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解禁VIP 第七百一十章 弗林斯的隐患

2017-07-20 野狼獾 雷霆反击

  库克的部队经过了重组,得到了新的命令,要求务必在天亮前,将突入后方的敌人坦克消灭,确保胜局发展下去,库克上尉知道这支坦克部队好像还有另一支步兵协同,他要求指挥部,得到附近韩国步兵的指挥权。但是韩国指挥官心气儿很高,拒绝接受澳大利亚人的指挥,理由是指挥官的军衔平级。

  弗林斯正关注前方战事,没有时间磨嘴皮子去弥合手下的分歧,他也来不及派一个校级军官去协调这次战斗,只能让他们各自为战。

  韩国军队没有参加过路易斯安那州的任何协同演习,韩国是在美国决定出兵后,第一时间响应的准盟国,确实有让人惊喜的部分,但是也有很多指挥问题来不及解决。

  在弗林斯看来,部队配合确实存在隐患,但是部署在浅近纵深的M270,只是他的重要火力支援之一,并不是全部。如果中巴方面以为靠一些突破地雷阵地的小股部队,赶走这些火箭炮或者自信榴弹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也实在太天真了。

  少将手上还有一些杀手锏可以投入作战,之所以没用,是因为时机未到。

  黑夜使得敌人空军能力大打折扣,但是同时也使得双方的卫星侦察能力下降,这一点上,美军更吃亏些,因为其光学卫星侦察能力更强。目前700公里轨道上长曲棍球卫星,正在利用雷达跟踪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行进,大致可以掌握敌人的行进路线,但是需要低轨道光学卫星的进一步核实才能确认一些重要目标,比如指挥部或者防空阵地。这些节点通常比炮兵阵地停留时间要长。中国人当然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其战术导弹一旦到了夜里,也不怎么使用。

  在摧毁了印度人的空军之后,中国军队发现他们面临的主要威胁大大减少,只剩下了印度的龙卷风火箭炮或者精度不佳的大地导弹,前者的射程仍然欠缺,后者的发射准备时间过长,实际上不具备太高的“战术”能力,当然受限于最基本的侦察能力,这两种武器从未对中巴军队的重要目标产生过什么威胁,某种程度上说,这不是坏事,弗林斯可以感受到对手的懈怠。他们的部队在进入到,距离印度龙卷风阵地70公里时,会增加机动,但是如果离得远了,则持有恃无恐的态度。

  中国军队中流传着一种颇为轻敌的说法:印度人一旦发射战术导弹,射程内的印度设施面临的风险更大一些。弗林斯但愿他们一直乐观下去,这也是他没有在叶林斯基行动时使用撒手锏的原因,他希望在核实到重要目标后,一次性袭击更多的目标。他目前跟踪的目标包括,从右翼包抄新德里的中国突击群的指挥部,该部队行动神速,很难抓到机会,但是肯定没有反导系统随行;另外,还有远在270公里外的中国军队指挥部,该区域受到至少两种具备反导能力的导弹保护,但是移动不多。

  虽然情报部门至今搞不清,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是谁,但是光学以及无线电侦察,已经可以确认指挥部的存在位置,另外的目标,还包括西部集群利用的一座印度人未能摧毁的大桥\河里的浮桥,以及S400以及红旗9导弹阵地。如果不是因为希望将贺凡的突击群一网打尽,弗林斯昨天就可以袭击以上的任一目标,但是他知道第一次打击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他颇为隐忍地藏住了手上的王牌。

  亚希尼还在丘陵地带搜索敌人,他与步兵连的通讯时断时续,坦克在地势较低的地形上移动时,还面临这些问题,他现在需要步兵来充当他的耳目,因为对手的坦克显然在夜里看的更远,这种情况下,他不得冒险不停留在一些显眼的制高点上,接受来自步兵或者无人机的信息。

  他已经接到了一些来自无人机的信息,但是很琐碎,已知有几股敌人掉头向他过来了。中国空军进行了几次深入敌后的突击,有一半无功而返,另一半打中了不重要的目标,通常是11号公路附近的敌人运输车队,他在远处看到了这些壮观的,意义不大的轰炸,中国空军的炸弹落下时,可以看到闪光中翻滚的卡车,飞行员们通过夜视设备的观察范围有限,并且四周潜藏着威胁,能够丢掉炸弹赶紧返航,一定颇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可惜他作为坦克手,无法松劲。

