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而不懈
松而不懈
文/徐扬生
前一阵子,同学们都在忙着各种各样的面试和考试,有不少同学来找我询问是否有什么“锦囊妙计”。同时,不少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和家长也都纷纷参加各种“高考工作坊”,准备一场命运悠关的考试——高考,有不少家长也来问我:“如何能在高考中发挥得更好?”
面对这些询问,我想了一想,结果是,我能提供的最好的建议是——“松而不懈”。面试也好,比赛也好,临场前也好,准备阶段也好,一定要放松自己,“松”才能最好地表现自己。但是,“松”又不能“松懈”。人一旦松懈,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然而,做到“松而不懈”并不容易,这要靠平时的积累,与自身的习性、意志、情操和思想方式也都有关。
初学太极或者气功的人都知道,放松是最基本的,师傅总是不停地说“要放松,要放松”。你也知道“放松”很重要,但就是“松”不下来。一场考试或一个重要活动之前,要放松那就更难了。为什么放松这么难呢?主要还是因为你把这件事想得太重要了!“紧张”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心理上过分放大了所面临的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很容易把事情的“重要性”放大的。尤其是当一件事情,无论是对个人、对家庭、对公司或对国家,大家都觉得重要时,这种重要的程度就会被无端地夸大起来。因为当你觉得这事很重要,与旁边的朋友一讨论,他也觉得很重要,因此你马上就在心理上提高了这件事的重要指数,再与其他朋友讨论,亦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这样下去,你就愈来愈觉得这事真的重要至极。你可以做个实验,先闭起眼睛,想一想,此时此刻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再想想,这个事情有多重要?然后,再问问自己,这个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现在有很多朋友在微信上发诸如养生、节食、素食、减肥之类的帖子,我也觉得很有必要,现在的物质太丰富了,好吃的东西太多,自己要经常留意,不能吃过量之食,素食我也很喜欢,自己也经常吃。但看到周围有的朋友,可能有点过了。我认识一位老年朋友,成功地控制饮食,他妻子说,让他吃一块肉,那就像要去死一样难,一年内瘦了几十斤,看上去骨瘦如柴。一年后碰到,我同他说,我在德国的一位朋友,比我懂养生,他觉得老年人其实应该是有点肌肉的,说过这个话后两天,他马上来告诉我,他现在开始吃肉了,争取胖起来。我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人的生活怎么可以这么刻意呢?注意,我不是说节食、素食不重要,我是说这些都是重要的,但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另外一位朋友,是位搞工程科学的老专家,肠胃不太好,医生叫他喝粥,他喝了一阵子粥后,感觉效果不错。有一天,我们在北方的一座城市开会,那天晚餐上没有粥,餐馆是一家面食馆,找不到粥,他好像面有难色。第二天早上,我看他脸色很是憔悴,他说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胃炎又犯了,整个人望上去就像个病人似的。我也不好说他,但我心里想,喝粥是好习惯,但有这么重要吗?有一餐不喝粥,人就一定会生病?
这几年我观察过周围很多人很多事,我发现,不论中外,不论男女,不论老少,普遍地会把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想得过分重要了,子女上大学是如此,赚钱是如此,加工资是如此,发表论文是如此,健身是如此,不胜枚举。所以,我常常想,当我们碰到重要的事情时,是不是应该首先想想“这事有那么重要吗”?或许,干脆把那个重要程度“校正”一下,就是把这些你认为重要事情的重要性去乘上一个0.7的系数,我发现,校正后的重要性可能恰好是你应该对待这件事情的正确的态度。
把事情的重要性想得过于严重,会产生过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是你旅行中那份行李的重量,太重了,你无法走快,无法走远,你人生的路会走得愈来愈沉重。
去面试之前,你可以做一些准备,但你不要把这场面试看作生死攸关的大事,好像没有拿到这份职位你就会活不了一样,你就想:“大不了我拿不到这个职位,那又怎么样?” 金庸小说中的东方不败,后来却是常常失败,因为取胜的心太切。再后来他改名为东方求败,于是他就得胜了。原因很简单,他那个时候放松了。人一放松就会显得自然,就有可能得到古人讲的“势”,就可能因势利导。因为“势”是自然的,而且可以运用它的自然性。韩非子讲“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人一紧张,“势”就走了,就像云雾一散,龙蛇与蚯蚓就差不多了。
