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同马斯克的思维方式,你也会像曾李青那样怼乐视|厚势
贾跃亭有句名言:「99%的人不看好的,才有可能成就颠覆。」但这句话在逻辑上并不成立,前半句和后半句的之间关系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如果所谓的「乐视生态」模式真的能挣大钱,过往近百年的商业史上会没有一个相似的成功案例?有过多次在股市高位套现不良前科的会计大专生贾跃亭真的比近百年全球所有兢兢业业的商业领袖更高明?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比空谈梦想更持久,也更有说服力。
1. 多事之秋
今天,乐视网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前来讨要救命钱的供应商在大会现场示威抗议(如图1所示),始作俑者贾跃亭却并没有出席。贾跃亭至今仍滞留在美国,据称是在为个人投资的Faraday Future的10亿美金融资日夜操劳,办公地点却选在了作为乐视汽车驻美办的洛杉矶豪华别墅里。但事实上,Faraday Future此前曾公开向媒体表示乐视汽车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乐视汽车80%的股权也已经抵押给了某房地产公司。难道Faraday Future已经窘迫到没钱给自己大老板租房子了吗?还是贾跃亭又在拥有不同股东的公司之间施展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的资金腾挪术?
图1 乐视股东大会开始前,债主在签到处抗议示威
而就在昨天,腾讯五位创始人之一、腾讯前COO曾李青毫无预兆地在个人朋友圈里对乐视及其创始人贾跃亭本人以及支持乐视的投资人和基金经理毫不留情地开炮(如图2所示),他认为没有看出贾跃亭一手缔造的骗局的人不是人品有问题,就是职业操守有问题,职业前景堪忧。有趣的是,这条朋友圈还疑似得到了马化腾、徐小平等大佬的点赞,一时间引起创业圈、金融圈的一众围观。
为数不少的吃瓜群众认为曾先生是事后诸葛亮、净放马后炮,东窗事发前怎么不说呢?现在却来落井下石,这种行为也不道德。其实,只要是受过科学训练、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经济学原理,就能看出来,贾跃亭不停地做PPT、开发布会并在发布会上怼iPhone、怼Tesla,用「生态化反」这种伪科学概念给媒体和投资者洗脑,这一切的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如今,乔帮主已经仙逝,全球创业者的偶像以及最高频率被拿来与自己做比较的无疑是Tesla & 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贾跃亭目前也在跟随着马斯克曾经的脚步,做电动汽车,甚至是自动驾驶。而破解「生态化反」背后本质的钥匙,就是马斯克一直挂在嘴边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和「物理学思维」(Physical Thinking),等理解了这两项思维方式之后,就自然会明白曾李青先生炮轰乐视和贾跃亭其背后的逻辑链是什么。
图2 曾李青在朋友圈中炮轰乐视
2017年下半年伊始,贾跃亭和埃隆·马斯克的经历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如图3所示,前者被媒体密集曝光了个人资产被司法冻结、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个人投资的电动汽车公司 Faraday Future 融资困难、供应商天天上门讨债、员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等种种负面新闻,后者则迎来了预定量超过50万、定价为3.5万美元的量产平价电动汽车 Tesla Model 3 的顺利下线,以及 SpaceX 商业火箭在2017年的第10次安全发射,并计划在今年再进行12次发射。作为比较,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自1990年以来只进行了60次商业发射。
图3 贾跃亭和马斯克在2017年下半年的遭遇对比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期间,马斯克获得了物理系和沃顿商学院的双学位。本科毕业后,时年24岁的马斯克本打算继续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应用物理和材料科学博士学位。但到校报道两天后,马斯克便退学投身于互联网创业大潮,时间为1995年。与之相对应,比马斯克小两岁的贾跃亭在1995年获得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大专学位。或许这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两者的商业风格——贾跃亭擅长资本运作,善于制造各种伪科学概念忽悠投资者,但其实对技术一窍不通;马斯克既懂技术,又懂商业,能够将两者结合有效地结合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众所周知,马斯克一直推崇和倡导「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即面对任何问题,不是通过不涉及本质的类比(Analogy)而是从基本的物理事实与人性特点出发,遵照逻辑逐步推演出结论(Boil things down to their fundamental truths and reason up from there)和「物理学思维」(Physical Thinking)——自然科学的一切理论都必须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且必须是可证伪的。