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悬崖之上》最牛的地方,你都猜不到

我是拾遗君 最箴言 2021-05-22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作者 | 拾遗君
来源 | 拾遗(shiyi201633)

“是的,天亮了就好了。”

01

《悬崖之上》正热映。
这部电影最牛的地方,并不是剧情。
影片早早就揭露了叛徒,早早就透露了谁是卧底,它并不靠悬念取胜。
这部电影最牛的地方,也不是表演。
演员确实都很棒,可他们的演技虽好,但还不足以震撼我。
这部电影最牛的地方,其实是它传递的信仰。
“他们在黑暗中前行,为后世寻找曙光,随时随地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他们把活着的希望交给别人,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悬崖之上》最牛的地方,是它传递的信仰之志。
02

如果现在王健林开价1亿:
“只要你每周读两本书,每天5点起床跑步一小时,然后从7点工作到21点。坚持三年,1亿就归你。”
你能不能做到?
不用说,一定能。
但如果没人跟你提前敲定这1亿合约,而是告诉你这样坚持有一天能挣大钱,你还能坚持下来吗?
99%的人不能。
为什么呢?因为结果不确定,不确定的未来,最难坚持。
《悬崖之上》这部电影,最让我佩服的就是革命者的“摸黑坚持”。
如果一件事,我们只要坚持就能迎来好结果,那坚持并不难。
但如果一件事,你在坚持往下走的时候,不但随时都可能掉脑袋,还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赢,那坚持就太难了。
《悬崖之上》的故事背景,是1930年代。
1930年代的天太黑了,看不到一点赢的亮光,谁也不知道何时天亮,谁也不知道天会不会亮。
而选择投降就可以拥有荣华富贵,选择退缩就能安享儿女绕膝之乐,可他们依然选择了奋战到底,即使丢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感谢《悬崖之上》让我知道了,原来比求生本能更坚不可摧的,是信仰之志。
03

我想起了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出席会议的代表只有13人。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说:“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
那时候整个中国,仅仅只有50多个中共党员。
而仅仅只有50多人的中共,却立下了一个宏愿: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只有50来个人,却想救国救天下,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大笑话。
但这帮人却毫不气馁,发誓要将“笑话”进行到底。
他们靠的是什么?
信仰。
04

一大之后,共产党员依然发展缓慢。
中共开二大时,全国党员只有195人。
中共开三大时,全国党员只有420人。
中共开四大时,全国党员只有994人。
四大之后,共产党员的发展开始加速,中共开五大之前,全国党员涨到了57967人。
可就在共产党员蓬勃发展的时候,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随后又展开一系列“清党”行动,大量共产党员遭到杀害。
中共的党员人数,从近6万骤减至1万。
05

“四一二”之后,很多人一说到共产党,就是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冒着杀头之危,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如徐特立。
1927年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这时候入党就意味着牺牲,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长沙师范学校校长徐特立,找到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李维汉,义无反顾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位朋友劝他:“革命已经失败了,你还加入共产党做什么?”
徐特立气愤地说:“革命成功的时候,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无所谓,正是因为革命失败了,我们才得干。”
那时候天色至暗,看不到一点曙光,徐特立等为何还要入党?
信仰。
0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人数是8.6万。
长征途中,他们经历了380多次战斗,最后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余人。
而当时国民党军队是200万,如此敌众我寡,红军为何没有溃散?
靠的就是信仰。
美国记者斯诺这样描述红军: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一切。”
07

1930年7月28日,《江西民国日报》发布悬赏:“能击毙朱毛献其首级者,合赏洋五万元,能活捉朱毛捆送来辕者,合赏洋十万元。”
1934年10月25日蒋介石再次发布悬赏:“生擒毛泽东、朱德者,赏洋二十五万元。”
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披露:
“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
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人一起行走。”
彭德怀也是如此,该书写道:
“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
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如此视死如归,靠的是什么?
信仰。
08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古田,召开了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明确了新分子入党条件:

“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抽鸦片、不赌博。”
从这个入党条件可以看出,那时候加入共产党,没有好处,没有回报,全是风险。
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积极入党呢?
信仰。

