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城调 | 读“美”最考验初心和耐力

2015-11-04 女性阅读新力量➤ 半城


有读者在后台问:为什么这样一个读书的公共号,要从“美”谈论起?

美,包含于生活的多面,也是我们审视生活的起点。这两周,我们在「半城」看过了为美铤而走险的人,也明白了“不是天生花瓶,是一件很残忍的事”,甚至聆听了美学专家潘知常老师对生命美学的讲解,还欣赏了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美人的经历……

当然,我们也通过这个公共号认识了许多爱美、惜美的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了一群同样喜欢读书的人,他们还热心地为半城推荐图书,分享阅读,传递灿烂的思想。

上周,由半城专家委员会推荐了5本关于美的书籍,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刘嘉教授几乎全部读过,这个善于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实用软件的工科教授,看上去更像是潜伏在一帮理性思维动物里的感性动物,他对美的理性思考值得读书人的敬佩。此外,还有不少读者向「半城」推荐了自己心中的“美学”书籍。最后,我们来欣赏专业书评人杨小洲对上周推荐图书的《丑的历史》的读后感。

同时,欢迎大家分享推荐图书的读后感想,直接发送至后台或邮箱bancheng2015@163.com,被半城选登就有机会获得图书一本或受邀我们的线下读书会。


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

这本书源于「半城」读者 GEKIIO的推荐,在他的心中,蒋勋是一位贯通文学、艺术、美学的大师,“他的著作我几乎都读过,他用我们看来有点戏谑的方式传播美,而这些美是在不经意之间被唤醒的。”对这本《理想国·孤独六讲》,GEKIIO觉得更适合半城的女性读者阅读,“女性应该要学会如何与孤独相处”。

书中语:“如果不活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人生而孤独,在这匆忙的城市里,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并融入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一种孤独美学。


眼明心亮的枕边书

这本书同样来源于「半城」读者雯杰的推荐,这也是她的一本枕边书。习惯枕头旁边必须有本书才能入睡,即使哪天太累实在不想翻睡着了突然醒来对着一本书也觉得踏实无比,有枕边书习惯的都是爱书之人,眼明心亮从床上开始。

朱老一生都在谈美,直至高龄还在思考自己的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这是他在82岁对自己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给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因此,这本书里既有方法上的,也有思想上的,这些朱老信手所致的看似深奥的美学知识,对于青年一代构建审美意识是坚实的基础。


读“美“考验了恒久的耐力

by 刘嘉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授

《艺术通史》章节

梁实秋的《生活的艺术》说“美”不是艺术地生活,而是生活可以很艺术;缺点是,看了这本书也许你就再也不看别人写的杂文了。蒋勋的《美的沉思》说“美”是历史中漫长的传递;缺点是,蒋老师的历史知识略少于小学四年级的水准。艾柯大师的这本《丑的历史》,应该与他更为有名的《美的历史》对照着看,他告诉你美,可能吸引人,但是丑,更加有趣;缺点是,翻译是Google直接翻的吧?而《艺术通史》是我见过最通俗和全面的美学入门书籍;缺点是,这本书极大的考验了你最初的怯意和恒久的耐力。

除了潘教授的书没读过之外,这四本书都是极好的书。进一步,如果真感兴趣,可以读黑格尔的《美学》和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此外,叔本华的《美学随笔》和盖特雷恩的《认识艺术》都是很好的读物。美学艺术的入门书籍这两年读了几本,我列出的这几本大都只是读了一个开头,其实很艰难。


“前卫艺术运动”是丑的胜利

by 杨小洲 著名书评人

《丑的历史》章节

美的对立为丑,然而审美与审丑皆有共性,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翁贝托·艾柯写《美的历史》后,再作《丑的历史》,在书前《导论》里说:“每个世纪都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提出‘美’的定义……但几乎不曾有谁针对丑写一部专论。因此,美的历史可以援引范围很广的理论文献(我们由此推导出一个特定时代的品味),丑的历史则必须在关于人或事物的视觉图像与文字材料里穷搜线索。”罗森克兰茨在1853年写过《丑的美学》,艾柯称其为“第一部也是最完备的”丑著。

艾柯在《丑的历史》认为美与丑的审视标准随历史时期或文化之不同而变化,说:“一个时代认为合乎比例的东西,另一个时代却不认为它合乎比例。在比例这件事上,一位中世纪哲学家会想到哥特大教堂的层次和形式,一位文艺复兴理论家会想到依照黄金分割来建构的16世纪殿堂。文艺复兴时代的人认为大教堂的比例是野蛮的,他们以‘哥特式’一词来形容,就说明了一切。”这意思是美与丑并无定论,观念亦会随时代或社会发展而起变化。

一个著名的例子便是巴黎埃菲尔铁塔,“埃菲尔1889年为巴黎的世界博览会完成铁塔之前,1887年的《时代报》(Le Temps)刊出一封署名者包括作家小仲马和莫泊桑等的信:‘我等作家、画家、雕刻家、建筑家,珍爱巴黎仍然完好之美者,在此尽我等全副力量与满腔义愤,为法国人民被低估的品味、为受威胁的法国艺术与历史请命,抗议在我国首都的心脏兴建无用且丑怪的埃菲尔塔,富于常识与正义精神的不满的大众早已为此塔取一诨名:巴别塔。’抗议信怒斥这巨大的‘工厂烟囱’将会像一块墨渍渲染开来,‘可恨的铁柱子’的可恨阴影将笼罩巴黎。”这段话里最有趣的是信的措辞,写这封信的人皆是知识贤达和社会名流,倘若我们的知识分子有这般勇气敢于大声疾呼直抒己见,大概老北京城不至损毁到今天这副模样。

关于丑有许多可谈的话题,书中第十四章《媚俗》一节曰:“丑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上层’阶级的人向来认为‘下层’阶级的品味讨厌或可笑。我们当然可以说,经济因素在这类歧视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就是说,雅致常常和昂贵的布料、颜色及珠宝相连。”大多艺术品虽出自工匠之手,却由上流社会所推动,皇室和贵族成为艺术品最好的维护者,而每当有底层暴动和骚乱,都会使艺术品受到损毁。然而艺术常被政治和宗教所支配,使其成为时代政治的符号,艾柯称此为“媚俗”,比我们狭义的媚俗更多出政治因素。“媚俗也一直被用来形容希特勒、墨索里尼政权下那些歌功颂德,要全民欢迎的艺术。”另有一些称作“好东西,坏品味”的,如古镇开发成旅游景点,将旧时代的东西拆除掉再建设新古董,倒是符合“坏品味”的标准了。

谈美易令人愉快,但要把丑说得不让人反感,实非易事。《前卫运动与丑的胜利》一章里说:“心理学家荣格在1932年撰文讨论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认为今天的丑是即将到来的巨变的征兆和症候。意思是说,明天被当作伟大艺术来欣赏的作品,在今天可能被认为倒人胃口:新事物来临时,品味往往还跟不上。”这为我们当代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当代艺术展上经常见到以丑为美的作品,或怪诞、亵渎的自我表现,很是有点赌明天的心理,似乎天才也要靠运气,古今皆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