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丨夏梦:我和金庸,其实不如不说

2016-10-23 女性阅读新力量➤ 半城



半 城 大 话“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有这样一批女性,经历过如霜岁月、家国战乱、人性的恶和命运的苦,走进耄耋之年,白发如雪、笑靥温润,犹如蚌病生珠,愈发惊艳。而这种惊艳,就像历史天空中那一抹璀璨晚霞。半城以此栏目,向她们致敬!那一低头的温柔,照亮了整座城。





夏梦:我和金庸,其实不如不说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这是坊间广为流传的金庸对梦中情人夏梦的描述。这个被夏梦惊艳的男人,为她创作出了笔下最得人心的三个女性角色——王语嫣、小龙女和黄蓉。词作家乔羽那句著名的歌词“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灵感来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与夏梦的一次偶然相识。王家卫将夏梦视为心目中的“古典美人”,李翰祥更是盛赞她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在老影迷心中,夏梦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香港女明星。能看到“传说中的夏梦”本人,一切就已足够。


▲夏梦


(一)

“我自己的每一部戏都不满意”

夏梦原名杨濛,1933年生于上海,14岁随家移居香港。夏梦在香港玛利诺修院学校读书时,经由同学毛妹的推荐,被其父——香港长城公司负责人袁仰安相中并获邀加盟。有传闻说,袁仰安曾央求名作家高雄和李萍倩一同为夏梦取个艺名,因正值夏夜,故想到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又结合“梦”与“濛”的谐音,于是定下“夏梦”二字。而早在五十年代,夏梦就明确答复过影迷:这是她自己改的。

在处女作《禁婚记》中,初出茅庐的夏梦把少妇角色演绎得极为讨巧,因此蜚声影坛,得到公司及导演们的重视及栽培。此后一系列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她在香港左翼国语电影公司的台柱地位,与石慧、陈思思并称“长城三公主”,更是影迷和导演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长公主”、“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长城三公主合影

在当时,好莱坞电影已被清除出大陆,在工农兵占据绝对主流的银幕上,左派港片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人们对现代生活、小资情调的浪漫想象。据说,六十年代初的上海滩,曾有“千方百计为‘一计’,三日三夜为‘一夜’”的流行说法。‘一计’指的是陈思思主演的《美人计》(1961年),而‘一夜’便是夏梦主演的《新婚第一夜》(1956年)。为了看一场电影,不惜排上三天三夜的队,足见上海人对夏梦痴迷到什么程度。

在世人皆对她的容颜津津乐道时,夏梦并不自负貌美,依旧刻苦钻研。她的表演风格松弛凝炼、朴实自然。她的思维聪慧,银幕上的可塑性极强,无论古装、时装、民国还是戏曲等片种,均是手到拿来,游刃有余。

从1957年至1967年,夏梦出演了将近40部影片。 尽管星途坦荡,夏梦依旧保持着她朴素、自然、谦虚、知性的作风。夏梦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从她所写的《从影一年》中便能感知一二。这篇数万字的长篇自述是应影迷们的强烈要求而在《长城画报》上连载的,后来也被统一整理收录到《我的从影生活》一书中。至于她的品性,早在1954年就有评论指出:“她的天性仁厚,到现在仍不失一个‘真’字……她活泼而好运动,打羽毛球是她的嗜好,虚心向学,没有那种‘初出道’的自满自足气概,这样便能任重而致远,夏梦给予人的好印象,主要是从这里来的。一个有希望的演员,不论在演出或私生活上,都得建立自己的风格,夏梦足以语此了。”


▲五十年代初的夏梦,刊登于《长城画报》

时至今日,84岁高龄的夏梦已无法清晰记住自己的每一部电影和每一个角色,但她说她最喜欢的还是《新寡》。而对于自己所扮演过的角色,夏梦一视同仁:“我自己的每一部戏都不满意”。

▲《新寡》:该片入情入理地描写了寡妇如何受世人歧视,寡妇的出路又在哪里,表达了对封建观念的控诉。片中夏梦的表演复杂而深沉,丝丝入扣,气质高雅,幽怨动人,堪称她的代表作,她也凭借此片获得了1957年全国最受欢迎的十位演员之一。



(二)

“见好就收”

“见好就收”,是夏梦的座右铭。

1967年,夏梦的最后一部影片《迎春花》还未上映,她便和丈夫离开香港去加拿大定居,从此息影。问起原因,她回答“见好就收”,“年纪老了总要退下来,想给人家一个好点的印象,不要让人家(在银幕上)看到(我)老的样子。”

十二年后,她返回香港创办青鸟影业公司,监制了许鞍华执导的《投奔怒海》、严浩执导的《似水年华》和牟敦芾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前两部电影分获第二届(1982年)和第四届(198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夏梦监制的《投奔怒海》中,刘德华初露锋芒

相比做演员,夏梦更爱做监制,“演员是很被动的,监制是可以自己选题材,主动点;监制也更有成就感。”《投奔怒海》是青鸟影业的开山之作,理应求稳,夏梦却挑了当时默默无闻的新人导演许鞍华,并且拍了一部不太常见的越战题材影片。问起原因,夏梦回答:“我喜欢投导演的第一部戏,不过许鞍华那时第一部戏已经拍了;(选这个题材)是因为那时越南的难民涌入香港,所以才想拍,不过真到拍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

