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8.07-8.13)

2017-08-14 绿金会


特别关注

1、绿色金融 倒逼“绿色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纷纷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绿色、节能、环保的产业。与此同时,对支持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借助金融市场这个“杠杆”,抑制高污染企业,倒逼其淘汰转型,助推“绿色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当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2、商业银行如何耕好绿色金改“试验田”?

“下半年,绿色金融领域的看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二是各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可能会创新性地提出一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新举措、新方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在我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3、“点绿成金”看创新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正在进入深水区,对机制创新的需求不断提高。一方面,绿色金融以支持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为切入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产业创新发展、城镇化以及普惠扶贫等各项政策目标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市场规模扩大、竞争激烈,导致产业发展分化,市场结构性风险显现。而与此同时,政府财政的压力也在积累,进一步通过大幅的补贴扶持绿色金融市场的空间有限。


4、拚绿色金融 有请寿险业

行政院8月4日召开绿色金融专案小组会议研议绿色金融机制,会中原则同意以信用保证机制支持离岸风电等绿能產业,并拟松绑国家级投资公司邀请寿险资金投入绿色金融。

 

5、全国PPP入库项目落地投资额达3.3万亿元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按照财政部相关要求审核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即全国入库项目有13554个,总投资额达16.4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19个行业领域。自2016年1月末至2017年6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月均增长项目386个、投资额4842亿元,PPP项目需求还在持续加大。


6、纵观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 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7、新任环保部部长要求:不合格企业10月份前关停!

近日,环保部通报,要将从严治理“散乱污”企业作为强化督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2017年9月底前一律关闭,下半年环保部将从严整治环保问题。京津冀及周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9月底前全关停,将断电、断水、清场地。

绿色债券

1、7月份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创新高

本月绿债发行只数创绿债市场启动以来月度新高,发行规模合计185.7亿元,较6月增加73.7亿元,发行只数同比增加83%。


2、龙源电力成功发行30亿元绿色债券

近期,龙源电力成功完成2017年第一期30亿元、5+2年期绿色债券的公开发行,本期债券注册、发行经国家发改委审批,由银行间债券市尝上海证券交易所双市场发行。


3、亚洲开发银行宣布发行12.5亿美元绿色债券

亚洲开发银行宣布发行12.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用于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银行筹集7.5亿美元的5年期债券,年票面利率1.85%,以及5亿美元的10年期债券,年票面利率2.375%。美国银行美林证券、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摩根大通是牵头经理人。

绿色基金

1、梅州市政府设立原中央苏区发展基金投向绿色产业领域

8日,梅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一项事宜,决定由我市发起设立广东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原中央苏区发展基金”)。该基金计划以政府资金引导、当地金融机构和海内外客商参与入股的方式,最终募集规模达100亿元,投向省内13个原中央苏区县绿色产业等建设领域。

ppp项目动态信息

1、环保PPP放天量:中标规模超1700亿 单体迅速“增肥”

一年以前,投资规模过亿元的环保PPP项目还被视为“大单”;而在今年上半年,几十亿、上百亿元的环保PPP项目已经频繁出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环保企业中标PPP项目规模超过1700亿元,仅水环境PPP项目投资规模就从2016年上半年的114.2亿元,蹿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09.1亿元,同比增长4.3倍。


2、福建省发布PPP省级项目库动态清单

福建省财政厅联合省发改委发布最新版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省级项目库动态清单,189个项目入选,项目总投资2870.38亿元。其中,福州35个,厦门3个,漳州26个,泉州27个,三明8个,莆田10个,南平23个,龙岩23个,宁德20个,平潭综合实验区7个,省直7个。福建PPP项目涉及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保项目。


3、财政部规范PPP行为 严禁各类变相举债

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部长史耀斌坦言:“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举借债务,导致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债务率甚至超过了警戒线,形成潜在的风险触发点。”

