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电影,它照出了我们的贫穷!
-01-
意大利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
男女老少不分昼夜地劳作,但劳动成果却被伯爵夫人剥削。
因为伯爵夫人封锁了信息,切断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虽已是21世纪,可村子里依旧是佃农制。
村民为侯爵夫人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她住在大大的城堡里,连餐具都是贵重的银器。
而村名们往往十几个人挤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除了勉强糊口的食物,什么也没有。
曾有年轻人想要离开村庄,但在侯爵夫人的威吓下,都不敢付诸实践,即使隔着的只是一条浅浅的溪水。
威权之下的恐惧无限放大了他们对于牢笼的想象,他们总觉得与外界相隔的是永难跨越的鸿沟。
侯爵夫人也相当聪明,为了趁早打消村名出逃的想法,她对村里的孩子进行了洗脑,因为孩子们最好奇,最容易突破限制。
每个星期,侯爵夫人都会强制要求村里的小孩和她一起参加礼拜,还会邀请孩子到她家里听她讲《圣经》。
侯爵夫人每次只讲《圣经》中关于刑罚的内容以及赞扬农民的内容,不断地暗示孩子:老老实实做个农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不听话,将会遭遇残酷的处罚。
如此不断的洗脑,村名们虽然生活艰难、怨声载道,但却始终不敢出走,甚至都不敢正视伯爵夫人的眼睛。
伯爵夫人的儿子坦克雷迪看不惯母亲的做法,他质问母亲为什么要一直欺骗村民。
侯爵夫人告诉他:
人类就像动物,给予自由,就意味这给予他们意识到自己曾经作为奴隶的能力。
所以才要让他们沉浸在苦难之中,现在他们忍受苦难,但不知道真相,我剥削他们,而他们则剥削更弱小的这是永远不可能被停止的食物链。
伯爵夫人看的很明白,把真相告诉大家,那就意味着自掘坟墓。
而对他们进行做大程度的榨取,虽然很残忍,但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地捍卫剥夺他们、欺骗他们的人。
当奴隶虽然很可怜,但是很安全,笼中鸟不用因为四季的变化而忧虑,也不必担心食物被抢夺,他们知道有人会定期给他们喂食。
他们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了微薄的保障,不多久,他们便彻底失去了翱翔在自由天空的想法和能力。
痛并苟且着,这就是作为奴隶的全部!
而奴隶虽然很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善类,村民们总是能够找到可以欺负的对象。
在这个村子里,拉扎罗是被所有人欺负的对象。
村里人遇到脏活、苦活、重活必定会想起他,而拉扎罗从不会拒绝大家的要求,甚至没有一句怨言。
他的面庞和双眸里散发这这个世界所没有的单纯,他的笑容和动作里写满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真诚。
拉扎罗的身上有一种超越世俗之上的平等和包容。
轻活、重活,体面的活、肮脏的活,他都笑着做完。
面对伯爵夫人的儿子坦克雷迪,村民们看他就像奴才看皇帝一样,充满了畏惧和恐慌。
而拉扎罗看坦克雷迪和其他村民一样。
这反到引起了坦克雷迪的兴趣,没有想到这个村庄里还有可以平等交流的人,于是他们两个成为了好朋友。
坦克雷迪告诉拉扎罗,他们要联手推倒伯爵夫人的剥削和谎言......
-02-
这部电影就是今年击败贾樟柯《江湖儿女》和李沧东《燃烧》夺得戛纳最佳编剧奖的意大利电影《幸福的拉扎罗》。
上面我介绍的内容是电影的前半部分,乍看之下,剧情有点像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似乎是一个政治寓言。
但是拉扎罗的存在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时间搞不清楚这个人物的存在有什么特别意义。
而从拉扎罗被大雨淋湿发烧开始,谜一样的电影逐渐显现!
在那个晚上,发烧后的拉扎罗目光呆滞、失魂落魄,他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
忽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村民注意到,天空远处除了圆圆的月亮,旁边还有什么东西闪耀着红光。
原来,与世隔绝的村子忽然出现了一座信号塔。
第二天,一直没有信号的电话终于可以打出去。
而这一个电话让警察知道了这个村子的存在,直接终止了伯爵夫人的剥削和村名的奴隶生涯。
而醒来后的拉扎罗却从高高的悬崖坠落。
接着,电影借着女孩安东尼娅的口讲了一个关于狼的寓言:
一只老狼因老态龙钟被赶出了狼群,它很饥饿,于是便跑到人类的家里,吃掉那些鸡鸭,人类试图杀死它,但又没有这个勇气,于是便日夜值班,设下许多陷阱,人类很讨厌这匹狼,觉得他凶残又强壮,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一匹衰老而虚弱的狼.....
