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工程·三下乡】“夏日繁星” 调研第一站 | 探寻圣狮古村落,找寻发展新道路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抬头可见的毒辣太阳
并没有使“夏日繁星”队员们退缩
星星们一如既往地
穿着队服,挂上工作牌
勇敢地踏在圣狮大地
穿梭于街道上,行走于田埂间
调研圣狮村的发展情况
他们
用双眼领略着
有800年历史的圣狮古村落风景
用耳朵聆听着
圣狮村几百年来沧海桑田的故事
用头脑思考着
圣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情况
2018年,圣狮村被确定为中山市6个新农村市级示范村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有着800年历史的圣狮村正在“涅槃”,走一条独特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夏日繁星”队伍秉着“走进去,带出来”的态度,旨在了解学习圣狮村的发展之道,以大学生的眼光看待圣狮的发展,为它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分析它的可复制性,推广圣狮村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优秀模式与宝贵经验,为其他村落提供可借鉴的发展道路。
圣狮村中保存着10多处明清时期的古旧文物建筑。从2011年起,村“两委”确定了“依法治村、以文立村、经济强村”的治村方略,文化被定为其中的重要板块。2018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理念下,圣狮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文化底蕴焕发生机。
村落的街道宽敞而静谧
在圣狮村团委阮书记的带领下
我们一路走下去
发现有许多年代感颇浓
且具有独特性的历史性建筑物
阮书记还着重给我们讲了
几个圣狮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01
阮家旧宅
由华侨兴建,富有华侨建筑风格。抗日时期,曾被日军作为中山司令部;解放初期为圣狮村民兵部(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圣狮洪圣殿
始建于明末天启或崇禎间(1621-1644年),有近400年的历史。清雍正己酉年(1729年)重建,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重修,光绪葵卯二十九年(1903年)再扩大规模重建,现在所见之建筑,就是那时所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古海遗址
狮山地貌属白垩纪红沙砾岩构成,发育至今约为5000年,是我省迄今所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海地貌,其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最为完整及典型。
“期颐偕老”百岁牌坊
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898年),是清代为表旌彭澡文与妻杨氏夫妻同登百岁而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升平人瑞”百岁牌坊
建于清宣统二年(1909年),是清代表旌百岁寿星阮维光而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团益公会
建于1914年,由乡贤彭介生等人发起创办的,中山市最早慈善福利机构。(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圣狮村还拥有中山市首个国家农业公园
以及省级非遗“圣狮四月八”巡游活动
圣狮四月八由来
▼
明末清初,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瘟疫,因为药少人多,导致许多村民病倒,然后村民建起洪圣殿进行卜卦,卦象显示,要舞龙舞狮进行民间喜庆活动,又正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日子,于是出动村内所有壮丁进行舞龙舞狮舞凤,每户村民都燃放鞭炮,炮竹的硫磺硝烟弥漫在村落的每一处,后来瘟疫就逐渐消失了……村民认为这是洪圣龙王的显灵,自此,每逢农历四月初八,都要在洪圣殿内祭奠洪圣龙王,祈求身体安康,风调雨顺,并在村中大街小巷中舞龙舞凤舞狮等,这也就成为了圣狮村及其周边村落的民间习俗并演化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四月八”至今超过三百多年历史,不仅代表圣狮村的喜庆节日,也是增进圣狮人之间情感的重要纽带。
圣狮村的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也做得相对较好
曾荣获“珠三角最美生态乡村”荣誉称号
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古村落
为何一个小村落能取得如此成就
究其原因...
当地村委采用许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
来弘扬和传承他们的文化
例如推动民俗艺术进校园
和组织队伍外出表演等形式
来培养青少年对民俗艺术的兴趣
以及利用墙绘,表现圣狮的古旧文物建筑、
人文情怀以及价值理念
还不断的开发一些文创产品,如表情包等
使民俗文化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里,精神上
圣狮不仅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村落
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农业大村
圣狮村辖区面积约5600多亩
仅农业区就约占4600多亩
队员们走在农田间
感受着乡村独有的自然气息
看着圣狮蒸蒸日上的农业发展
夏日繁星团队跟着圣狮村阮书记,一起行走在圣狮的农田间,了解圣狮村振兴实施情况。阮书记为队员介绍道:目前各家各户仍然是分开耕作,种植的品种也是比较普通,所以农业在整体方面产量、效益都不高。
现在,圣狮村准备扩大种植搭棚规模,引入优良种子并扩大其使用范围。农民们转变理念,发展循环农业,包括控肥、控药,少施化肥、节水,在打造有机农作物,发展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圣狮村4600亩的农田,呈现一种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前景!此举不仅提高当地农民的收益和生活水平,更是促进了圣狮村由农业大村迈向农业强村的进程。
▼
转载丨夏日繁星社会实践团队
排版丨崇宇
审核丨亚地卡尔老师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