这部电影从编剧本、定演员、选景到拍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波折。最先陈韵文写的剧本不理想,后来由邱刚健改写;而演员方面,周润发最终辞演,临到开拍时还未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最后才叫来新人刘德华顶上。但在许鞍华看来,多亏有夏梦当监制,影片才能顺利拍完,她曾在采访中提到:“夏梦做监制,自然够powerful,在海南岛街上取景,竟可以动用6部坦克车,市长亲自来宣布宵禁。”如夏梦第一次担任主演的电影一样,这部她第一次担任监制的电影也一鸣惊人,上映后卖座空前,收入超过千万港元。

▲《投奔怒海》剧照

而她之后的《似水年华》同样起用还是新人的严浩,并找来斯琴高娃做女主角,斯琴高娃凭借此片获得了香港金像奖的影后,成为首位在香港获奖的内地演员。

然而,在三部影片之后,夏梦的青鸟影业就此销声匿迹了。关于为何没有继续投资电影,夏梦的回答还是那四个字——“见好就收”。


(三)

夏梦,金庸心中永远的梦

作家亦舒素来毒舌,她承认的美女迄今只有两位:夏梦和林青霞。她在《岂有豪情似旧时》中写道:“她(夏梦)无论时装古装,俱美得(令人心跳)‘咚’的一声。近十年来,后起之秀,可与之相提并论的,亦只林青霞一人。

▲六十年代初当夏梦从新加坡回港时,引领了一次时装新风。她以意大利式绒线衫搭配长裤、薄底鞋,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夏梦装”。无论如何打扮,夏梦形象塑造的核心都是要实现一种“明朗的健康”。

夏梦是那个时代许多男人的“梦中情人”,演员岑范甚至为了她终身未娶,他曾说:“假如没有认识过夏梦,我也许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跟某个女子结婚生子。但是我认识了夏梦,别人就跟她没有可比性了。”

拍摄《禁婚记》期间,夏梦与同片出演的岑范相识。岑范出身名门,颇有才气且相貌英俊,与夏梦堪称一对璧人。当岑范决定返回内地,夏梦也决意追随,但因通行证原因没能成行。有种说法是长城公司因为不想放走夏梦而扣留了岑范写给夏梦的书信,导致夏梦认为岑范已经另有所属。于是在1954年,夏梦与父母介绍认识的商人林葆诚结婚,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岑范后来曾对人说,当年幸亏夏梦没跟他一起回来,“如果那时回到内地,以她的背景,‘文革’浩劫中不知会遭遇什么灾难。我又保护不了她”。岑范念念不忘夏梦的善良,“夏梦的美貌还是其次,她的心地更美,非常善良”。她不但对岑范好,更善待他的家人,三年自然灾害时还特意给吃素的岑母邮寄过花生油。


▲夏梦成名作《禁婚记》

“文坛侠圣”金庸对夏梦的爱慕更是不可不提的一段逸话。金庸曾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

在当年的华语文学圈里,流传着武侠大师为梦中情人委身长城影业当小编剧的轶事。据当时的一位知情人士说:“金庸当年爱夏梦如痴如醉,但由于在生活中很难见到夏梦,才想到了改行入电影公司,以此接近梦中情人。”金庸还开玩笑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金庸与夏梦

进入长城影视公司后,金庸以化名“林欢”为夏梦度身定制的第一部剧本《绝代佳人》。单看片名,爱意已了然若揭,《绝代佳人》后来也被称为最昂贵的情书。为博得佳人的欢心,金庸在工作上极其卖力,但终归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意”。 


▲《绝代佳人》剧照

1959年,金庸带着无限忧伤,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了《明报》,此后任《明报》主编兼社长长达35年。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金庸就在《明报》上系列报导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一连十多天登载夏梦所写旅游散文和小说。夏梦移民加拿大时,《明报》曾以罕见的头版全版报道。金庸还特写社评《夏梦的春梦》,称夏梦为“善女人”,还写诗咏她:“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多年后夏梦回到大陆,到哪都是金庸附身,媒体用“金庸的梦中情人”广告她,用“金庸进长城是否为了接近侬”试探她,流芳半个多世纪的才子佳人故事,谁都忍不住这八卦心。但是,夏梦不喜欢。面对各种有关金庸的问题,她都非常淡然,或者只是出于礼貌地回复:“不记得了。八卦吧。不记得有什么因为长得太美有太多人追求的困扰。”实在逼急了,就说,“武侠小说,我不看的。金庸先生,也很多年不联系了。”

如此一生端庄,难怪影视评论家石川称赞夏梦“是传统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载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文人家国梦想的梦中情人。她真正被大陆影迷所知,还是在八十年代港片重返大陆之后,此时的夏梦,早成中华文化的稀缺资源。她所代言的传统佳人形象,不仅在红色大陆已成绝唱,就连现代化本地化进程中的港台也暌违已久。”

对金庸来说,夏梦成了他心中永远的梦。

而夏梦只言:“我和金庸,其实不如不说。”


文编丨李浩 车俊铭 美编丨陈茜茜 音乐丨范丽甍

配图来源于网络

半城编辑部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