为什么人一放松就会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来呢?这件事我想过很久,直到最近看了一些古籍文献才开始慢慢有所领悟,在这里就和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二。人的智慧分为两种,第一种智慧是在头脑里的,我们暂且叫他“头脑的智慧”,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有关记忆、逻辑、判断、知识等等,这些东西是由后天,在学校内,传授和练习所获得的东西,有时道家的书上将之称为“识神”,即是通过“知识”所达到的“智慧”。“知识”两字,都有“口”,“知”是由“矢”(弓箭,古时候指传输工具)和“口”组成的,意思是可以通过口来传授的东西。“头脑的智慧”是由后天的教育和练习所得到的Rational(理性)的东西。人还有另一种智慧,我称之为“身体的智慧”。举个例子:你在演讲时,一位朋友递给你一杯水,你说“谢谢”,伸手去接那杯水,当你接到水时,突然发现这杯水是滚烫的开水,你会尖叫一声,放开手,水杯就倒在地上了。整个过程,是手上的智慧告诉了你应该这样做,没有经过任何头脑的思辨活动。其实我们身上各处都有智慧、有丰富的传感,丰富的知觉,丰富的智慧,古人称为“元神”,是人的本元的东西,我们称为“直觉”,或者“顿悟”,或是“灵性”,就是这类东西,有时听上去很玄,但仔细思考起来,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元神是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属于人的生理的基本属性的东西,是人的智慧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
当然,“头脑的智慧”(识神)与“身体的智慧”(元神)是有关系的。我的理解是这种关系近乎成“反比”,识神愈伏,元神愈显,意思是,当我们过分思考,过分紧张,识神一直在主导着我们的行为时,元神会退后,甚至会隐去,或暂时消失。反过来,如果我们放松自己,“心”归于“息”,心息相依,元神就会上来,人身体本来的智慧就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你会感到你就是你自己,会自然而然地回答各种问题,你的灵动性就会发挥出来。你顺其自然的态度、主动活跃的感觉、诚实灵活的反应,都能体现出你自己的那种自信与自在,这就会感动面试官,使大家感到你的出众的优秀。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松”下来。不放松,你自身的灵动力是发挥不出来的。
智慧是一种弹簧力,你愈紧张,头脑绷得愈紧时,智慧是出不来的。
每个人都会碰到紧急的时候,危难的时候,困惑的时候。正是在这种时候,你才更需要放松自己,只有当你放松了自己,你身体的智慧才能帮助你,保护你,把你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有一次我在美国爬山,在往下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一段山路非常陡。我连忙对自己说:“不能紧张”,我发现自己的脚马上就让脚尖落地,快速轻盈地跳着往下走,身体自然往后倾,十几秒钟后就站在比较安全的地方了。这种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危机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放松自己。
“松而不懈”的另一个方面是“不懈”。“不懈”是一种精神,在面试、在比赛之前,这种“不懈”的精神使你能表现出那种顽强不屈的韧劲,那种执着上进的意气。你并不是随随便便、松松垮垮地在回答问题,相反,你对每个问题都很认真,都一丝不苟,咬住每一个问题,尽力把它做好,这种精神,是在考试和比赛中能得以制胜的法宝。
当然,“不懈”的精神是在平时养成的,坚持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持之以恒地一直做下去,永不言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涯中会碰到无数非常优秀的人才,许多是自学成才的,靠的就是每天坚持自学的精神。我们去一家农场或者一家工厂,常常会发现这里最厉害的工程师、农艺师不是文凭很高的人,可能连大学都没念过,再仔细观察他,为什么这么厉害呢?答案很简单,那个出色的工程师、农艺师常常是非常好学的,每天积累一点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累下来惊人的知识与才能。古人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世界上没有不能征服的困难。
所以,“松而不懈”不仅是面对考试、面试时应有的态度,而且应该是贯穿在我们平时所有的学习和工作中的一种精神。从前在浙江老家有一个位于半山腰的村庄,有一位小和尚,他发愿建造一座寺庙,于是他每天都在村口,拿着一只碗,求路人布施,同我讲这个故事的人说,不论是他,还是其他人,每个人走过村口的时候,看见这个小和尚,都感到他很可怜,这么宏大的一番事业,你这么一个小和尚,每天靠在村口讨几个小钱,能实现你的愿望吗?没有一个人会相信,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不要说建寺庙了,他自己的生活可能都是个问题。但是二十几年过去了,这位朋友返回家乡的时候,他居然发现这座寺庙还真的建起来了!靠的就是这位小和尚这么每天日复一日的努力执着。一点点的积累是可以成为巨大的财富的,每天积一点,学一点,成长一点,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圣人。人的一生很长,但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长期目标常常定得太低,所以常常走不了太远;但对短期的目标常常定得太高,所以时常失望。
“松而不懈”是一种人生态度,既有超脱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既有顺天命的一面,又有尽人力的一面;既有虚怀谦和的一面,又有自信坚强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大风大浪前,怀着宁静而喜悦的心情,从容地走出一条自己想走的道路来。
配图/吴大羽作品
关注我,点击最上端的蓝字"徐扬生"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