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szzynews Intro 致力于打造权威、专业、最具公信力的证券咨询机构品牌。 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多元的,各种力量共存的,譬如:有举牌的,有搞成长股的,有炒概念的,有玩股息的,等等。生生被几个万能险搞成自己个儿游龙戏水的小池子。这样的市场再发展下去,就会具备再一次崩盘的要件,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毒药。我更愿意相信刘主席是听到了深谙市场人士的谏言,主动在给市场拆弹。祝福。 上周末一哥们在北京开大会,亲耳听了刘主席关于土豪、妖精的重要讲话,很是震撼,有兴趣看刘主席讲话全文的,出门左转看前篇证监会主席冲冠一怒炮轰“野蛮人”,周一股市会大跌吗?(←戳链接) 同时央行盛司长又讲了可以考虑加息,让市场人士吃了一惊。监管的画风一下子让人有点看不懂。我们开一下脑洞,把几件事联系在一起想想。背后是金融和实体力量的失衡,以及再平衡。 或者说是人界、妖界和仙界的失衡,以及再平衡。 — 金融已经修炼成了妖精 — 我们都说金融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思想的力量,也是思维的陷阱。近年来史无前例的低利率和QE政策下,金融和实体的力量已经发生了逆转,金融已经脱离实体经济,自成一体,甚至有点凌驾于实体经济的意思。 举个例子,就像你养的哈士奇,原来天天跟着你屁股后面转,后来人家修炼成了狗妖,你养了条金鱼,变成了金鱼精。法力都比你强啊,你继续要求他们当你的宠物吗? 谈金融为实体服务已经意义不大,这有点像战国时期谈要恢复周礼一样,你觉得还是古时候好,古时候的事情合理,我也觉得,但大家走的太远,已经回不去了。                                                                         — 妖精是怎么炼成的? —   这当然离不开仙界的纵容,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这个套路。 长期的低利率和短视的货币政策,就像刺激生长的激素一样,本来是想让人间少点疾苦,没想到最大的受益者是妖界。 从国内看,上市公司中一半的利润是在金融企业,各项金融资产的存量和交易量也已经远远的超过了GDP,并且优势仍在迅速扩大。    这里盗了一张图,画的挺好,2010年全球GDP63万亿美元、股票与债券成交金额87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额601万亿美元,外汇交易总额955万亿美元。 当这些有法力的妖怪,都老老实实在妖界里玩耍时,问题还不大。  搞债券投资的,基本上都是在妖界,大家每天谈着几亿、几十亿的生意,感觉与人间格格不入,但都是些数字游戏。 人界、妖界自有一套游戏规则,人和妖相安无事,有时也可互通有无,比如说人妖。 但一旦有一些不安分的土豪,打破一些固有的规则,或者为了修炼神功,去人间掠夺些童男童女,那就炸了锅了。大家惊呼:妖精来了! 民营的保险公司,就是妖界进入人界一个比较好的缺口。就像把游戏币,引入了现实世界,想象下这种感觉。 当然,仙界一直是偷偷这么干的,自己充值游戏币,到人间采购。 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是比较接近仙界的妖怪,发行的保单有点类似于发行货币。它发的那些保单期限这么长,现在缴一笔钱,二十年后还给你,但二十年后,仙界的游戏币充斥人间,这笔钱早就什么都买不到了。光靠这个贬值,就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了。 当然,如果仙界能够控制自己,不乱充值游戏币,人寿公司这招也没用。 但这是不可能的。仙界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看着妖界钻自己的空子,平时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把人间搞的太乱,神仙就要出马了。 人、妖和仙的生态关系,比想象中复杂,谁也离不开谁。妖怪修成正果会升入仙界,神仙干腻了,觉得规矩多,也会堕入妖界。 加息可能会误伤一部分人类,但对妖怪的伤害更大。当然,妖怪都不这么认为。 另外通知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给可爱的粉丝们一个惊喜,我们将赠送阿尔法大数据测股工具给一直支持我们的伙伴们,加小编微信领取量化测股工具。小编微信见文末。   此外网上流传了一段文字 如果将上证50中PE大于0,但把低于20倍的公司挑出来(剔除群众们不喜欢的中石化和四大行),发现剩下的公司就21家,尽管其总市值高达5.03万亿,但自由流通市值只有2.34万亿,第一大股东基本都是国家,如果你算算第二大股东持股市值,总和更是仅有5794亿。对的,理论角度,你可以花不到6000亿,变成上证50接近一半公司的二股东。 如果进一步将里面的银行股剔除,那么自由流通市值只剩8617亿,第二大股东持股市值总和只剩下2476亿。