银    行

1、寓“绿色发展”于“普惠金融” 华夏银行探索绿色金融的“浙江路径”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金融专家表示,发展绿色金融在加快金融业发展、改善环境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对金融行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而言,也将实现金融和工商企业双赢、提升企业声誉及增强社会效益、提高金融业自身和外部生态效益等价值。


2、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


3、青岛农商银行发行首期绿色金融债券

日前,青岛农商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2017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4.7%。这是自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发展绿色信贷,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以来,山东省农信系统中首单成功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也是国内农商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最大的一单。青岛农商银行成为全国第二家发行绿色金融债的农商银行。


4、江西省政府金融办与兴业银行南昌分行联合举行绿色金融党员政策咨询

8月5日,省政府金融办与兴业银行南昌分行联合在兴业银行南昌分行营业部开展绿色金融党员政策咨询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分发宣传资料、进行政策咨询等形式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宣传绿色金融的概念、意义、产品体系、相关政策以及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情况。


5、农行浙江分行营业部全力打造三农绿色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致力于打造三农绿色金融,围绕百姓生产生活的福祉和梦想,不断加大对政府和企业在绿色产业发展上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当地“五水共治”、“美丽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持续助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多年来,该行以梦为笔,通过金融实践,描绘三农崭新蓝图,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这一抹“农行绿”有了更实在、更丰富的内涵。


6、“价值连城”联盟牵手湖州合力服务绿色金融

最近,“价值连城”浙江法人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与湖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联盟将在5年内向湖州市重点绿色金融项目、绿色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区域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不少于500亿元的意向融资支持。


7、湖州银行全力打造绿色金融示范行

去年以来,浙江湖州银行积极投身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将经营战略转型与地方经济结构转型相结合、将差异化品牌建设与本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相结合,按照风险可控、可持续发展原则,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全力打造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行。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绿色类融资余额为81.42亿元,占比27.82%。

地方绿色金融

1、绿色金融成果巡展亮相杭州

8月7日,由中国金融学会、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指导,中国金融信息网承办的绿色金融成果巡展在杭州展出。本次巡展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办,展览面积逾1500平方米,展览分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工具、国际合作、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及互动交流等展区。


2、江西:金融活水“贷”出精准扶贫“绿色通道”

这五年来,江西金融部门用好用活金融扶贫这一重要扶贫手段,通过探索建立“校政企社”四方合作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简化程序畅通“绿色通道”、建立驻村客户经理制、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等,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广阔的“三农”事业,助力广大贫困村民脱贫攻坚奔小康。


3、南阳:发展绿色金融正当其时

在人行南阳市中支呈报给南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启动南阳绿色金融试验区申报工作报告》中,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此项工作与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契合,建议安排组织可行性研究”,淅川、邓州等县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农地抵押、林权抵押、生态旅游、绿色循环项目贷款等信贷模式,完善担保方式,积极落实绿色经济融资要求,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4、湖州模式试水绿色金融 环保与否已成信贷标准

7月31日,湖州市副市长李上葵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改革)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比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机制和绿色项目库、绿色征信体系、绿色金融统计监测等,基础设施搭建起来后,资金的投向就可以长眼睛。”


5、陆家嘴绿色金融理事会成立

日前,陆家嘴绿色金融发展中心理事会正式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会议指出,未来将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和应用实践,开展多层次、多区域、国际化的探索交流,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6、江西九江市金融系统: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为推动九江市绿色金融发展,在人行九江市中支的指导下,九江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出台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方案、制度、细则共23份。从信贷规模、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和经济资本等方面明确支持绿色环保、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相关行业发展,并将环保、社会风险和节能减排纳入贷款发放的评估中。国有大型银行充分发挥绿色信贷主力军作用,绿色信贷发放约占全市绿色信贷总额七成,绿色信贷集中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领域。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贷款项目中,又以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保护项目贷款居多,占比超过四分之三,生态农业、生态木业、生态渔业和生态林业贷款等信贷投入也在不断提高。