其中,第一性原理类似于数学科学所基于的「逻辑公理体系」,即从无法推翻的几条公理出发,遵照逻辑推导出有意义的新定理,补充到原有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去。而如果前提弄错了,即便逻辑是对的,也可能推导出任何离谱的结论。
笔者认为,在物理学中,可以称之为「第一性原理」的包括拉格朗日推导出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涉及到对基本物理概念为「能量」的刻画)、香农创立的「信息论」(涉及到对基本物理概念为「信息」的刻画)以及尚处于发展中的「复杂系统科学」(可简单理解为对1+1≠2现象的刻画)。类似地,在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假设」、「行为经济人假设」、「交易成本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博弈论」等是经济学学科的基础架构和基本概念。考虑到马斯克的学术背景包含了物理学和经济学这两门可称为其他学科的基础的学科,他所说的「第一性原理」应该包含了上述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如果马斯克遇见了乐视控股这家公司和贾跃亭「生态化反」的提法,他会如何用他的「第一性原理」和「物理学思维」来分析并做出判断呢?下面就试着换位思考,从马斯克的视角尝试分析一下乐视的做法是否违反基本的物理学和经济学理论。而等到分析完之后,你便会知道曾李青先生的论断有没有道理了。
2. 帕累托分布、边际成本与网络效应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IT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布(如表1),就会发现该分布完美的符合帕累托分布(图4所示),即人们所熟知的「二八定律」——少数公司占据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少数份额由大量小公司瓜分。就IT产业而言,市场份额的分布为70%-20%-10%,即第一名占据70%的市场份额,能吃到肉;第二名占据20%的市场份额,能喝上汤;剩下的10%由多家小公司瓜分,大部分恐怕连肉和汤都捞不到了。
表1 IT产业各细分领域排名
图4 IT产业各领域市场份额的帕累托分布
笔者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IT产业有以下两个特点: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低:多卖出一份IT产品或服务的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相比于多卖出一辆车的成本要低很多,因此公司在扩张的时候基本不会遇到阻力,能以比石油企业或汽车企业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积累利润。对于 Microsoft 和 Oracle 而言,制作1份软件拷贝的成本和制造100万份没有什么区别,而Intel制造处理器所用的原材料(即硅)成本几乎为0,所以上述公司的毛利率非常高(Intel由于制造设备成本较高,毛利率显得较低),如表2所示。IT产业主要成本(即研发成本)虽然较高,但总额却是固定的,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抵消,即多卖出一份产品,便可以在不增加各项成本的前提下多挣一份利润;
表2 Microsoft、Oracle和Intel的毛利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明显:即对于某些决定,如果能与他人的决策行为保持一致可以带来直接的利益。例如,Google 将 Android 系统免费后,相比于 Apple 吸引到了更多的电信运营商、芯片制造商与手机制造商,自此其它相关利益者也同样选择 Android 平台的话便能接触到更多的用户,由此 Android 便成为了智能手机网络至关重要的枢纽节点。社交网络中的微信和 Facebook 同样具备网络效应——如果你的朋友都使用微信,那你使用其它社交平台便无异于被孤立,所以最终也只能选择微信。网络效应的趋势一旦形成便极难扭转,因此最初的领先优势便显得极为重要——只要产品质量一开始比竞争对手领先一点,就能拥有更多的终端客户,利用从终端客户处收集到的数据可用来改进产品或形成更具价值的网络,从而吸引更加多的用户,如此形成正反馈循环,直到占领大部分市场。
图5 乐视系公司架构图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乐视系公司的架构图(如图5所示),其所涉及的业务虽然名目繁多,但并没有一项做到行业第一且毛利率是高的。举例而言:
