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艺术 | 摄影家阮义忠线下沙龙预告:在光影中走上回家的路
摄影家阮义忠线下沙龙预告:
在光影中走上回家的路
素材源自网络
整理 丨赵慧文
阮义忠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台湾宜兰,他风华正茂的中青年时期,正经历着台湾戒严的最后岁月。当时的台湾,处于一个喧嚣的工业化过程中,经济蓬勃发展,而本是安静自足的乡村,被强牵着步入遽变,土地遭遇工业污染,人口流向城镇。“美丽岛”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骄傲,被现代化的经济增长数据所代替,而土地,退而成为一种关于贫穷与落后的意象。
阮义忠▲
在对生命充满纷繁梦想的青年时代,阮义忠与照相机相遇,从此,他便是土地的叛逃者,却也是客观的记录者。
29年前 摄影家亲手冲印的典藏价值▲
阮义忠凭借一张公路地图,走访那些他未曾去过的地方,用纪实的手法,通过影像记录当时台湾的发展脉络。
走遍台湾农村,希望找到人与土地以前的那种亲密关系,“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他回忆当时的自己:“一个人,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在一个小岛里孤独地旅行,让我希望被接受,被认同,努力融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中。”
《灵魂的肖像》▲
阮义忠记录了土地,也记录了人在土地上的某一种关系,记录了那个茂盛丰饶的感觉,一望无际的生命的感觉。
阮义忠《人与土地》摄影系列展▲
摄影的任务是发现、理解、见证,并能为别人带来启发。阮义忠说:“很高兴自己能用相机留住了台湾的那个时代,我也回去过曾经拍摄过的地方,虽然景观、房舍外貌、生活方式都跟往昔不同,但传统伦理价值依然存在,处处仍有知足、善良的人。”
《老天给的礼物》▲
《头城竹器匠》▲
时间迈入21世纪,阮义忠开始执笔细述拍摄背后的故事。直截的影像呈现与简洁淳朴的文字叙述,集成对心中的故乡和外面的世界的理解。有人批评阮义忠的温情,认为他用优美覆盖了真实的苦难,用抒情取代了直面问题的思考。每个人都可以有专属自己的审美立场与价值态度,关键是,究竟持怎样的理由,在优美与苦难之间、抒情与理性之间,作选择。
行駛於蘭陽平原的火車,1978 ▲
火車上的宜蘭鄉親,1978▲
回家的小孩,礁溪二龍村,1979▲
鏢魚,南方澳外海,1981 ▲
泰雅族女孩,南澳,1986 ▲
时逝世迁,照片有照片的生命,文字有文字的生命,在它们的融合中,我们看到的是阮义忠对人性的温暖关照与对土地的眷恋感恩,有一种温和的悲悯,在文字与画面的对话中缓缓流动。
2017年10月15日,阮义忠先生将在德基美术馆,与大家分享,斑驳光影背后的乡愁。
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
主题:回家的路上
“我的成长可说是逃离家乡,又终于返乡的过程。幼时深怕被土地钉牢,当一辈子的农夫或木匠,因此拼命阅读想成为知识分子。高中毕业在台北的文化圈找到立足点,于《幼狮文艺》发表了大量插图,却仍然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直到服完兵役后接触摄影,在拿起相机的那一刻,我突然惊觉,原来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正视、珍惜过周遭的一切。是摄影把我拉回现实,吸引我用镜头对准世间的温情、人性的善面,也让我找到了回家的方向。我的所有摄影作品,基本上就是回家路上的一步步脚印。”
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15日 下午14:00—16:00
场地支持
德基美术馆(德基广场二期8楼)
活动主办
半城读书
活动赞助
南京卧龙湖置业有限公司
木瓜花PAPAYE西贡花园(德基广场店)
特邀嘉宾 / 朱虹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半城读书创办人
主持人 / 胡敏
自由职业摄影师
现场签售作品
《在他乡》&《云水读年》
《在他乡》▲
这是台湾摄影家阮义忠欧洲摄影随笔集。一卷卷二十多年前拍完之后便束之高阁的底片,为一段他乡之旅,揭开序幕。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匈牙利,86篇随笔与摄影作品记录了阮义忠为《摄影家》杂志奔波组稿的见闻,也勾勒出那些古老城市的鲜活日常。这些影像纪录既是对当代国际摄影潮流的珍贵回顾与展望,也是阮义忠对于他乡的人、事、物的追忆与整理。
《云水读年》▲
报名方式
①扫码进入以下微信群即视为报名成功
②若人数超过100人,扫码添加“Miss半城”为好友,
添加时备注“阮义忠”(注:不备注则无法报名成功)
依山傍水,4898颗黑松铺就回家的道路
卧龙湖,回家,就是度假的开始
采编丨赵慧文
美编丨大春
半城编辑部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