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无前例大爆发,上海精准防疫的神话要破产了吗?

最箴言 2022-04-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金二 Author 南洋富商

作者 | 南洋富商


中国未来的防控方式,按照曾光的说法,应该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防控方式。有其他诸多先行国家的经验,中国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 01 -
上海的疫情全面爆发,已经波及上海大多数地区。
封锁、排除、筛选、核酸检测的规模(在上海当地)也是史无前例。

这引起了广泛的忧虑:
这次上海是否要彻底沦陷?曾经神话般的“上海精准防疫模式”是否已经顶不住omicron的攻击,已经要像香港一样大面积感染?

还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从近期的疫情来看,似乎有点捂不住了,去年上半年可是云淡风轻,但是现在各省都是几十例几十例地冒泡。
上海也很鸡贼,只通报确诊病例,看似个位数,其实无症状感染者40多例。上海的精准防控要破产了吗?全国的动态清零还能持续吗?

任何事情若是不需要考虑代价,做起来都不难。
比如说你想交通不堵塞,只需要把道路面积加大十倍,或者把汽车销毁90%,就不会堵塞了。
防疫也是一样,不惜代价防疫是容易的。只需要把城市一封锁,所有人都像囚犯一样关在家里2个月,再厉害的疫情都控制得住。
但是没有几个人愿意承受这样的代价。
你只能在代价之间找平衡。
疫情会死掉多少人,防控需要牺牲多少自由,封城需要付出多少经济损失,人们会承受多少精神痛苦,这些都需要有个平衡。
上海在防疫和正常生活方面的平衡,一直做得很好。
- 02 -
不同国家对代价的观点不同。
比如朝鲜,它付得起对外隔绝的代价。
比如英国、丹麦,他们认为付不起清零的代价和限制自由的代价。所以他们认输,早早放弃清零。
有些国家寻找另一种平衡点,比如新加坡,采用逐步放开的方式,在确保医疗资源不被挤兑的前提下,慢慢把每日感染人数从十几个人增加到二万人,最后让全国大部分人都感染一次。
病毒会变,代价也会跟着变。
一旦omicron病毒发生新的变异,无症状感染者继续增多,病情继续减轻,清零就会更困难。
因为很多人生病了自己不知道,痊愈了自己也不知道,商场门口的自动测温仪也不会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一旦发现有症状的感染者,当地已经有很多无症状的感染者,传播已经到了第二轮、第三轮。
如何对付这种让大多数人无症状的病毒?若是按照西安模式,就是全城封一个月或二个月,全民核酸检测一轮轮地做,确保把无症状感染者都筛选出来隔离。
但是,即便采取这样代价极高的做法,还是不能对外开放。
因为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大多数已经躺倒,放弃管控,全球遍地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只要打开国门,每天入境的几十万、上百万人中可能有一万是无症状感染者。
漏过一个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就可能让千万人的大城市折腾一个月。
为了防止境外输入,结果是航线减少、国际交流中止。

为了防止偷渡,陆地边境都是铁丝网(甚至还有人建议埋地雷),沿海布满防舰艇登陆的各种设备,还有大批人员24小时在海边巡查(让人想起蒋介石鼓吹反攻大陆的年代,民兵们24小时在海边抓特务)。
胡必杰教授说:(上海)此轮本土疫情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此变异株病原体有其自身变化,总体来看,感染者下呼吸道感染比例明显减少、发热比例下降、部分感染者头疼脑热症状也没有,致病率也随之下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自身特点,造成感染者许多表现为“无症状”。所谓无症状感染者,即已经感染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现阳性,但又没有出现相关症状,且没有肺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这时候继续增加清零投入,大面积封城、禁止出行,还是继续赌一把,稍微开放一点?这就是很复杂的选择。
- 03 -
现在大多数别国都已经不再抗疫了。这些国家的国民也逐渐觉得死几个人代价没那么大,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一个专家在中国说死几个人就死几个人吧,不妨直接学某些国家的躺平政策,他一定会被网络上的各路人群骂死。
“生命无价”,是一种永远的政治正确。
所以,这种清零抗疫还是会继续。只是到了某个阈值,代价会大到难以接受。即便是上海这种精准防疫能力一流的城市,恐怕也承受不起。
人是要正常生活的,活着不是为了防疫。在防疫方面不惜代价,长期以往,那些付出代价太大的人就会无法忍受。社会必然撕裂。
因为你的代价和他的代价不一样。

所以未来的防疫,一定是要走向全面开放的。只是开放的时机尚未到来。
最近张文宏的微博发言明确说出了他的观点:
针对未来抗疫,疫苗策略的布局将是重中之重。根据近期沪港经验,以及国际上如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地的经验,疫苗接种的意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这种趋势只要维持下去,再通过很好的医疗分诊体系,包括中国香港在内,全球在未来走出疫情是可以预计的。
但是,这只是“未来抗疫”。眼下的抗疫,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因为有三方面的因素:
1. 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理念,认为感染必须马上住院。医院若是采用其他国家的“轻症不许住院”的做法而把轻症患者拒之门外,势必会引起各种暴力冲突和不满情绪。一旦允许轻症患者住院,以omicron的传播速度必定导致医疗挤兑,毕竟大陆的平均医疗资源还不如香港。
2. 有些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够高,有些人群或许还需要补打“不同疫苗路线的交叉加强针”,才能做到更好的保护,这需要时间。
所以毫无疑问的是:上海这波疫情,绝不会采用其他国家的“群体免疫”。虽然以上海的疫苗注射率和医疗资源,以及omicron的低毒性,已经具备了在上海群体免疫的条件,但是考虑到其他地区医疗资源远不如上海,为了避免大面积传播,上海这波防疫一定还是要采取“动态精准清零”,只是工作量极大。
- 04 -
上海疫情会不会失控?香港已经“失控”,每日感染数万人,每天死亡一百多人。上海人口是香港的4倍,若是失控,会不会每天死亡五百人?
我认为不会。
我相信的理由,是因为上海对此已经有所准备。
早在一月份,上海两会就开始讨论“需要做好疫情暴增十倍的准备”,当时张文宏提出这条建议,还曾经被视为“小题大做”,甚至有人觉得这有点“行为艺术”,因为大家觉得疫情已经接近尾声。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香港的状况和今天上海的疫情爆发,就会觉得当初这个建议是何等的重要。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工作的专家总比大众先知先觉。
所以我认为即便上海还没有完全做到面对这么大面积爆发的应对资源,至少也是有几套应对预案的。
所以,即便上海面临史无前例的大爆发,我依然对上海的防控能力有信心。
香港、新加坡的对比,已经给出了很多有用信息。上海和香港的防控经验,也会提供更多的信息。
中国未来的防控方式,按照曾光的说法,应该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防控方式。有其他诸多先行国家的经验,中国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上海流行的病毒,是omicron的新变种,感染后发病率很低,即便发病,症状也轻,很少感染下呼吸道。
这种病毒的“无症状传播”虽然导致防疫难度加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值得庆幸的:这意味着新病毒的毒性越来越低,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完全开放。

—THE END—

*作者:南洋富商,本文选自公众号金二。


“ 
往期好文

山东9天超700人感染,为什么没人关注?

疫情告急!中国这座城市50万人确诊,每天超百人离世,最小逝者才11个月……

清华教授吴国盛:中美之间真正的差距是什么?

白岩松:中国的教育最该吐槽的是家长

俄乌战争第10天,杭州悄悄扛下了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