7、西宁: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此,西宁市通过召开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政金企合作对接会等举措,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金融工作主题,深入推进政金企交流合作,助推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


8、青海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助推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此,西宁市通过召开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政金企合作对接会等举措,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金融工作主题,深入推进政金企交流合作,助推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

研究报告

1、绿色债券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

近年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绿色金融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宏伟目标。目前,在各方推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发行市场,2016年,中国海内外共发行绿色债券共计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债发行量40%。许多国家面临财政资源的制约,中国为全球在绿色投资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战略框架和政策指引。


2、国外发展绿色金融经验借鉴及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问题与措施

21世纪以来,全球绿色金融步入系统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的认知不断强化,推行了绿色金融的国际规则,各国绿色金融制度逐步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指数产品、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迅速发展,金融体系的绿色化已成为全球趋势。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是我国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


3、2017-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各级环保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总体建设方案的指导下,夯实基础政策、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强化执行和监管,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了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推动力。在政策、市场和产业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呈现出系统化、立体化、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4、兴业研究:个人碳金融的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个人碳金融包括多种机制,其中个人碳配额交易受制于民众接受度、系统复杂性和运行成本等问题,缺乏可行性;而个人碳信用对接产业碳市场同样存在减排量难以准确计量的障碍。自愿性“碳中和”市场将是发展个人碳金融的主要方向。蚂蚁金服、北京环境交易所等国内企业和机构已经在积极布局个人碳金融。通过对个人消费及生活、交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优化个人碳减排量的核算方法,有望为我国未来节能减排,以及碳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巨大的推力。


5、2017-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绿色金融”风险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凭空捏造绿色项目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以从银行骗取信贷资金;二是以小(单个的微绿色项目)博大(整个企业变成绿色企业)或者化整为零(将一个绿色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多渠道获取银行信贷与发债资金;三是假绿色之名融资,但实际资金并未投到绿色项目;四是人为制造项目灾害,骗取保险赔偿;五是虚构财务数据,误导投资者。除了以上行为,在“绿色金融”的推进之中,还不排除可能出现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以及社会资本中途退出导致项目瘫痪与搁置或资本空转的问题。


6、2017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市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2016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元年,绿色债券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跃居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2017年上半年绿债市场延续了2016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发行数量和规模持续大幅增长,发行主体进一步多样化,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政策监管制度日趋完善。随着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绿色金融预期将引导更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推进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专家观点

1、卜永祥: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思考

发展绿色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制度安排。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进展情况,在借鉴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


2、王乃祥:以绿色金融塑造绿色生产力

在2017(第八届)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上,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先生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绿色金融就是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发展好绿色金融,将绿色金融渗透到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就能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他说。


3、张红力:需要形成协调一致的金融标准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亚金协)成立仪式和新闻发布会近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认为,在金融治理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方面,有必要形成更加协调一致的金融标准。


4、安国俊:我国绿色基金发展前景广阔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会议同时决定,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支行;鼓励小额贷款、金融租赁公司参与绿色金融业务;支持创投、私募基金等境内外资本参与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和绿色基金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活动预告

1、举办污水及垃圾处理PPP行业趋势分析与模式讲座的通知

支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分会

主办机构:中国绿色金融联盟

时间:2017年9月2日星期六下午2:00-18:00

地点:北京(参会资格确认邮件通知具体地点)

微信报名:13810401977


2、关于2018绿色金融论文集征文的通知

论文征集要求:凡与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等议题相关的论文均可。

论文请发至lvsejronglun@163.com,提交论文文件名请按“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格式提交。

联系人:刘焕  翟光茹        

电话: 010-68430627   62418406

手机&微信:13810401977

邮箱:lvsejronglun@163.com


【往期回顾】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7.31-8.06)

★ 绿金会期刊 | 绿色金融7月要闻回顾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7.17-7.23)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7.10-7.16)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7.03-7.09)

源:绿金会,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