比如方志敏。
方志敏加入共产党后,领导了弋横暴动,创建了赣东北苏区,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方志敏当了主席后,有一次他母亲来要饷银。
因为以前供方志敏上学,家里欠下了一大笔债务,方志敏内疚地对母亲说:
“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咱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
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起头,我们每日的饭钿才七分呢!”
方志敏患有严重肺痨,经常咳着咳着就吐血,有一次警卫员心疼他,为他煮了一碗白米粥。
方志敏发现大家吃的是米糠野菜,就立即叫来警卫员:“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特殊。”
1935年,他不幸被捕后,国民党数次派人劝降他,投降就可享受荣华富贵,但方志敏拒绝了,就义之前,他在狱中写道: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09

《悬崖之上》里,张译饰演的张宪臣,遭遇电刑的时候,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之惨况让人不堪目睹。
其实真实的特工受刑,远比这可怕得多。
1927年,四川发生“三三一”惨案,杨闇公、冉钧等共产党员惨遭杀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于是党中央就派傅烈前往四川,以重建地下党组织。
1928年,傅烈遭同伴出卖被捕,敌人将煤油灌进他嘴里,用铁丝穿透拇指吊打他,傅烈手指被扯断昏死过去。
被冷水冲醒后,他仍然斩钉截铁地说:“你砍我的头,我也不说!”
在狱中,他写了两封绝命书。
一封是写给父亲的:
“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父亲不必过于悲伤,若干年后,你一定会理解的。”
一封是写给妻子的:
“你是知道我为什么而死的,你要继承我的遗志,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
临刑前,他留下两句诗:
“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
什么是信仰?
这就是信仰。
10
▲ 李林(前排右二)
《悬崖之上》的结尾。
小兰问周乙:“可以不可以告诉我,老张和楚良哥是怎么牺牲的?”
周乙回答说:“他们勇敢战斗,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先烈,比如李林。
1940年4月,日军对晋绥边区发动第九次围剿。
为了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突围,晋绥第八抗日游击支队队长李林,主动站了出来:
“我带领骑兵排朝相反方向冲杀,这样就可以引开敌人。”
由于众寡悬殊,打到最后,李林的战马中弹倒地。
在毙杀日军6人之后,李林枪里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
在敌人狂叫“抓活的”声浪中,李林扣动扳机,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入自己头颅。
此时,她身体里,还怀着一个三个月大的胎儿。
“把活着的希望交给别人,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这就是信仰。
11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但其中留下姓名的只有196万。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评论:
“当年的地下工作者,除去无数牺牲的,还有很多人,因为种种意外,和上线中断了联系,很多人的结局都不好,甚至有些人可能始终没能恢复身份,至今背负的都是骂名,但他们仍然毅然决然地去做了。”

是啊,有太多太多先辈,他们不求名不求利,只是为了一个信仰,只是为了给后辈创造一个好的明天,就甘愿舍弃一切,包括生命。
正是因为他们曾在悬崖之上凝视深渊,才撑起了后来所有人共同仰望的黎明。
所以活在天亮之后的我们,一定不能忘了那些在黑暗里牺牲的英雄。
没有站在悬崖之上的他们,就没有今天灯火里的中国。
12

很喜欢剧中一幕场景。
张宪臣问小兰:“你知道乌特拉的意思吗?”
小兰回答:“知道,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
张宪臣安慰小兰:“是的,天亮了就好了。”
《悬崖之上》的剧终,是一个开放式结尾。
很多人都在网上问:“这是要准备拍续集吗?”其实电影早就有了续集。
续集是什么?
续集就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THE END
*本文选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往期好文变异病毒传入中国!世卫预警,五一后紧急提醒:最坏的情况来了
非法穿越“鳌太线”的驴友被救后,“农夫与蛇”的一幕出现了...
婚礼上,我哥在我妻子面前嚎啕大哭,多年家丑终于曝光
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我96了,已经赚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们的啦!”
市委书记讲话火了:家里老人、小孩生病了等,需要请假的,工作放下,赶紧走,别因工作终身遗憾!


看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