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群美国人专揭露中国阴暗面,最恨他们的却是日本人 | 北洋照相馆006

金醉 魔宙 2020-02-10

【北洋照相馆】是魔宙的历史读图栏目

由老金分享近代老照片,介绍有趣的摄影师

让你更近一步理解历史


大家好,我是金醉。


今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北洋夜行记》的故事在魔宙上线两周年。


2016年9月15日的魔宙推送如下:



两年以来,我和几名助手一共整理了55个故事。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虽然有太爷爷金木笔记和历史资料,但我仍难真正想象民国的样子。


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照片和视频资料,我感谢那个年代所有的摄影师。


因此,才有了「北洋照相馆」的栏目,分享民国时期的历史照片。



今天,先介绍一位很特别的摄影师。


1937年8月28日下午,日机轰炸上海南火车站。


记者王小亭携带德国埃尔莫电影摄影机赶到现场,车站已成废墟,鲜血浸透了他的鞋帮。一个满身血迹的幼童坐在月台上嚎啕大哭,王小亭用仅剩的胶片拍摄下了这段只有十几秒的镜头。


1937年9月15日,美国公开放映了这段影像。10月4日,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从影像中截取的幼儿大哭的照片。


这张照片名为《A Chinese baby amid the wreckage》,美国政府曾将照片用在红十字会和国家公债的海报上,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演讲时也用了这张照片。新泽西州东奥伦奇市一位美国妇女,给宋美龄寄了一张3美元汇票和一张剪报。她在信中说,她三个女儿每人凑了1美元捐给剪报上的小孩。拍摄地:上海南火车站,拍摄时间:1937年8月28日,摄影师:王小亭。


这张照片激起了美国民众的反日浪潮,王小亭也因此被日本通缉。



拜伦的长诗里写过,在幸福的年代,没人会拒绝再体验一次童年生活。但这里面绝不包含民国的儿童。


我看过很多资料和照片,对孩子来说,那不是一个幸福的年代。


除了战争外,饥饿和贫困也一直伴随着他们,1921年、1926年、1936年、1942年,都发生了少见的大饥荒。


根据1921年《申报》的报道,当年北方干旱,到5月中旬,唐山及附近的几个县,已经饿死了一万多儿童,人口贩卖也很严重,一元钱就能买个孩子。


我整理了一些1917到1938年,能代表大部分儿童生活状况的照片,看完可能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衣不蔽体


▲全身上下只有一件肚兜蔽体的女童。拍摄地:河北北戴河,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夏天裸体背草筐干活的男孩,直视着镜头。拍摄地:四川遂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手牵着手的裸体小孩们,似乎在玩耍。拍摄地点:中国浙江杭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小孩没穿裤子和鞋,地上都是碎石,旁边有只狗。拍摄地点:中国茂县,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肚子异常突出的孩子,很可能患有营养不良导致的腹水。拍摄地点:中国热河省,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夏天船上赤膊的小孩,皱着眉毛,被晒得很黑。拍摄地点:中国江西九江,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穿肚兜,戴银项圈,手拿铁筛子的小孩。乍一看以为是哪吒。拍摄地:浙江杭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围观的妇女与儿童。左边两个小孩都没穿裤子,右边的小孩在提裤子。拍摄地:中国热河省,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手拿芭蕉扇的男孩,不仅没穿衣服,连鞋都没穿。拍摄地:湖北宜昌,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小孩头上扎着辫子,只穿了肚兜和布鞋。拍摄地:河北秦皇岛背牛顶,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食不果腹


▲衣衫褴褛的女乞丐抱着自己的孩子,乞讨为生。拍摄地:浙江杭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独自乞讨谋生的男孩,面前摆了个蒲团,用石头压着,直到拍摄时他都没有收获。拍摄地:山东泰山,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小孩们排队领取免费的热粥。天气变冷时,政府或民间慈善团体会组织施粥,但一碗粥满足不了身体所需,还需要寻找其他食物来源。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粥场大排长龙,,两个男孩站在队伍之外,手里端着的似乎是领到的食物。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在粥厂等待施粥的小孩,每个小孩都紧紧抱着自己的碗。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在粥厂等待施粥的小孩,画面中间的男孩没有裤子穿。拍摄地:保定,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粥场里嬉笑的男孩们。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一个小孩坐在门口,头靠在门槛上,瘦骨嶙峋。两个妇女坐在另一边。拍摄地:四川达州通川,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母亲给小孩洗澡,小孩很瘦,能看见骨头。拍摄地:四川达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日夜工作