乐视网与乐视影业所仰仗的内容,即电影和电视剧是一个不确定性非常大且边际成本非常高的行业,上一部作品的大卖并不保证这一部也是如此,上一部作品中的镜头不能直接在下一部中用,而且作品的价值衰减的非常快,保质期通常只是其上映期间,过后便乏人问津,因此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也只能采用 Waterfall 的形式投资大量影片,以期其中有几部能够大卖从而覆盖当年的成本,其中只有迪斯尼由于不用请明星的动画电影的数量较多,盈利状况较好;
乐视致新所在的电视制造业以及乐视手机所在的智能手机制造业,由于进入门槛太低,各重要配件都是现成的(如智能手机产业中的 Android 操作系统是开源的,Qualcomm 的处理器也是敞开了供应),采购过来贴牌生产即可。由于几乎是有钱就能进来玩一票,所以其市场饱和程度和利润空间想而知的。
易到用车由于错过时机,没有及时采取手段链接足够多的乘客和司机以形成网络效应,坐看滴滴做大。之后回过味来,就算是拿出再多的钱来补贴乘客与司机也无济于事,吸引到的用户大多也只是怀着占便宜的心态,因为乘客心中早就认定,滴滴的打车网络中司机比较多,打车成功的概率较大;而司机也认为滴滴上乘客更多,能接到活的概率更大,所以滴滴的网络效应不可逆转地愈发强大。
至于乐视云和乐视电商,基本没有影响力,与阿里巴巴的同类产品差太远了。阿里云与AWS一样,都是在做电商的时候发现服务器空置率较高,便向公众开放计算资源,是水到渠成的。与之相比,乐视云的人工雕琢痕迹太明显,且并没有吸引到大量的用户。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也是网络效应的典型范例,用户知道淘宝天猫啥都能买到,商家也知道上淘宝天猫的互联网用户最多,于是阿里电商平台第一的地位便难以被撼动。与之相比,乐视电商只是乐视产品自产自销的平台,没有形成网络效应,影响力有限。
将乐视生态带入深渊的乐视汽车、Faraday Future 值得单独拿出来分析一番。首先,笔者不明白贾跃亭为何要执意进入汽车产业,这是一个边际成本极高、前期固定资产投入巨大到不是创业公司能够承受得起的重资产、低利润率行业,难道仅仅是因为 Tesla、Google 和 Apple 都进入了汽车行业,贾就也想不动脑子地跟着蹭这个热点?笔者认为,贾跃亭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三家公司的做法及其背后的原因。
埃隆·马斯克虽然进入了汽车产业,但是那是真心为了实现解决汽车行业三大主题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即通过利用由可再生清洁能源生产出的电力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两个难题。但是,他也曾公开告诫过后来者:「只有傻子才会将汽车制造作为创业项目,美国历史上只有两家汽车公司没有倒闭过——福特和特斯拉。」回顾特斯拉的发展历程,过程确实极为凶险,而且特斯拉的运气够好,其中最幸运的一点便是占固定资产投入最大份额的生产线是丰田公司留下的直接可以拿来用的,且以极低的价格从 Cisco 公司手中购得。
图6 2016年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与汽车制造业相关企业
图7 2015年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与汽车制造业相关企业
注1:营业收入是计入子公司和已终止运营业务收入的合并报表数字,但未计入营业税;
注2:利润为税后利润,并扣除损益表上的非正常赊销或非正常费用、会计准则变动累积影响数、非控股股东(即少数股东)权益,但未扣除优先分红。
马斯克深知,汽车制造业的边际成本高的客观事实由于原子与比特的物理属性截然不同(即多复制一个比特的成本几乎为0,而多使用一个原子的成本大于0)是难以改变的,汽车产业的利润率低必定不能与IT产业相比。如图6、图7所示,由 Fortune 杂志评选的2015年和2016年世界500强中,汽车制造业相关企业的营业收入虽然高,但是扣除所有成本和税费之后的纯利润并不高,营业收入最多、利润率最高的丰田公司(8%)连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Apple(20%)等IT公司的一半都不到,后者的挣钱效率要高得多,更别提其它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了。此外,没有一家汽车企业能够像前文表1中的各家IT公司那样占到70%以上市场份额的,说明汽车企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扩张行为会自动停止,而其本质原因在于前文中提到的边际成本因素——当汽车企业的规模扩大1000倍时,成本也随之扩大数百倍,而且由于规模大了以后管理难度会大大增加,公司运行效率会降低,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大费周章后利润反而降低了,还不如啥也不干。
即便如此,从马斯克的所作所为中能够觉察出,他确实找到了提升 Tesla 利润率的办法,所借鉴的便是当年戴尔公司生产PC时候的创新。一般情况下,传统制造业收回投资获取利润需经过7个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零售,显然砍掉其中的部分环节比优化它更能提升利润。马斯克的具体做法如下:
