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自大清国的科幻故事:上太空挖矿,种3万个太阳,还养了个北极熊,凭一己之力干翻全世界 | 北洋奇谭010

金醉 魔宙 2020-02-10
【北洋奇谭】是魔宙的历史非虚构栏目
由老金讲述近代中国的真实故事,或奇趣话题

从而达到娱乐和长见识的目的


大家好,我是金醉。


这几天徐浪失眠想看片,找我推荐。我拷了几部老片子,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和台湾片。


硬盘给他之前,我又拖进去一部1976年的片子,叫《关公大战外星人》。


这片子的海报是这样的。


《关公大战外星人》由台湾太子影业摄制出品,陈洪民导演。正式的影片名是《战神》,在香港上映的时候,片名改成了《大灾难》。这两个正式的片名都不如“关公大战外星人”来得生猛直接如雷贯耳。


片子老,画质差,剧照是这样的。


《关公大战外星人》剧照,背景模拟香港实景搭设,背景里的大楼看着是香港希尔顿酒店。


像不像奥特曼?


这就是台湾导演cos日本奥特曼电影拍的一部科幻片,专门找了个日本人负责演员服装和特效。


最初,导演想让外星人打砸台北西门町,当局不让拍——场景就换到了香港。


这是部Cult片。


啥是Cult片?


中文一般叫邪典电影。这个称呼常会让人联想到暴力、血腥,或者恐怖、恶心。


实际上,没那么玄乎。


这类片子就是指的非主流电影,不按一般套路拍,在小圈子里很受推崇。



比如,香港武侠片,在美国人看来,就是非主流的题材,当做邪典电影——昆汀就最爱香港武侠片。据说,他还曾专门在北京新街口买盗版碟。


我给徐浪推荐《关公大战外星人》,是因为这片子能唤起他的童年回忆——人一回忆童年,就不那么焦虑了,容易睡着。


徐浪小时候,中国大陆出现过一批很邪典的连环画。他专门从哈尔滨给我带过几本小时候看的。


它们和《关公大战外星人》一脉相承——


《葫芦娃大战魂斗罗》、《孙悟空错打忍者神龟》、《孙悟空大战阿童木》、《孙悟空三打变形金刚》、《葫芦小金刚大战圣斗士》、《牛魔王大战米老鼠》。



徐浪说,太JB多了,任何你能想到的组合,都能打。


确实是,关公战秦琼,中国战队大战外国战队,怎么也组合不完。这批连环画不但摸准了小孩的爱好,还彰显了民族斗志和中外友好。


再往回看,清末民初中国第一批科幻小说家也是这么邪典。


今天的「北洋奇谭」,就说说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什么样。



下面这幅画,有一辆造型奇特的怪车,开车的人拖着辫子穿马褂,明显是清朝人。


这人叫贾宝玉。


图片来自科幻星云网,是插画师雷来来的作品。


这是当代插画师根据清末一篇科幻小说《新石头记》画的。小说作者是“晚清小说四大家”之一的吴研人。


在他笔下,贾宝玉不谈恋爱,玩高科技,开战车,坐潜水艇,一路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饱览海底世界的奇观。


《新石头记》最初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南方报》上连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改良小说社印成单行本。作者吴研人就是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那个作家。这幅是单行本中第三十二回的配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贾宝玉重新复活,进入“文明境界”,见识了一堆新技术,什么具有X光效果的“验骨镜”,能自动报时的“司时器”,还有人为控制天气等等。


这些幻想,都来自西方现代科学发明,或者借鉴其他小说。


最出名的“坐潜水艇”桥段,灵感来自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算是早期科幻小说的老师。


从1900年,凡尔纳就被翻译引入中国,梁启超、鲁迅,都出过文言译本,很畅销。


从左至右,依次是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和鲁迅翻译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都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现在更常见的译名是《两年假期》、《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心游记》。


看了西方科幻后,中国人也开始搞本土原创。


我最喜欢的一篇叫《电世界》,绝对邪典气质。


《电世界》在明清志怪小说的常见套路里杂糅进科学元素,还搞了一场黄种人和西方人之间的大战。


小说作者叫许指严,笔名“高阳氏不才子”。


他动笔的时候还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大概想不到三年后大清就亡了国,所以故事的背景被设定为宣统一百零一年,也就是2009年。


许指严,近代小说家。写了不少官场秘闻杂录,什么《清鉴易知录》、《清史野闻》之类。小说创作方面,《电世界》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还写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


在《电世界》2009年的世界里,电被当成了无所不能的法宝。只要带上“电”字,那就是牛逼,能上天入地,能杀人放火。


小说的主角是个超级英雄,叫电王——本名叫黄震球。


黄震球之所以被叫做“电王”,是因为他凭着两样发明,一对电翅膀和一把电枪,单枪匹马团灭强敌,真正做到了“黄种人震动地球”。


我网上查黄震球这个名字,发现有一名1910年出生的广东人,就叫黄震球,后来还加入了同盟会,现在还活着,是台湾的军官。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否参考了《电王》。


