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涉嫌泄密、拒绝领奖……细数法国人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恩怨纠葛

小泽 法语人 2020-10-23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季。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在10月10日公布。说起诺贝尔文学奖,不管是不是文学爱好者,大家似乎都兴致勃勃。


而中国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让更多国人将目光投向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诺奖就代表了作家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聊到诺贝尔文学奖就不得不提法国作家。长久以来,法国作家就占据世界文学史重要地位,相比法国文学人才辈出的历史传统,从1901年开始才首次颁奖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完全像是一个小年轻了。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单位也和法国颇有源远,文学奖由“瑞典学院”,也称“瑞典文学院” 评选。1786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院”的模式创造了该学院,该学院最初旨在维护瑞典语言的“纯洁、活力和庄严”,院士多由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组成,同样采用终身制,直到于1901承担起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任务,“瑞典学院”才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瑞典文学院”。


从1901年到2017年,排除因为战争诺奖停发的那几年外,在历年所有获奖者中,法国国籍得主独占鳌头,共15位。



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了?


可能有朋友会问好奇,为什么不提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说起来,这件事情也和法国人脱不了干系。小编带大家大概回顾一下。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情。


2017年11月,瑞典文学院终身女院士、作家弗罗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法国摄影师丈夫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被指对18名女性进行性侵、强奸。而这一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受害者中也包括了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


弗罗斯滕松和阿尔诺  ©泰晤士报


除性丑闻之外,阿尔诺还被曝从1996年开始,先后7次透露诺贝尔文学奖名单给博彩公司牟利,而他的妻子弗罗斯滕松则很有可能是这位泄密人。


这里就要提一下了,小编很早之前也以为诺奖会有公开的候选名单,但其实这个是不对外公开的,保密期为50年,保密期过后才可以在官网查看。而每年网上炒得火热的名单,其实多来自博彩公司。但神奇的是,最终获奖者一般都会在这份名单里,也就是说,他们肯定还是有些不为人知的渠道可以获得消息。


虽然同时涉嫌性丑闻和泄密事件,但是瑞典文学院没有起诉两人,也没有开除这位女院士。这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瑞典文学院公信力扫地,三位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克拉斯·奥斯特格伦(Klas Ostergren)、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和皮特·英格伦(Peter Englund),因不满学院对性侵丑闻危机的处理,愤然请辞。


最终事件愈演愈烈,一方面因为公信力不再,一方面也因为没有足够的评选委员,于是瑞典文学院宣布推迟2018年文学奖。所以,今年将同时产生2018年和2019年两位文学奖得主。


终于说完法国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些瓜葛,现在回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身来看。



最无名的第一人,却打败了左拉


每当说起第一来,大家肯定都有很多话要说,比起第二第三名,第一永远是名气最大的,最有光彩的。但是如果问道: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相信很多人会一脸问号了。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他实在太没有名气了。他就是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


©Wikipédia


因为当时的文学中心还在欧洲,世界也没有今日的互联,所以候选人都为欧洲作家,其中法国作家占据半壁江山。


<<  滑动查看所有提名作家  >>

©诺贝尔文学奖官网


其实现在回看当年27位被提名人,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诺贝尔文学奖,也从来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文学最高成就,获奖情况和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也都有很大关系。即使是今天,诺贝尔文学奖也绝对不是一个纯粹以文学性来衡量的奖项。


但是历史本身是公正的,因为好的作品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在这份1901年的提名中,有一位至今享誉世界的作家那就是——左拉


Émile Zola (1840-1902) ©Wikipédia 


这是他第一次提名,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在1902年9月29月他就不幸去世,也彻底丧失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但今天没有人会否认左拉在文学史的重要性。


言归正传,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诗歌主题多为对生活、理想、爱情、青春的追求和对故乡、祖国、人民的挚爱,其中一些诗作也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早在获得诺奖前的1881年,他就因为诗歌成就成为法兰西院士。而他也颇被圣·伯夫(Saint Beuve)赏识。


诗人著有诗集抒情诗集《孤独》(Les solitudes)、《徒然的柔情》(Les vaines tendresses) 和哲理诗集《命运》(Les destins)、《正义》(La justice)、《幸福》(Le bonheur)等。


可能正是作者的理想主义倾向更符合诺奖标准,使其击败了现实主义倾向的左拉获胜。就像颁奖词中写道:“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结晶”。


这里呈现诗人最著名的一首小诗——《破碎的花瓶》(Le Vase Brisé) 


Le vase où meurt cette verveine
D'un coup d'éventail fut fêlé ;
Le coup dut l'effleurer à peine :
Aucun bruit ne l'a révélé.

花瓶被扇子敲开罅隙,

  马鞭草正在瓶中萎蔫,

  这一击仅仅是轻轻触及,

  无声无息,没有人听见,


Mais la légère meurtrissure,
Mordant le cristal chaque jour,
D'une marche invisible et sûre,
En a fait lentement le tour.

但是这个微小的创伤,

  使透明的晶体日渐磨损;

  它以看不见的坚定进程,

  慢慢波及了花瓶的周身。


Son eau fraîche a fui goutte à goutte,
Le suc des fleurs s'est épuisé ;
Personne encore ne s'en doute,
N'y touchez pas, il est brisé.