埃隆·马斯克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过往的创业成功记录赋予了他巨大的商业影响力,他很好地利用了个人影响力,将 Tesla Model 3 的预定量提升到了50万台,并收取了超过5亿美元的定金,即马斯克利用定金这种无息贷款使得「原料采购」环节的部分费用毋需通过银行有偿贷款的形式获得。当然马斯克作为 Forbes 全球富豪榜(2017年)上排名80位的亿万富翁(身价139亿美元),再加上杰出的领导力和演讲水平,凭他的个人商业信用在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债券和增发)也是较容易的;
有了50万台的订单量,马斯克就能和各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谈判,通过运用适当谈判技能可以将零部件的成本压到最低,进一步压缩了「原料采购」的成本;
Tesla 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工业机器人,由此不仅可以提升产能及保证品控,因此加工制造的成本从长期而言也是在降低的;
由于马斯克的巨大影响力,Tesla 不需要做广告,而且和戴尔公司一样,Tesla 一直坚持「直销」,直接将汽车送到客户的手里,从而砍掉了「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零售」这3个环节,大大节省了销售费用,把每一块美元都挣到自己兜里且大大加快了资金的回收速度。
综上所述,Tesla 在埃隆·马斯克光环的加成下,把包括原料采购(部分)、仓储运输、加工制造(部分)、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零售在内的6个环节都直接砍掉了。所以,可以说特斯拉挣到的每一块美金都是自己的。
与之相比,传统汽车企业通过优化前面提到的7个环节来降低成本,但由于百年以来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效果并不明显,例如,汽车经销商(4S店)这个环节很难被砍掉,也很难从用户手里收取定金。从某种程度上看,传统汽车企业像是在给供应商、渠道商以及销售商打工。
而以汽车制造为最终目标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包括蔚来汽车的李斌和贾跃亭)真能有埃隆马斯克的那种魅力和执行力来降低这7个环节中的成本吗?笔者对此表示怀疑。如前文图1所示,Faraday Future 在内华达州的生产工厂已经停工,贾跃亭的大部分个人资产也已被司法冻结,而且他还对大量的乐视系公司的融资提供了个人连带担保,他自己从亿万富翁变成亿万「负翁」也是可以预见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笔者是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而不是随时准备甩盘的短期投机者,应该会这么考虑:
当下,贾跃亭的个人信用已经基本破产,不仅个人再难融资,而且会引发对乐视投资和债务的挤兑,从而进一步抽空紧张的资金池,恶性循环就此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贾跃亭作为最后的希望和寄托的汽车项目,还有可能执行的下去吗?而通常情况下,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需要投入百亿美元;
退一万步说,即便 Faraday Future 最后量产了,其高昂的价格如何与 Tesla Model 3 这种平价电动汽车竞争?
再退一万步说,Faraday Future 生存下来了,如前所述,汽车企业的挣钱效率远没有IT行业的创业公司高,且品控不过关便会发生召回。这个行业风险实在大太、投资周期太长且投资回报率(Return of Investment,ROI)过低,并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维护个人信用、控制各项成本才是求存之道,梦想是起点而非终点,更不是一切失败的挡箭牌。基于上述分析,在笔者看来,创业公司选择自己去搞汽车制造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即便成功了之后的挣钱效率也太低。
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 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会找菲亚特合作来提供汽车,为什么拥有全球最多企业现金储备(246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的汽车项目 Titan 在挣扎了两年多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造车的计划转而专注设计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在内的汽车软件系统。如果他们真的放弃高利润率的原有业务转而投巨资去造车,这种决策肯定会得罪华尔街投资者,这两家全球最值钱企业的股价必然会受到打压。
而 Tesla 之所以至今还能存活下来,几乎完全是因为有埃隆·马斯克以他的个人能力和巨大影响力帮 Tesla 节省下了巨额的成本。像他这样的人百年难遇,贾跃亭能和他比吗?他所谓的汽车梦,更像是用来融资以维持乐视生态现金流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就像今年4月被媒体曝光的乐视挪用易到用车13亿贷款事件那样。
3. 真正的生态源于演化而非设计,而化反的实现是需要苛刻的条件的!
