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狮刀:忍不住买买买,一招教你不用再剁手手手手手手手手手

2017-06-15 狮刀 功夫财经

 文 | 狮刀


阅后即焚

每个人在买东西之前,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脑子里把这个流程过一遍,最后再做决定:买还是不买!

金钱的价值在我们心目中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会自行赋予金钱相对的价值,而这是受到情绪影响的。

当人们下决定时的参考依据越多,就越容易失去判断力。


最该打折的是自己的手

前有618,后有“双十一”,大家都问促销节最该打折的是什么?答案是自己的手。

虽说是调侃,但在消费心理学上,消费冲动与群体效应会导致人一时认不清自己的真正需求,这也就是各种“电商造节”的目的所在。

所谓“电商造节”,是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某东、某宝、某米)将某个特定日期申请商标保护,然后在该日期实行平台“打折、促销、降价”等活动,营造节日的狂欢氛围。

这种营造氛围来刺激消费的行为,其实也属于“舶来品”。比如国外都有“Boxing Day”,就是圣诞节的后一天,商家会在这一天清空一年的库存迎接新的一年。

每年Boxing day的盛况可谓空前绝后,我曾经背负着代购三个包的重任,“有幸”经历了一次。当时伦敦的一个购物商场Selfridge早上九点开门,然而当我七点钟到的时候,排的队伍都长得可以给香飘飘奶茶做广告了。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59wgfwyn&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什么“造节效应”会如此成功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是怎么花钱的。

谈到钱,不管是多少,大多数人都是“精打细算”着花。根据观察,人们往往会把钱分成各种类别,也就是会区分金钱的来源,怎么攒下来的,最后该怎么用。每个人在买东西之前,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脑子里把这个流程过一遍,最后再做决定:买还是不买!

然而观察大脑的计算方式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会视情况不同而赋予同等数额的金钱不同的价值,有的时候,同样一笔交易,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这就会造成自相矛盾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买买买”后,发现家里囤了一堆用不到的东西。

比如,对于要买车的人来说,一款十万的车和一款十万零五十的车,价格区别并不大。但是,买完车回家在路边买水果的时候,忽然变得斤斤计较起来,五块钱都不让。很奇怪是不是?买水果省下的五块钱比买车省下的五十块钱,显得更有价值。

再比如,尘封已久的外套口袋里意外找到的钱,和每个月打到工资卡上的钱,也会给你不一样的心理感受,最后被花掉的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金钱的价值在我们心目中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会自行赋予金钱相对的价值,而这是受到情绪影响的。在“双十一”、618、圣诞季等“大促”活动中,我们会觉得自己在“省钱”,而不是“花钱”,为自己找到了“令人心服口服的理由”,再加上一点从众心理,最后纷纷清空购物车,把平时犹豫不决的东西全部下单买回家。


一招克服选择恐惧症

套路都知道了,有人说,那我看到打折还是忍不住想买啊,除了剁手还有别的出路吗?

还真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选择变多的时候,反而不知道该买什么。也就是说,当人们下决定时的参考依据越多,就越容易失去判断力。

可是在必须做选择的事情上,大脑为了保持平衡,总会“合理化解释”自己的当下选择,然而最后却导致了上文提到的一些不合理购买行为。此时的大脑运作就像是在跟自己讨价还价——似乎买每一个物品,进行每一笔交易都挺有道理的。

像这样在大脑里不断衡量,在心里不断盘算,只会让人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所以,为了在五花八门的打折促销中保护自己,我们必须有宽阔的视野和坚定的选择标准,才不会受到商家摆布。

我的方法是,与其去想这样东西是不是我想要的,不如换个角度去想,如果没有这样东西会影响我的生活吗?

我种草了一款价格不菲的电吹风已经有两个月了——这次618活动中它也毫无悬念地降价了,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我平时吹头发的次数每个月也就那么一两次,多数情况还是在理发店里,喜欢这款吹风机纯粹是因为它的造型,对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任何品质上的提高。

其实不仅仅是买东西,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面临着无数选择:今天去不去跑步?中午吃食堂还是出去吃?晚上回家看书还是看美剧?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如果不做这件事,对我生活的影响大吗?

《精要主义》中提到,要在所有的选择中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其实正如林语堂所说,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的事。


七 嘴 八 舌

商家促销活动的名头越来越多,你最后悔的一次“剁手”经历是什么?

欢迎到评论区留言,把你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炼金之夜

7月29日,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

▲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点“阅读原文”,也可以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