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尾巴上的后宰门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城东,那一定是“皇家”。
也正是这样的皇城脚下,守着一个后宰门。小区密集,人来人往,周遭贵气仿若被明故宫一门阻绝。浓厚的集市氛围下,俨然还是一副八九十时代的模样。
对此,后宰门人并不care,钢筋混凝土下弥漫的烟火气便是他们悠然自得的富足。
后宰门的人气,还得从两大厂说起。
改革开放后,金陵石化和714熊猫电器厂的成立带动着周围建设发展,大片居民区开始在这里落成。
后宰门西村往里,绕过中心转盘,醒目的两座楼房对立而望,这里曾是两厂的员工宿舍。几十年风云变幻,直到今天,它们依旧是这里的最高层。
房子多了,人口便也跟着涨,奈何交通却仍然闭塞。尽管几公里开外就是新街口,然而在富贵山与城墙的阻隔之下,后宰门人想要出去并不容易。
再后来,山体打通,凿出了如今的富贵山隧道,还被冠上了最美之名。其中,慢车道的修建更是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
不过,交通的改善并没有改变这里的原有生活。一脚迈进去,仿佛踏入了城东繁荣的背面。
安于城东一角的后宰门,眼看墙外日新月异,自己的境况却一如往常。
在后宰门,老旧的自然光景下藏着的是清闲缓慢的生活。
街道上人流熙攘,大多是青春付诸于此的老人。带带小孩,或是逛街买菜,剩下的聚集路边下棋打牌。他们中的不少人自儿时开始,便是同学了。
从海英小学到五十四中,更不提其他大大小小十余所院校,一群人里总有几个同过班。学校便在家门口,微风拂过,一草一木勾动的净是青春记忆里的涟漪。
沿着北安门街向前,走到后宰门西村的拐角,位于佛心桥46号的后宰门菜市场,是曾经的人流聚集地,整治过后,清爽了不少。
与此同时,人气却不如隔壁的小摊集市。
如此一来,明明要去的小店仅仅一步之遥,也还是得乖乖从巷前绕到街尾。
尽管如此,爷爷奶奶也从未觉得麻烦。走上两步,在铺子前围成一圈挑挑拣拣,话话家常是他们每日的乐趣。
后宰门的老人们,总是更爱往喧闹的烟火里钻的。即使规整的菜市场一应俱全,即使不远处的苏果社区店,应有尽有。
在外界眼里,后宰门落在了时代的尾巴上,但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没有将此放在心上。
午朝门前跳跳舞,琵琶湖边散散心,这便是后宰门人的日常。对于他们而言,生活有多美好,不足为外人道。
在上了年纪的老街旧邻里,令人频频回味的,是藏在后宰门里的美食。虽然算不上鼎鼎有名,但蘸过了这些食物香气,记忆总是难以释怀。
西村开了二十多年四红包子,无疑是整个居民区包子届的C位,喂饱了不少后宰门人的清晨。
3元一只的大肉包是店内的明星产品。面皮捏的薄软,隐隐泛着内馅渗出皮来的油润。
咬上一口,肉馅扎实,带着浓郁的酱香。浸足了卤汁的面皮更是整个肉包的灵魂所在,咀嚼间咸鲜中透着甜,好评!
与四红包子年岁相当的祖记牛肉锅贴,撑起了后宰门锅贴的半边天。从5.5元一两吃到如今的9元一两,物价上浮的时代,不变的还是那口滋味。
小店据说是夫妻二人一起经营,但菌菌此番前去,不是饭点,所以并未见到传说中的老板娘。锅贴也是之前便煎好的,可能搁置的有点久,饼皮微微发软,好在并不影响其鲜香。
轻轻咬开,汁水充盈。内馅微微偏甜,混着葱丝的香气。再一碗鸭血粉丝汤,绝摆!
值得一提的是祖记隔壁的陈永梅汤包,附近的居民更习惯称之为阿梅汤包。菌菌吃着锅贴的间隙,看见两家的老板热络聊着天,想必味道也是一样的不错吧~
说起后宰门的美食,盘来盘去总是绕不开五十四中旁的新新水饺。
巴掌大的小店被老板娘收拾的温馨整洁,井井有条。从荠菜芹菜到青椒豌豆,种类丰富,更是有许多没听过的新奇选手。
点上一份清爽的荠菜馅,加一勺陈醋,添几滴辣油,一整天的疲乏与劳累瞬间被野菜的香气治愈啦!
对于后宰门学生而言,陪伴他们长大的,不是什么K记M记,而是转盘旁边的那家喜得美。
9元一只的香辣鸡腿堡,7元2只的香辣翅根,花不了多少钱便能和同学一起在放学路上解解馋。
刚出炉的炸鸡腿,散发着诱人的金色光泽。酥脆的炸衣下包裹着嫩滑多汁的鸡肉,一口咬下去,是记忆中的油炸鲜香没错了!
不得不说,老南京人对于卤味的执念真的很深!尤其是炎炎夏日,不知道吃什么时,打包点卤味回家再合适不过!
对于后宰门人而言,冯万兴是他们心中的卤菜之光。想吃还得趁早排,去晚了准没货!
招牌的烤鸭必须得斩上半只。鸭皮烤的酥脆油润,卤子咸鲜,味浓可口。搭配在一起的美好滋味,排过队的人才懂。
在南京人心中,没有汤包的美食街是不完整的。而富贵汤包便是菌菌此行的遗憾,隐匿于富贵山小区的巷子间,不是此间土著还真是难以寻觅。
等到菌菌七拐八拐到了门前时,一扇卷帘门早已合上,唯留「富贵汤包」四个大字让人自行想象......
这便是后宰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墙之隔,将几十年的光影隐于富贵山下,圈出一方自己的天地。
落得虽远,依旧不骄不躁。 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变化,却又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