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 傅莹——等时光老去的女子

2017-03-11 女性阅读新力量➤ 半城



【 半 城 大 话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有这样一批女性,经历过如霜岁月、家国战乱、人性的恶和命运的苦,走进耄耋之年,白发如雪、笑靥温润,犹如蚌病生珠,愈发惊艳。而这种惊艳,就像历史天空中那一抹璀璨晚霞。半城以此栏目,向她们致敬。那一低头的温柔,照亮了整座城。






傅莹——等时光老去的女子

文丨李鑫、刘思瑶


我曾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优雅”一词。

想必是江南烟雨的杏花巷中走出的油纸伞姑娘,颦颦笑笑都触及眉梢眼角,晕染出水墨般的笑靥。许有万般可能,但我从未想到“优雅”会和一位年已花甲的女子联系到一起。

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傅莹第五次作为大会发言人接受中外媒体采访,这几年她凭借得体的话语、迷人的风采以及应对各种刁钻提问时柔中带刚的独特风格“圈粉”无数。所以当她上午十一点准时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各种相机快门的声音完全停不下来,开场的话语全程被快门声伴奏着,她也忍俊不禁笑了场。

她未必是最美的女子,却是我见过的最值得被称为优雅的女子。倘若她是一朵花,那必是深山中也能傲然独放的白玫瑰,开出自己的一世芬芳,也香甜了山谷的春天。


1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何以知女子

就是这个女子,1953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她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曾官至中共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在父亲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喜欢读书。十六岁,本是灿烂花季,但因“文化大革命”,父亲蒙冤入狱,她的读书时光被打碎,到农场上山下乡,每天像男孩子一样做着繁重且重复的劳动。

但是岁月锋利的锉刀不但没有打到她,反而给了她一身不屈的傲骨,年少时她硬是靠自学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北外,大学期间主修英语、选修法语的同时又自学了罗马尼亚语,我想这样的一份年少的成长简历摆在谁的面前都会在心中暗自感叹这背后看不到的汗水。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想这些傅莹曾经经历的那种啄玉的磨难,都是为最后惊艳世人的姿态埋下伏笔罢了。人们喜欢用“谦谦”形容君子,而我却偏要形容傅莹年长之后的优雅沉着。


2

世界舞台上,她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1977年毕业后,傅莹便开始了她近乎传奇的一生。她曾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新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副外长;改革开放以来首位,也是继1975年王海荣之后第二位女性副外长;1983年全国人大设立新闻发言人以来的首位女发言人。

2008年4月,在西方媒体一边倒的歪曲中国,奥运圣火传递频频受阻时,傅莹站出来了,她通过多次危机公关,恰到好处地为中国挽回声誉,这也为她赢得“危机大使”美誉。她怀抱着两个“福娃”替中国发声的时候,我从她的眼中读出了一种笃定,一个女子的胸怀中怀揣的是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想这才是傅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连续五年担任人大发言人的她总以一份异乎寻常的淡然迎接各方记者的尖锐提问,日本共同社记者在提问题时,用“咄咄逼人”来形容中国的外交,话音未落时现场就明显可以嗅到一丝紧张的气息。然而傅莹却含笑看着他说“其实你在中国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见,很多中国人的意见包括媒体人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更加强硬一些,尤其面对挑衅的时候,希望有更加强硬的姿态。”并且希望他回去和日本政治层面的人和日本有识之士交流,“日本的人民、日本的领导人,究竟了解不了解中国人民的想法,了解不了解钓鱼岛的历史事实,他们能不能客观地面对?”

我不得不说傅莹绵里藏针的回答确实惊艳到了我,以柔克刚的回答每每都让提问记者哑口无言。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非难是矛,然而傅莹却以水袖还击,遇强则强,看似无力却有一身正气。


3

现实生活中,她低调朴实,温柔顾家

傅莹的丈夫郝时远与她一样都是蒙古族人,两人相识于大学时期。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问题研究专家,两人共同育有一女,女儿也已经结婚。职场上的傅莹优雅知性而生活中的傅莹却像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母亲、妻子一般。

在和丈夫相濡以沫的时光里,两人虽早已没有年轻时的浪漫,但却有互相陪伴的真情,无论她工作到多晚回家,丈夫都会留一盏灯给她,两人也如普通夫妻那样偶尔会因小事吵吵嘴。她和丈夫一般一周只能在一起吃一顿晚饭,一般都是丈夫主厨做些家常便饭,吃的很简单,就日常的小菜,别人家吃什么他们也吃什么,丈夫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内蒙的家乡菜。但即使这样,他们也觉得日子过得也挺不错的,很和睦、很平淡也很温馨。闲下来的时候两个人更愿意平静的呆一会儿,聊一些琐事看一会儿电视,她也会忙一些家务,如整理整理衣服,打扫一下房间。曾经有西方记者评价傅莹 “太女生”,丈夫郝时远回道:“她不就是一个女生吗?”

对呀,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中的良母贤妻,外交场上的英气巾帼。


4

岁月无痕,留给她无尽魅力

一个女子,二十岁的容貌由父母决定,六十岁的气质由自己决定。全球知名的英国《金融时报》,曾对她进行过专访,当时的总编巴贝尔执笔写下,对她的第一印象:“这位朝我们餐桌缓缓走来的女士仪态优雅,没有中国官场上常见的那种严肃表情。身着粉红格子上衣和裙子,戴着一串粉白相间的珍珠项链,笑容灿烂。她很有魅力,但她明白,魅力还可以作为武器。”


也许傅莹已经有些老了,但我仍想称她为女子,而非其他。因为那种抬首举眉间的气息,为“优雅”做了最美好的诠释,时光带走的也许是姣好的容颜,但留给她的却是温润如玉的从容之气。

傅家有女人皆识,莹星胜似再无比。

我想傅莹是一个等着时光慢慢老去的女子,因为她永远走在时光后面,优雅淡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75mby69p&width=500&height=375&auto=02016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傅莹舌战群儒




美编:许宸铭 潘建建 

音乐:范丽甍 | 视频:微丢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