  最终,他终于等到了步兵的通讯,步兵们听到了坦克的行进声,然后利用导弹夜视仪看到了几辆M1坦克。那些坦克正在试图远离轰炸区,行动有些大意。据步兵讲,这些坦克正在向东行驶,它们转弯时,使用了不到15秒钟的一侧数码跳灯,进一步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出于谨慎,步兵没有紧跟,因为他们目前使用的热像仪是从发射完的导弹上拆下来的,电池容量不足。

  亚希尼还是很吃惊,步兵能听到M1坦克行动,他刚刚与之交火收,知道这种坦克行动时声音很轻不容易暴露,除非开到鼻子底下。他在地图上计算了敌人坦克可能出现的位置,应该已经很近了,利用地形伏击,倒是可以排除平地上敌人的热像仪优势,抢到几秒钟的开火机会,足够确立优势。虽然他不想和敌人坦克纠缠,但是这样的机会不能放过。既然敌人好像有些害怕空袭,他想出一个计划,要求步兵连向敌人行进方向发射几枚照明弹,迫使他们神经紧张,寻找山丘作掩护,这样很可能会没头没脑钻到自己炮口下。

  12辆K2型坦克隆隆驶向东方,步兵在2公里外,通过热像仪中不甚清晰的轮廓,将其误认为M1坦克。

  指挥官金太洙刚刚拒绝了接受澳大利亚人的指挥,他的不配合成为了弗林斯军队中的一个不小隐患。当然拒绝配合不仅仅是因为军衔问题,那只是借口。只是他认为澳大利亚人不配指挥自己,如果有一名美国上尉,特或许会欣然接受。在韩国军人理解的,美国领导世界的层级中,澳大利亚这种,只配种庄稼的农业国,要排在连美国都必须倚重的工业化韩国之后。另外,弗林斯少将的一些偏见,也使得内部矛盾复杂化,他从来没有想过让兵力更强大的韩国上尉(指挥着1个连的坦克,可以协调另一个机步连韩国连长)去指挥澳大利亚军队,毕竟库克是讲英语的白人。

  金太洙看到了照明弹落下后,确实有些惊恐,他早就听说巴基斯坦的潜伏人员遍布新德里周围,他担心这些人会为空军指示目标。不过他倒是并不惧怕巴基斯坦坦克部队,他认为自己的部队无论是装备技术还是战术素养上,都略胜于中国装甲兵,比之巴基斯坦,那就没必要多比较了。

  一个月前,当尹哲熙中校率领的顾问团失败的消息传来,一时间被国内看做了奇耻大辱,军界普遍认为将贵重的韩国装备交给印度人,是非常愚蠢的做法,直接后果可能导致东亚的强邻中国,突然间产生韩国军队不是那么强大的错觉,而事实上韩国军队的各方面,明显要高出中国军队一大块。如果中国不再惧怕韩国,那么一旦北韩政局出现动荡后,可能会产生抢先进入平壤的幻想,所以必须借着美国出兵的决心,进一步展示自己的威力,从长远看,有利于让对手重新认识韩国。

  上尉握住通话器,提醒自己的车长们,在每一次转弯时注意四周,尽量贴住山,让山的阴影隐藏住坦克,避免被空军发现。

  他心里想,现在又出现了美国人求我们来擦屁股的情况,美国人总是将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却不给我们指挥权,这样的屈辱算他妈的什么事情,所以今天自己必须同时让美国人和中国人认清韩国军队。

  “所有排长,按照我说的组织侦察,2排向右观察,3排向左。一排向前。炮长们顶住前方,不要四处乱看。”

  他按照自己的演习经验提醒各个车组,演习中,炮长们因为紧张会利用潜望镜四处看,而不是专注于敌人可能出现的方向,他和他的连的所有经验,都来自于演习。

  亚希尼的2连坦克分两列,交错设伏在道路两侧。这是起伏地形中,有利于发扬火力的方式。他认为,在这些狭窄地区,很难集中火力,索性分散些倒是可以在退却中,有层次地使用火力。他自己的坦克处于怠速状态,躲在后面,等待一个从后面包抄的机会。前面的战车已经可以听到远处隆隆靠近的声响,可以确定过来的绝对不是什么M1A2,那是柴油机会发出的动静。

