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21》,酣畅淋漓:终于有人把这段历史拍到位了

老雾 最箴言 2021-08-20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作者 | 老雾

来源 | 雾满拦江(lwwuwuwu)


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复兴之路,铭刻着这些年轻人的辛苦、艰难、鲜血与无尽付出。


01


我坐在影厅,眼望着屏幕。


心里充满期待。


我期待着一部以人物为主线的动感影片,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寻找中的迷茫与艰辛,有开天辟地的石破天惊。


当镜头推出老上海哈同路民厚里那幢古青色石墙,推出那个混杂在一群人中,埋头洗衣服的青年时,我突然激动起来。


没错,就是这个。


这就是久已失落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一行先行者的艰辛足迹。


《1921》。



02


在1921年之前——确切的时间是1920年——27岁的毛泽东,正在上海苦寻出路。


早在来上海之前,毛泽东就已经在“个人选择的迷茫”中苦苦摸索了整整10年。


1911年,辛亥武昌,打响了推翻古老帝制的第一枪。


时年18岁的毛泽东,立即入伍从军,愿以一腔热血,拯救民族危亡。


此后北洋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建立共和,毛泽东退出军队,从建设国家的途径寻求个人事业发展。


毛泽东先报考了警察学堂,但感觉这似乎不是自己的目标。


然后毛泽东报考了肥皂制造学校,又放弃了。


接下来毛泽东改报商业学堂,又放弃,改报公立高级商业学校。


但毛泽东只在高级商校读了一个月,又改主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


在高等中学,毛泽东只读了几个月,就遇到了烦恼事儿。


学校课程太浅显,被他飞速学完了。


此后毛泽东退学,改自修。


大半年时间过去,毛泽东认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个身穿长衫、手拿教鞭的老师。


但父亲毛贻昌坚决不支持毛泽东做个老师的人生理想,为此切断了对毛泽东的经济支持。


于是毛泽东考入了不用学费的师范。


然后毛泽东师范毕业,北上北京,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


再此后,毛泽东为了送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湖南学生,来了上海——从影片《1921》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细节。


毛泽东来到上海,住在了哈同路民厚里29号。


《1921》剧照


在上海停留了两个月,毛泽东生活十分艰苦,所以参加了上海工读互助团。


毛泽东参加的项目,是给人洗衣服。


所以在影片《1921》中,27岁的毛泽东,于上海民厚里,和一群人一起洗衣服。


但是,但是毛泽东震惊发现,这个工作竟然是个坑。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诉说自己的工读困境:“因为接送(衣服)要搭电车,洗衣服所得的钱又转耗在车费上了。”


也就是说,毛泽东参加的洗衣服项目,需要自己搭电车取送,从客户那里取到衣服,洗好送回。洗衣服的费用,恰好支付电车费用。


尽管洗衣服不赚钱,但毛泽东还是拜访了陈独秀,并加入了建党计划。


1920年7月,毛泽东返回湖南。


影片演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竟然无法在当时的上海赚到钱,这是为什么?


正确答案是:没人能够在当时的上海赚到钱,也没人能在旧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赚到钱。


因为旧中国,太穷了,太苦了。


就没钱给你赚。


03


1921年之前的中国,可以说悲惨到了极点。


一是日本加快了侵华脚步,强制北洋政府事实上接受了二十一条。


二是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是战胜国——然而在巴黎和会上,做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如一块肥肉般摆到了桌上,四平八躺,被列强各种瓜分。具体来说,就是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全盘端给了日本。


现在说起来,此事实足令人惊骇。中国做为战胜国,竟然被吞食,被瓜分,徜如果没有战胜,那还有活路吗?


