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 | 中非合作启示:4亿人脱贫得靠贸易与投资

2017-09-11 余淼杰 自贸试验区报道

编者按

中非合作减贫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和非洲之间经贸合作日益深化的故事。眼下,中国不仅是非洲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国之一,也是非洲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国。


值得思考:中国的自贸区,能够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正如余教授所说,非洲减贫真正的出路,在于扩大贸易,以及更多的吸收投资。这是中非合作的重点,其实也正是自贸试验区的应有之义。


作为中国开放的最前沿,自贸区需要汇聚全球各种经济要素资源,广袤的非洲当然不应该被忽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非洲大陆也被认为是中国富余产能向外转移的潜在承接地,自贸区理应更好地发挥这种中介、桥梁作用,提供更多的投资服务。


显然,非洲的中国机遇,意味着中国自贸区的巨大机遇。自贸区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因缘际会,笔者有幸多次应邀作为中方学术界专家参加一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论坛,跟中非各界人士商讨中非的合作减贫与发展。遂以这篇小文记下一些个人粗见,权当抛砖引玉。

四亿人的赤贫

新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合作迅速,中国和非洲经济都保持着较大的发展。非洲,更被认为是新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大陆。


但不容置疑的是,非洲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整个大洲54个国家,只有一个小岛国——赛舌尔人均收入过一万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紧接的是漂亮美丽的海边度假圣地——毛里求斯,人均收入也跟中国不相仲伯,大概九千美元左右。其他国家就差了一大截。目前刚好有一半国家的年人均收入不足一千美元,属于最不发达国家,换言之,一天的收入不足三美元,或20块人民币。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收入不足3.1美元,就属于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如果人均收入不足1.9美元,则属于绝对贫困。掐指一算,非洲目前有约四亿老百姓在绝对贫困线之下,占了全球赤贫的“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不足4千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而且,由于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各省立下军令状,不搞大水满灌,而是强调精准扶贫,要求在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看来,风景这边独好。

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是,非洲的减贫出路在哪里?事实上,多年的经验教训已说明,单纯的单边援助解决不了问题。理由很简单,如果单靠援助的话,非洲贫困人民并没有自生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减贫的关键还得靠通过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理是这个理,但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帮助非洲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常经济学家会想到提高人力投资,因为较高的人力资本会创造更高的劳力生产率。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再细想一下,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理由有二。首先,通过教育来提高人力资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时不我待,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人力投资提高之时,非洲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会有更多的贫困人口。其次,就算有了较高的人力投资,但社会上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有可能这些所谓的“精英”只会走上街头,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出路在贸易和投资

那么,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呢?在于扩大贸易、更多的吸收投资。而这也是中非合作的重点。


中国目前是非洲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国之一。事实上,在贸易、投资、贷款和基建项目融资等都成绩显著。目前中非双边贸易已达到1500亿美元,同时,中国又是非洲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中国在2009年已完全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没有之一。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吧,中国是非洲全部出口比重的15%,是美国的两倍有余。换言之,正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给非洲创造了更多的出口机会,从而间接地创造了当地更多的就业。


不过,对非洲当地就业影响更为直接,作用更大的应是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目前,中国在非洲各类“绿地”投资存量已达350亿美元,光是2015年投资流量就过30亿美元,比中国加入世贸前后要增加40倍。更有意思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各国全线溃败,纷纷在非洲撤资;而中国企业却反其道而行之,该年就投资了55亿美元的大单,对非洲国家免受金融危机之害做了重大贡献,其功甚伟。到今天为止,就投资总量来说,中国已是非洲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国,仅次于美英法三国。但与英法在非洲过去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掠夺相比,中国的投资跟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本质的不同。

中国的贡献与机遇

最大的不同在于投资结构不同。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呈现多元化。采矿业只占了四分之一强,目前建筑业投资已跟采矿业投资总额不相上下。建筑投资一方面创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基础建设。比如刚建成不久的横贯阿尔及利亚全境的高速公路,全长1200公里,西起摩洛哥,东抵突尼斯,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情况。


此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制造业投资也达中国在非全部投资的13%。制造业投资是最能够创造当地就业的。最成功的案例当推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的华坚集团,这家东莞代工企业本来深受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之累。2011年到亚的斯亚贝巴东方工业园落地建厂,已经雇佣了当地3000名工人,并成为当地最大的鞋帽生产企业。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每增长10%,就能够创造0.5%的非洲的新就业岗位。


当然,贸易投资之外,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还有两大方面:贷款和融资。中国目前在非洲的贷款已达118亿美元,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投资融资来源国,投资融资规模占了整个非洲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我们最近的实证研究发现,凡是跟中国有紧密的经贸往来的非洲国家,它们的贫困率都会比较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每增长1%,就能够减少非洲当地1.5-3个百分点的贫困率。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话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加强中非经贸关系,可以有效降低非洲贫困人口,争取早日实现世界大同。

专家名片

余淼杰

知名经济学家,

青年长江经济学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北大全球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研究国际联盟秘书长、

国家杰青基金得主、

全球经济管理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在国内外顶级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经济学专著、教材、时评随笔九部。

获奖情况:发表论文曾被英国皇家经济学会评为年度最佳论文,并获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是首位独立获得该奖的华人经济学家。

曾先后四次获得全国国际贸易研究最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发展经济学最高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胡绳经济学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

每经编辑 杨欢

更多精彩内容:

动向 | “中国制造2025” 有了自贸区版本,武汉光谷准备这么干!

周榜 | 天津福建亚军之争趋于白热化,广东自贸区前进四位急于“归位”

报告 | 独家推出自贸区概念股排行榜,揭秘谁是 2017年中报“利润王”

数读 | 这个中国的老牌资源大省要申报自贸区 背后的秘密全在这里

参考 | 两位经济学家的“资本外逃”之争,带给自贸区什么启示

本文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