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读库 | 让经典照亮家庭,复旦教授导读“育儿经”
让经典照亮家庭成长
文 |沈奕斐
家庭教育·12本经典
我们看了无数的育儿技巧
学了众多的“三招搞定熊孩子”
听了太多的家庭教育理念
可是,为什么对于“养孩子”仍然是力不从心?
碎片化的知识体系
不具普适性的育儿技巧
被过度解读的家庭教育理念
朋友圈以讹传讹的教育方法
……
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弊端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显露无疑
那么,是时候正本溯源了。
12本家庭教育中最经典的著作
横跨近百年的影响力
全世界所有主体文明的家庭教育结晶
共同助力中国家庭成长!
教授授课·30个课时
儿童成长的规律是什么?
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理念和内涵是什么?
百年前的经典如何在今天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何辨别朋友圈中哪些文章有道理?
哪些文章在误人子弟?
复旦大学 家庭教育专家
沈奕斐 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
通过30个课时,带领您读透家庭教育,共同成长。
本土化诠释·6小时答疑
外国著作是否能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在中国,我们如何平衡应试教育和快乐教育?
我们在新时代碰到的家庭教育难题,能否在经典中找到答案?
沈教授肯定的告诉您:可以!
课后6小时亲力亲为的答疑,将让您对家庭教育一目了然!
奕斐有话说
Q:为什么要来做这次“教授带你读育儿书计划”?
A: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碰到各种朋友问我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家的孩子胆子比较小怎么办?吃饭不好好吃怎么办?爱打人怎么办?比较拖拉怎么办等等。
这样的问题其实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掉的,因为在拖拉的背后可能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在打人的背后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原因,而所有这些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到的都是父母的家庭教育的理念以及对家庭教育的认知。
所以我不太喜欢做一个百度型的专家,你问一个问题我就会马上回答你一个简单的答案,似乎一招就能搞定这个问题,因为事实不是这样的。问题背后其实涉及到更大的问题,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给出解决方案也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因为百度出来的答案你会发现是基本解决不了问题。
真正解决问题的其实是父母要重新来梳理一下你的教育理念,看看你的认知里面是不是有些一些问题,你用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对?否则,这个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只有方向对了,找到背后的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希望授父母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
所以我经常做的事情是推荐我的朋友们去看某一本书,我觉得这本书会有助于让他意识到问题的实质。但很快会收到他们的反馈“ 沈老师,我看了半天没觉得它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太深奥了,我看得很头痛啊”等等。
我发现,每个人读育儿书,看出来的观点(内容)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收获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学术性的内容,大家读得会非常的痛苦。虽然我不想做百度型专家,但是我愿意做一个好的读书引领者。
所以,我决定把我的读书心得详细地分享出来,帮助那些没时间啃书,或者没觉得啃不下去的父母来了解比较经典的育儿理论和育儿实践总结。
Q:那您的读书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读书有什么不同呢?
A:我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个学术的翻译者,我把我看懂的这些专业理论来解释给你听、分析给你听”,也就是说这次的读书计划,不是我把书给你读一遍,而是希望帮大家梳理这本书最主要讲了些什么东西,它给我们启发的是哪些东西,我们怎么去看这个书里提到的问题,它跟今天的中国语境是什么关系。
所以我在整个阅读的时候其实我做的是三件事情:
第一,通过选择的这些书给大家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的体系性的框架,也就是我做了一个体系性的概念。从孩子的视角、父母的视角展开讨论,兼顾家庭教育的道和术两个方面,建立一个框架性的,改变认知同时又操作落地的家庭教育体系。
第二,我来做一个专业化的解读,通过我的专业去去讲一讲。比如说有很多的词汇其实大家都会误解。当然不同的学者对同一本书有完全不同的想法,我们也给大家机会来讨论你看出来跟我看出来可能有什么不同。有些书大家都说太难读,但是你听我讲,你就会发现,原来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容易理解的道理啊。
第三,我做得很重要的工作是本土化。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今天你怎么看它、在中国你怎么看它。
尤其是针对西方的育儿理论,我很希望让大家意识到:中国在面对西方理论时一定要有反省性。
西方的育儿理论是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的环境里产生的,它最主要的目的是强调孩子的重要性,希望父母能牺牲部分个体权利和利益去更好的照顾孩子;而中国的环境一直以来是家庭主义,父母其实已经很具有牺牲精神了,如果我们全盘照搬西方的理论,那么一定会让父母牺牲更大,对孩子的关注更重,最后导致了我们社会学发现的中国家庭的“强化性育儿”的问题:即父母觉得在孩子身上花再多的时间都不够,花再多的心思都还有不足的地方。
这样的强化行育儿导致父母变得焦虑内疚,而孩子却又失去了“无为自主”的时间,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体系化、专业化和本土化,是这次读书计划的特点。
Q:为什么选择这样的12本书?
在选择的12本书里面,你会发现《童年的秘密》讲的是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状况;《爱的艺术》是从成人的角度讲我们要去爱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两个概念我觉得是在家庭教育很核心的两个角度:孩子和成人出发来认识家庭教育。
第三本是《家庭教育》,你会发现这本是中国很久以前的人写的,但对我们今天依然是很有启发的,因为它跟中国文化紧密相关。前面两本都是国外的,这一本其实跟中国文化很有相关,所以,可以了解中国的很多家庭教育观念的文化基础。
第四本是《孩子挑战》,是近年来被看作是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的一本书。它非常好的梳理了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及背后的原因,我个人收获很多。是近年来儿童教育理论比较成熟完整的一本。
第五本我推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作者也是一个西方的学者,这本书其实跟《家庭教育》有对应的地方,但是呢我觉得他的角度又有不同。
第六本《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是NLP典型的一个梳理亲子关系的一个方式,我觉得它是非常实用的,而且从关系角度来讲家庭教育更全面。
那么第七本《多元智能新视野》和第八本《游戏力》是从两个角度去展开的。《多元智能新视野》主要是讨论大家一直很关心的孩子的智力成长方面,而《游戏力》讲的是你如何用好的、更加愉悦的方式,让孩子能够得到这些的智力以及各种技能的发展。
第九本《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是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我觉得它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怎么把问题变成一个技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非常管用的方法我很想跟大家分享。
《正面管教》跟《P.E.T父母效能训练》这两本书很多人都听说过了,它提供了非常实用的一些具体的方式,它也结合了其他的各种理论,比如说正面管教就结合了《孩子挑战》里面的关于归属感的话题。但是我也很想跟大家分析一下,在今天当它被普遍接受的时候,其实我们要对它进行一些反思性,矫枉过正之后我们要稍微做一些反省。
最后一本《非暴力沟通》讲的是一个非常可操作的方法,具体怎么用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我觉得这几本书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们做这个体系化、专业化、本土化的读书计划,希望通过这样共读的过程能够帮助大家来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的一些认知理念以及方法,我做的工作不再是给你一个解决方案,而是我希望你自己能慢慢找到你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我很希望能够让家长发现,其实家庭教育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困难,“成长就是快乐的”,我们做父母其实是一个非常快乐和享受的过程。
导读时间
6月6日起,每周二、周四晚上21:03分 准时开课。
(每次20-30分钟)
导读内容
每周共读1本书,共12本。
其中周二分享、周四答疑。
导读形式
微信群内音频直播,可回听。
导读费用
免费!免费!免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报名方式
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群满后添加Miss半城(ID:missbancheng)为好友,备注“育儿经典导读”后入群。
美编 | 吕新月
转自:奕斐有话说(ID:shenyifei)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