或许是贾跃亭早知道,在每个领域乐视都拿不到第一的位置,挣不到钱的大头。所以他将旗下一大堆提供三流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生硬地拼凑在一起,拍脑袋造出了一个伪科学概念叫「生态化反」,然后忽悠广大无知群众说,这种模式肯定能成功!其实,只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就可以知道贾跃亭的「生态化反」概念违反一切自然科学理论和经济学原理。如果这个真能实现,达尔文和罗纳德·科斯都要从棺材里跳出来了。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发表,在书中达尔文提出了完整的进化论思想。自此以后,科学家们便发现,看起来复杂的生命体可以由简单的分子经过「自然选择」和「累计进化」过程逐渐演化而来的,而非由上帝凭借自己的超自然神力设计出来的。同样地,某一地区中的生态中该存在哪些物种,也不是上帝设计出来,而是进过一系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考验之后,演化出来的,如此形成的生态圈才不会出现人工设计中各种意想不到的缺陷。
将演化论思想应用到人类社会,便是亚当·斯密等人构建的市场经济思想——专业化和分工带来效益,即运转良好的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生态」)的最终演化结果应该是各人各企业干各自最擅长的事情,然后通过建立良好的交通、通信及信用基础设施与关税条件来降低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以使所有相关方能够各取所需。而不是一家公司把所有活都做了,把所有生意都抢了,让竞争对手无路可走,因为这最终将被证明是痴心妄想,事实上根本就做不到。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负和博弈:即有些公司相互之间是天敌,有利益冲突,放在同一个体系中必然会相互厮杀。众所周知,美国电影产业中的三个核心环节(即经纪、制片和院线)是分别属于不同的独立公司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博弈中大量扯皮现象的出现。以乐视生态中的乐视影业(A)和乐视网(B)为例,B对A说:「你的网剧拍的这么烂,放我网上我没办法吸引流量,我的KPI完成不了啊!」或「这部剧拍得不错,大家自己人,要价能不能不这么高啊?」A回复到:「都是自己人,干嘛这么斤斤计较呢?」或「这么低的价格,我成本都收不回来,我的KPI完不成啊!」于是两家都去找贾跃亭拍板,贾一拍脑袋说道:「这部剧我老婆投的,B你高价买下来!」B当场就炸了:「我辞职!我不干了!这TM还是做生意吗?这是人情!」因此,将天敌硬凑在一起的结局多半是效率低下,但如果放在一起了却不能有实际的优惠,那硬凑在一起又是为了什么?
企业基因:通常一家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存活下来,作为其企业基因的做事方式已经深深刻入骨髓了,难以更改。Apple、Alphabet、Facebook 和 Amazon 都是非常鲜明的企业基因的,其中业务貌似最杂的是 Alphabet(如图8所示),但仔细分析后便能发现,Alphabet 旗下子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是围绕其前身 Google 的企业使命「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展开的,且都做到了极致。与整理和处理信息无关的业务,Google 都做的不好,最终都被竞争对手击败了,但其聪明之处在于发现错误便及时收手了。具体而言,Google 做的几款社交产品,如 Orkut、Google+、Google Buzz,最终都没有击败 Facebook,后者的全球用户已超过20亿;其作为开放平台的云计算服务的市场份额也远远落后于 AWS;Google 做的手机产品 Nexus 及 Pixel 与 iPhone 的品质相差很远,其中 Pixel 上市8个月只售出不到100万台,销量惨淡。乐视把一大堆做事风格完全不同的公司硬凑在一起,还妄想要「化反」,就不怕基因排异?
图8 Alphabet架构
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业务,注意营造方便用户使用的环境,并没有宣称是要手动构建一个生态的公司,最后却逐步培植出了自己的生态,而且被证明是成功的生态”——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
Alphabet 旗下 Google 的 YouTube 视频服务:YouTube 自身并不像乐视那样自己生产视频内容,用户所看的视频都是其他用户上传的,却由此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
Alphabet 旗下 Google 的 Android 操作系统:Google 自身并不生产手机、芯片或做电信运营商,却由此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
Amazon 的云计算平台 AWS:众多公司基于 AWS 发布自身的 SaaS 服务,Amazon 并没有看哪款软件产品的用户多就自己做类似的产品与之竞争,由此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平台;
Amazon 的电商平台:商家借助 Amazon 的电商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Amazon 做好物流服务、运费保险等基础服务之外,并没有通过降低自营商品的价格来与平台上的商家竞争,由此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Facebook 的社交平台:软件公司与游戏公司借助 Facebook 的社交平台来推广自己的产品,Facebook 也没有看那款产品畅销就做类似的与之竞争,Facebook 借此一度代替了 Microsoft 的位置,成为互联网2.0是在的操作系统。
平台的构建者并不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的需求由其他用户来满足,平台构建者只要做好基础架构、维持秩序并保持非竞争性便可,而不是像贾跃亭那样试图充当上帝的角色,亲自下场人工设计了7个子生态,而且是没有经历「自然选择」的考验、被直接「钦定」的生态。另外,7个真的够了吗?真缺少了某个环节,要不要找其他公司合作?真的会无条件地发生所谓的「化反」?那些投资了7子生态中的某一家而不是全部的股东们相互之间真的能做到一条心?
