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魂激荡·专访 | 让企业家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什么说自贸区是一片沃土?
编者按
中国大地上,有一种精神正在涌流、激荡,它的名字叫“企业家精神”。
9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据了解,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企业家精神的最重要特质,在于创新。创新驱动也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自贸试验区的使命,也正是改革创新,并且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改革创新。
为此,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微信公众号:zmsyqbd)特别推出“商魂激荡——寻找自贸区的企业家精神”深度报道,以3+3的形式,邀请3位权威专家对自贸区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贸区如何激发企业家精神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深入采访3位自贸区内的企业家,通过人物故事,解读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细胞”,企业家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排头兵,自贸试验区在政策先行先试过程中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如何与自贸试验区有效互动,共同打造有效沟通品牌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张建平(图片来源:中新社)
针对上述问题,自贸君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
绝不是一句口号
自贸君: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肯定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您觉得意义何在?
张建平: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家精神对于塑造百年老店、打造跨国公司,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家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非常鲜明的企业家精神在做支撑,小到一支圆珠笔笔芯,大到桥梁、铁路,企业集中所有精力把一件产品做到极致并造福于人类,我认为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而弘扬和发展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长久意义。
自贸君: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聚向到自贸试验区。如何看待自贸试验区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张建平:弘扬企业家精神绝对不是一句口号。企业家精神想要真正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来保障。比如企业品牌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企业注册是否便利?企业融资是否有相应的渠道等。
所以,我认为自贸试验区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通过简政放权、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有利于发扬企业家精神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弘扬企业家精神,都有了肥沃的土壤。能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绕不开一个主题
自贸君:自贸试验区建设如何为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支撑呢?
张建平:除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以外,还包括在自贸区建设中,要进行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就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比如对外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对自贸试验区内注册实行“五证合一”;扩大制造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等等。这些举措当中,有些已经复制推广到全国,有些仅在自贸实验区内施行。但作为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建设不能绕开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主题,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家更好的弘扬企业家精神。
自贸君:自贸试验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弘扬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那么,当前进行到了怎样的阶段?还存在哪些不足呢?
张建平:2017年4月,随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1+3+7”的模式。但三批自贸试验区的进展是不一样的。以上海为代表的第一批自贸试验区,进展会快一些。而第三批新设自贸试验区,进展相对会慢一些。所以,不同自贸试验区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省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除了便利化、个性化的政策举措之外,自贸试验区对于企业的管理,包括法律的法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在金融监管、海关监管、电子口岸等方面,需要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
鼓舞企业家士气
自贸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是某一方的责任,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推进。企业在自贸区建设中,又该如何发挥作用呢?
张建平:每一家企业在自贸试区建设中都是一个重要的主体,自贸试验区在建设过程中,许多改革开放的举措,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落地的过程。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可能会感受到需求得不到满足,审批效率不够高等。而政府原有的管理方法和举措也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此时,就需要企业通过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通过当地政府去反映诉求,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让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尽快落到实处。
自贸君:企业家与政府间的有效互动,与弘扬企业家精神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张建平:这个关系就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依托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而实现企业家与政府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鼓舞企业家的士气。
实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我认为这是企业家在自贸区建设当中需要发挥的作用和义务。企业与政府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会让自贸试验区的营商环境朝着不断改善的方向去迈进,今后,就会有更多的企业从这个过程当中受益。当然,打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屏障,也需要政府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由被动请上门变为主动走上门,把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心。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杨欢
观察 | 对标伦敦新金融中心,中国自贸区的金丝雀码头在哪里?
周榜 | 上海自贸区用“第一”案例拿第一,重庆自贸区守位成功蝉联季军
本文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