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科技 | 无线充电技术大突破?日产等车企纷纷投身其中

2017-02-23 AutoLab 厚势


厚势按:近日,无线充电厂商 WiTricity 宣布与日产达成合作,在日产电动汽车产品上安装无线充电系统。这意味着日产开始支持WiTricity DRIVE 充电系统。



虽然WiTricity并不是市面上唯一面向汽车的无线充电企业,但是却得到了多家大型汽车公司的青睐。早在2013年,丰田就采用了该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并在普锐斯车型上进行试验。就在2016年年底,通用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目前,无线充电大概有三种传输方式: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和磁场共振式。三种方式各有所长,但无线电波式由于功率低、能耗高、可行性差,所以,在电动汽车界,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是目前最为合适的技术。



比如特斯拉的用户,可以从无线充电公司 Plugless Power 那里,花费 4120 美元,购买一套无线充电系统。但是,如果其他汽车厂商未能与 Plugless Power 公司合作,那么除特斯拉外,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就用不了 Plugless Power 的无线充电设备。奔驰也计划在2018年推出采用电磁感应充电的S550e混动版。



但是WiTricity 公司与 Plugless Power 公司不一样,它并不是一家后装市场公司。该公司认为无线充电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必须确保它与汽车完美融合,不能因为增加了无线充电系统,而致使其他汽车系统受到影响。因此该公司一直致力于与汽车厂商合作,在汽车原始设计之初,即整合进自家的无线充电系统。



而且与特斯拉采用的电磁感应式不同,WiTricity 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为磁场共振式。该系统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优点为充电效率高,传输距离长,可以支持数厘米至数米的无线充电。



WiTricity 公司的这套系统充电效率达到了 91%-94%,能够提供水平及垂直三个方向的停车自由度。而传统的电磁感应式则要求车辆在停车位的位置要与感应线圈高度契合,对于司机的驾驶技术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想要大规模商用,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点:


1、首先必须使得不同车辆制造商生产的汽车能够和不同厂家的无线充电设备兼容。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从2010年开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就成立了无线功率传输(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的工作组(简称WPT工作组),旨在对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及其地面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WPT工作组计划在2018年完成最终的标准化工作,为即将到来的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做好准备。



2、第二个挑战则是价格。无线充电的元器件比有线充电桩要多出电磁感应相关的部件。整体成本比有线充电桩高很多,甚至是几倍。


例如给特斯拉提供无线充电设备的Plugless 3.3-7Kw产品价格在1500-2500美金,而有线充电桩7Kw充电桩的价格为300-500美金,因此无线充电想要大规模推广,还需要把自身的成本降下来。



3、最后则是安全问题。无线充电存在电磁辐射,对于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群影响较大。但是无线充电的快捷方便依然对电动汽车充满诱惑,对于该技术的研发仍将持续。


文章转载自: AutoLab汽车实验室

责任编辑:Elaine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德丰杰李忠强:汽车产业创业投资的三大趋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