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台南住了三個月,重新认识小确幸

廖信忠 廖信忠 2022-07-24

这三个月我在台湾南北两端反复来回:台北与台南。已经分不清楚“来”或“回”,按理说,我户籍在台北,出生成长也在台北,不过近几年只要待在台湾的时间,都住台南比较多,偶尔回到台北,从台南到台北都像出差。


最近台南都是动漫云


“回”,是指着你从哪里来的,有个回去的方向,就算在外再不济,也有个最后让你躲起来安心的地方。


正如我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搞不清楚“回”上海,“去”台北;又或照顾亲朋好友情感,会说“去”上海,或“回”台北。


这次时隔两年回台湾,比上次回来手头宽裕了些,来往南北都豪气地搭乘高铁,不像以前为了省钱就搭票价一半车时加倍的高速公路客运。我发现搭乘不同交通工具,心境完全是不同的。比如搭客运,我会在上车前开心地买些饮料各种零食面包,在车上慢慢吃,睡醒吃一点,再睡,又醒了再吃点,再睡,反复几次也就到台北了。如果坐台铁,肯定是买饮料与盒饭上车吃,而且盒饭绝不能在等车时站台上就吃完,就没火车旅行那味了。如果坐高铁,可能就只买瓶乌龙茶,上了车开始看书,书还没看完就已经到站。


还是喜欢搭台铁


时间被压缩了,仅管只有短短260公里,那种南北的反差就特别大,你从人人都神色匆忙的台北地下车站出发,到了台南乡下的高架站台,车门打开那一刻,连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干爽舒适,天高地阔“啊!又到南部了”、“幹!好热!”整个人心情都轻松起来。


现在可能我对台南熟悉度超过台北。在台北都住老家旁的酒店,隔一两天回家看看父母顺便吵一架增进感情;行走在台北的街道感觉自己好像一位自由行大陆游客。然而在台南老城区,我有个比较固定的住所,附近就是有名的国华街,每天在这街上鬼混,已经熟得能公然鄙视无知的北部游客。



台南被称为”文化古都”,并且台南人引以为豪。以前我听到这个称号就呵呵了,郑成功打败荷兰人后建承天府,到现在不过360年,也许台南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吧!但附近的城市,泉州漳州潮州惠州一直到广州,哪里不是千年古城,咦?就连马尼拉的建城历史都比台南悠久,更别说台南曾经有一度自诩为”台湾的京都”,简直搞笑。好意思说自己“文化古都”勒!



但我也觉得没什么不好,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有历史观大局观,能守着自己的一块块小小疆土乐在其中也是挺不错。


两年前我已经写过台南,这次就不再多说了。巧的是那是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之初,我滞留在台湾整整半年,几乎就是住在台南半年,每天生活就是看书写作弹琴游泳,满满生活感的半年。


这次又来台南住,每次差不多还是同样的事,写作的频次少了些,倒是多看了不少书,简直把过去一年阅读额度给补齐了。我觉得写作这种事,就像活水湖,闷头一直写一直写,只有输出而没输入,迟早要把你搞枯竭。想要源源不绝的灵感,只能不断去吸收新的东西,去感受不同的体验,才能冒出新活水。


其实任何工作都是一样吧!你在公司单位上班,也是定时会有培训,学习新的技能及流程,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这几个月阅读的书里有两本对我影响比较大,一本是剧场大师赖声川写的《赖声川的创意学》,另一本是美国知名小说家史蒂芬金《谈写作》(Stephen King:A memoir of the craft)。两本书皆反复读了数遍,不愧都是大师宝贵的创意经验。



让我反省的是赖声川在书末提到创意必须”检查动机”:你的原始动机决定你的创意境界;动机可以限制我们做出对人类没什么意义的作品,动机也可以解放我们,做出伟大的作品造福人类,然而”最伟大的创意就是改造自己......”


史蒂芬金的书末尾也自问”写作是为了什么?”好像在注解赖声川这段话似的:”说到底,写作是为了丰富阅读的人的生命,也是丰富自己的生命,是为了得到超越,进步与快乐


当工作技能趋于成熟,不免都会上升到哲学或方法论层面,两本书的经验谈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反复琢磨这几段话,结合自己写作经验,可能离大师境界尚远,隐隐约约似懂非懂,如果有空,我再给大家做个书摘。


这几年几部口碑不错的台剧,如《花甲少年》、《想见你》、《俗女养成记》只要剧的基调是温情脉脉,几乎都是以台南为主要场景。


住在台南总能让我的心情沉淀沉淀。台北与台南当然是气质相当不同的城市,人说商业熏陶的大城市,大家各管各的,稍冷漠但交际有分寸;而传统氛围较浓厚的地方,人比较热情但也经常热情过头感觉边界被侵犯。但台南究竟是个还算有点底蕴的老城市,有种波澜不惊,沉稳从容,人人都可以很专注在自己的事。台南人有南台湾特有的开朗好客,又都沉浸在一套不言而喻的传统交际规范中,从小就知道那条人与人交往的分际线,与台南人相处起来很愉快。



