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家风采 | 杨震澎:坚持守正,成就“斜杠人生”

杨震澎,笔名南人,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华南理工大学MBA。
工作之余常动笔,在公司刊物写了大量管理、时评、行业导向的文章,合著出版过《文化致胜》、《文化胜经》,曾在《企业管理》、《南风窗》、《销售与市场》、《第一财经日报》、《羊城晚报》、《中国测绘报》、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等知名媒体发表上百篇文章。《中国测绘》杂志特约专栏作者。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第六届副会长,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战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城市实景三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大广州校友会副会长兼测绘分会会长、计算机分会副会长,武大职业展望特聘讲师,凤凰城企业家俱乐部创会会长,中国MBA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

“终于可以出去啦!”4月22日,经历了一轮疫情风波的广州,终于迎来行程码“摘星”的消息,这对杨震澎来说可谓是一则“喜讯”,这意味着外出交流、客户拜访等工作终于可以提上日程。而就在前一天,由杨震澎主导策划并担任主持的全国线上会议“2022年‘多测合一’改革经验交流研讨会”才刚刚落下帷幕,不待片刻喘息,杨震澎便已将接下来一周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4月22日,线上参与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汇报交流会并担任主持;

4月23日,完成公众号专栏文章撰写,同日组织召开公司内部业务交流会;

4月25日至27日,区域走访交流,在短短三天内进行了三场正式交流,拜访了近十个单位。

这样忙碌的日程,仅仅是杨震澎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除了忙于企业事务,杨震澎还忙于在一个个多元化的“斜杠身份”之间切换。从董事长、企业家,到行业作者,再到校友会负责人、社区企业家俱乐部创会人等。在长达33年的企业经营生涯中,杨震澎早已在主动或被动之间拥有了各式各样的身份。

在杨震澎看来,他并没有刻意追求这样的“斜杠生活”,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与结果。当中的驱动力,来源于他心中对于守正的坚持与追求。“其实只是在方方面面都乐于积极地去做一些正向的事情,走在正道上,久而久之,肩负的身份也就越来越多了。”


怀揣“企业家梦”的无畏少年回看杨震澎身上的众多身份,企业家必然是他最为看重的。而这一切,要从一个少年的小小梦想说起。

高中时期的杨震澎,便悄然拥有了一个“企业家梦”。也许是因为看了不少反映企业改革题材的短篇小说,在那时的他看来,干企业可是“弄潮儿”的事,是一件让人热血沸腾的事,由此便在心中朦朦胧胧地埋下了梦想的火种。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想选择华南理工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但在那个年代,一个高中毕业生称未来想当企业家,似乎显得不靠谱,连班主任也劝他“学点实在的东西”,因此只能作罢。“由此,一个小年轻的梦想被暂时扑灭了,但种子犹存。”

放下了学习企业管理的念头,杨震澎开始琢磨自己的另一个想法——出省念书。“我很想出省去看看世界,但又不想走太远,中国地图看了半天,决定聚焦在武汉这个城市,不南不北,高校特别多,正合适。”

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杨震澎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简称“武测”,现已并入武汉大学)。就这样与武测、与测绘地理信息,开启了一段不解之缘。

那时的杨震澎还不知“测绘”为何物,看着武测的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他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想象起自己坐在飞机上拍照的“英姿”,不禁心之向往,于是毅然将武测作为第三志愿填报,第一、第二志愿分别为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并入武汉大学)

“当时我的分数是494分,高出重点线30分。按说可以进第二志愿(包括广州的中大、华工),但武测应该是有优先录取权,就被她录取了。”

收到武测的录取通知书时,杨震澎不算开心,甚至有点郁闷。他被录取至武测的计算机专业,“坐飞机拍照”这一浪漫的梦想算是落空了。

直到走进大学校园,杨震澎才发现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也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般,“不是坐飞机拍照,是看别人拍回来的照片”。每每讲述起这段“乌龙”的经历,杨震澎都不由得打趣那时的自己,同时也格外感叹,“不后悔误打误撞入了武测的门。”

大学时期的杨震澎(左)

毕业后,杨震澎被分配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做程序员、敲代码,既稳定、又体面,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梦想的力量很大,也很‘奇怪’”,在杨震澎心中,那个小小的“企业家梦”一直没有熄灭,始终在静静等待着一个被点燃的机会。

