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汇聚“3+”合力 构建社区矫正“东区模式”

和谐东区 2022-08-29


2020年城东区司法局持续提效发力,创立“3+”矫正队伍,创建“3+”工作模式,创新“3+”工作理念,助推“智慧”矫正落地生效。

一、创立“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矫正队伍。一是专职人员守好“责任田”。按照“谁执法、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细化执法责任。组织开展“老带新—互帮互学促提升”专业技能领学促学活动,着力建设司法行政系统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二是社会工作者当好“推进器”。城东区司法局率先在全省启动了社会力量购买社区矫正服务项目。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基础工作的同时,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情绪心理疏导、行为偏差纠正、社会关系修复等项目,为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全面化添砖加瓦。三是志愿者建好“加油站”。建立完善联动机制,统筹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审前调查、入户走访、帮扶教育中的“加油站”作用,增强教育帮扶合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力量参与氛围。“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矫正队伍互为补充,共同发力,着力打造预防重新犯罪的工作联系网。
二、创建“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安置帮扶”工作模式。 一是再抓实,抓实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将专项整治、隐患排查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相结合,以司法所为单位,对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排查摸底,着力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天罗地网”。二是再精准,精准教育矫正方向。通过三课教育(线上教育、集中教育、个别教育)丰富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模式,顺应疫情防控形势与“智慧”矫正发展需要,将集中教育主战场拓展到“阳光驿站,指尖课堂”微信群,为社区矫正对象搭建起以时事政治、道德素养、法律知识、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等的综合性线上学习平台。在润物细无声中真正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的“精神加油站”。三是再协调,协调辖区相关企业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工作,有效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难问题。建立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基地成立至今已先后为3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及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三、创新“规范运行+积极引导+重点培养”工作理念。一是坚持规范运行打基础。坚持规范运行与实务协作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工作档案、教育学习档案与心理矫正档案。二是坚持积极引导激活力。依法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依法加强社区矫正基础保障和科技支撑,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坚持重点培养谋长远。加大培育力度,进一步规范购买社会服务内容,厘清社区矫正机构职责与社会组织服务边界,切实增强社区矫正服务的有效供给,努力形成品牌影响力,将对社会推动建立起一支长期稳定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

监制 | 孙海娟

责编 | 李   植

编辑 | 李晓芸

供稿 | 区司法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