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柔村史】怀沙明珠——红军庄

2017-04-01 恋上怀柔


春意渐浓,小编带您走进红军庄

红军庄,怀柔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东南距怀柔城区及镇政府驻地6公里,西北距口头村2公里,南距孟庄0.8公里。村域面积2.3平方公里。聚落由数片组成,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900米,面积14.2万平方米。

红军庄依地势造屋,按河道斜向建房,高低错落约10米。有十字交叉的主街,两侧有短巷6条。 

地处山前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怀沙河北岸,怀柔水库西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63至71米,地下水埋深10米。


明故中军 王真墓志铭

红军庄明代建村,明、清时期属昌平州管辖。因村北石桥沟有4座将军墓,其中以白将军墓最大,故初名白将军庄,后简称白军庄或白庄。村北、东、西三面皆为山环抱,怀沙河自西向东,从村南流入怀柔水库。该村依山傍水,是块风水宝地。 

据《明实录》和《怀柔县志》记载,明代金乡侯王真墓在村北,原墓高大,有供桌,“文革”中被夷平。

王真,明代洪武年间起于步卒,屡立战功,官至燕山右护卫、都指挥使。王真在肥河之战阵亡后,被追封金乡侯,谥忠壮。现有两块墓志铭存于村委会院内。

据小编了解这个墓志铭的大概内容是:

明故中军  都督府  都督同知  王真墓志铭

(从右方竖着看哦!)

建村初,只有卢姓、杨姓二户,以看坟和耕种土地为生。以后,陆续从山西移民来村的有杜、牛、安、周、段、薛诸姓氏,二十几户、百余口人。当时村民靠种地、打柴、卖柴为生。大多住的是土坯房或草房,有的一个院住四五户,全村没有砖瓦房。 

红军庄南濒怀沙河。明、清时期怀沙河水量很大,周围林木茂盛,风景绝佳。

清代康熙皇帝的二哥裕亲王福全在红军庄(那时叫白家庄)修建了别墅,名“自耕园”。每年夏天,亲王都到此避暑。他命下人仿照江南的“舴艋”制做小船,划起来速度很快,往来如飞,亲王常嬉水为乐。当时怀沙河鱼虾很多,一网上来就能捕几十斤。裕亲王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去世,他所住的别墅也就逐渐废毁了。 


村内存有古槐一株,树龄约300年,干径0.7米,已列为区二级古树名木。


1967年“文革”中建立“革委会”时,大肆渲染“全国山河一片红”,白庄遂改名为红军庄。


抗日杀敌好战场


 


1937年,侵华日军在白庄村西北的口头村修建了据点、炮楼。日军经常来村里抢掠财物、抓劳工。此后,日伪军在村北大北山顶也修筑了炮楼,强迫村民往山上挑水、运粮,村民们吃尽了苦头。

1942年,一个小队的日本兵从口头据点前来扫荡,他们把没来得及跑出去的群众集中到村南的一个空地上,让村民手举着高桌供他们取乐,还让村民趴在地上,穿大皮靴的日本兵在村民的后背上猛踩,村民们受尽了凌辱、摧残。

1944年4月 26日,八路军10团政委李光辉带两个连,滦(平)昌(平)怀(柔)顺(义)联合县县长田华带领政府机关,一同转到一渡河村驻扎。

侦得驻口头据点伪警备队一个小队与驻平义分据点伪警备队换防的情报,李政委遂决定在两处设伏:八路军新一连埋伏在铠甲坟村南侧,特务连埋伏在白庄河套树林中。伪警备队料想,出口头据点直接奔平义分,所经之地多为抗日游击根据地,恐沿途被劫杀,认为取道东南奔白庄孟庄,绕道怀柔城再西去平义分比较保险。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正好中了八路军的埋伏。上午11点,伪警备队迸入白庄河套树林伏击圈后,八路军一阵痛击,只十几分钟,便全歼伪警备队换防小队30余人,其中俘虏18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30支。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白庄村处于共产党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拉锯地带。1947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村里建立了党组织,成立了农会,开展了土地革命。农会干部领导村民斗地主,分田地,把地主、富农多余的土地、房屋分给无地、无房的农民。 

但是,解放军一离开村子,地主、富农组成的还乡团伙,就会回到村子讨伐、抢东西,老百姓只能东躲西藏,不敢回村。由于村内长时间无人,许多人家院子里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蒿草。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8年12月怀柔解放。

土改后,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加解放战争。那时白庄参军的有杜瑞江(后晋为师级干部)、牛贵江、杜有本、杜绍林、杜林相、牛贵海、杜绍全、周金海、牛凤祥、杜桂芝(烈士)、杨凤林(烈士)、牛进茂、杜士林、杜绍发等。

全国解放后,这些人有的当了干部,有的负伤后回村,有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有的光荣牺牲。他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力量,是全村人的骄傲。

保护水源做贡献

白庄村三面环山,怀沙河沿村边流过,域内多为丘陵山地,平地很少。

1958年建怀柔水库,原计划白庄村搬迁移民50余户,后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搬迁12户。村内要自己解决搬迁问题,而且还要接纳库区内杨各长村几十户搬迁移民,为他们提供食宿。库区占用了白庄村最好的平地300余亩。

为了发展生产,村民在丘陵山地上动脑筋,改造丘陵山地为良田。

1963年村里通电后,在村西建扬水站,沿村北绕山修了五六千米的水渠,使坡地变成水浇地,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那时,村里坚持“以农为主,以副养农”,先后购置了8架马车;1969年又添置了1辆55马力大拖拉机、两辆手扶拖拉机,在为农服务的同时,拉沙子,搞运输,增加村集体收入。

1967年,村内建起了瓦窑,生产农家用小瓦;1982年,又在村北建起了机砖厂,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后来,为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这两个厂先后关闭。 

现在已经全部拆除,找不到原来的痕迹了!

但是,村里还有一座废弃的厂房(上图),听村里人说,最早这个厂房是大队部的仓库,后被改为木器厂,但是由于木器厂喷漆味道极其刺激,影响村民生活,最后关闭,废弃至今! 

红军庄的发展,一切都要从保护怀柔水库这盆清水、保证北京市民饮用水安全这个大局出发。2003年至2004年,猪肉价格一路看涨,村里打算建一个规模化养猪场。而村西的十几亩地,近水挨路,非常适合,但考虑到不利于水源保护,最终放弃了。

为了保护怀柔水库水质安全,在区水务局支持下,红军庄全村埋设了几千术污水管道,把二三百户人家的污水全部集中起来,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应该说,从建怀柔水库到今天,50多年来,红军庄人为建设水库特别是保护饮用水源,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改革开放建新村

改革开放后,红军庄也和其他村一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走上富裕路。1984年生产队解体,土地实行联产承包,果园分户承包,瓦厂、砖厂实行专业承包。

2009年,怀柔镇在怀柔水库上游5个村实施绿湖生态公园项目。红军庄以此为契机,大力进行环境整治。

平坦宽敞的柏油路两侧柳绿花红,村南怀沙河上建有漂亮的漫水桥、滚水坝,形成10000余平方米的水面,河边水德广场装有齐全的休闲健身设施。

每逢节假日,村边、河边停满了各种车辆,钓鱼的、郊游的、休闲健身的人络绎不绝。

如今,逐步城市化了的村民,已经渐渐地融入到这种健康、欢乐、和谐的现代化生活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