清澈的水一滴滴流溢,

  瓶中的花朵日益憔悴,

  任何人都还没有觉察,

  别去碰它吧,瓶已破碎。


Souvent aussi la main qu'on aime,
Effleurant le cœur, le meurtrit ;
Puis le cœur se fend de lui-même,
La fleur de son amour périt ;

爱人的手掌拂过心灵,

  往往也可能造成痛苦;

  于是心灵便自行开裂,

  爱的花朵也逐渐萎枯。


Toujours intact aux yeux du monde,
Il sent croître et pleurer tout bas
Sa blessure fine et profonde ;
Il est brisé, n'y touchez pas.

在世人眼中完好如前,

  心上伤口却加深扩大;

  请让这个人暗自哭泣,

  心已破碎,可别去碰它。


                — Sully Prudhomme, Stances et Poèmes, Le Vase brisé

金志平译



最牛气获奖者


全世界有无数作家奉诺贝尔文学奖若圭臬,却也有人不屑一顾。


在2016年,当鲍勃·迪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就让无数人出乎意料。随后传出,他拒绝出席颁奖典礼更是引起轩然大波。当然这最后被证实为假消息。


但拒绝领奖这件事,以前还真有人干过。那就是萨特(Jean-Paul Sartre)。其实萨特之前,前苏联作家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曾于1958年获得诺奖,最后却由于国内舆论不得不放弃领奖,所以萨特是主动拒绝诺奖的第一人。


©Wikipédia


萨特(1905-1980),时至今日仍是不少青年心中偶像,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恶心》等,而他和波伏娃的爱情故事,也堪称一段传奇。


他一生拒绝任何来自官方奖项,拒绝被标签化,其中就有1964年授予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里奉上他当时写的声明书(视频读信版),看过也许我们就能理解萨特的想法:



但诺贝尔奖就是这么霸道,即使你不要,也要硬塞给你,所以当年最后官方获奖者依旧是萨特。



华人获奖者


当我们都在为莫言喝彩的时候,其实早在莫言之前,就有另一位作家凭借中文写作征服了评委会,那就是高行健,法籍华裔作家,著有《灵山》。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成为法国公民,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Wikipédia


瑞典文学院的颁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他更多资料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看,小编话不多说。



最接地气获奖者


近些年的大多数诺奖获得者都健在,所以似乎也就以更形象生动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2008年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则和中国颇有缘分。


©Wikipédia


他出生于1940年,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2014诺奖获得者)、佩雷克(遗憾早逝)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代表作有《诉讼笔录》、《战争》、《流浪的星星》、《饥饿间奏曲》等。


他拥有法国、毛里求斯双国籍,他认为自己受着多重文化的塑造,他对异域文化极其感兴趣,似乎也是世界作家的代名词,其博士论文就是有关墨西哥历史的研究,而随后的作品中更是融入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不同元素。


2008年,他获奖理由就是“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


而他本人也对中文文化极其感兴趣,从80年代起,多次往返中国,对中国作家也有深入了解,他的作品于2006年2月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颁发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2006年度”,他本人受聘南京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教授,于2015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而他才是和中国联系最紧密的法国作家了。说实话,当时小编在南大官网看,他还可以带博士的时候,都震惊了。



几位法国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啦。


诺贝尔文学奖不一定能够代表最高的文学水平,评选和很多因素有关系,许多知名作家就没有得到,比如之前提到的左拉,并且像普鲁斯特、阿波利奈尔等我们熟知的作家更是连提名都没有,而当时风头很盛的很多作家,却已经渐渐被遗忘在历史长河。


但大浪淘沙,还是有许多经典作家作品被留了下来,比如,纪德,加缪等。所以,我们也不能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贡献。


但说实话,很多人其实都是看热闹型观众,每年只在诺奖时候才会“关注文学”,其实真正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是由里到外,体现在日常阅读中的。


最后,附上所以获奖法国作家,大家都认识吗?都读过他们的作品吗?今年还会有法国作家或者中国作家得奖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获奖法国作家一览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

《孤独与沉思》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l)

《金岛》 

1915年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Anatole France)

《苔依丝》 

1927年

亨利·柏格森(Henri-Louis Bergson)

《创造进化论》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tin du Gard)

《蒂伯一家》

1947年

安德烈·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田园交响曲》、《背德者》

1952年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çois Charles Mauriac)

《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 

1957年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局外人》、《鼠疫》

1960年

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

《蓝色恋歌》

1964年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词语》 

1985年

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2000年

高行健

《灵山》 

2008年

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战争》、《逃之书》、《墨西哥之梦》、《非洲人》、《诉讼笔录》

2014年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Jean Patrick Modiano)

《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文字:小泽

审编:沐橙园

图片: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literature/  


注:文章系法语人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查看“法语人”公众号(ID:fayuren123)菜单栏的转载须知。

你可能还想看



你最亲密的法语朋友

微信号 : fayuren123

新浪微博:@Franco法语人

知乎:Francophone




▼▼▼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阅更多有用的法语干货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