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客厅丨社会正在走向“正常”

2016-02-16 晋锋 半城


半 城 大 话 】这个情人节,半城送给读者的礼物,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我们关于艺术与孩子、艺术与我们、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许多困惑和思考都得到解读和交流。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但作为家长如何帮助他们保持这种艺术的灵性?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给女儿写书的妈妈、《一猫一艺术》的作者晋锋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社会正在走向正常

——半城儿童艺术史读本对话(一)

文/晋锋


 晋 锋 半城专栏作家《一猫一艺术》


NO.1  苏州老先生和德国老奶奶的艺术教育

回家过年总是能让人看到生活的背面。今年,我们回到了苏州,木果的爷爷奶奶家去过春节。有一天吃饭,吃着吃着,一个菜盘底露出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那一首,字写得很好。刻诗的人是木果的太爷爷,据说他曾经把家里的每一个盘子、每一个碗都刻上了字。有的碗底很小,他就刻一个大字。

我认识爷爷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九十多岁,眼睛瞎了一只、半痴呆、弥留状态的老人,让人看了只会心生同情,想到生命的悲哀,绝不会去想他也曾经有这样浪漫的时候。

这位老先生,年轻时候是一个做销售的人,家庭出身也只是小商人。他们家前前后后的人都没有把他的这点艺术爱好当回事,照样用那些碗碟吃饭。他的身边应该有一些普通小民,会以写写书法,玩玩篆刻为乐,所以才会在他身上产生这种看似普通实际上有几千年积淀的艺术爱好。

想起我到欧洲去旅行,博物馆里总能看到一个大人领着几个孩子,席地而坐仔细看一副画,或者旁若无人地临摹。我都很羡慕,遗憾中国没有这种艺术氛围。我想在成熟的国家一定十分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我去问一个德国的戏剧学博士,他说自己并没有特意去学习过美术,学校也没有特别强调艺术教育。但我仔细盘问之后发现他家中的奶奶爱好文学,偶尔会带他去逛逛博物馆。

苏州老先生和德国老奶奶都是普通人,他们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文明已经发展多年,在正常的社会,普通人身上都会浸染一些文艺的成分,拿它当生活乐趣,它们构成难以量化的、可称之为“文化氛围”的东西。


NO.2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当了父母的人都会认同,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太即时的瞬间交流,你来不及去回忆看过的育儿书,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可以说是没有教育,只有互动,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我也希望艺术的话题能成为我和孩子之间的一个纽带,因为我们都有成长经验,长到十几岁之后,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只剩下衣食住行的话题,一般来说孩子会特别不愿意理父母。我贪心地希望木果能喜欢我久一点,而且是那种不仅仅因为你们之间有血缘关系的情感,是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之间的感情。


NO.3  艺术最重要的价值是“打断”

我最看重的是,艺术的价值在于“打断”。我们人都是有思维惰性的,艺术的基本价值正是在于突破成见,打破常规的思维。我甚至非常希望在美和感动之外,木果能看到那些非常丑、或者表面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艺术品,因为它会带给我们刺激。

现在我们一谈论艺术,就会想要去了解经典美术作品,但我其实非常建议大家看看当代艺术作品,除了当代艺术作品是对当代问题的回应,我们自然而然会有共鸣之外,再就是当代艺术已经不限于绘画,有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各种手段来表达,更加丰富和有趣。


我们普通人经常对当代艺术产生的一个困惑是,“为什么一堆破烂能卖那么多钱?”这其中当然有资本驱动,但我觉得我们在看艺术作品的时候不要去想它的价格,等而视之,对我来说反正都是买不起,再说市场没有那么愚蠢。这些困惑的价值是,它会阻断我们的惰性,让我们重新去思考习以为常的事情。

尤其是,我自我感觉从小接受了太多成见,长大之后花在剥除成见上的时间非常多,时间浪费得很可惜。但是现在在中国,孩子们接受的教育里仍然有很多成见,成年人的社会也充满成见陋习,一时之间难以改变,我希望通过接触艺术让孩子产生一个开阔的、不受约束的思维,这是我最看重的。


NO.4  天赋跟怀孕、咳嗽一样,无法遮掩

艺术教育有两个方向:一是把孩子培养成为艺术家,二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伴随一生的乐趣。艺术家和普通人的乐趣之间的距离,主要是天赋。孩子到底有没有天赋,或者天赋在哪里?如何判断,我觉得只要家长足够诚实,就很容易判断。天赋跟怀孕、咳嗽一样,是无法遮掩的东西。一个天才,他/她自然能感受到天才之为责任,上帝灌输了才华在你身上,会逼着你成为它的出口。相反的是,如果逼着孩子去学习他/她不擅长的,会适得其反。我的一个朋友说得很好:“现在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培养,而是如何不扼杀。”


关于如何训练孩子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任其自然,一种是严肃的、理性的训练。如果确认孩子没有天赋,那就让孩子自然发展,有兴趣就好。如果有艺术天赋,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动手。

我们常常说孩子都是艺术家,很多孩子的画很像大师作品,很多大师终其一生得努力是想再像孩子那样画画,其实不是这样的。好的作品肯定是经过反思的,不是矇昧状态的。从人的本能出发,最后都会画得差不多。毕加索最后画得像儿童,是一种理性的还原。

孤立的环境对谁来说都是很难坚持,建立让父母或者孩子们互相交流的社群组织很重要,这也是半城的价值。


(根据晋锋在对话会现场发言整理)



...

下期预告

 敬请期待

孩子的审美来自哪里?如何把艺术融入孩子的生活?敬请期待明天半城儿童艺术史读本对话(二):《你为孩子报了那么多艺术班,都白费了》



爱乐人声

半城音乐顾问 范丽甍:    

       我记得David Foster Wallace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对具体艺术门类学习的兴趣,但不要用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态去规定孩子在学习或是感受中的进程。学习是一个培养思维的过程,如果人类进程中少了艺术的思维方式那将是一个黑白的世界。

—— LM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