伴随着舒缓的旁白,电影用一系列的全景航拍镜头俯拍了故事发生的所有场景。
镜头从拉扎罗坠崖开始,经过重峦叠嶂,略过充满破烂小屋的村舍,再经过伯爵夫人奢华的城堡,最后结束在一个村名仰看直升机的镜头。
原来刚才是直升机俯瞰视角下的镜头。
接着,警察出现,伯爵夫人被抓,村民获得人生自由。
紧接着,镜头再次转化到山川之上,电影从几个大全景切换最后聚焦在一只狼的身上,接着镜头开始跟着狼运动。
讲故事的旁白再次响起:
后来,老狼的故事传到了一位圣人的耳中,他拥有与动物交流的能力,人们尊敬他,服从他,于是人们去找圣人,圣人接受了人们的请求——与狼进行和平谈判的要求。
于是他出发去寻找那一匹狼,圣人一路长途跋涉,他走啊走啊,而冬天也降临了,圣人精疲力尽,他又冷又饿,却仍然找不到狼的踪迹,他不知道的是,狼也饿了,而且他已经跟踪圣人很久了。
终于有一天,圣人倒下了,他倒在雪地上,狼也终于现身了,狼慢慢地,一边龇牙咧嘴一边向他靠近。
伴随着故事,狼走到了拉扎罗的面前,当我们还以为狼要吞吃他的身体时,旁白继续响起:
正当狼准备要吃掉他的时候,狼突然间闻到了一股气味,这一股他从未闻过的味道阻止了他,他又嗅了嗅,这是什么味道?一个好人的气味。
就像故事所讲,狼并没有吃拉扎罗。
而更加神奇的是,拉扎罗竟然醒过来了,而且是毫发无损!
当他回到村子时却发现村子里空无一人,而伯爵夫人的豪华城堡也早已经布满了灰尘。
拉扎罗沿着马路一直走到城市,最终遇见了安东尼娅。
此时的安东尼娅早已不是那个十几岁的少女,而是三十岁左右的成熟妇女。
天上一天,人间万年。
拉扎罗醒来后,这个世界已经过了几十年,所有人都已经年老,而拉扎罗却依旧是那副年轻纯真的容颜。
这个段落拍的很有大师风范,从拉扎罗坠亡悬崖开始,中间是寓言、村民得到自由,最后再回到复活的拉扎罗。
镜头、剪辑以及关于狼的故事,不仅非常流畅的推进了叙事,而且以寓言的深度交代和总结了村民和伯爵夫人的命运。
更加神奇的是,天空而下的大俯拍以及圣人的出现,给故事注入了神性,将政治寓言提升到了神谕的高度。
-03-
如果你了解基督教,看到后面你就会觉察到,拉扎罗其实是耶稣的翻版。
导演在剧情铺垫上不慌不忙,并没有急着交代拉扎罗的特殊身份,观众只是觉得他有些格格不入。
当你看完后再回头想一想,就会发现导演早已不着痕迹地刻画了很多指向他“身份”的细节。
拉扎罗经常在村里放着羊,这暗示着他的“好牧人”身份,耶稣曾以“好牧人”来比喻自己。
拉扎罗淋雨发烧象征他被雨水洗礼,洗礼过后,拉扎罗用神迹拯救了村民。
而狼除了是寓言叙事的功能,更代表着圣灵。
在拉扎罗受洗之前,他曾和坦克雷迪模仿狼叫,而远处出现了狼叫声的回应。
几十年后,当拉扎罗在城市中再次寻找到坦克雷迪后,他们又一次模仿了狼叫声,依旧有狼声回应。
因此,在经过圣灵和水的施洗后,拉扎罗的神性开始彻底展露。
就像圣经所言“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拉扎罗坠亡悬崖后,村民获得了自由,这不正是耶稣被定十字架留血舍命来救赎世人么。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拉扎罗复活后,时间已经跨越几十年,他依旧没有忘记村民,他步行千里走入文明社会后,在偌大的城市里不停地寻找着三次不认主的门徒“彼得”(坦克雷迪)。
这样不离不弃的爱岂不让人动容!
而村民不正是在埃及为奴的上帝选民么,当上帝将他们带出为奴之地后,他们就不再是奴隶了么?
