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产业园区研究中心主任 廉毅锐
“更新“这个词并不新,在城市规划领域已经作为学术讨论显学几十年了。然而进入广大国内资本力量的视野并不久。因为中国的城市化率逐渐走高,理论上来看,城市的地产价值将会返回前几轮的建成地段。同时,建筑寿命和使用功能也都有改变的需求和余地。虽然有了前几年的特色小镇这个概念中的优质方向和建设蓄水池,但毕竟资本是首先回避弱流区域的。所以很多判断趋向于近期乡村和城市的更新会交错进行,如果以年为单位的话,五年作为一个钟摆的周期并不算长。但是红火的趋势会越来越盛。更新这个钟,摆了不止几个五年了,它作为一个学术版块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清晰分野。尤其是二十年前主要聚焦于旧城的更新。对于发展还是保护,无论从实践还是讨论上都有着极有价值的成果。当时的自己是对更新的多种头绪感到困扰,对多种概念之间的关联没有足够区分的设计师。正是热烈的学术讨论给了青年学生一次张开眼睛般的认识。那个时候陈志华先生指出中国有四千多座旧城,但是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只有一百多座(建筑史论文集13)。对于昔日文化载体的能量消散的忧心忡忡引发了与经济发展的一次协同关系的长足思考,一直绵延到现在。同时,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出现,些许地区(不只是城市内部内容)能量消失的又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了。当时就有针对旧城更新的对象的描述是“直接地认为旧城(old/innercity)是指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1]设计面临的问题如果说就算和现在是一样复杂的话,那也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主题。经济发展的不足,并没有那么多关于如何能够让别人的钱来此地还回得去,全身而退的主动关怀。随着实践条件变得充沛,如何能够让别处的人来此地还能在此地做点什么有建设性的动作,这些问题越来越回避不得了。
没有钱和人在其中穿梭的更新,不太像是一个能够推广的更新。现在的更新更多的时候关心的是如何的执行方式和路线图能够找到价值低迷,文化消散,信心不足的区域的新生道路。新生这个词听起来过于文学化,不像“更新”那么理性科学,更像是充满信仰色彩的抒情。但是更新究竟是什么?那么多复杂的概念和概念的演变过程包含在其中,它的中心内容能够简洁表达吗?栗德祥先生曾经跟我们看似不经意的讲过“积极化”这个概念[2]。我们几个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曾经一起研究过一阵子积极化的意义。后来觉得简单:就是把消极的地方通过一些设计和人类心理行为互动起来,从而变得积极。又后来,觉得还是不简单。这几乎是一个设计师赌上一生所做的所有的职业动作。我们的对文化和对经济对人气对产业的更新,加上最直接入手的改变环境,首先就是为了积极。先来段复杂的,更新俩字里面各种门派还不少,每个门派代表了他那一个时代所主要要求解决的问题。问题为导向带来了不同偏重的方法。由此各自得了名号。不得不使用一些英文他们对应的意思反而更清楚一点,我们大致把它用最直接的翻译来一条顺的译吧Renewal(再次弄新),Redevelopment(再次开发), Reuse/Remodel(重新用/再造型)和Regeneration(翻译不好,慢慢解释)。Redevelopment起初指美国于80年代开始实施的小规模社区再发展计划,着重于社区邻里结构的复兴和交通系统的完善。同一时期,日本等西方国家开始较多采用这种方法。(董卫)按照吴良镛先生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的阐述:改造、改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指的是比较完整地提出现有环境中的某些方面,目的是为了开拓空间,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旧城物质环境的改造实际上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3]我想每一个真的实践过更新的参与者大概都会注意到”增加新的内容”在这里的表述,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环,也是面对旧城最为实事求是的一个开放的态度。Reuse/Remodel是指对于更小规模的建筑或小街区的调整工作,往往是以建筑物保护或整修的方式进行,整修建筑物赋予新用途称之为Remodel,对于土地或建筑物用途的更新调整(如旧工业区变为商业区,码头变为贸易区等)则是Reuse,它与Redevelopment差别在于规模更小,且不涉及大的交通系统的改变。Regeneration主要用于英国,它代表的不只是旧房改为新房或是实质环境的改善,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它追求的是全面的城市再生,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城市经济、建造符合环保的生态建筑,引入丰富的文化活动活化城市,并降低城市犯罪率等。[4]所以说Regeneration没有能够一下子用一个词翻译。大概是因为它包含的太广,只要是和积极化相关了的就都在这个词里。
我们所说的更新,不仅仅是旧房子建筑的修理改造,也包括广场环境的景观提升改善。除了这些物质的形式,还涉及到这个区域的功能改变、产业内容的增减,和人口业态的置换,比例变化。由此带来的文化氛围转变。旧房改造,环境改善,经济意义,工作机会,生态环保,文化生活,降低犯罪。更新指导下的很多旧工业区变为商业区,码头变为贸易区,过去十几年很多好的更新案例发生在英国,尤其伦敦。1999年,经过对英国城市衰落的分析,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为首的城市任务团体(UrbanTask Force)提出了一份名为《迈向城市复兴》(Towards anurban renaissance)的报告,其中,关注重点是城市更新,既要通过设计引导发展(Design-ledapproach)从而为衰落的城市地区重新注入活力。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词:Renaissance,也是复兴。这些都用re开头的词汇容易把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别管太多分别了,大概就是说要人和文化的互动重构当成一个重要的事情。
他们没有说说了事,做出了进一步的计划。把文化和建设联立起来看待。于是,伦敦的更新一个缩写提上日程—CAZ城市活力区。 伦敦在2012年举行奥运会,他们 在这之前的五年开始借着这个机会更新伦敦需要的那些区域。这其中经历了十余年,如今已经是成果显著的鼎鼎有名的那些:金融城,金丝雀码头,Here east区域,Sheroditch区域,Cameton老镇,Oldstreet硅环,至今仍然可怕与可敬交织的Sartford区域。还有就是逐渐被国内发现和关注的国王十字区域更新。 下一篇我们一起探讨复兴计划是如何将国王十字区成功地从充满着维多利亚式工业气息的破败区域更新成集商业、住宅与生活为一体的新社区,完美地从工业遗产蜕变成伦敦新地标。[1]李其荣 编著 ,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p194[2]栗德祥、邓雪娴,人居环境积极化[J],建筑学报,2003,1[3]吴良镛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董卫,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J],建筑师,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