命运没有让怀揣梦想的人等待太久。1989年,杨震澎偶然得知一个投入企业的机会,于是毛遂自荐。同年,杨震澎跟随马超联合创立了南方测绘仪器公司

南方测绘的工作经历让杨震澎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创业初时,从销售、到打包发货、再到财务出纳等工作,都不得不由他们两人包办。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杨震澎又涉足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宣传、营销管理等事务,还担任了企业内刊主编。回看这一段身兼数职的经历,似乎早已为杨震澎的“斜杠人生”埋下伏笔。

从最初的两人,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测绘仪器专业公司,一次创业便取得不俗的成绩,按说可以逐渐安定下来,但杨震澎似乎天生不爱安逸,再一次转变了人生跑道。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始终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将大有可为。2012年,杨震澎走出南方测绘,担任南方数码董事长,专注投入到地理信息应用开发的领域中。

这一转变并不如杨震澎想象中的轻松。虽然同为测绘地信领域,但软件、项目类业务却与仪器类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市场生态,这让最初接触地信应用领域的杨震澎花费了不少时间适应。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南方数码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有着一群值得信赖的伙伴——以谢刚生教授(南方数码总经理)为主导的团队一直专注在软件领域,对地信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技术底蕴,为南方数码的早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CASS软件这一拳头产品起家,到集数据数据、软件、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就近服务,公司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攀升。

如今,在杨震澎、谢刚生等一众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南方数码已成长为华南地区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公司业务也覆盖地理信息全产业链。

尤其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资源系统,以及“多测合一”、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等行业机遇的出现,南方数码也在逐步迈上更宽广的舞台,在更多国家级项目中展露身影。

伴随企业的成长,杨震澎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行业身份,使命感油然而生。

2018年7月,随着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成立,杨震澎作为民营企业代表被聘为委员之一,曾提交“关于利用‘一查多用’思路构建‘1+X’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建议”等提案,还曾写过公众号文章《三调会成为测绘企业的烫手山芋吗?》,获得部领导批示。

此外,还先后担任了如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第六届副会长,中国测绘学会战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他希望能够借助企业经验,更多地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以企业智慧反哺地信产业。

2022年1月,杨震澎作为特邀专家,携同公司一众部门骨干线上参与由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召开的“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文件研讨会”杨震澎感恩这个时代,让企业和个人更有作为。在拥有坚实基础的前提下,把握机遇,执着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履行好企业职责,必定会有所收获。


甘于“为情所困”的羊城校友同样让杨震澎感到收获颇丰的,还有他一直以来参与校友会的经历。

如今,他已参与大学校友会工作逾二十年,身份也在不断变化,先后担任了武测广州校友会副秘书长、武测青年校友会会长、武测广州校友会秘书长。2000年,随着武汉大学四校合并(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正式合并组建为新的武汉大学),杨震澎又担任起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副秘书长兼测绘分会秘书长。再后来,便担任武大广州校友会副会长兼测绘分会会长、计算机分会副会长等职务至今。

回看过去的二十多年,杨震澎坦言校友会的工作占据了他很大一部分业余时间。面对各类大大小小的校友会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还乐于成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

2013年,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杨震澎以“回到原点”为主题,组织策划了一场原武测83级同学入校30年聚会,吸引了全年级半数以上同学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回母校参加,活动还邀请了上百位当年的老师。

会上,一部短片《武测83——回到原点的记忆》,一本纪念画册,一下子将师生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一段青葱岁月。

宁津生院士在活动中表示:“你们83级竟然能把全年级聚在一起,太有才了!希望你们以后常回家看看。”

武测83级“回到原点”聚会合影

如今谈起这场同学聚会,杨震澎仍然引以为豪。更让人感慨的是,随着近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与肆虐,如此大规模的线下同学聚会暂时可能很难重现。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一时间,武汉陷入了艰难时刻。这也成为了所有中国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春节。大年初二,杨震澎接到广州校友会的电话,希望他可以参与到武汉防疫物资转运的工作当中。当天,他便与一众广州校友奔赴物流仓库,在时任广州校友会会长的朱征夫带领下,迅速投入到任务中。