新制度经济学中著名的「交易成本理论」可以追溯到1937年罗纳德-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这一论文,但是还是年轻学者的科斯意识到,那个年代盛行的对经济的描述忽视了一个对他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交易是有成本的——经济交易的代价很高,并非像价格机制的支持者想的那样有流动性。而形成链接的交易成本越低,所能形成的贸易网络就越庞大,而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降低关税而不是采取贸易保护态度有助于降低建立链接的成本。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贾跃亭口中的「化反」要实现1+1>2协同效应是需要包括高超的管理能力在内的诸多条件的,而现实中化学反应的发生确实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但是,从贾跃亭时不时喊出口的著名口号——「蒙眼狂奔」来看,贾跃亭本人并不注重公司的管理。去年11月贾跃亭的公开信提到乐视管理水平需加强,乐视网前二股东曾强在去年11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对贾跃亭将某家子公司的融到的钱挪用到乐视控股旗下其他公司的做法颇有微词(因为各子公司的股东并不相同,利益并不一致),今年1月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发布的分析文章中所揭露的乐视旗下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巨额的关联交易,都能从侧面证实这一点。
乐视生态作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其熵(混乱程度)必然是不断增加的,由此会导致其内部交易成本的上升。乐视的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就不强,再加上各产品之间的交易成本上升,就算能够发生「化反」,当乐视生态的用户发现外部交易的成本(即在市场上组合乐视竞争对手的产品)比内部交易成本更低时,乐视还靠什么黏住用户?
20世纪初,市场环境并没有现在完善,导致企业把一条产业链从头吃到尾的成本比通过市场交易要来的便宜,因此会出现各类覆盖整条产业链的巨无霸型企业(即便如此,也很少像乐视那样主动进入多条相关性不大的产业链的)。如今,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此之低,低到不知道把7个非行业第一且相关性不大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完全没意义的程度。当年 Yahoo 鼎盛时期也什么都做,但做了一大堆,都是排第二第三名的产品,最后在市场竞争中被 Google 远远甩在身后,而 Google 当时只是把搜索服务做到极致。如今,Google 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二高的IT巨无霸,而 Yahoo 已从纳斯达克中消失。
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是:参考图3,想象一下,世界上少了乐视这家公司,你的生活将会受到什么不良影响吗?——通信工具可以用质量更好的 iPhone、iPad、华为等或者物美价廉的小米、魅族,在里面刷的最多的是微信;看视频可以用资源更多的优酷、腾讯、爱奇艺;打车可以用平台上司机最多的滴滴;网购可以去东西更多的淘宝、天猫或快递速度给力的京东;云盘可以用百度云;电动汽车现在可以有低价的 Tesla Model 3 可以选;购买理财产品可以更安全的支付宝、微信财付通或京东白条;看体育直播可以去赛事更多的腾讯体育、PPTV和CCTV 5。此外,想看新闻有今日头条、腾讯,想玩游戏有腾讯、网易。大家会觉得,自己将上述市场中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吗?如果不高,那有没有乐视的产品和服务,对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的影响很小。
综上所述,乐视所谓的「生态」并不是演化而来(真正演化的例子可见文末通用电气的案例),而是贾跃亭拍脑袋想出来的,子生态本身相互之间会发生内耗(如乐视网和乐视影业),硬凑在一起非常无厘头。此外,由于乐视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并不强,且各个子公司的股东各不相同,利益很难协调一致,在市场上有更多更好的产品可供选择且交易成本非常低的情形下,要发生「化反」产生1+1>2的协调效应非常困难。所以,所谓的「生态化反」完全是一个不知所谓的伪科学概念。
4. 尾声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一项生意,如果收益不能超过支出,就是对人类的犯罪,因为这些资源原本可以用于其他地方。」纵观全文分析,乐视生态中似乎没有一个项目是能盈利的——通过倒贴钱卖硬件吸引用户,然后再逼迫用户看广告,然而由于硬件质量不过关且售后服务差、被逼看广告极度影响使用体验,很难相信贾跃亭口中的「生态盈利」能够实现。长期亏损的企业除非有政府源源不断的补贴,其能维持长期运营的原因似乎只有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受追捧了,而乐视网(300104)的股价确实曾经辉煌过。
但是,全球似乎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会对自己股价如此关心的,出现利空导致股价大跌就以各种理由立马停牌,等到风声过去了,就先放所谓的利好消息,然后再复牌,而这种现象曾经多次出现,桩桩有案可查。