  当第一辆敌人坦克从拐角处冒头时,埋伏在一侧的第一辆坦克,获得了射击位置,车长颇沉得住气,决心再等等。敌人车辆再次托大地使用灯光提醒后方车辆减速,以免碰撞,这是典型的脱离实战的表现,亚希尼的所有车组,都可以通过微光夜视仪,观察和控制距离,队形可以很紧凑,却又不至于撞到一起。

  第二辆K2出现时,炮声响起,穿甲弹击中第一辆K2正面,一击杀死驾驶员,这导致了这辆坦克失去控制,以一档速度,驶向一侧倾斜山体。

  射击完成后,巴基斯坦驾驶员迅速倒车,但是没有发射烟雾,他必须躲开迅速转向自己的第二辆K2射击线,同时为友邻车组提供射击机会,烟雾可能会遮挡他们的视线。大部分情况下,毛糙紧追过来的第二辆敌人坦克,会很急迫地抢占有利位置,因为任何车长都知道,抓住敌人装弹的七八秒钟时间,是多么的重要。而这样,另一侧潜伏的坦克,很可能会被车长漏掉。

  果然敌人按照亚希尼的剧本展开进攻,它的火炮射击线始终紧跟迅速后退的目标,坦克前进的速度总归快过倒车,所以赶上去就一定能够开火,这使得它错过了,利用热像通道,发现亚希尼交错部署在另一侧阴影里的坦克的,转瞬即逝的机会。

  金太洙听到了第二声炮响,随后他失去了第二个车组的联络。第三辆坦克来不及开过转弯,之前失控驶上斜坡的那辆坦克终于熄火,翻滚下来,直接撞到第三辆坦克上,炮塔上120毫米主炮横扫过来,将3号车炮塔上躲闪不及的一排长砸飞出去老远。

  转眼间,金太洙失去了3个车组,而敌人好像只射击了2次。他的头脑开始发晕,盲目而又机械地下令全体停车,慢慢向后倒车脱离战斗。韩国上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和最近几十年,最有实战经验的坦克指挥官在作战,而他的韩国式指挥,非常的标准化却又十分呆板,完全在对手的预测之内;他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对手的数量,之前比他多了1倍,现在则接近2倍了。接连有坦克因为倒车中碰撞而熄火,驾驶员倒车时必须使用后视摄像机,而这种摄像机的夜视能力非常薄弱。最终K2连选择打开前后车灯,向后退却。这可能是金太洙做出的,稍微具有灵活性的决定。

  韩国坦克磨蹭的时候,亚希尼正带着一个排,在迂回路线上疾驰,他的驾驶员可以凭借导航地图和微光夜视仪,在夜间用超过30公里的时速机动。如果对手仔细听,可以听到它发出的不同的柴油机声音。亚希尼他只带着一个排,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噪声,不过他预料对手此刻不至于这么仔细。按照一般情况,此时大部分车长的注意力停留在交火方向,这样坦克上的热像通道,就不可能对着后面。

  正当亚希尼轻车疾驰,准备完成包抄的时候,步兵又发来消息,发现一队步兵战车靠近,但是说不清距离。

  他嘱咐2个车组,随时准备分兵袭击敌人步兵战车,而自己和另一个车组,义无反顾去袭击敌人大队,他必须抢在敌人完成倒车脱离,重新整队前赶到,当然任何情况下,分散兵力都意味着冒险,但是突然性又是获取胜利的主要手段。

  99式坦克转过山口,一个连的K21步兵战车已经到了,正挤在200米外山口外,似乎正犹豫该不该进去。一名坐在炮塔上,韩国车长同听到了亚希尼的坦克,他举着一个手电筒,向亚希尼的坦克发来,要求核实身份的灯光信号。

  亚希尼修改了之前的分兵命令,4辆坦克齐头并进冲过去,战机出现,他不惜打成一锅粥。

  韩国车长一直在发射灯光,要求应答。驾驶员萨阿德直冲过去,将这辆战车连同惊呆了的车长一同撞翻。对付步兵战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步兵下车前,将它们消灭。后续三辆车,也先后闯入敌人密集队形,将携带步兵的战车撞倒。亚希尼身经百战,知道撞击这远比利用火炮有效,可以延长敌人犯糊涂的时间,并且靠的近了,敌人的反坦克导弹必然失效,而坦克火力不受影响,一场近距离的屠杀随即展开。


因描写战术、武器真实到泄密,险些被关小黑屋的“禁书”!

长按二维码,马上看禁书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