这次很开心两年前喂大的猫还记得我,每次走在巷子里几只猫就跑出来在我旁边打转奔跑,感觉自己就是本巷的迪斯尼公主。巷子里几户人家都对他们不错,时间到了就在门口摆貓飯,一家一家吃。但我觉得这次我赢了,成功让牠们卸下心防走进来了。



如果你能成功与街猫交上朋友,拿捏好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那大概跟人类交往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吧!


我没事会骑一台破自行车在城里各处拜访朋友,有些开咖啡店,开茶店,开二手书店,开杂货店凉茶店,继承老爸的小吃店......大家过得都挺不错,一直都做得很认真很开心。



我在台南最喜欢去的書店是林檎二手書店,远离了闹街区,那盏温暖的灯光在这安静的住宅街区一角,已经十年了!没想到一间夫妻书店能开十年。



我喜欢买二手书,像是智慧价值的接力,延续了书本的生命,那讲究的是缘分,更像闯入上一位读者的心灵世界。有时在内页见到他随手写下的读后心得、画的笔记、产生的疑问,在扉页见到购买日期、寄语....我开始想象上一位读它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好像与他产生了神交,我也忍不住会写上些无伤大雅的文字,传给下一位读者。阅读不再只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连结,这本书在世界上产生更多的可能。


林檎老板很谦虚,说店里不大,很乱,不能算书店,只敢自称“书室”。正是那种参差有序,书摆满了空间,架上的书、吊着的明信片、转角的沙发、挂画、绿植,都在述说主人的故事,很符合我心中”书店”该有的模样。一走进去,就不会觉得孤单,有种被安心氛围拥抱的温暖。



店里卖二手书,还有音乐CD、日系动漫、二手杂货....没有实用意义却能增添生活情趣的小玩意。当年老板夫妻两人本来都在电子厂打工,由于一直保持阅读嗜好,一边在网拍上贩售二手书籍贴补家用,渐渐地经济状况稳定后,夫妻俩才敢将二手书籍贩售转到实体店面。


店内生意逐渐好转之际,夫妻俩开始整理青少年读物和童书,趁店休日送到偏远乡镇的小学。让台南偏远乡镇的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多读物,享受阅读乐趣。他们认为这对书室与学校都有好处。书室既可以更替较旧的书籍,学校又能获得免费资源。也因为这样的美意,夫妻俩才有机会更深入到地方乡镇角落,以另一种角度认识自己的家乡。


在台南尽是这些从容做好小事的人,正如台湾作家叶石涛的那句”台南是个恋爱、结婚、做梦、干活的好地方”。要是把他们放在台北,凭那种开店德性,估计店也没法活那么久。



在一些我早期的采访时说过,我不太喜欢”小确幸”这字眼,好像年轻人都不思长进沉溺在眼前的快乐里了。在”小确幸”这个词出现的十几年前,台湾的长辈经常恨其不争”你看!大陆年轻人各个充满了企图心,都充满了狼性,台湾年轻人 完 蛋 了!”没想到过了十年,大陆也开始喊躺平了。


这几年我开始觉得小确幸也挺不错。工作很多年后才知道,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真正能抓住的,也只有眼前那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如今台湾的环境也就决定了这是个看得到上限,但也不会跌得太深的社会,社会至少保障能让年轻人过上小确幸生活,追寻自己充满个性的小日子。



我想所谓成功这事儿,都是生活中许多充满成就感小事所堆砌起来,一步步地推着你向前。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觉得人生有意义,过得开心,不管是看得高远事业越做越大,或专注细节越做越精致,都值得肯定。


事业成功那是成功,家庭和睦幸福那也是成功;办大厂是成功,顾好小店也是成功;像书店老板靠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养活了一家人,有余力后再去帮助别人,这也是一种成功的人生。


兒孫滿堂是种成功,能把自己生活经营好更是难得的成功,毕竟能煎好一颗蛋,为自己做出一顿丰盛早餐,就已经赢过很多人了。


祝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写了那么多废话,其实我只是想要给你们看看我最近学短视频剪辑的作业,免得你们觉得我什么都没说没诚意。


这是关于台南生活的短视屏。



这三个月基本把台南知名的小吃店都吃过了,做了一个合集,你们看看。





想看更多内容,请加以下关注




现在有以下平台,欢迎关注

尤其小红书,很多零碎好玩素材都发在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