杨震澎(右二)参与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发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援助行动

与此同时,杨震澎还紧急联系公司各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向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抗击新型肺炎基金”。同日,倡导员工自愿捐款,最终合共捐赠23万多元。

种种付出,母校都看在眼里。2020年11月底,武汉大学向杨震澎等校友颁发“武汉大学校友抗疫先进个人奖”,更评价他为“热爱母校的低调抗疫代表”。“杨震澎是一个‘有心有力’的校友,他的慷慨解囊为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的整体抗疫之举增色添彩。”

事实上,除了热心于大学校友会工作,杨震澎还是中学母校——北江中学的广州校友会副会长,此外,还会不定期参与华南理工大学MBA班级的校友活动,是班级二十年来每年同学聚会的组织者。校友情在他的眼中,是一个格外特别、也格外珍贵的存在。

2022年6月28日,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后排左9)到广州与校友座谈

座谈会上,杨震澎代表广州校友会向校长作相关汇报

杨震澎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校友情,是一种没法割舍的情谊,你最好的青春在那度过,最好的情怀值得记忆,似乎无须多解释,大家都懂的”,“为爱做出牺牲是无条件的,因此我会乐此不疲。”


偏爱文字表达的工科生熟悉杨震澎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名为“南人”的笔名。

与人们对工科生的刻板印象不同,工作闲暇之际,杨震澎总爱动动笔、写写文章。渐渐地,行业作者这一身份也就随之而来了。他还曾打趣自己,“也就毕业后编了一年多软件,后来就啥也不会了。现在只会打字而已,写文章的能力远胜于计算机专业能力。”

杨震澎也将这一专长运用到企业经营中。在他看来,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管理中关键的一环,而杂志、内刊则是塑造企业文化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从南方测绘到南方数码,杨震澎都积极创办内刊,并长期担任主编。

凭借着杂志、内刊等采访机会,杨震澎接触到了不少行业大咖,也倾听了不少行业精英的故事。

谈及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采访,杨震澎认为莫过于是在两院院士李德仁七十岁寿辰之际,他与早年的编辑同事一同对李德仁院士进行了整整十个小时的采访,并据此制作了一本名为《真实李德仁》的专刊,刊出长文《李德仁是怎样炼成的——双院士小传》,这也是目前网上能够查到的关于李德仁院士的最为详实、全面的采访。

早年与李德仁院士合影

除了纸质刊物,杨震澎还将目光看向新媒体。2014年,他主导创办了行业微信公众号“GIS圈”,并开设“南人一周微评”专栏,由此开启了每周一篇微评的习惯。

账号运营的八年间,杨震澎累计撰写了四百余篇微评,内容涉猎广泛,既谈行业趋势,也谈生活感悟,总能引起读者共鸣。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目前杨震澎只能暂时放下微评作者的身份,让“南人”停一停、歇一歇。

尽管在企业内外发布过不少文章,也出过著作,目前还担任着《中国测绘》杂志特约专栏作者。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文人”,也并非到热爱写作的程度,只认为自己是“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人”,“对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能比较准确流畅地写出来,就这点本事而已。”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对文字工作的偏爱与重视,让杨震澎在无形中收获了不少。一方面,随着杂志刊物及公众号影响力的提升,慢慢积攒了一群“粉丝”,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另一方面,通过杂志采访等工作,让杨震澎结识了不少行业专家与精英,因此也或多或少地对企业经营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更为机缘巧合的是,杂志刊物的创办经验还为他带来了另一个特别的身份。

2015年,家住广州凤凰城社区的杨震澎偶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小区有出版杂志刊物,这可让他好奇不已。抱着与邻里多互动的想法,杨震澎主动前往拜会杂志的主编,并在一番交流过后主动提出愿意义务帮忙升级优化这本杂志。

在进行杂志优化的过程中,杨震澎又从杂志的企业家访谈栏目获得灵感——社区中隐藏着那么多企业家精英,何不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些人凝聚到一起?

