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年前,因为一张照片感动中国的“大眼睛”女孩,后来做的事更让人震撼

打盹的下午茶 最箴言 2021-10-04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来源 | 积木育儿(jingguanyuer)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这张照片,十有八九的中国人,都有看到过,而且是无数次地看到过。


照片上这双明亮熠熠、饱含企盼的大眼睛,肯定让你无法忘怀。


黑白色调的照片里,小姑娘衣着破旧、头发蓬乱,小手握着铅笔坐在桌前,表情怯生生的。


一双清亮纯真的大眼睛似乎在凝视着你,流露出强烈的、渴望的光芒,正代表着无数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发出心底的呐喊:“我要上学!”



1991年,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一经问世,便牵动了万千国人的心、打动了全世界,观者无不为之而内心震撼、心酸心疼,甚至潸然泪下。


自那时开始,希望工程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资助,无数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圆了求学梦,公益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而照片中的主人公,当年才8岁的苏明娟,在照片拍完后,意外地成了“名人”、成了希望工程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人生也因此而被改写。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便是三十年过去,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不禁感慨,照片里那个曾经备受瞩目的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会过着如何的人生?


01


1991年4月的一个早晨,8岁的苏明娟,背上了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和几位小同学结伴去上学。


朝阳初升,鸟儿的啁啾铺满山林,风儿掠过带着丝丝清冷。


年幼的孩子们得在这样湿滑、蜿蜒的山路上,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其中的一段路,还在大水库的上面。


除了书包,苏明娟还得带上一个小碳炉——那是天气寒凉时“不可或缺”的上学必备物品。


那时所谓的“教室”,是一处年久失修的土地庙,墙皮脱落、窗户漏风,乍暖还寒时节,呆在里面会冻得直哆嗦。


而冬天一到,几乎每个孩子手上都会长冻疮。



但有了小碳炉,苏明娟可以不时暖暖冰冷的小手,再握起铅笔写字,翻着散发着墨香的课本,心里有着小小的欢喜,残破不堪的教室,也似乎明亮了些许。


她刚读二年级,认识了一些字,在书本里,接触到一个新奇、美好而广阔的世界,她对此充满向往。


此时,有几位干部模样的大人走进了教室,有位叔叔还拿着一个奇怪的机器,对着孩子们看,也对着教室看。



苏明娟好奇又疑惑,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那个叔叔。而叔叔也微笑看着她,举起那个机器对着她,按了一下,响起“咔嚓”的一声。


这“咔嚓”的一声,竟神奇地改写了她的命运,还影响了无数个孩子的人生走向,感动了一代人。


02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的一户农家。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但经济发展落后,一直都很贫困。


苏家父母每日辛劳地砍柴、打鱼、养蚕、养猪,种田种板栗,但日子还是过得很拮据。


小时候,苏明娟和弟弟早上只能吃一碗粥,剩下的妈妈要拿去喂猪。


苏明娟吃不饱,急得想哭。妈妈无奈地说,猪长大了可以卖钱,就能供小姐弟读书啊。


她在粥上洒上米糠,不给姐弟俩吃。谁知,苏明娟和弟弟太饿了,竟把粥上面的米糠拨开,偷偷把粥挖出来再吃一点。


后来,妈妈得知了此事,要拿竹条打她,爸爸拦住了,心酸地说,别打娃了,都是他没本事,才让娃饿肚子!妈妈哭了,苏明娟也哭了。

苏爸爸虽然是个庄稼汉,却深深懂得,人要有文化才能改变命运。

他激励着女儿,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才能有饱饭吃!

父亲的话,在苏明娟的心田里撒下一颗种子,让她冒出了想读书的嫩芽儿。

到了上学的年纪,当爸爸带着她来到张湾小学时,却交不起学费,只好讪讪地跟老师说,孩子先上学,学费会尽快补交。


望着爸爸离去的身影,懂事的苏明娟眼睛湿漉漉的。


但她上了几天学,爸妈还是没法凑够学费的钱。小小的苏明娟内心无比惶恐,她好害怕要离开教室。


03


当时,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工作的解海龙,来到金寨县采访希望工程。


在张湾小学破败的教室里,苏明娟那双亮闪闪的大眼睛,瞬间打动了他:“那是一双多么求知欲渴、惹人怜爱的眼睛!”


他赶紧按下快门,拍下了孩子那一刻的神情。


这张照片,蕴含着巨大的、磅礴的力量,打动了无数人,最后还被选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也让苏明娟从此与希望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家纷纷向苏明娟、贫困地区孩子奉献爱心、捐资助学。



1996年,张湾小学得到宝洁公司的援助,建起了全乡第一所希望小学。


苏明娟与希望工程创立人徐永光


而很多好心人不但给苏明娟资助学费,还经常给她写信,鼓励她努力念书、早日成才。

最先向苏明娟捐款的,是一位叫李万的军人。

他将自己的津贴一点点存起来,每个学期都会给苏明娟寄去100元,一直延续到她小学毕业。

大连的一对退休老人,也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想要资助苏明娟。

苏爸爸拒绝了,说已有了别人的资助,将钱退给老人家,但老人却横竖不要。

后来,在征得老人同意后,苏家将老人的钱全捐给了希望工程。

拍下照片的解海龙,就更不用说了,给苏明娟资助了钱,还给她买学习用品,一直很关心她。

苏明娟读初中时,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


有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钱都寄给她;