黄震球的超能力,源自一种具有超强磁电的新原质,鍟(xīng)。


鍟(xīng)是一块天外陨石,加热到一万三千度熔炼而成,效能堪比永动机,在空气中随便一摩擦,就能源源不断地放出电气。


黄震球用鍟打了一对电翅膀,再用橡皮带绑在背上,中间装个总开关。


即插即用,启动开关不出五秒,人就上天了,飞得高飞得低,随心所欲,三小时绕赤道一圈。


这是《小说时报》登载《电世界》时配的插图。飞在空中的黄震球还是一副清朝人打扮,脑袋后面拖着一条辫子。


黄震球手里有把电枪,中间一根钢管,装着极强电机,下端是硬橡皮做的不导电长柄,上端插着几百个长长短短的电针。


感觉像个电扫把。


虽然构造简单,威力很惊人。电机一启动,能放出一条火龙样的电气火花。哪怕敌人隔着一百八十里,电火都能飞到。


插着电翅膀、手拿电枪的黄震球,怎么看都像《封神榜》里的雷震子。


插着电翅膀、手拿电枪的黄震球,太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封神榜》里的一个人物,雷震子。换张脸、换身衣服,雷震子就能变身成新时代的“电王”。图片出自李云中 创作画册《封神演义人物百图》(2010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插上来去自如的电翅膀,手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电枪,黄震球一个人就把入侵的西威国端了。


听听名字:西威国,西方的威力。


西威国武力很强大,来自欧洲,拥有一支空中无敌舰队,能投掷威力极强的炸裂弹。


黄震球艺高人胆大,偷偷跟着西威国的飞行舰队。在敌人要大举进攻的关键时刻,打开电枪,实施精准打击。


一千艘飞艇全被电炸了,掉进太平洋全军覆没。


斩草要除根,黄震球又飞到西威国,一把电枪放出千百条火龙,把整个西威国炸得灰飞烟灭。


这是清末《点石斋画报》中的飞艇,造型挺奇特,有三对网格状的翅膀。


当时的中国,被西方震动,危机感极大。


黄震球凭着一对翅膀一把枪,大败西威国,就是想“科技救国”。



大战结后束,黄震球继续用发明创造“震动地球”,带领全世界人民建设美丽新世界,故事从救亡图存生硬地转折为建设乌托邦。


1516年,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写了一本小说《乌托邦》,提出“Utopia”这一概念,即空想中的美好国度。图为《乌托邦》小说的插画。


除了电翅膀、电枪,黄震球还发明了一秒能跑三公里的自然电车,只用二十分钟,就能横穿大半个中国。


接着,黄震球把电车升级为能在天上飞的2.0版本,从欧洲雇了二十万劳工,每天坐着飞车去南极挖金矿——中国人雇欧洲劳工,在当时确实是幻想。


1986年,香港作家倪匡写了本科幻小说,也叫《电王》。


为了应对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黄震球又大量开采一种能发出光和热的新物质——鈤(rì),做了三万多盏鈤光灯放在南极各个角落。


相当于放了三万个小太阳,把南极直接照成了热带,光耀如昼、温暖如春。


半年后,劳工们开采了9,000,078,600,097万磅黄金。


什么概念?青藏高原有25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金子够在上面铺一层一米厚的黄金地板,或者给整个地球打造一个几毫米厚的纯金外壳。


然后,黄震球又开始铸造“大同货币”,带领全人类实现了共同富裕。


图上是一枚清光绪丁未年(1907年)铸造的金币。正面顶边铸右读楷体“光绪丁未年造”六字,底边右读为“库平一两”,中间是 “大清金币”字样。因为背面铸有一条五爪金蟠龙,又俗称“龙洋”。《电王》里的大同货币和大清金币差不多。


黄震球对整个世界的贡献不仅仅是增加财富,他还发明了载人量超大的巨无霸电艇,把几十万人送到了海底生活,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版图。


《点石斋画报》上的潜水艇,能装十多个人。


电,大概是清末中国见识到最神奇的科技。



和《电世界》一样,另一篇科幻小说《未来之上海》也认为一百年后人类会生活在一个“电世界”。


不同的是,作者毕倚虹的科学认识清晰了很多,科学想象显得更靠谱。


毕倚虹是近代小说家,清末曾做京官,民国后入上海中国公学学习法政。读书时,假借夫人之名向《妇女时报》投稿,得到主编包天笑的赏识,毕业后入《时报》馆当编辑。他的代表作如《人间地狱》、《黑暗上海》,都是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面。《未来之上海》初版时题为“滑稽小说”,借奇幻的想象讽刺百年后上海的堕落与腐坏。