就这样,杨震澎连同凤凰城杂志主编及另一位企业家,三人共同创立了凤凰城企业家俱乐部,搭建了一个专属于凤凰城社区的企业家交流平台。

而今,俱乐部早已发展得有模有样——具备了完整的内部规章制度,形成了稳定的活动流程,确立了组织理念与文化,更是办起了全国首个由社区业主自办的企业家论坛和首个社区家门口的商学院。无论是会员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在逐步扩大,甚至得到了碧桂园物业总部的鼓励与支持。这让杨震澎不禁感叹,“俱乐部的发展实在超出了我的预想太多了。”

广州电视台曾对凤凰城企业家俱乐部进行采访


意外成就的“斜杠人生”成就如此多彩的“斜杠人生”,杨震澎坦言这并不在他的预想之中。在他看来,每一步,都只是在当下做了最积极的、正确的选择而已。

究其原因,杨震澎认为这也许源自于他一直以来对守正的坚持。“从小在家庭或者学校,就很乐于去做一些被提倡的事情,包括学习或者为人处世方面。似乎是在无意间一直坚持了守正的理念,总是很乐意去做一些社会所倡导的事,做一些大家公认是正确的事。”

因此,无论是在行业中,还是在各类组织群体内,杨震澎总是乐意成为当中那个积极主动的人、勇于付出的人。随着时间维度的展开,渐渐地便在不同的圈子内被赋予了这样那样的身份。“像是校友会,其实也不是特意争取加入的,只是从中学时开始,就总是愿意为班级做一些事,牵头去组织一些聚会,时间长了就顺理成章地参与进来了。”

杨震澎感恩这样的意外收获,他认为每一个身份都弥足珍贵,而且在不经意间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正向循环。“所有的付出我认为都是值得的,得到的回报远比付出要多得多。”

除了秉持守正的理念,杨震澎认为支撑着他在“斜杠人生”的道路上前行的,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健康的体魄,以及一群靠谱的工作伙伴。正是这两点,让他有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应对各项工作。

谈起健康、运动等话题时,杨震澎颇为自豪。他曾不止一次在文章或演讲中谈及自己对足球运动的喜爱,以及在大学时期获得学校1500米及5000米长跑冠军,说起这一成绩,杨震澎至今引以为傲。“记得读书的时候,运动会长跑这种‘苦力活’没有人愿意报,所以我才报名。从此天天早上起来跑步,苦练了几年,最好成绩跑出了4分26秒(1500米)和18分20秒(5000米),至今都记得。”

得益于常年运动的习惯。杨震澎在过往的二十多年中都没因病耽误过一天工作。如今,他仍然坚持着每周锻炼,不仅会用APP运动打卡,还保持着每周一次或以上1500米游泳。

除了身体素质这一内因,杨震澎非常感谢企业中得力的工作伙伴。“公司现在有不少骨干都能够独当一面,做好了工作的授权和分工,让我可以腾挪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做多一些其他身份的工作。”

与杨震澎身上的“斜杠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趣的人。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怎么喝茶,也不会唱歌跳舞或是打牌打麻将,生活可谓单调无奇。

在他的文章《我很无趣,却不讨人嫌》中也曾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但这般“无趣”却并不影响他广交好友,微信内5000个好友名额几乎已经满员,在全国各地也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用杨震澎自己的话来说,能结交到这么多不错的朋友,也许是源于“善良,绝无害人之心”,同时做到“待人真诚,不虚情假意,不拙,而且能专注倾听。也要多付出,多做别人不愿意或者不屑做的事,久而久之,就会得到认可。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有点‘料’,有见识、有见地、有建树。”

他相信,坚持守正向善,自会得到他人信任,这样一来,有趣或是无趣便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继续前行的“赶路者”今年,让他倍感压力的是,近年来疫情对民营企业的冲击。不得不说,2022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他们得为“活下去”而努力。

不过,杨震澎并不感到焦虑或悲观,“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他常用来激励自己的话。他始终坚信守正的力量,恪守正道,方能行稳致远,“做的事情正确,时间会回馈你,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供稿:南方数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喜迎二十大专栏文章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本文未标原创,欢迎直接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可在留言区说明转载公众号名称及文章链接)


编辑:顾     慧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征稿启事

喜迎二十大”、“企业家风采”、“新品发布汇” 、“专精特新”等主题宣传进行中,欢迎投稿!

联系人:顾慧 18911580277(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各企业积极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