物理学家饶毓泰等人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

图文编辑:張麗娜


END



微信号: sanjiacun66


观今宜鉴古 温故而知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