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锐:改革创新中谨防绿色金融的市场风险

2017-06-30 绿金会

根据国务院做出的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决定,绿色金融接下来将在试验区落地开花。而随着改革创新的展开,防范绿色金融的市场风险也同时提到了前台。


“绿色金融”被称为金融机构的“情怀业务”,能够释放出十分鲜明的公益外部性,也必然受到不少企业的追捧,而正是如此,不法分子便可借此巧做文章,导致“绿色金融”蜕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特别是在“绿色金融”完成试点而全面推开后,先前公众所熟知的诸如新能源车“骗补”、弃风弃光等类似恶劣行径可能繁衍与蔓延,“绿色金融”也会频发风险事端。


“绿色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凭空捏造绿色项目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以从银行骗取信贷资金;二是以小(单个的微绿色项目)博大(整个企业变成绿色企业)或者化整为零(将一个绿色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多渠道获取银行信贷与发债资金;三是假绿色之名融资,但实际资金并未投到绿色项目;四是人为制造项目灾害,骗取保险赔偿;五是虚构财务数据,获得IPO资格,或者隐瞒负面环境新闻与环保处罚信息,误导投资者。除了以上种种“洗绿”行为外,在“绿色金融”的推进之中,还不排除可能出现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以及社会资本中途退出而导致项目瘫痪与搁置或资本空转的问题。


“洗绿”行径不仅会导致金融机构以及投资人承受巨额损失,还会触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严重戳伤绿色金融市场,为此,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将信贷获取者、债券发行人、资金使用者的违规欺诈信息系统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发挥官方常规化监测机制功能的同时,充分释放出社会力量的“扒粪”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为最大限度杜绝和防止绿色欺诈以及绿色金融违约风险,需要尽快编制与推出绿色债券指数和绿色股票指数,该指数不仅包括企业绿色定性指标,如绿色发展战略及政策、绿色供应链的生命周期等,还要包含企业绿色定量指标,如碳排放量、用水量、用电量以及绿色收入占比等,同时更须反映企业负面环境新闻及环保处罚记录,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对隐瞒和延迟信披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强化绿色金融的信用评估是识别与防范风险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在信用评级报告中单独披露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记录、募投项目绿色程度、环境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使绿色市场参与者做出准确的风险甄别。另一方面,要引导现有专业服务机构包括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特别要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估,同时要探索绿色金融的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金融评估的质量要求,以提高市场对绿色评估报告的信任程度。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十三五”期间,包括城市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城市环保水务等国内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有望超过10万亿元,其中85%以上将依靠社会融资来解决。为了防止社会资本从绿色金融中途退出与撤资而引致的风险,一方面要发挥好再贷款、担保基金等专业化担保机制以及财政贴息的作用,降低绿色融资成本,提升绿色项目的回报率与商业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PPP等手段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


运用金融科技可以有效地抑制与防治绿色金融风险的产生,其中大数据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绿色金融客户的信用背景与能力,云计算通过强大运算功能找到金融资源的最佳比对与匹配对象,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应用与知识图谱技术可建立起科学的模型,有效辅佐金融企业对信贷、债券发行做出量化分析和风险把控;脸像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与视觉技术可准确验明与识别绿色金融客户的身份,达到预警一切可疑客户与可疑行为的效果;另外,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特征,真正实现了点对点的价值传递,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产品供给成本,同时区块链情景中的记录不可篡改以及可以追踪,更有利于金融企业锁定风险目标,并最大程度地降低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损失。



【相关阅读】

★ 央行马骏:绿色金融体系出现诸多创新产品

★ 绿色金融人物专栏 | (欧阳宸、刘晓春)

★ 殷虹:推动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 陈雨露:探索将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纳入宏观审慎政策

★ 薛鹤峰:全力支持福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源:证券时报,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