有大学生给她汇了自己兼职打工的微薄收入;


天津的一名老人,每年过节都给她寄糖果、生活用品,直到她上了高中还在寄。


那时,每到过年,苏母都会将自己一针一线做好的布鞋、精心腌制的腊肉寄给解海龙、李万、退休老夫妇,还有曾经凑了钱捐助他们的几位大学生,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父亲则常常教育苏明娟:“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图报啊。”


曾经,有人要来采访苏明娟,苏爸爸却把他带到另一个户人家去,说那家的孩子比他们更困难、更需要帮助。


热心人的善意和关爱,犹如春日暖阳,洒进了小小的苏明娟心里,让她逐渐领悟了爱的意义。


而父母的言行教导,更让她懂得做人要一心向善、知恩图报。


她,成了全国熟知的“名人”。


14岁那年,被安排到北京参加共青团大会,被选为团中央的候补委员,迎来了很多鲜花和掌声。


关注之时,她始终是那么的淳朴本分、不卑不亢。


一张照片,让她得到了命运之神的垂青,但她却没有因此而迷失。



04


2002年9月,苏明娟考取了安徽一所大学的金融管理专业,终于成了一名大学生。


她总是记念着,自己能有今天,都源于无数人的关爱与援助。


现在她长大了,就应该逐渐自力更生,去回报好心人、回报社会。


因为学费是国家负责的,在大一时,苏明娟就拒绝了别人的捐助,要求把自己的生活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开始了勤工俭学之路。



在暑假时,她还跟几个同学一起去金寨一个贫困村支教。


看到有的孩子家里穷得一口锅都没,就跟同学掏钱买了锅和菜,给那家人做了顿“爱心饭”,还凑了一千元给他们。



这次支教,苏明娟还认识了两个因为家贫而面临辍学的孩子,这让她想到小时候的自己,心里一下就被刺痛了。


她愈发省吃俭用,还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半的家教,来资助那两个孩子。



大学期间,为了去北京实习,她曾兼职送牛奶来挣路费。


在实习期间,她觉得公司安排的招待所太浪费了,就搬进了只要15元一天的地下室,勤勤恳恳地实习、做事。


她还经常参加义卖报纸的活动,所得报酬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她一直都谨记父亲的话,为人脚踏实地、心怀感恩,心心念念想着要为希望工程、为贫困失学的孩子们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2006年,苏明娟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工作。


当她领到第一笔工资时,转手就捐给了希望工程。

此后,她每年都会捐钱给希望工程,从不间断,还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同年,希望工程把“大眼睛”照片拍卖获得了30万元。

苏明娟和摄影师解海龙叔叔经过商议,一致决定把这笔拍卖款捐给了希望工程。


其后,希望工程用这笔钱款在西藏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命名为“大眼睛”小学。


2018年,她拿出自己的3万元积蓄,成立“苏明娟基金会”,并且结对帮扶了多名贫困大学新生。


2019年,苏明娟从基金会拿出了3万元,用以奖励希望小学家境贫困的优秀生。



多年来,她的言行和努力,都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与认可:


2007年,她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的形象大使;


2017年,她又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并在2018年获得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称号;


再后来,她被任命为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团委副书记。



她一如既往地低调、朴实,她说:希望人们记住的,不是她一个人,而是希望工程。


她也希望自己能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会当一辈子的希望工程的志愿者。


记者解海龙与他拍摄过的三个孩子的合照

女孩为苏明娟


如今,苏明娟已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做了妈妈,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在2018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里,她曾带着孩子,在视频里跟谢海龙真诚致谢,跟观众们深情讲述她的故事,令无数观众泪落。



网上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这句话用在苏明娟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曾是受益者。

现在,更是践行者。

左图:1991年4月,苏明娟在金寨县张湾小学课堂上认真听课,新华社发(解海龙摄);右图:5月15日,苏明娟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工商银行安徽分行办公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韩晓雨摄)。


30年前,苏明娟或许想象不到“希望工程”这四个字与她而言,意味着一生的改变。


30年间,她接过助力棒,努力地将善意和希望继续传递了下去。


而30年后,“希望工程”的精神和这场爱的循环,一直在这片中华大地上上演。


如今,还有数以万计和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依托着希望工程带给他们的希望,一步步重走“大眼睛”女孩的路。


汉代名士贾谊曾写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这场用爱和希望筑起来的梦,注定会一直延续下去,生生不息,且代代永传。


—THE END—


◇本文选自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观察、观点、关爱,尽在“积木育儿”, 关注最困惑的育儿难题,传递系统科学的育儿知识,为您贴心打造育儿方案。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往期好文

东京奥运会闭幕才10天,她就把奖牌卖掉了……

网红“侮辱”清华北大引热议:无知,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

阿富汗老百姓为何选择塔利班,真相比你想像的更残酷

樊建川:靖国神社是我最大的对手

她死在36岁,这是我不敢原谅张哲瀚们的原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