于是,所谓的「乐视生态」真正的商业模式是围绕「股价」展开的,具体的流程如下:追踪热点概念,放话说要进入→赶制PPT→概念炒作时,为了增加可信度,高薪挖一些高人加入→开盛大的全球网络直播的发布会,讲故事→与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主力(如中邮基金著名的任泽松)合作,趁机抬高乐视网股价→在股价的高位套现,让喜欢博傻的散户去接盘→粉饰财务报表,大股东自己注入资金(如贾跃亭曾将在股市牛市时套现的钱借给乐视网,这本质上是股权转债权的动作,如果乐视网破产清算,他将优先得到赔偿)使乐视网保持将将盈利,从而保住上市公司壳资源→什么热门做什么,宣称要注入上市公司,除了抬高二级市场的股价以方便套现或股权质外押,还能从私募以及风险投资那里忽悠到钱,借他人之钱孵自己之蛋。
而上述流程的核心便是股价,所以这套机制只在2015年股市大牛市的时候运转顺畅,等到2016年股灾3.0、股灾4.0不期而遇的时候,乐视网只能通过长期停牌来防止股价暴跌。
最后,经过上文长长的逻辑梳理和分析,笔者想说,曾李青先生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贾跃亭是一个务实勤恳的企业家,他的判断力不应该表现地如此之差以至于上文中分析的内容他一个都没考虑到;如果他是一个投资分子,即所谓的「贾氏骗局」的始作俑者,一切所作所为的终极目的是为自己敛财甚至转移资产到海外后跑路,那他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了。考虑到他大学期间是理工背景(通信专业),相信他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论断,并非人们所说的事后诸葛,相信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之前乐视被媒体和资本锣鼓喧天地追捧,冷静的分析被喧嚣声淹没了。就像笔者过去两年所遭遇的那样。
附录:一个具体的案例(整理自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
在当今世界的企业中,粗看起来与乐视控股的模式最像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GE)、韩国三星公司、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等。这类公司在企业界有一个专有名词 Conglomerate,即联合体的意思,旗下拥有众多在各自领域是佼佼者的子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GE旗下的6大部门的纯利润如下:
全球基建架构部门(Global Infrastructure):108亿美元;
GE(企业)金融(GE Finance):60亿美元;
GE(个人)金融(GE Money):31亿美元;
电视新闻网NBC和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31亿美元;
医疗仪器部门(Health Care):31亿美元;
工业部门(Industrial):17亿美元。
不过,在所有的联合体中,只有通用电气能够在一个多世纪里长盛不衰。通用电气是1896年诞生的道琼斯指数最早包含的12家公司之中存在至今并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2350亿美元)的伟大企业。因此,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联合体。但是,只要仔细研究通用电气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上述6大部门并不是通用电气的掌门人拍脑袋设计出来的,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商业环境和技术发展做出的积极应对所最终得到的成果,即使伟大如通用电气掌门人的商业领袖也只能顺势而为而不能未卜先知。
众所周知,通用电气是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所创建。最初,通用电气在电力产业没有竞争对手。但由于爱迪生在交流电技术与直流电技术孰优孰劣的问题上判断失误,让拥有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专利的西屋电气公司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失去了电力供应市场统治地位的通用电气开始拓展新的业务。
通用电气的第一次扩张是从有线电到无线电收音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被打的千疮百孔。美国军方发现无线电很有用,便鼓励通用电气买下了无线电发明人马可尼的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把它变成了一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美国无线电公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通用电气的经营模式,即保持子公司的相对独立。RCA旗下的实验室一度与AT&T的贝尔实验室齐名,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其中包括最早的彩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RCA几乎是全世界唯一能生产彩电所有部件的公司。
自从有了RCA,通用电气就有了电力和家用电器两大业务,它们分别是今天GE全球架构和GE工业部门的雏形。GE的发电模式从传统的火力发电扩展到建立核电站,继而又扩展到和整个能源和工业工程相关的行业,包括海上钻井采油,建立大型的工业设备和工程。而GE的家电部门,不仅发展成品类齐全的各种电器,包括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视机等,而且扩展到飞机发动机等工业设备。今天,GE是全球飞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它的发动机用于波音747/767、空中客车很多系列以及美国第四代主力战斗机F35。