影片《1921》中,为我们展示了那段悲哀的历史。


《1921》剧照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在中国的地方,外国巡捕可以随意抓捕中国人,参加“一大”的代表们,就是在外国捕房的肆意抓捕之下,中断会议,从后门小径逃出,一直逃到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才把会议继续召开下去。


《1921》剧照


事实上,就在1921年,中共建党之后,巡捕冲入陈独秀的居所,悍然将其抓走。


当时陈独秀被下在大狱,囚犯编号是9323、据陈独秀自己估计,由于他主张救国,这在洋人的捕房看来是“罪证确凿”,所以陈独秀有可能被判七年乃至八年。


事实上陈独秀估计的没错,但在包括了孙中山等人的得力营救之下,陈独秀被假释,但要求“随时向捕房报告情况”。


简单说吧,在中国,在中国人世代生存的土地,中国人几乎丧失了任何政治与法律权利。


可以说很悲哀了。


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与学界领袖,外国人都可以随意抓捕,可想而知老百姓的生活,又是个何等凄凉光景。


正因为这个情况,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忧国志士,才会不得不考虑寻求一种刚性力量,从架构上重塑中国,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


剧中李大钊扮演者李晨

带领学生诵读名篇《青春》


建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一如影片所展示,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就在1921年,走入历史。


年31而睿智的李达,45岁的何叔衡,28岁而胸怀机蕴的毛泽东,35岁的董必武,25岁的陈潭秋,31岁的李汉俊,19岁的刘仁静,23岁的王尽美,20岁的邓恩铭……猜猜这些矢志救国的先驱们,平均年龄多大?


28岁!


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在那个暗黑无际的时代,替中国找到出路?



影片中,有个极微小的细节。


建党前夕,“一大”代表李达编印唤醒民众的进步刊物,却遭巡捕房查缉。


稿子已经写好,印刷已经开工。可是李达在捕房的追逐之下,冒了巨大的风险,来到印刷车间,要求修改文章中的一个词。


他要求把文章中的“百姓”,改为“人民”。


印刷人员大惑不解:这两个词,不是一样吗?


李达摇头:不一样。百姓,是泛指,而人民,则是国家的主人!


影片中这个细节,勾勒出来的是时代认知。


在此之前,中国民众向来被视为一盘散沙,视为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臣民”。


只有在1921年这个特殊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的人民,才在政治上被赋予了权利,赋予了国家主体的认知意义。


《1921》剧照


那批平均年龄28岁的先行者,他们在深度思考中,重建了中国人的认知结构。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唤醒民众,引领民众,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要把原本属于中国人民的权力,从腐朽的旧政权手中夺回,归还给人民。


04


影片《1921》中,还有个细节。


28岁的毛泽东,赴上海参加“一大”,抵沪后拜访李达。


李达招呼毛泽东坐下吃饭,但当毛泽东端起饭碗时,李达却“很生气”的说道:毛泽东,你们湖南从我们这里拿走许多刊物杂志,可为什么我没有收到一分钱的回款?


毛泽东说:你们的进步期刊,在我们湖南供不应求,许多年轻人都想阅读。可是那些阅读这些期刊的人,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我们也只好……


说到这里,毛泽东取出张欠款账单,说:但我们把欠你们的每一笔账,都详细的记录了下来,一待情况好转,一定归还。


李达伸手接过账单,嗤啦啦撕碎,兴奋的说道:毛润之,我供货,你分销,我们就像开公司一样,今天我破戒,陪你喝一杯,为早起开启全国之民智!


这个小细节,勾勒出来的是使命。


于艰难环境下,为唤醒民族的付出与牺牲。


为什么是他们?


为什么是这些平均年龄28岁的人,让中华民族于百年陈疴中再度觉醒、走上复兴之路?


只是因为在这些年轻人心中,燃烧着激情与使命。


他们是那样的年轻,认知力却是那么的强韧与深刻,只是因为他们爱这个美丽的国家,爱这个伟大的民族。


只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些后人,永远摆脱列强的奴役与压迫、生活在快乐与希望之中。


电影《1921》中李达教授进步工人学生们学习日语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复兴之路,铭刻着这些年轻人的辛苦、艰难、鲜血与无尽付出。


唯其如此,才知道这些前行者的努力与牺牲,是多么的宝贵,值得我们世代铭记。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肩负使命,中华民族必然复兴。


这就是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的。


— THE END 


* 作者:老雾。我想和你一起成长。本文选自雾满拦江(ID: lwwuwuwu)。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往期好文

中共的另一面,惊心动魄(必读)

52岁张文宏开会睡着,电脑屏保照片全网疯传,他的“秘密”瞒不住了

曾被30家媒体威胁封杀,他却红了一辈子

结婚纪念日那天,我叫了个外卖,15分钟后,天塌下来了

50岁影帝私照流出,看呆网友:这个让杨幂有压迫感的人终于火了


看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