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条中国经济命脉,不能断,也断不了!

凤来仪 功夫财经 2019-09-12

■文 | 凤来仪☞风险管理专家,经济和历史研究者

给凤来仪打 call

21世纪,关于新能源科技进步的报道不绝于耳,但要说能够取代石油,暂时还看不到任何可能。

对于中国这样的工业大国而言,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中国是煤炭大国,如果能把这一块搞好,或许能重现煤炭能源的辉煌。

5月29日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发表了题为《中国要把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演讲,演讲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做好短期石油断供准备,并且通过市场手段,加大对外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创新储备方式,规避短期风险。

此话经媒体报道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且鉴于演讲者身份的特殊,资本市场很快就给出了反应:5月30日,页岩油相关概念股在大盘下跌的背景下纷纷上涨,领头的通源石油更是大涨6%。

石油安全至关重要

傅成玉的这番话,之所以会在舆论场和资本市场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当下中国的发展来说,能源安全实在是太重要了,说它是横亘在国人心头的一根刺都不为过。

如果说19世纪的工业社会,是煤炭能源主导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石油便成了当之无愧的工业驱动力。而进入21世纪后,尽管关于新能源科技进步的报道不绝于耳,但石油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至少短时内看不到其有被取代的可能。

2017年,中国更是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当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到4.2亿吨,进口依赖度更是从2000年的25%上升至69%。

到了2018年,也就是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继续攀升,全年进口量高达46190万吨,同比增长10.1%。

这么大的原油进口量,这么高的原油依存度,说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丝毫不为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是同样离不开原油。所以,看到傅董事长说要做好断供准备时,笔者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乃至害怕的,当然,他也说了,是短期断供。

有人或许会说,真的断供了,我大不了不开车嘛,对生活影响也没那么大。不得不说,持这种想法的人实在是傻白甜得可以,要知道,在一个现代工业化社会里边,一旦没了石油,那便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工业企业都会停工,农业生产同样会受到极大影响,交通运输更是会陷入停摆……

对于中国这样的工业大国而言,不要说断供,就是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输入型通胀。

毕竟,历史上因为石油而产生的经济危机,就已经有好几次了: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3年,持续时间三年。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20%;

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8年,这次由伊朗政权更迭引发的危机直接引发石油价格的暴涨并使得西方主要工业国陷入衰退;

第三次石油危机在1990年爆发,导火索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使得1991年全球GDP增长率跌破2%。

所以,在当前,再怎么强调石油安全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警惕新能源“发展陷阱”

当然,针对石油断供这种极端可能性的出现,傅成玉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法,他提了三个解决路径:

一是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包括发展电动汽车,把石油在动力运输系统的消耗降到最低。

二要大力发展页岩气。

三是加大清洁煤体系这一块的投入改造力度。


按理说,作为中国最大能源企业的前掌门人,傅成玉的这些应对方案,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研究论证后得出的,而且都颇具针对性。

不过笔者作为一个能源行业的研究人员,怀着一颗学术探讨的初心,在这里还是要指出傅董事长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说隐患

比方说,傅董事长说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从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抢占这个赛道甚至努力做到弯道超车都是没有问题的,我本人也是绝对支持。

但我想说的是,最近这几年,政府在大力扶持电动汽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乱象,尤其是部分车企,为了谋求政府的高补贴而不惜大肆造假。

比方说,我知道有一款车,叫金杯大海狮LL,售价19万,但就因为在底盘上绑了几块外露的磷酸铁锂电池,再装上一个电动机,同一款车立马就能卖到75万。

75万买一辆质量未知,电池外露,没有ABS的,续航只有一百来公里的面包车。Are you kidding me?

遗憾的是,按照此前的补贴政策,车企唯有造烂车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现实操作中,电动车是按照里程补贴,而里程是个可以做手脚的东西:

2吨的车,跑300公里纯电,至少需要60度电池,一度电池2000块,电池成本就12万,你给12万补贴。800公斤的小车,跑300公里纯电,25度电池,甚至20度电池就够了。电池成本4万,你也给12万补贴。

这个时候,造车的厂商会怎么做?造2吨的车,总成本30万,补贴12万,还有18万,加上利润,税费,渠道卖25万才行。25万的国产电动车,你会买吗?

造800公斤的小车就不一样了,算上电池,成本也不过8万,补贴12万就已经超过成本了。这样一来,即便这些车没人买或者白送,厂家仍然是赚钱的啊。

这两种车,换你来造,咋选?答案不言自明。过去几年,之所以国内真正造新能源汽车的很少,造假骗补的却很多,原因全系于此。

所以,我认为,短期内要在这个领域,生产出真正的替代性产品,或者说走上自主能源之路,恐怕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同样道理,大力发展页岩气,倘若我们还是采用补贴思路,那也必然会重蹈电动车的覆辙。

最有效的能源战略是什么?

傅董事长开出的第三个方子,改造清洁煤体系——也就是煤炭提升倒是大有可为,因为中国是煤炭大国,如果能把这一块搞好,或许能重现煤炭能源的辉煌。更重要的是,在超超临界发电和煤化工方面,中国的技术确实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发电技术,它比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高出约4%,与常规燃煤发电机组相比,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较晚,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从国外引进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第一台超临界机组直到1992年6月才投产于上海石洞口二厂。

看到没,从引进到完全消化吸收,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

不过,进入新世纪,国产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速度就非常迅猛了,从项目研发出来到投入商业化运行,只用了3年时间;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技术,从项目研发到2006年玉环电厂首台机组投运,则仅用了4年时间。

2008年,中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更是一举斩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未来,在这个领域继续投入研发和生产力度,相信会对可能出现的能源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当然,石油作为当下主要经济体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硬通货,最有效也最有力的发展策略应当是,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

毕竟,中东的石油就在那里,有强大的海军做保障,我们就不怕买不到原油,更不怕在运输途中遭遇麻烦,相应地,也就不怕出现所谓的能源危机了

我相信,这也是最高层多次强调要将我们的海军,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深层次战略考量。

热文回顾


读懂更多财经热点新闻,订阅《重点·第二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