他们依旧是奴隶,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的“贫穷”。
日光之下,永无新事。
所谓的现代文明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旷野,里面充满了金钱崇拜和邪情私欲。
村民们在城市中是难民一样的存在,他们挤在破旧的房子里,整天靠坑蒙拐骗才能生存。
过去他们将“神”当傻子一样看,让他干活的时候才会想到他。
现在他们即使看到过神迹,却依旧拒绝他,将他当疯子一样看。
除了村民,这部电影更是深刻揭露了宗教里的虚伪和无神论。
伯爵夫人的家中,到处是圣像,可圣经和信仰却沦为她控制村民、获取个人私利的手段。
进入城市后,教堂里的冷漠更是让人痛心。
这个段落是整部电影拍的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
拉扎罗和众人被旁边教堂里的圣乐吸引,于是他们进入教堂要聆听美妙的音乐。
偌大的教堂中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而他们竟然遭到了修女的驱赶。
拉扎罗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紧紧盯着教堂里的钢琴,但还是被驱赶。
离开后,教堂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琴师按下琴键却没有任何声音。
随后,镜头从教堂中腾空而起,镜头不断运动,离开教堂,经过街道,最后停在拉扎罗的身边。
圣乐忽然出现并盘旋在上空,跟着大家一起走。
原来音乐从教堂出走,找到了它的真正主人。
这一段拍的非常美,非常有想象力,也令人非常感动。
大家沐浴在圣乐的美好中,忽然有人提议为什么不回去村落呢,大家可以在那里重新生活。
的确,站在政治意义上,最好的制度是民主制。
但站在信仰的角度,最好的制度就是奴隶制,只不过重要的是谁做奴隶主。
如果奴隶主是骄傲,是金牛犊,是美貌和才华,我们都不会得到平安和喜乐。
如果奴隶主是真理,是上帝,奴隶就不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臣服于真理的褒义词。
-04-
这样的电影我期待已久。
近几年来,欧洲面临很多问题,难民问题、信仰衰败、同性恋合法化、伊斯兰入侵。
伴随着这些变化,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难民、伊斯兰元素越来越多,政治正确成为了电影节的潜规则。
而过去浓厚的基督教元素越来越淡薄。
21世纪的三大电影节,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充满浓烈风格和宗教思想深度的罗伯特.布列松,我也没看到过孜孜不倦叩问永恒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英格玛.伯格曼,更不要说思想深邃的塔尔科夫斯基。
因此,这部电影的出现让我激动不已。
本片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是最近燃气的新秀,也几乎是获奖专业户。
△罗尔瓦赫尔姐妹,左为姐姐,在本片饰演安东尼娅,右为妹妹,是本片导演
此前的《奇迹》斩获了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大奖,《圣体》为2011年意大利最新剧情佳作,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埃松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她的作品既有着自身成长经历的思考和情感,又有着对周遭社会问题的回应,同时能够将上面的元素糅合在自己的故事里,以神谕的方式表达情感、批判现实,并最终展现出一种女性导演独有的神性光辉。
这样的作品实属难得,她的电影值得我们再三体味和思考。
尤其是信仰问题,今天的欧洲基督教自由化、世俗化非常严重,在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的作品中,宗教场所里总是充斥着事实上的无神论和令人不安的虚伪。
不论是教堂还是其他场所,人们被自己创造的文明闪瞎了眼睛,他们认为自己不再需要上帝,他们拒绝了真神,投向了偶像崇拜的怀抱。
本片的结尾也是意味深长。
当拉扎罗得知坦克雷迪因为被银行欺骗而落魄时,他带着一把弹弓只身前往银行,要拿回属于坦克雷迪的东西。
最终,拉扎罗被众人狂扁在地,而代表圣灵的狼也出现在银行中。
它跑出银行,与车流背道而驰,充满了神性的落寞和心碎。
人们用各种理论骄傲地宣告上帝已死,却不知道并不是上帝已死,而是你离上帝越来越远。
今天,欧洲不断走向“绿化”,这难道不是上帝发出的警告!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这里没有挑逗你眼目情欲的小鲜肉
也没有挑动你肉体情欲的段子
更没有膨胀你今生骄傲的鸡血
我们只在乎那些最质朴真诚的作品
在那里我们才能恢复真正的想象力
我们也坚信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ID:Six_hundred_hits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六百击】
-END-
电影评论
尽情分享朋友圈
苹果打赏通道
小提示:文末广告是腾讯配送广告,内容与本号无关,但您的每次点击(无需反复点)都会给平台带来几毛收益,欢迎您点击支持六百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