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0年多前法国宫廷流行的“Chinoiserie”到底什么样?带你一探究竟!

JMLLM 法语人 2020-10-23


前段时间,被国内网友称之为“山东天后”的著名歌手Rihanna登上了中国时尚芭莎的封面:


@ ins: badgalriri


@ ins: badgalriri


中式发簪、团扇以及其他各种中国元素都在造型中有所体现,而这次“中国风”十足的Rihanna也在网上掀起了来自中外网友的各种讨论。


先不谈Rihanna此次封面造型的时尚造诣,单论这场聚焦在这个“歪果仁”身上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就有不少时尚大牌早早尝试过了:


Louis Vuitton

Freja Beha Erichsen, shot by Glen Luchford


Yves Saint Laurent

1985年的YSL秋冬高定周

@ pinterest


Gucci

Raquel Zimmermann, shot by Glen Luchford


“中国风”(Chinoiserie)一直是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维基百科中,关于“中国风”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

Une chinoiserie est un objet d'art dont l'esthétique procède du courant orientaliste. Il évoque l'attrait du collectionnisme pour les objets et architectures provenant d'Extrême-Orient, plus que de Chine en particulier. Il reflète un goût pour un Orient rêvé.

说一件艺术物品具有“中国风”,通常是指其含有东方美学特征。不少收藏家们对于那些来自远东(尤其是中国)的物品和建筑物颇感兴趣。“中国风”反映了一种对东方的迷恋和幻想。


在欧洲,这种对“中国风”的痴迷最早体现在丝绸上。14世纪到18世纪是“中国风”最为盛行的时期,期间东方文化与当时风靡的洛可可(Rococo)艺术巧妙融合。


比如,法国尚蒂伊城堡(Château de Chantilly)孔代博物馆中的装饰画:

@ pintest


还有德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命人所建造的无忧宫(le palais de Sanssouci)中的“中国茶亭”也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产物:


5-Minute History


5-Minute History


我们可以把这种对东方文化的狂热归因于那些由启蒙时代(Les Lumières)的文学主题所引起的“哲学”共鸣上。启蒙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伏尔泰(Voltaire)就曾在他的著作《哲学辞典》(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中,描绘了当时他眼中的中国:

...mais tout cela n'empêche pas que les Chinois, il y a quatre mille ans, lorsque nous ne savions pas lire, ne sussent toutes les choses essentiellement utiles dont nous nous vanions aujourd'hui.

早在四千年前,当我们还不知读书识字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那些我们如今拿来夸耀的非常有用的事物了。


这股“中国风”从东方刮到西方,深深地影响并丰富了当时宫廷贵族的审美艺术。18世纪左右,各种各样的中式物件成了贵族间“时尚”的代名词,而其中最“in”的摆件就要数中式屏风(Paravent)了:


5-Minute History


5-Minute History


在欧洲的旧制度时期,不少法国画家也会从东方文化中汲取灵感。比如以下这两位的画作,就在百花齐放的艺术领域为早期的东西方文化碰撞留下了前人的印记。


Antoine Watteau


安东尼·华托是17-18世纪以洛可可艺术风格闻名的法国画家。代表作有《Pierrot》、《Les Deux Cousines》等。华托逝世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素描手稿,其中就不乏一些带有东方元素的画作。


chineancienne.fr


@ chineancienne.fr


François Boucher


弗朗索瓦·布歇是18世纪的法国著名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代表作有《Madame de Pompadour》、《Diane sortant du bain》等。同样作为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布歇曾绘制过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油画,此系列油画不仅反应了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更是以其包含的中国元素受到不少人的喜爱。


©️ wiki


museum boijmans


在布歇名为《La toilette》的画作中,也曾有中式屏风的身影:


5-Minute History


除了“中国风”的建筑、装饰画,还有一样为贵族们所喜爱的中式物品那就是瓷器(porcelaine)。中国瓷器以其独特的“异域”风情和精巧的工艺技术,在当时受到不少工匠、收藏家乃至宫廷贵族们的青睐。


5-Minute History


5-Minute History


同画家一样,其他艺术领域的工作者也会将“中国风”融入他们的作品之中。凉亭、古树、莲花等都是经常出现在这些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如下图中17世纪的大键琴就被装点以典型的中国元素:


5-Minute History


当然,也有不少像布歇一样的艺术家倾向于将东方的日常生活画面展现出来,通过航海者的叙述,再加以自己的想象,东西方的文化就在这些思想和艺术品中摩擦出别样的火花。




从文艺复兴跨越到19世纪,“Chinoiserie”经过几百年的沉淀逐渐扎根于西方世界。1867年,第二届世博会在法国巴黎盛大开幕,世博会上展出了不少国家的特色建筑,让当时还未曾有机会踏出法兰西土地的人们大开眼界。下图中的中式建筑就是当时世博会上的中国展馆:


©️ wiki


时隔几十年,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中国展馆又进一步“升级”,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参观者驻足欣赏:


pintest


着眼现在,互联网的飞速进展让各种各样的文化得以实现零距离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不再仅限于绘画、建筑等领域,而是向更广阔的地方延伸。


当我们看到早在200多年前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巧妙融合,不得不感叹: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使得当时的“chinoiserie”体现了一种自成一体的艺术审美。如果这种审美仍然能够被现在的世人所接受,那么一定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的是当时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和无尽的想象。


当然,文化是一个不断传承、扬弃的过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更是如此,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发展,才能使文化之花长存。


你喜欢这种“chinoiserie”吗?对此又有什么想法呢?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文字:JMLLM

审编:沐橙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链接:

http://fiveminutehistory.com/10-fascinating-facts-about-chinoiserie/

https://www.vogue.co.uk/gallery/celebrity-trend-chinoiserie

https://fr.m.wikipedia.org/wiki/Chinoiserie

https://fr.m.wikipedia.org/wiki/Fran%C3%A7ois_Boucher

https://fr.m.wikipedia.org/wiki/Antoine_Watteau

http://parismuseescollections.paris.fr/en/node/338254

https://foxterrier1972.typepad.com/photos/chinoiserie/rococo-chinoiserie.html


:文章系法语人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查看“法语人”公众号(ID:fayuren123)菜单栏的转载须知。


你可能还想看



你最亲密的法语朋友

微信号 : fayuren123

新浪微博:@Franco法语人

知乎:Francophone



▼▼▼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阅更多有用的法语干货哦!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