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任正非!我们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松口气?

2016-12-02 曾氏悟语

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

以下内容节选自《任正非谈国际化经营》,有部分删减,重点已突出

2005年春节晚会上演出的《千手观音》让任正非非常震撼。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那些完全听不到声音,也许一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声音的孩子,竟然能形成那么整齐划一的动作,那么精美绝伦的演出。



任正非由此联想到了华为。


2005年,华为销售额达453亿元.其中海外市场达到32.8亿美元,海外市场首次超越国内市场。此时,全球超过10亿用户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已经进入了100多个国家。可以说,正在国际化征途上突飞猛进的华为,是在海外市场表现得最好的中国企业。


但,任正非却是更多看到了华为的危机和不足。


他说:


华为数万名员工,正同他们(《千手观音》表演者)一样,历经千辛万苦,才取得今天一点进步。我始终认为华为还没有成功,华为的国际市场刚刚有了起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比以往更严峻。


任正非认为,华为在海外很多市场刚爬上滩途,随时会被赶回海里;网络和业务在转型,客户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产业和市场风云变幻,刚刚积累的一些技术和经验又一次面临自我否定。在这历史关键时刻,华为决不能分心,不能动摇,不能因为暂时的挫折、外界的质疑,动摇甚至背弃自己的根本,否则,华为将自毁长城,全体员工十八年的辛勤劳动就会被付之东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华为都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刹那间的辉煌,都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


非洲的戈壁滩上生长着一种叫做依米的小花。一般说来,能在戈壁滩上顽强生长的植物都是根系十分发达的,唯有如此才能在贫瘠的土地中吸收足够的养分,维持最起码的生存之需。可是,这种叫做依米的小花却只有一条根,因此,但它必须把根插到地底最深处,确保能吸收到可以维持生命的水分和养料。要做到这样,依米需要花六年的时间。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种历经六年奋斗才展露的花儿却只能绽放两天!两天过后,整株依米花便完全枯萎了。



蝉的命运和依米非常相似。能在夏日尽情欢歌的蝉都要历经地下长达两年的黑暗生活,而它们能在地面上欢唱的日子还不到两个星期。


以六年搏两天,以两年搏两个星期,刹那间的辉煌,都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这就是普遍的自然法则。


华为近20年来的成功就是这个法则的实践。华为连续数年大量招收新员工,壮大队伍,截至2007年2月,华为员工总数已经超过5万人,仅仅海外员工就有近5000名,此时的华为海外捷报频传、市场增长迅猛,一派欣欣向荣。


任正非却敏感地发现了隐藏的问题,他发现有些华为的干部、员工,沾染了娇骄二气,开始乐道于享受生活,放松了自我要求,怕苦怕累,对工作不再兢兢业业,对待遇斤斤计较——他们忘记了华为取得以往成功的根本: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2006年底,任正非发表《天道酬勤》一文,明确要求全体华为人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


任正非认为一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就要有奋斗精神,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同样需要艰苦奋斗,而且是一代一代地坚持不懈。


他说: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生存的。我们发扬的是大庆精神,先生产、后生活。


任正非警告说,对这些现象华为必须防微杜渐,不能改正的干部,可以开个欢送会。全体员工都可以监督华为队伍中是否有人(尤其是干部)懈怠了,放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对高层管理者。要更多地寻找那些志同道合、愿意与华为一起艰苦奋斗的员工加入华为。


任正非试图唤醒更多的干部员工认识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以艰苦奋斗为荣。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当华为走上这条路,没有退路可走时,为此,华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华为高层领导为此牺牲了健康。后来的人也仍不断在消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为了达到业界最佳。


华为坚持按大于10%的销售收入拨付研究经费,追求在一定利润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在华为创立的前10年,绝大多数华为员工没有房子住,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多年来一直未动摇,所有员工也都能接受,这些发展资金实际上是从华为人的牙缝中省出来的。


任正非认为:


华为的发展必须高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过去每年以100%的增长速度发展,以后基数大了,肯定速度会放慢。通过保持增长速度,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公司利润的增长,给员工提供了合理的报酬,这就吸引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到华为来,然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永葆活力!  

在不同阶段,任正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的含义不同

事实上,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任正非时刻提醒华为人要艰苦奋斗,在不同阶段,任正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的含义不同。


在华为成立的第八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26亿元,为香港和记黄埔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正式进入香港;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华为已经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之一,开始受到中国政府高层的关注。


面对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任正非提醒华为人:


我们会不断地改善物质条件,但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可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永远强调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思想上艰苦奋斗与身体上艰苦奋斗的不同点在于:思想上艰苦奋斗是勤于动脑,身体上艰苦奋斗只是手脚勤快。我们要提拔重用那些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又能产生效益的干部。


我们要劝退那些不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又不能创造效益的人,除非他们迅速转变。


1997年以后,华为一直在流程、组织、IT建设等方面持续地变革和优化,努力推动管理改进。到2006年底,华为已经在管理优化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任正非是以西方发达国家行业巨头的标准要求华为的,在他看来,与西方友商相比,在全球化管理体系的成熟度上,在管理者自身的经验和能力上,华为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


任正非这样描述华为的现状:


我们从青纱帐里出来,还来不及取下头上包着的白毛巾,一下子就跨过了太平洋;腰间还挂着地雷,手里提着盒子炮,一下子就掉进了teunkey工程的大窟窿里……,我们还无法做到把事情一次做正确,很多工作来不及系统思考就被迫匆匆启动。


华为人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奋拼搏,但也要巧干,要通过坚持不懈地管理改进和能力提升,提高华为的工作效率和人均效益。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好的策划,谋定而后动,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在组织内传播共享。


一些华为干部面对困难,总是过分强调业务变化、业务复杂程度、业务跨度和难度等客观困难,推卸责任。


为此,任正非给华为人讲了一个有名的典故:


清代彭端淑的著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一天,穷和尚问富和尚:“你想到南海去吗?”富和尚回答:“我早就想去了,已经准备了好几年,但现在船还没造好,条件不成熟,还要继续等待。”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以为他只是说着玩,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想到,一年后,穷和尚就从南海回来了。



彭端淑在文章末尾说:可见处事之难易,并不在于事本身,而在于你是否有决心有毅力克服困难,也就是是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任正非对新员工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任正非说,一个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海外开拓的征途中,注定是艰难的,但意义也将是非同寻常的。幸福不会从天降,全靠我们来创造,天道酬勤。


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就是牺牲。有一篇文章叫《硅谷:生机盎然的坟场》,讲美国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艰苦创业、创新者们的故事的,它“埋葬”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才构建了硅谷今天的繁荣。华为也是这样的企业,也是无数的热血儿女,贡献了青春与热血,才造就今天的华为。


要突破艰难险阻才会有成就,任何做出努力、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消耗其无限的生命才创造了有限的成功。华为要想追上西方公司,无论从哪一方面条件都不具备,而且有些条件可能根本不会得到,因此,只能多付出去一些无限的生命。


高层领导为此损害了健康,后来人又前仆后继。任正非对新员工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任正非说:


有人问我,

我们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松口气?

我说

只有到棺材钉上时才能松口气。


(本文节选自《任正非谈国际化经营》,该书2007年9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END —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新闻头条精选美文原创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