是的,就这么点。险资截止到9月,资金运用余额是12.8万亿,其中股票大概有1.82万亿,所以你算算,2476亿这个数字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大还是不大呢? 上证50的这些标的,总体来说都是跟着宏观走的超级蓝筹,流通盘就这么多,你不去抢,以后就是别人的。这些资产,可能没什么成长性,但保险公司如果能买到以权益法入账的比例,对他们来说就是优质资产。所以,刘主席尽管对险资乱买不爽,但安邦举牌大蓝筹的这种行为,于情于法于理于利,你都挑不出别人的错来的。 所以,险资还会接着买的,短期可能被摁住,长期看,菜就这么多,安邦不去吃,就被宝能吃,被恒大吃,被下一个崛起的xx保险吃,等平安人寿这些躺在低成本负债端上晒太阳的公司醒来,就不剩下多少了。不排除以后所有超级蓝筹股的二股东,都变成保险资金。 这段话部分认同,初看,逻辑严密,推理恰当,似乎很完美的说法。但是这里却隐含着一个假设的前提条件,就是中国经济见底,很快或者不久的将来,这些蓝筹企业将出现利润拐点。 有没有想过如果经济没有见底,或者未来更糟糕,那会怎么办? 现在经济是否见底,企业利润是否迎来拐点,还具有不确定性,那用老百姓的钱去赌一把明天,这不就是害人精吗?   险资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从各方争议的焦点可以看到,最大的问题在万能险。万能险相当于银行理财,是一种集资类的产品。对于保险公司,他类似于短期贷款。所以呢,万能险为主的保险公司最大的问题是短贷长投。科班出身的,应该知道短贷长投意味着什么。 不过资产荒下,没有绝对收益,就去找相对收益。这个,考验的是配置能力,同时也考验风控。当然有些以万能险为主的险资,看到同行的配置一致性的预期来了,风将起的时候,豪赌一把,show hand。于是,世道乱了。 资产荒不仅仅是险资,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老百姓也是一样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去买理财,买P2P,买万能险。   得益于熔断,短期的恐慌性抛售,让很多蓝筹股的估值突然间同时成为极具诱惑的标的。年初,甚至直到3月份的时候,银行股几乎还是全部破净的。而这,就是价值。熔断的功劳。   申万当初开发了很多指数,下面是三个指数的叠加,最上面的是低市盈率指数(万得代码801823),定期轮换最低市盈率形成组合,从2000年到现在涨了五倍多,中间是中市盈率指数(万得代码801822),涨了250%,最下面高市盈率指数(万得代码801821),涨了45%。 资产荒大背景,热钱汹涌之下,哪里有口子,只要有人发现,风都很容易吹起来。从债牛,到股牛,到房牛,到大宗牛。一轮又一轮的波动,已经得到国际投资者一致的称谓:Chinese Heat,所以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但是不要忘记了,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各自有各自的KPI,也各自有各自的压力。既要合作,也会博弈。好事和坏事都是因为一行三会并不是一条心。对于证监会来说,去年的教训就是:风险是涨出来的。可能更明确一些,说:风险是涨太快导致的。   所以,你懂刘主席担忧的是什么了吧。他们的职责是IPO,做大直接融资,不要因为涨太快,导致后面IPO发不出,这是他担心的。保监会的任务是保险业的扩张和覆盖,直观体现就是保费,但是保费多了,是要投资出去的。股票是必须配置的,而按照现在的相对收益,其配置比例更是一定会提高的。   但是投资者往往搞不清他们的目的和自己的目的的差异在哪里。险资的投资看5-10年,很多人的投资,可能只看5-10天。所以如果认为保险资金购买,股市一定会马上涨,那就呵呵了。这个思路,是真把A股当赌场了。 这半个月来,赚钱的人寥寥无几。涨的最好的不是上证50,而是他的子集超大盘指数。石化双雄都开始龙飞凤舞,老股民肯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见仁见智!   长按上图中二维码 粉丝福利 长按上图中二维码 领取价值998元的 阿尔法量化测股 工具试用版 限前50名粉丝 速抢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文章 金融系列:美国梦破碎 | 财富断层 | 脱欧 | 投资向导 | 经济真相 交易系类:投资重要因素 | 投资风险 | 美股、港股 | 悟道交易 投资理念:股与禅 | 财富自由 | 金融行为学 | 投资心法 | 资金分配 投资技术:高手复盘 | 盘口分析方法 社会经济:养老体系 | 财富腾挪 | 高房价推手 | 被替代岗位 | 投资渠道 | 房奴 宏观系列:美元阴谋 | 全球经济 | 英国脱欧 | 南海 | 欧盟前世今生 | 美元加息 | 资产证券化 | G20 内幕:坐庄模式 | 私募大佬 | 落寞英国 | 加息背后 | 投资风险 公司产业:人工智能 | 公司调研 | 投资主题 致力于打造权威、专业、最具公信力的证券咨询机构品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