《未来之上海》讲一个水手因海难被困在孤岛整整一百年,等他获救回到上海后,已经是公元2017年,世界已经大变样。


那时,上海人会穿闪闪发光的电衣。脚上的鞋装着电池和电轮,一摁袖口的开关,就能在马路上飞驰。


为防身,可向警局申请电枪,被电击一次会昏迷一整天。


还有一种能量体裁衣的电气缝纫机,五分钟就做好一件新衣服。


毕倚虹还设想了一整套地底交通系统,跟现在地铁几乎一样。


地面上,车站用一根短红柱子做标记,旁边是两块玻璃板——玻璃电梯。


人站上去会自行下降,把人送到五六里深的地下,一面开门,再自动返回。



地底有折光镜,将外面的天空映射下来,还有疏风管道送风。


电车狭而长,一辆有二十排座位,每排两个位子,用弹簧气垫,还有很高的丝绒椅背,非常舒服。车上没有门,乘客从座位旁边进出,毫不拥挤。


地底电车采用自动售票:一人一角洋钱,塞进座位前面的小木箱后,箱上的扁孔会送出一块精圆的铜牌——跟现在广州的地铁票差不多,对不?


返回地面时,会有一位查票员站在升降机旁。被抓到逃票,要补偿十倍价钱。


民国时候,上海的电车还没有开到地下去,“上海电车有限公司”的车票也是纸质的。


毕倚虹的科学意识相当超前,在小说里还设计了一种采用磁悬浮技术的“自由升降机”。


大概是从老式怀表得到的灵感,这个“自由升降机”也是一个黄圆小盒,盒上插着一根红色钢针,往外一抽,就和飞机上的升降机关相匹配。


盒子的玻璃面板下有一根蓝色指示长针,操纵柄在侧面,往顺时针方向转人就会上升,反之,就是下降。


和晚清人的想象一比,毕倚虹设计的升降机已经高级了很多。


清末的《点石斋画报》曾登过一幅《第一高楼》,原型是美国的摩天大楼。画师以为外国人使用的升降机,是一个用绳索吊着在大楼外侧上下移动的椅子。


《点石斋画报》里的石印画《第一高楼》。放大的细节是搭升降机的人。



除了电,清代科幻小说也写了外太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月球殖民地》开始在《小说报》上连载,里面最重要的科学道具是热气球。


主角龙孟华的好友藤田玉太郎发明了一个热气球。


设备很齐全,上面不仅有客厅、卧室、餐室,连锻炼身体的体操场都备着。


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月球殖民地》第五回插图。小说里描写的热气球很先进,啥都有,而插图上只吊着一个竹筐而已。图中一只脚跨到篮子外头的人是发明者玉太郎,龙孟华因为痛失亲人正在亭子里喝闷酒。


后来月球人来了地球。他们发现自己的设备,和月球人的热气球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小说里写,玉太郎见了月球人的设备,只觉得:


“比着自己高强得许多,外面的玲珑光彩,并那窗槛的鲜明,体质的巧妙。件件都好得十倍,仿佛自己的是一轮明月,他们却个个像个太阳。”


长相上,月球人跟地球人倒没什么差别,就是自带外星光环,举止更高贵,衣着更华丽,脑子还更聪明。


为了学习最先进的知识,龙孟华带着老婆孩子跟月球人飞走了。


至于龙孟华一家去月球后生活得咋样,《月球上的殖民地》没提。这个小说没有完结。


第一篇完整的,也是真正冲出地球走向宇宙的中国科幻小说,是徐念慈写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新法螺先生谭》。


徐念慈是晚清民初时人,他干过翻译、出版,自己也写小说。二十岁左右便通英、日文,热心于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翻译了科幻小说《黑行星》,创作的《新法螺先生谭》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科幻小说,是中国近代创作科幻小说的先行者。


《新法螺先生谭》在写法上也有突破,大胆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灵魂和身体分离后在各个星球上的奇遇。


由于一个失误,法螺先生的“灵魂”被摔落出窍,脱离地球往月球撞去。


这一撞,就开始了在宇宙间的漫游历险。


《新法螺先生谭》是徐念慈在看过包天笑翻译的《法螺先生谭》和《法螺先生续谭》二文之后,撰写的戏仿之作。图为《新法螺先生谭》书影。


法螺先生的这趟宇宙漫游旅程也是混搭风格的。


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名词,像“诸星球所出之各吸力”、“离心力”、“卫星”之类。