由于收音机和无线广播需要制作节目,因此通用电气、RCA和老对手西屋电气于1926年共同创办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NBC)。很快,通用电气的RCA和NBC就控制了整个美国的无线电广播市场。通过NBC,通用电气不仅赚足了广告费,而且顺其自然地进入娱乐产业,后来又收购了环球电影公司,进入了电影产业。
通用电气的这两次扩张都比较成功。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这些扩张都是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展开的,整个转变过程比较自然;其次,通用电气进入的都是一些全新的或刚刚起步的领域。在20世纪初,无线电收音机还属于高科技领域,而广播市场也才刚刚起步。二战后,电视机尤其是彩电则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而电视网络在美国的发展也是刚刚起步。GE很少进入一个已经成熟而且竞争对手很多的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司,GE的创新已经不能仅仅是一两个产品的创新,而必须每次创出一个新的行业。从发电和电灯,到无线电和收音机,再到电视网和彩电,每一次通用电气都创出了一个新的行业。
当然,通用电气的扩张也有不少失败的,但是它能很聪明地及时将不可能成功的业务终止掉,不至于陷得太深,其中著名的例子失败例子包括在二战后进入计算机行业。上世纪60年代,美国计算机工业的格局是白雪公主(IBM)和7个小矮人(GE便是其中之一)。当看到自己战胜IBM无望之后,便在80年代将计算机部门卖给了霍尼韦尔公司。期间,通用电气看到了一项新的医疗成像技术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临床诊断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便在70年代初抢先投入巨资核磁共振机,并取得了成功。之后又收购了一家技术领先的核磁共振公司,加强了其在此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如前所述,GE的医疗仪器部门已经发展成公司的6大部门之一。
或许大家会奇怪,通用电气作为一家专注于实体产业的企业,为什么会进入金融行业呢?通用电气此前在金融行业没有什么经验,这样的扩张通常而言是非常忌讳的。但是,通用电气这种非常规的扩张在其遇到的特殊情形下却是相当合理而站得住脚的!
通用电气的家电产品大多数是同类产品中的高端产品,比如GE Monogram 系列冰箱的价格是同样大小的日本和韩国高端冰箱的两倍以上,即使它的 Profile 系列电冰箱也是中高端产品。这么贵的冰箱,很多家庭需要分期付款才能购买。因此,GE为了促销就借钱给信誉好的家庭,而借贷的利率常常高达15%~20%左右,而美国很多家庭只要每月付得出月供,常常不去仔细算利息,这就让GE赚走了很多钱。这样一个冰箱卖下来,GE从贷款中得到的利润比冰箱本身的利润还要高。GE发现这个办法很好,就向美国政府要求开一家银行,由于通用电气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很好,在某种程度上支撑着美国的基础设施、航空工业和国防工业,且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GE是全球仅有的5家信用评级为AAA的公司,于是美国政府就同意了,即现在的GE商业银行(GE Money)。
有了自己的银行之后,GE发现可以用来提供贷款的现金就一下多了起来,便与电路城公司、百思买等商城出售的大件商品提供贷款。这些商城一看这样既可以提高销售额,又不用承担风险,于是就都答应了。这样,GE就发行了电路城、百思买等联名信用卡。由于GE做事谨慎,不胡乱贷款,金融危机前贷出去的钱很少遇到赖账的。依样画葫芦,GE在全球承接各种工程时,对于一下子拿不出全部合同费用的大公司和政府,它也会提供商业贷款,这便产生了GE的商业贷款部门(GE Finance)。
当然,随着GE不断开拓出新的业务,它也必须将过时的业务及时淘汰掉,而这就不得不提通用电气历史上伟大的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从1981年执掌GE开始到2001年退休的20年中,他进行了近1000次的企业并购和部门拆分,不断淘汰前景不好的商业部门,融入新兴的产业部门,终于成功的将GE从传统的工业公司打造成集高科技、高附加值服务、金融和娱乐于一体的航空母舰。期间,GE的营业额从1981年的250亿美元提升到2000年的1300亿美元,市值从140亿美元提升到5000亿美元,在韦尔奇担任CEO的20年里,GE每年给股东带来的投资回报率超过20%,接近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水平。历史上很多公司扩张到一定规模时,如AT&T、摩托罗拉、雅虎等,管理就开始失控,最后丢掉了核心业务,并且开始江河日下,有些甚至被华尔街拆了卖。
GE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要归功于它在全球所有公司中数一数二的管理水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GE旗下的6大部门之间并没有太大联系(如GE工业部门和它的NBC就没有什么联系),每个部门都由一个独立的CEO进行管理,而不是刻意追求什么「化反」。
仔细分析分析GE的发展历程便可发现,它在各个时期的业务扩张都是自然而然的,是对当时外界环境的积极适应,而且这些扩张都是开拓式的从0到1的高质量创新,并非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对于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GE都及时终止或卖掉,而不是想着将一堆三流业务硬凑在一起祈祷能出现不知所谓的「化反」。所以,GE无愧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作者:厚势评论员沈纪余
转载请注明来自厚势和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创业公司之死,消化不良甚于食不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