▲合力抬着一头猪的小孩和大人。拍摄地:河北定县,拍摄时间:1931-1932,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敲锣打鼓的两个男孩。拍摄地:摄于甘博往来于湖北宜昌、重庆的途中,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身高只有锄头一半的小男孩,戴着草帽在干农活。拍摄地:四川遂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三个孩子在推磨,头发几乎掉光的老人站在一旁。拍摄地:热河省,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推磨的孩子近景,个头将将有石磨高。拍摄地:热河省,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做矿工的男孩,从矿井里拖出煤,只有上半身穿了件 “衣服 ”。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做矿工的男孩,从矿井里拖出煤,赤脚走过的地上留下一条痕迹。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做矿工的男孩正在吃东西,笑得很开心。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盲人学校的孩子在做手工。1917年,汇丰银行北京分行的经理礼尔和他的朋友,在北京创办一所盲人学校。注册学生14人,他们会学习点读法、文学、数学和手工。图中的孩子在制作藤器家具,学校提供一切费用,资金来自私人捐款及学务局每月50元津贴。拍摄地点:北京,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五族教养院的孩子在做手工。五族教养院因为居住在中国的五个主要民族而得名,主要收留贫苦孩子。孩子们在这里不学功课,每天做8~9小时的手工制品,出售的钱用来维持教养院开支,但入不敷出。北京一家剧院通过出售慈善门票,资助教养院。拍摄地点:北京,拍摄时间: 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葬礼上打执事的儿童。“打执事”是中国北方婚丧嫁娶仪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打执事的,举着旗、锣、伞、扇、肃敬回避牌等,在灵前列队行进。打执事的多是半大的男孩,打一次执事,可挣几吊钱补贴家用。拍摄时间:1924-1927,拍摄地:北京,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葬礼上打执事的儿童。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葬礼上打执事的儿童。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24-1927,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拾柴禾的小女孩(有些受惊),怀里揣着捡到的柴禾。拍摄地:天津,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互相协助背柴禾的两个小孩,拍摄地:浙江杭州,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互相协助收秸秆的两个小孩。拍摄地:河北定县,拍摄时间:1931-1932,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孩子和大人一起摘棉花。拍摄地:河北定县,拍摄时间:1931-1932,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京师济良所的女孩们。1901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创立了上海济良所,专门救济风尘女子。1906年,由京师外城巡警总厅创办了京师济良所,隶属京师警察厅。拍摄地:北京,时间:1917-1919年,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京师济良所的女孩们近照。在这里教育和劳动同时进行。警察局条例规定每天工作六小时,此外还要学习中文、德育、算术、烹饪、缝纫、体操等课程。拍摄地:北京,时间:1917-1919年,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孤儿院正在做印刷工作的孩子。孤儿院的孩子要接受学校教育和工艺训练。印刷、裁剪、木工、染色、制鞋、纺织都是要学的课程。拍摄时间:1917-1919,拍摄地:北京,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孤儿院的男孩们正在纺线。孤儿院收留没有父母亲人照料的儿童。北京当时有两家孤儿院,一家在内城,一家在南城,都是私人办的,但都接受官方的资助。拍摄地:北京,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朝不保夕



▲1938年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于湖北汉口,其宗旨是拯救因为日军侵略而无家可归的儿童。1938年6月到10月,武汉会战爆发,中日激烈交战。图为保育会组织疏散汉口儿童的情景。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38年11月5日。


▲图为保育会组织疏散汉口儿童的情景。孩子们排好队出发,大人在一旁照看。图片来源:搜狐新闻《武汉会战爆发,在汉口临时保育院的十万名难童何去何从?》


▲图为保育会组织疏散汉口儿童的情景。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每个孩子的衣服上都缝有自己的身份证。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38年11月5日。


▲图为保育会组织疏散汉口儿童的情景。孩子们努力摆弄着大人用的筷子。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38年11月5日。


▲图为保育会组织疏散汉口儿童的情景。一个小孩吃着饭,突然哭了。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38年11月5日。


▲图为保育会组织疏散汉口儿童的情景。疏散的儿童中,各年龄段皆有。图中甚至有一个需要人时时照顾的婴儿。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38年11月5日。


被疏散的孩子们挤满了船舷墙,轮船启程驶向长江上游。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38年11月5日。


▲在前往青岛的逃难人群中,一位母亲用绳子系着她的孩子,防止丢失。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1928年4月21日。


▲美国红十字会,等待入场的难民。美国红十字会募捐,搭建窝棚,提供基本的食物和医疗。拍摄地:天津,拍摄时间:1917-1919,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育婴堂。1917年北京建立育婴堂,原则上只收容3岁以下无人照料的婴幼儿。由于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糟糕,婴儿死亡率很高,据说1918年,育婴堂的196名孩子中死了195人。拍摄时间:1917-1919,拍摄地:北京,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



翻看这些照片时,最令我意外的是,虽然生活如此困难,但有些孩子脸上,仍是带着笑容的。


他们对过去的事不管,对未来的事不顾,眼前只要有一件意外小事,一点果腹的食物,就足以令他们快乐。


我开始看这些照片时,脑袋里响起的背景音乐是《亲爱的小孩》,有一些伤感和苦大愁深。



但看完照片,我脑袋里只剩下美国人惠蒂尔的诗:


“为你祝福,可爱的小儿郎,赤裸着双足,黝黑的面庞,你两腿卷起裤角,边走边吹着欢快的口哨。”


世界从未如此神秘

▬▬▬▬▬ ● ▬▬▬▬▬

We Promise

This is Original


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