不过,一写到具体情节,就又回到了明清志怪小说的套路。


在水星上,法螺先生目睹了简单粗暴的返老还童术,就是在头顶上凿个大洞,用汤匙舀出脑浆,再重新灌回去。


金星也很奇特:地表覆盖着一层璀璨的黄金、白银、翡翠、钻石,宝石堆里还生存着珍稀的动植物。


并且,金星上也有北冰洋。法螺先生坐着热气球去探险,在冰山间,还抓到了一只大白熊当宠物。


这张图描绘了土星及土星人,出自民国五年(1916)刊刻的《三千大千世界图说》,作者是一个九岁的神童江希张。这本图说里还描绘了好多宇宙星体和外星人,什么摇光星人、天箫星人、三师星人等等,奇趣怪诞。



这些科幻小说,当然不太纯正,都夹带私货,想救国图强,或者批判社会。


但我承认,当时中国人的想象力已经飞跃升级了。


这种升级,主要都是西方刺激的。


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普遍迈入电气时代,电气产品也在清末时传入中国。



中国人的见识,和西方其实慢不太多。


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有一批大清外交官亲眼见识了西方声光化电的神奇,并把这些不可思议记在了出洋访问的日记中。


钟叔河主编的这套“走向世界”丛书,差不多包含了当时所有清末出洋官员的记录。我没事儿就翻几页,很有意思。


出过最多的一个,叫张德彝。


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十九岁开始,他前后出国八回,大半人生在海外度过,写了多达二百万字的“航海述奇”。


图上左边是张德彝的小像,他的“航海述奇”共八卷,图上右边是第一卷《航海述奇》的书影,在1981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张德彝一共在国外待了二十七年,记述了很多奇闻妙事,比如“自行屋”,即自动升降机;“肾衣”,就是绸或皮制的避孕套等等。


在张德彝的述奇日记里,有早期的电话:


 “外有英人贝腊新创一种电气传音器名太来风者,系人向皮筒言之,声自传闻数里或数百里。——《随使英俄记》”


图为电话的发明人贝尔,就是张德彝笔下的贝腊。“太来风”是telephone的音译。


还有电报,即张德彝笔下的“法通线”、“电气线”,一瞬间就能传递消息到万里之外,“制造之法,大都仰仗电气之力”。


张德彝还看到了各种新式交通工具,包括英国人最早修建的地铁。


1863年,第一条地下铁路在英国伦敦开通运营。最早采用蒸汽机车,1890年改用电气机车,是最早实现电气化的铁路。图为伦敦地铁修筑时的照片。


科幻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热气球,中国人也早就见过。


第一个乘坐热气球的中国人叫黎庶昌,是清末驻法公使。


清光绪四年(1878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个直径35米、可乘坐50人的超大热气球。博览会结束后,热气球被放进了法国王宫里,供游人买票试坐。


黎昌戍乘坐的热气球就是图上这个,照片拍摄于巴黎的世界博览会。


黎庶昌就掏十法郎尝了个鲜,在空中飘了五分钟。


在日记《西洋杂志》中,黎庶昌不仅写了乘坐体验——“升降时微觉身中发热,若有风则增头晕”,还细致地记录了气球上的设备装置,以及充气、操纵升降的方法,跟现在已经没有太大差别。


早就见识了,却也没跟着学——可能是不太感兴趣?


从清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黎庶昌出使欧洲,先后担任驻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使馆参赞,将5年的游历见闻写成了《西洋杂志》一书。图为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的《西洋杂志》书影,也收录在“走向世界丛书”中。


也有可能,黎庶昌感兴趣,但他感兴趣没用。


其实在他之前,乾隆皇帝早就有机会坐热气球了。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英国派出一队外交使团不远万里前来。


在使团精心准备的近六百件礼品中,不仅有一批精美的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以及各种新式武器,还带了一个热气球,并备好了一名驾驶员。


六十多年后,英法联军打进圆明园,见到了园内保存完好的使团礼品,都还跟新的一样,没动过。


好玩的,好看的,能上天的东西,就在那搁着。


你没兴趣,那咋办。


中国最早的航拍影像,收录在一本1902年法国出版的画册里。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紫禁城,在各国派往中国的部队中,法国远征军的侦察部队还携带了一具热气球,在北京和天津两地用其进行侦察,并留下十余张航拍照片。这张照片是北海的琼华岛永安寺白塔。


参考文献:

1.飞翔吧!大清帝国,(日)武田雅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中国科幻小说经典,叶永烈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3.晚清科幻之贾宝玉的潜水艇,梁清散

4.当贾宝玉遭遇义和团:晚清科幻小说的救国之梦,张昊苏

5.晚清科幻小说里的时空有多大?飞氘

6.脑洞大开的晚清民国科幻小说,储文静

7.晚清原创科幻小说简要书目,任冬梅

8.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钟叔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扫码赞赏,给徐浪买《葫芦娃大战魂斗罗》

世界从未如此神秘

▬▬▬▬▬ ● ▬▬▬▬▬

We Promise

This is Original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